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京都如晤(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苏枕书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京都如晤》是旅日作家苏枕书客居京都九年来的第一部通信体随笔集。作者用七年时间,记录京都山川风物之美与旅行、读书所见所感,以优雅细腻之文字呼应时光在京都这座古城的流转。千年古都,见字如面。
京都这座城市,一直是许多文人墨客笔下流连之处。但除了游客们熟知的金阁寺、清水寺、伏见稻荷大社等等热门景点之外,最有“京都味”的地方,反而可能是旅人们容易忽略的京都生活罅隙。旅居日本八年,苏枕书用古典清雅的文字为我们勾画出了京都这座千年古城的褶皱和内里—鸠居堂的香、文房店的纸笔、大文字山的毛栗子、绿寿庵清水的金平糖、南禅寺的僧人、大晦日的钟声……翻开《京都如晤》,仿佛可以听到苏枕书发来的一段段鸭川流水声的录音,不疾不徐、汩汩不绝,听久了,时间也变得模糊。
目录
序(严晓星)
【辛卯】二〇一一年
闻木犀香乎
梅酒
吃茶养生记
【壬辰】二〇—二年
立春与节分
赏樱
神隐
避居滋贺
京都的寺庙
岁末
揉蓝、露草蓝、普鲁士蓝
妹之力
【癸巳】二〇一三年
买纸记
靠山吃山
雨日闲读舜水集
蚊香与蚊帐
小暑时节
张謇在京都
又逢古本祭
雪天的猫旅馆
【甲午】二〇一四年
镜花本
盲女之歌
镰仓记忆
近况
古本祭狂欢
山茶花、茶梅、椿
【乙未】二〇一五年
春晴也好,春阴也好
第一场台风中忆冲绳
买书在黄昏时
雨中书
新年试笔
【丙申】二〇一六年
首夏即事
荐剧
日人写经
朝鲜册架图
作为供养的儒家经典
黄檗之行
和歌山旅中书
旧书相与析
微躯自傍诗书惯
【丁酉】二〇一七年
晴雨录
“过了三竿仍未起”
初春之海
闲书
扫苔之趣
后记
序言
前年夏天上海书展,枕书的《京都古书店风景》首发
,一位十五六岁的女孩子站起来,第一句话就引发了哄堂
大笑:“枕书姐姐,我是读着你的书长大的……”在许多
人眼里,十五六岁还没长大呢,说这话是不是太早了?何
况枕书才二十多岁,十五六岁的小朋友能读几年她的书呢

事后我默默算了一下:枕书开始大量写作、投稿和发
表,始于她十七岁上了大学;小朋友如从七八岁有了自行
阅读的能力,七八年追着读下来,说读她的书长大,怎么
就没有这个资格?是我们“大人”又自以为是了,就像《
小王子》开篇说的那样。
还是都怪枕书的文字生涯开始得太早啊,而她还永远
那么一副学生气的萌萌的样子!
算下来,我认识枕书已超过十年,而刚相识时,她在
年轻读者中已有一定影响。2007年9月,在夜行的火车上,
一位山东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主动和我聊起了他和同学们关
注的文学新人,第一个就是“你们江苏的苏枕书”,让我
吃了一惊。不过,一时取得成绩、引起关注容易,坚持下
去就需要对精神层面无止无休地探求了。十年之后的今天
,枕书出版了十七种书(这一部正是第十七种),其中当
然有她擅长的小说、散文,有学术、文学名著的翻译作品
,也有人文类的随笔著作,这些都构建出了她丰盈的心灵
世界。现在她又致力于中日文化交流尤其是图书交流史的
研究,在学术领域孜孜以求。不用说,未来的苏枕书也令
人期待。
这十年里,与枕书以网络联系居多,相聚之日很少。
最初是她还在国内念书,放假归来,偶尔约见,后来她去
了日本,就更珍惜每一次的相见。她爱唱琴歌“长安一片
月,万户捣衣声”,我便跟着哼,找出谱子来试弹。她要
看花草,于是许多次,带她看濠南别业的藤花、博物苑的
药圃、啬园的林木。
难得的是在异地相见。最先一次是在上海,带她认识
了几位有趣的友人。最近一次是在北京,与友人参观了她
的喵喵居,又一起逛书店,在街边看玉簪花,去南锣鼓巷
寻访查阜西先生的故居残迹,那真是客流如水、斯人黯然
的时刻。
我们都喜欢书,不愁没有话题;都写过书,亦可交换
。她走到哪里都要带着书,哪怕等人的片刻光阴,也会利
用来读书。有次她在报社相候,我来时,她正捧着大大厚
厚的新版《吴梅村年谱》在读,真不怕累赘。我们最兴奋
的事情,不是说买书,就是说读书的发现。我疑心她的大
部分稿费都变成了书,难怪她在信里常说自己贫穷。
2011年秋天,枕书负笈京都已有两年光景。我邀她写
个“京都通信”的专栏,用给我写信的方式,谈谈在京都
的生活和见闻。之所以选择书信体,是因为写起来可以随
意些,不会给她增添太多负担,读来又亲切自然。那正是
满城桂花香的时节,我说,第一篇就从日本的桂花写起?
