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陈火旺传/国防科技大学院士传记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孔诤//何玉诚
出版社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院士传记丛书》之一,平装版。本书是一部记述我国计算机软件事业的开拓者之一,银河Ⅰ巨型计算机的重要组织者、参与者,孕育银河精神的重要亲历者,中国理论计算机科学事业的先行者,计算机学科建设发展的推动者,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的领军人物,已故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火旺的人物传记。书稿采用纪传体例,按照时间顺序,以传主经历的重要时期、重要阶段,参与的重大活动、重要事件,完成的重大工程、重大任务等来确定章节和内容。力求以翔实的史料,挖掘人所不知、人所罕知以及故事背后的故事,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记述陈火旺奉献国防科技和国防教育事业的感人事迹和精神风貌,以及为我国计算机学科发展、软件技术创新和超算技术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目录
导语
第一章 闽南山村贫苦农家后代
1.出生福建安溪历史文化之乡
2.取名“火旺”承冀父母期望
3.聪颖少年勤奋好学
4.与大学同窗吴明霞喜结伉俪
第二章 中学苦读打下扎实基础
1.安溪俊民中学读三年初中
2.考入历史悠久的培元中学
3.泉州二中优异成绩高中毕业
第三章 志存高远复旦大学攻读数学
1.从泉州来到大上海求学
2.聆听名师大家授课受益匪浅
3.学习刻苦学业有成
第四章 德才兼备提前毕业留校任教
1.北京大学进修数理逻辑
2.执教复旦大学数学系
3.留学英国国家物理研究所
第五章 致力开创中国计算机软件事业
1.借调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
2.被慈云桂选中担当重任
3.举办KDF9 Algol60讨论班
4.主持Fonran编译程序南方会战
5.组织151计算机程序语言系统研制
第六章 竭诚奉献“银河”巨型机研制
1.担任“银河-Ⅰ”软件系统总负责人
2.领导Fortran语言编译器研制
3.夫唱妇随勇挑软件研发重担
第七章 抢占前沿推进软件技术创新
1.率先研制面向对象的集成化软件开发环境
2.推动非单调逻辑研究向实用化方向发展
3.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项目
4.两次申报院士实至名归
第八章 全神贯注国家计算机科学发展
1.着力推进计算机专业领域发展
2.创立理论计算机科学专业委员会
3.主持建设第一个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4.鼎力相助多所大学计算机学科建设
第九章 呕心沥血陶育计算机英才
1.倾力计算机学科建设与教学
2.荣获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特等奖
3.编著《编译原理》培养几代软件人才
4.任研究生院专职副院长
5.精心培养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
附录一 陈火旺年表
附录二 陈火旺主要论著目录
附录三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四 鸣谢的主要单位和个人
后记
序言
院士是学术界的最高荣誉称号,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科
学技术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享有极高社会声誉。院士制
度是科学和工程技术不断发展、科技体制化的产物,在国
家的科技发展与创新中扮演重要角色,直接影响着一个国
家科技体制的运行,反映了国家科学体制化程度,在一定
程度上预示着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是我国科学技术界和工程技
术界最高学术机构,是国家科学技术思想库。长期以来,
我国院士制度在推动科技界出思想、出谋略、出成果、出
人才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
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界、工程技术界的杰出代表,是国家
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广大院士胸怀报国为
民的理想追求,发扬不懈创新的科学精神,秉持淡泊名利
的品德风范,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勇攀科学技术高峰,创
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我
国综合国力,为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
