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医心艺意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秦菲菲 |
出版社 | 羊城晚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秦菲菲,1988年1月出生,祖籍山东。20ll就读于汕头大学整形外科专业,其间与台湾长庚医院合作,在导师唐世杰教授的带领下,参与李嘉诚基金会“重生行动”。作为讲师,多次应邀参加“长庚论坛”。在导师的指导下,首次完成具有国际前沿学术地位的“唇腭裂代谢组学”相关研究,并发表相关论文1篇,影响因子IF4.5。2014年获得“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青年论坛”二等奖。2014年至2017年工作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现于深圳就职。擅长多种整形修复及美容手术。业余热爱话剧、绘画、旅行、潜水和马拉松。 后记 走进医海生涯,恍然大悟,每个个体都有着独一无二 的故事。这些年,见证了很多很多难忘的瞬间,有我与患 者诊疗的碰撞和共鸣,有我与老师及前辈们心灵的沟通, 有对生命未知的好奇,甚至是对生存的质疑、对死亡的探 索,一幕又一幕,都深深刻印在我的脑海里。我想点燃这 些火花,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否则,在时光的荏苒 里,会逐渐褪色。 当文字在纸面流淌,我的情绪突然有一种释放,喜、 怒、哀、乐,希望、失望、期待、绝望等等,都可以通过 笔下的文字一一呈现,而且,愈发的清晰。每一个故事, 每一次感触都那么刻骨铭心,因此,我突然有了一种冲动 ,想把这种情感坦率地记录下来。于是,便有了写作此书 的冲动。 科学高速发展,同时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的发展。可是 ,即便如此,做医生时间越久,我却发现,医学的力量是 那么有限,于是我的质疑、困惑也与日俱增。我发现在自 然、在疾病面前,医者是微小的,于是,遗憾、敬畏之情 油然而生。我想将内心的所思所想,呈现给世人,并告诉 世人更是告诉自己,医生能做的,有时候确实微乎其微, 在无法抗拒的疾病面前,甚至是死亡面前,遵循自然规律 ,遵循自然之“道”,也许更会释然一些。我也想通过对 疾病的抗争,对死亡的探索,对生存的渴望,呈现一个生 命可贵可畏的价值观,让我们不负此生。 医学的本源是要减轻人类的痛苦。而现代医学的弊端 ,恰恰又是科学与人文的断裂,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的疏 离。回顾过往,我们似乎缺少了一种人文关怀。人文精神 ,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以人 为本,敬畏生命,敬畏患者,敬畏医学,也要敬畏自然。 于是,我想通过我笔下的故事,唤醒自己,以及更多人深 藏于内心深处的情怀。告诫自己,也告诫更多的人,医生 不仅仅只是挥舞着手术刀,或者精确地开着有的放矢的药 物。我们能做到的或许更多更多。 托尔斯泰曾说,艺术是生活的镜子。生活本身就是一 种艺术,如何艺术地生活,是一种修行,也是一种挑战。 行医亦是如此。医学是一门科学,但是,仔细咀嚼,我发 现它更是一种艺术,行医的过程中,我们离不开语言艺术 、人文艺术,甚至在医学的创新面前,我们也需要艺术灵 感。正是基于此,便有了《医心艺意》的选题。我想通过 这个题目,去表达我内心深处对医学和艺术的思考与追求 。 我希望用生动、朴实的语言,用有趣、感人的故事, 把医学的冰冷、医学的枯燥写出来。把我的所思所想,用 文字表达出来,以此交流感情,也传递信息。我们知道, 文字观照他人,观照世界,同样也在观照自己。它犹如现 实中的一面镜子,映照着自己的灵魂。所谓登山而知高远 ,入洋而晓深邃。事实也是如此。写作,于我,已然成为 探索、发现、审视自己的途径。 歌德曾经说过:作家的风格应该是他内心生活的准确 标志。一个人若想写出明白的风格,他首先就要心里明白 ;若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首先就要有雄伟的人格。