于是就有了《闻木犀香乎》。而我,也特为拟了一个新号
“嘉庐”。
写了没多久,枕书提意见:“说是‘通信’,有来无
往,不好。你得给我回信……哪怕写几句也好。”想想三
五百字换她一千多字,好像划得来,于是欣然写之。只是
,从此又生怪现象:有时我还没催稿呢,她兴致大发,反
先催我:“该给我写信了!”令人恍然若入庄周之梦,不
知她是编辑还是我是编辑,她是作者还是我是作者……
枕书的读者,目前仍以年轻人居多,这回却首先引起
一位长者的关注。老人家年轻时学过日语,跟着章品镇先
生、辛丰年先生从事进步文化活动,如今追着专栏,见面
就说获得了许多新知,还细细打听作者。只可惜小城里这
样的知音太少,反倒遭遇了些莫名的压力,我则深信专栏
的价值,也深信有结集出版、赢得更多读者之日,因此一
味顽抗,竟坚持至今。当然也曾以为可能中断,又联系《
南方都市报》的友人,为枕书另辟专栏,这就是现在同样
持续更新的“京都读书记”。
枕书常说自己如何珍惜京都的岁月。京都是什么呢?
从来信中就可以看到,是鸠居堂的香、文房店的纸笔、大
文字山的毛栗子、绿寿庵清水的金平糖、宗忠神社的紫藤
、真如堂的樱与枫、吉田神社的节分祭、南禅寺的僧人、
知恩寺殿外的手工市、大晦日的钟声,是“山前风景,由
三月末的樱花,到四月初的新绿,层层叠叠,更换几重,
如今则是一日绿似一日。山鸟朝夕啼啭,清越动”,是古
本祭和无穷无尽的买书,是在如此平和静谧的时光中安置
心灵,感受美好,寻求智慧。
听过枕书发来的一段鸭川流水声录音,不疾不徐,汩
汩不绝,听久了,时间也变得模糊。就在这来自鸿蒙、永
无止息的声音里,旅人的客心渐渐淡去,木香花开了一年
又一年,少年人渐渐长大,信札也积累到了可以结集出书
的时候。
严晓星
丁酉端阳
导语
《京都如晤》一书是苏枕书客居京都九年来的第一部通信体随笔集,自2011年冬至2017年春,贯穿七年,记录京都山川风物之美与旅行、读书所见所感。
七载光阴,四十四通书简,随京都四时节序,追踪山川风物之美。千年古都,见字如面。
在游客心目中,京都一直是传统与历史的象征。而在苏枕书看来,“古都”只是它复杂内在的其中一面。
后记
2011年秋,来京都第三年,嘉庐君问我,要不要在他
的《江海晚报》写个专栏,用通信体,篇幅不要长,讲一
讲见闻琐事,分享给故乡的读者。报纸刊出,嘉庐君会攒
好几期,连同稿费一起寄给我的父母。他们在熟悉的本地
报纸上读到我的短文,觉得很亲切。据说也曾收到读者投
诉,称内容不知所云。幸有嘉庐君宽容,不管我写什么,
都刊出来。中途屡有停顿,转眼至今,竟有百篇之数。除
去已在其他书里谈过的话题,拣出四十四通,贯穿七年,
编作此书。专栏名原作“京都通信”,今题作“京都如晤
”。感谢史睿老师赐题书签,我们在北京与京都的相逢,
都是珍贵的回忆。
头几年的话题散漫琐碎,但也作了保留,因为后来很
难有那样天真愉悦的好奇心。不过早年谈到的梅酒,后来
年年都会泡,是五六月间不可少的“年中行事”。平常独
居,很少想到喝酒。友人来时,恰可招待。当初因《小梅
日记》、猫站长阿玉而对和歌山怀有格外的好感,后来邂
逅山井鼎,对《七经孟子考文》产生兴趣,又去过几回和
歌山。有一回拜谒昆仑墓归来,在遍植橘树的山坡上狂奔
,拼命去赶一小时一班的电车,那些不曾在信中记录的细
节,回想起来,很觉得快乐。往事历历,能看到自己兴趣
的发生、深入,又或转移、变化,也能看到自己始终处于
读书太少、学无进益的惶恐与惘然中。
在这里的若干年内,前后搬了三次家,总没有离开北
白川、银阁寺的区域,因为倾慕罗、王旧迹,又喜爱人文
研分馆。去岁初春以来,与朋友书店做了邻居,附近还有
善行堂、竹冈书店,上下学途中,看书更为便利。清晨,
听到旧书店开门劳作的声响,觉得是一天很好的开始;深
夜,听到旧书店主人落下卷帘门的动静,总被他的刻苦、
勤勉鼓舞。窗前一屏青山,令我体会到温和静默的凝望与
关怀。作为成长、阅读轨迹的记录,“京都通信”还在继
续。因不知何时离开此地,山中的读书岁月也更值得宝爱
、珍惜。
丁酉蒲月初三,枕书记于北白川畔
精彩页
闻木犀香乎
嘉庐君:
今日出门时,看到房东立在阶前,同我笑道:“桂花的香气,真好啊。”今年这里的桂花没有往年馥郁,问身边的人,都说桂花非常香。有一位日本同学说:“香得让人眩晕。”
疑心自己得了鼻炎,特地去鸠居堂试香,发现辨别香气的能力还在,终于将信将疑地认为,确实是今年的桂花不够香。
“中国也有桂花么?”