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国防科技大学从“哈军工”一路走来,始终牢记党和
人民的重托、不辱使命,着眼国家和军队重大战略需求,
大力推进学科体系建设发展,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
,理、工、军、管、文协调发展的学科门类,构建了覆盖
国防科技主要领域的综合学科体系,多门学科排名在国内
外居于前列。大力推进人才培养,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
生教育和继续教育并重,学历教育和各类培训协调发展的
高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和军队培养输送了
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许多人成为治党治国治军的杰出
人才,勇攀高峰的科技帅才。大力推进国防科技自主创新
,形成了以武器装备科研为主线,武器装备型号研制、国
防关键技术攻关、基础研究相衔接,自然科学、军事科学
、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科研格局,在信息、航天、精密制造
、新材料等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一些攸关国家安全
发展战略方向和国防科技尖端领域,创造了许多“第一”
,填补了一个又一个空白,刷新了一项又一项记录,取得
了以“银河”“天河”系列高性能计算机,“北斗”卫星
导航系统关键设备、激光技术、磁悬浮技术等为代表的一
大批自主创新成果。学校已成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
和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
名师荟萃方能钟灵毓秀、桃李芬芳,宗匠陶钧方能春
华秋实、穰穰满家,群才缉熙方能砥砺前行、成就一流。
学校在办学治校历程中,坚持以崇高使命、伟大事业、创
新实践,凝聚人才、培育人才、成就人才,造就了一批世
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
创新团队、高水平教学团队。截至2017年12月,在学校工
作过的专家教授和毕业学员,有60人成为两院院士,其中
16人在学校工作。他们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忠诚于党,
弘毅明德、竭忠尽智,表现出崇高的道德情操;他们锐意
进取、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矢志攻关,表现出坚韧的意
志品格;他们严谨笃学、孜孜不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表现出高尚的师德风范。他们走过的征程充满豪情,铸
就的辉煌彪炳史册,蕴含的精神催人奋进,始终激励、推
动着学校在建设世界一流高等教育院校的伟大征程上,披
荆斩棘、乘风破浪、奋勇前行,不断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
业绩,不断铸就强军兴国的新辉煌。
紧跟世界军事科技发展潮流,适应打赢信息化局部战
争要求,抓好通用专业人才和联合作战保障人才培养,加
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有力的
人才和科技支持,学校肩负的使命更加重大而光荣,面临
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
待发,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一些
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性突破正在开辟新前沿新方向,一些
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信息技术、
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
到几乎所有领域,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
信息技术同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技术相互融合步伐加快,使
社会生产和消费从工业化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社会生
产力和劳动生产率将再次大飞跃。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
命、产业革命加速演进,世界新军事革命迅猛发展,国力
竞争和军事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智能无人作战
系统大量走上战场,催生全新的装备体系和颠覆性作战样
式,推动信息化军事革命步入智能作战的高级阶段。伟大
的时代、伟大的事业,呼唤更多优秀人才,呼唤加快科技
创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中国梦强军梦,需要更多的世界级科技大师、领军