因此 ,写作此书的过程,便成为我的独处经历,是与自我约会 的过程,而每一次写作,都会使我内心的声音更加清晰, 更加专注,更加强烈。在此过程中,我发现,写作也是一 个归纳、总结、学习、提高的过程,写作后的分享,更是 一种幸事,我坚信可以帮助更多患者,帮助更多同道,帮 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本书记录的故事,都是真实的事实,而情感的流露, 也是作为医生,我的感性使然,我希望在赤裸裸的情感里 ,能传达我的心声,让更多的人了解医生,也让更多的人 思考我笔下的生命。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患者,献给我的前辈,更是献给 想了解医生,了解生命的您,也献给千千万万在医学的道 路上砥砺前行的同道。 目录 第一章 走进去 全新的旅程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从改变自己开始 第二章 走着 向死而生 舒缓医疗 敬畏之心 播撒爱的阳光 请不要“我以为” 存在即合理 临床决策力 善意的谎言 医患之间沟通的艺术 三折肱,为良医 欣欣向荣的生命 医学之悟性 有趣有魂的病历 科普,改变的力量 科学研究,重要而又必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发现自己 演绎不同角色 我与重症医学的故事 让艺术走进医学 跟踪每一个病情的变化 像侦探一样推理 我与国际马拉松比赛 运动,我的良师益友 激发和创造灵感 第三章 走下去 活着 我心中的墓地 医殇之思考 珍惜身边的人 做一位有社会担当的医生 撑起法律的保护伞 因为热爱,所以前行 因为责任,所以前行 众人拾柴火焰高 走下去 后记 精彩页 全新的旅程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是只在于生存。 ——亚里士多德 自从迈进医学的大门,我便开始了人生一段很特别的旅程。在这里,看故事,听故事,品味故事。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命运。也目睹健康与疾病的你争我斗,目睹痛苦与希望的变幻莫测,也有生与死的抉择。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改变;对人生,对疾病,对未来的态度,也开始了新的思考。 当我行走在灯红酒绿的城市,我渴望自己成为一个身缠万贯的人,可以肆意地挥霍所有;后来,当我见识到生活的心酸,为了立足于城市,努力奔波和耕耘后,我渴望能有一片自己的青瓦之地,为我遮风挡雨;后来,当我看到千千万万人为了身躯之健康,穿梭于医院的各个诊室,我渴望自己能在生病的时候有一尺之地,休养生息;而当我看到那么一小部分人,总是选择昂贵而又最先进的治疗方式时,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挣钱,方能在疾病的威胁之下不屈服于金钱。再后来,我发现很多很多人,即便有万贯家财,在疾病面前,依然无能为力,最终撒手人寰,我警告自己,健康是最重要的,一定要爱惜身体。后来,我发现,疾病与健康总是犹如硬币的两面,非此即彼,相生相伴。我亲眼看见有些人生病后,不能吃饭,不能饮水,我才恍然大悟,饮食是多么幸福的事情;有些人生病了,不能坐立,甚至不能站立,我又意识到能站起来,哪怕只是站立起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而当我看到因为各种疾病,有的人不能行走,更不能奔跑之时,我意识到不仅仅站立起来,而是昂头挺胸前行,甚至是奔跑,是件多么令人骄傲的事情;而又当我看到一些人因为疾病不能大小便,作为人类,这些最基本的功能都不能满足时,我感慨自己是多么幸运;后来,又目睹了很多很多,比如因为疾病连呼吸都是一种痛,比如连生死的选择权利都不能自我把握…… 我感慨:当被赋予“医生”这个神圣称号时,该如何看待生命,看待生死,看待疾病,看待苍生?生命的旅途究竟该如何探索?生命的意义究竟何在? 带着种种疑问,人生这段全新的旅程已启航,必定会给我,以及千千万万人一个满意的答案。 让优秀威为一种习惯 我们常常用“优秀”来评论一个人的成绩。