“有的。”
“对对,日本的桂花是从贵处传来的。”
房东与我闲话。
这里桂花叫“木犀”,有“金木犀”(金桂)与“银木犀”(银桂)。多的是金桂,寺庙、神社、学校内都有,据说是江户时代才传来日本,因此在文学、绘画作品中并未有很多痕迹。平常也很少见人摘采,由之落了满地,似也不可惜。读过一篇小说,作者形容桂花的香气“浓郁得令人眩晕”,“好像当头打了一记”。审美趣味纤细清淡的日人,大概真觉得桂花过于香甜了吧。不过武藏野的木犀香水倒很受欢迎,瑞香香膏,我也很喜欢。
薄田泣堇写植物不错,有一篇《木犀之香》,很别致。开篇云:“我知道,这种树木盛开白色或黄色花朵的时候,从二百米以外就能闻见浓郁的香气。”接着引用黄龙祖心(晦堂)问黄山谷“吾无隐乎尔”之意一事,乃禅宗公案,见诸《续传灯录》、《五灯会元》、《鹤林玉露》等书记载。如《五灯会元》云:“堂曰:‘只如仲尼道,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者,太史居常如何理论。’公拟对,堂曰:‘不是,不是。’公迷闷不已。一日,侍堂山行次,时岩桂盛放,堂曰:‘闻木犀花香么?’公曰:‘闻。’堂曰:‘吾无隐乎尔。’公释然,即拜之。”《鹤林玉露》云:“黄龙寺晦堂老子尝问山谷以‘吾无隐乎尔’之意,山谷诠释再三,晦堂终不然其说。时暑退凉生,秋香满院。晦堂因问曰:‘闻木犀香乎?’山谷曰:‘闻。’晦堂曰:‘吾无隐乎尔。’山谷乃服。”薄田继而感慨:“这时候更使我感兴趣的是,对坐于寺院深处一室的老僧与诗人,都呼吸着轻烟一般脉脉流动的木犀馨香。”“木犀花老气横秋、古旧,仿佛剪碎了的金箔银箔纸粘贴在枝干上,实在无甚可观。单凭其浓郁的香气,只不过是质朴的香炉。”如此形容,在我看来,非常新鲜。
我很爱桂花,故家有一株银桂,十多年前种下时很瘦弱。今夏回去,树冠亭亭如盖,高过青色的屋角。这在南方是很常见的树木,木质坚密,树型优美,枝叶长青,花香又如此清晰浓郁,令人身心悦乐。到季节,总有邻人循香而至,折一两枝回去当瓶供,或给儿童玩耍,又可以做桂花糖与桂花酒。新鲜花朵或摘采或摇落,集满一大盆,洗净拌入白糖,或泡酒。晾干的桂米,留到年末做汤圆馅,或洒在蒸年糕的米粉里,当年都道是寻常。初中时与母亲住在学校,庭院内有很大一株银桂。自己尝试空中压条,成功获得一小株桂树苗,移栽到旧家园内,很顺利地长大,也开了花。但后来祖父去世,庭院缺乏照管,小桂树被深草杂木埋没,悄悄枯萎,深觉可惜。
这边各家和果子店里未见“季节果子”中有桂花味的,难免感到可惜。这个季节,羊羹、果子、金平糖的口味,最多是栗子、柿子。和果子的形状,多以桔梗、红叶、胡枝子、荻花为主题。家附近的鼓月,有一种叫作洛野柿,将柿子切成薄片,做成果冻,浅浅的一盘。老店鹤屋吉信家有一种叫桔梗,做成五瓣桔梗花形状,蓝紫色,里面包裹红豆馅。
近来路过绿寿庵清水的小巷,闻见栗子甘美的气息。绿寿庵清水历史很久,专卖金平糖,位于百万遍西侧一处小巷内。公交车过百万遍,会特地提醒“绿寿庵清水到了”。9月末,店内独售烧栗金平糖。金平糖一词源自葡萄牙语confeito,16世纪室町时代末期被葡萄牙人带入日本。彼时白糖稀少,是孩子们的最爱。时代剧里常常有这样一幕:臣下恭恭敬敬,给主上呈献装在精致玻璃瓶内如珠玉般晶莹可爱的金平糖。晴朗而有西风的日子,学校内总漂浮着幻梦般甘美的香气,便是来自绿寿庵。
前日去大文字山,看到山中落下许多毛栗子,拿石头砸开,里面有新鲜的果实,可以用微波炉转熟吃。匆匆不尽,即颂秋祺
枕书
九月十二日,寒露
P3-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0:2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