人才、尖子人才,更加发挥好领军作用,勇担重任,勇攀
高峰,当好排头兵。我们必须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时
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劲头,加快凝聚优秀人才、
培育顶尖人才、造就高端人才,坚定创新自信志向,紧贴
国家和军队重大战略需求,面向部队现代化建设,瞄准打
赢未来战争,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
学问题,掌握战略主动、抢占制高点,力争在重要领域实
现跨越发展,为实现我国科技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多作贡献、作
大贡献、再立新功。
为大力弘扬院士心系祖国、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求
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
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生动反映院士
的理想情操、师德风范、人格魅力,全面宣传院士的育人
成就、学术造诣、科研贡献,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决定编撰
院士传记丛书,为学校的每位院士著书立传。2011年,成
立了“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院士传记丛书”编审委员会,编
委会由校长、政委任主任,副校长、副政委任副主任,机
关各部门负责人、院士所在学院院长、政委任委员,负责
组织领导院士传记丛书编撰工作。2017年7月,学校调整组
建为国防科技大学,院士传记丛书编审委员会作了相应调
整,院士所在学院院长、政委和校机关教务处、科研学术
处、政治工作处负责人任委员。
院士传记丛书的每部传记,由前言、导语、插图、主
传、附录、后记等部件组成,采用纪传体体例,以翔实准
确的史料,多侧面、多角度系统记述院士的奋斗历程、光
辉业绩和感人事迹,力求做到真实、客观、全面、生动。
必将为传承“哈军工”传统,弘扬“银河精神”,践行校
训和培育良好校风,发展强军强校创新文化,深入研究科
技领军人才成长规律,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加快拔尖创新
人才建设,实现建设世界一流高等教育院校奋斗目标,获
取有益借鉴启示和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国防科技大学
院士传记丛书编审委员会
导语
院士传记丛书的每部传记,由前言、导语、插图、主传、附录、后记等部件组成,采用纪传体体例,以翔实准确的史料,多侧面、多角度系统记述院士的奋斗历程、光辉业绩和感人事迹,力求做到真实、客观、全面、生动。必将为传承“哈军工”传统,弘扬“银河精神”,践行校训和培育良好校风,发展强军强校创新文化,深入研究科技领军人才成长规律,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建设,实现建设世界一流高等教育院校奋斗目标,获取有益借鉴启示和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后记
国防科技大学院士传记丛书,是学校“十二五”重点
建设项目,《陈火旺传》是丛书的一部。从2011年12月下
达任务,经历采访、资料收集、撰稿、修改、审稿等工作
,到2016年12月交付出版,历时五年多时间
本部传记得到了学校首长、政治部领导和计算机学院
的大力支持。编撰委员会对书稿进行了最后审定
为确保传记真实、客观、全面,我们进行广泛深入的
采访,作了大量的资料查阅、收集、整理工作。一些单位
,对查阅史料热情接待,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
陈火旺院士的亲属,主要有祖沛南、吴美霞女士,吴
敦先生陈立、陈予、陈福兵、陈国栋先生,接受了我们的
采访,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资料。陈立、陈予作为传主的直
系亲属,把收藏的照片、著作、文稿、信件、证书等资料
的原件或电子版全部奉献出来,并对部分资料作了甄别鉴
定,对书稿进行了审读
陈火旺院士的许多领导、老师、同事、同学、朋友和
学生,接受了采访,尽可能提供资料,给予了大力支持和
热忱帮助。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的部分教授,亲
身经历了陈火旺院士组织和主持的重大学术活动、重大科
研项目,提供了大量线索和资料,提出了很多诚恳意见,
对书稿进行了审读
高跃群、张自立、郝瑞佳、王莹莹、刘江围等同志,
参与了采访和资料查阅、收集、整理工作,付出了艰辛劳
动。在此,一并致以衷心感谢
由于资料收集所限,成书时间仓促,撰稿者缺少各个
重大历史时期的经历,尤其对计算机科学知之甚少,书中
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作者
2016年12月
精彩页
1.出生福建安溪历史文化之乡