医生的行业也是。优秀住院医师,优秀青年医师等等,可是,究竟如何定义优秀? 以前,我认为:考核成绩名列前茅是优秀;有着别人望尘莫及的特长,例如能优雅地弹奏提琴,能帅气地拨弄吉他,能荡气回肠地歌唱,能行云流水般写一手漂亮洒脱的毛笔字,或者画一幅令大家绝口称赞的画等等,这样的人可谓优秀。被冠以医生的称号时,我认为,专业上能处理好各种临床问题,当患者出现任何临床症状或并发症时,能快速地识别,准确地判断,并且完美收场,可谓优秀的医生。P1-3 导语 本书是一部医护人员随笔集,全书收集了笔记式随笔文章。医学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也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本书也从自我的角度,讲述了一位医生眼中所体会到的真情冷暖,有对生命的探索,对死亡的认知,对疾病的痛楚,文中穿插着一些小故事,阐释着作者所理解的医生这份神圣的职业,也通过点点滴滴的小事,讲述着作者心中向往的医德境界。 序言 作为一个常年跑医疗口的媒体人,跟医生打交道也十 多年了,深感做医生之难,更勿论作为一名女医生。而菲 菲还是一名女外科医生。 外科医生,给人的感觉是冷静、理性,且逻辑清晰。 女外科医生的称号,为这个略显冷峻的职业添加了一层温 暖的底色。菲菲医生用美好细腻的笔调,让人们看到了医 生作为一个人的其他面:医生的害怕、医生的为难、医生 的踌躇、医生的喜好、医生的小幸运与小确幸。 经常听医生朋友感慨:感谢患者。在菲菲医生的文章 里也总能看到这样的表述。 其实这不是一种虚假的客气。 作为一个媒体人,工作十年可以算作资深了,但作为 一名医生,十年,其实只是刚刚开始,因为这个行业跟人 命打交道,跟老天博弈,总是希望经验再多一些,判断再 准一些,考虑再充分一些。媒体人出错了,片子可以改, 节目可以缓,下次可以注意,而医生的一个错误,对患者 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真犯不得一点错呀! 可是,人又怎能不犯错?一个医生的成长,怎么可能 处处如教科书中讲的那样按部就班?这就是医生的悖论: 救命容不得半点闪失,成长却无法避免错误出现,可犯错 的代价却是谁也不能承受之重。医生的心,有时就像拔河 赛中间的游标,来回拉扯不停。 以前有医生朋友跟我吐露,年轻时因为经验少,处理 不当,导致一位老阿姨多受了不少苦,他特别内疚。查房 中他看到患者受罪于心不忍,上前道歉,阿姨却反而安慰 他不要内疚,自己大风大浪都经历过,这点,不算什么。 当然,患者或许不能很清楚地知道什么是正常的术后 反应,在现实中也有手术成功后,恢复期出现状况而对医 生有怀疑与责难,这种时候,患者往往容易把医生当作对 立面的那个人,冷眼相对。 虽然这样不好,但其实双方并没有对错。这种局面的 形成,让人痛心,但又不能一蹴而就地改变。我们总希望 大家能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但理解和信任的基础,是沟 通,只有沟通,才能让彼此了解各自的出发点和目的,才 有可能理解所做选择的原因。 或许,菲菲医生的这本书,能充当这样一个窗口。让 读者能更多了解医生成长和工作中的心路历程,不求一朝 一夕改变什么,起码让大家能微微感受到,在治病救人的 过程中,医生和我们是并肩战斗的。如果能起到这样的效 果,也就甚好了。 安宁,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健康之路》总导演。 内容推荐 菲菲医生用美好细腻的笔调,让人们看到了医生作为一个人的其他面:医生的害怕、医生的为难、医生的踌躇、医生的喜好、医生的小幸运与小确幸。这本书,能让读者能更多了解医生成长和工作中的心路历程。书中所呈现的感人故事,都是临床工作中遇到的真人真事,表达了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悟。她的书稿带着灵性,优美而朴实无华的语言中,我仿佛看到一个兼具爱心、慧心和良心的初绽芬芳的年轻医者。文章对医学与人文、医技与医艺的诠释,相信对所有的医学生、年轻医生和患者有所帮助。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