安溪县,古称清溪,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在厦门、漳州、泉州闽南金三角西北部,隶属泉州市,县人民政府驻凤城镇。全县总面积3057.28平方千米,辖24个乡镇460个村居,有汉族、畲族等多个民族,通行普通话与闽南语,以茶业闻名全国,是中国古老的茶区,号称中国茶都。
安溪在五代南唐置清溪县,宋改为安溪县。唐咸通五年(公元864年),析南安县西北部两乡始置小溪场。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升场为县,设清溪县,取境内溪水清澈之意命名。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名安溪县,因与浙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方腊起义地)同音,吏恶其名,故改称安溪,取溪水安流才能太平之意。历属清源军、平海军、泉州、泉州路、泉州府,厦门道。1949年9月3日解放,先后隶属泉州专区、晋江专区、泉州市。
在漫长的历史中,安溪被称为“龙凤名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中国特种茶类乌龙茶的故乡,驰名中外极品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福建闽南地区最主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1985年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对外开放县。
关于安溪极品名茶铁观音的来历流传着不少传说。一种传说是,古时有一位诚心敬奉观世音菩萨的人,他每天清晨必在观音菩萨像前敬奉一盏清茶。有一次他在敬茶时,观音菩萨显灵,指点他某处山岩有一株神茶,可以采撷。于是他跋涉攀登到山岩上,果然找到了这株神茶,只见茶树的叶片闪烁着铁色幽光。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将这株茶树移植于家中,精心养护,插枝繁衍,这就是铁观音茶树之祖。
另一种传说是,清朝乾隆年间,安溪松林头乡有一位叫魏欣的樵夫,有一次砍柴时,在观音庙旁山岩间隙,偶然发现了一株奇异的茶树,叶片在阳光下闪烁着乌润砂绿铁色之光。于是他便将这株茶树挖出,带回家中,用插枝法在自己的院内培植起来,采摘其叶制作茶,称此茶为铁观音。
还有一些传说与以上两种传说类似。这些传说的共同点是,茶树都与观音菩萨有关,故而茶名之中有“观音”二字。而之所以冠以“铁”字,又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法是由于茶树叶片在太阳下闪烁着“铁色”之光,另一种说法是茶经过发酵后,“茶色如铁”。
陈火旺出生于安溪县长坑乡玉南村。当时安溪全县辖13个镇、11个乡,长坑乡是由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置的西南镇、福珊乡演变而来的,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西南镇改为长卿镇,但是仍然保留福珊乡设置。长坑地理条件优越,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长坑茶叶久负盛名,国家级茶树良种大叶乌龙就发源于此,产茶历史悠久。境内峰峦叠起、云雾缭绕,空气、土壤、水质不受污染,茶叶品质优良,是发展绿色茶叶食品的理想之地。
作为安溪乌龙茶的主产区,长坑铁观音一直是安溪县国家金奖产品“风山牌”铁观音的主要原料,受到国内外茶商的赞誉。除了茶叶外,长坑乡农业还有众多的名优特产。
陈火旺生在茶乡、长在茶乡,一生喜爱饮茶,更深谙茶道人生。他常常从杯中蒸气袅袅、茶叶浮沉中,思索人生之意。在他看来,茶要炒制,做人要修炼;茶要下沉,做人要谦和;茶失色于水,做人需融合于众;茶有清香,做人需诚敬;茶释其味,做人要奉献;茶要品味,做人需修德。
长坑山明水秀,胜景天成,并保存了众多的文物古迹。著名的旅游景点为狮峰山达摩岩寺。达摩岩寺位于长坑乡西北隅的狮峰上,始建于宋朝,历代屡有修葺,现存建筑仍体现宋代风格,采用重檐歇山式,精致奇巧。据传,达摩又称达磨,本名著提多罗,是南天竺香至国王的第三子。南北朝期间,达摩渡海先到广州,后又到了河南嵩山少林寺,教习少林武功著称于世。后来面壁九年,顿悟成佛之法,被誉为禅学,其学派为禅宗,对中国佛教的影响至深。宋代崇达摩祖师为时髦之举,达摩弟子普惠大师率众于长坑乡狮峰山上设坛,开始名为狮峰寺,后人为纪念达摩弟子,改名为达摩岩寺。
长坑茶香钟神秀,地灵毓人杰。唐宋以来,长坑就成为安溪著名的手工业生产基地,产品远销到东南亚及非洲等地。这块飘香的土地上人才辈出,不仅养育了清代名臣李光地,还有为官廉洁、学问文章著称于世的清朝进士官献瑶,捐赠巨款支持孙中山进行革命的侨商官光厚,国际知名电脑专家苏聪颖,美国医学生化专家陈志坚等文人志士,台塑大王王永庆、王永大兄弟也是祖籍长坑。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安溪长坑的山山水水滋养了陈火旺,这方土地的历史文化,深深地融人他的血脉。可以说,这里的人杰地灵,涵养了他的精气神。P10-1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22: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