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巴黎圣母院(精)/外国文学名著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法)雨果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第一部长篇浪漫主义小说。《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实,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小说中的反叛者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和面容丑陋的残疾人加西莫多是作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而人们在副主教富洛娄和贵族军人弗比思身上看到的则是残酷、空虚的心灵和罪恶的情欲。作者将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动丰富的戏剧性场面有机地连缀起来,使这部小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小说浪漫主义色彩浓烈,且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它是运用浪漫主义对照原则的艺术范本。小说的发表,使雨果的名声更加远扬。 目录 译本序 原序 定刊本附记 第一部 第一卷 一大厅00 二比埃尔?甘果瓦 三红衣主教大人 四雅克?科勃诺尔老板 五伽西莫多 六拉?爱斯梅拉达 第二卷 一从沙西德漩涡到锡拉岩礁 二格雷沃广场 三以爱来对待打击 四夜间在街上跟踪美女的种种麻烦 五《……麻烦》续篇 六摔破的瓦罐 七新婚之夜 第三卷 一圣母院 二巴黎鸟瞰 第四卷 一善人们 二克洛德?孚罗洛 三圣母院的敲钟人 四狗和它的主人 五克洛德?孚罗洛续篇 六不得民心 第五卷 一圣马尔丹修道院院长 二“这个要消灭那个” 第六卷 一公正地看看古代司法界 二老鼠洞 三一块玉米面饼的故事 四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五玉米面饼故事的结尾 第二部 第七卷 一靠羊儿守秘密的危险 二神甫和哲学家是两回事 三钟 四命运 五两个黑衣人 六弗比斯?德?沙多倍尔队长 七妖僧 八临河的窗子 第八卷 一银币变枯叶 二银币变枯叶续篇 三银币变枯叶续完 四抛掉一切希望 五母亲 六三人心不同 第九卷 一昏热 二驼背,独眼,跛脚 三聋子 四陶罐和水晶瓶 五红门的钥匙 六红门的钥匙续篇 第十卷 一甘果瓦在倍尔那丹街上有了一串妙计 二当你的乞丐去吧 三快乐万岁! 四一个帮倒忙的朋友 五法王路易的祈祷室 六小火把在闲逛 七沙多倍尔来支援了! 第十一卷 一小鞋 二“白衣美人” 三弗比斯的婚姻 四伽西莫多的婚姻 序言 一 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 《巴黎圣母院》这部长篇历史小说,初版于一八三 一年,它的创作时期,正当维克多?雨果在政治上逐渐 脱离保守派立场而倾向自由民主,文艺上逐渐脱离伪古 典主义而提倡浪漫主义之际。当时雨果虽已是一个发表 过几部作品,上演过几出戏剧的青年作家,但《巴黎圣 母院》的出版,才真正奠定了他作为法国以至整个欧洲 最重要作家之一的声誉。 在这部小说里,雨果用他擅长诗歌和戏剧的文笔, 把四百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实,艺术地 再现于读者的眼前。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 群众,人民群众如何同那两股恶势力英勇搏斗,这些都 通过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动活泼的戏剧性场面连缀起来 ,铺排开来,收到成功的效果。由于作家世界观的局限 ,小说有些章节沾染着唯心主义宿命论的色彩,但总的 看来,仍然客观地反映了历史真实,具有强大的批判力 量。 小说里的弃儿伽西莫多,在一个偶然的场合被副主 教克洛德?孚罗洛收养为义子,长大后又让他当了巴黎 圣母院的敲钟人。他虽然十分丑陋而且有多种残疾,心 灵却异常高尚纯洁。长年流浪街头的波希米亚姑娘拉? 爱斯梅拉达,能歌善舞,天真貌美而心地淳厚。青年贫 民诗人比埃尔?甘果瓦偶然同她相遇,并在一个更偶然 的场合成了她名义上的丈夫。很有名望的副主教本来一 向专心于“圣职”,忽然有一天欣赏到波希米亚姑娘的 歌舞,就千方百计要把她据为己有,对她进行了种种威 胁甚至陷害,同时还为此不惜玩弄卑鄙手段,去欺骗利 用他的义子伽西莫多和学生甘果瓦。眼看无论如何也实 现不了占有爱斯梅拉达的罪恶企图,最后竟亲手把那可 爱的少女送上了绞刑架。另一方面,伽西莫多私下也爱 慕着波希米亚姑娘。她遭到陷害,被伽西莫多巧计救出 ,在圣母院一间密室里避难,敲钟人用十分纯朴和真诚 的感情去安慰她,保护她。当她再次处于危急中时,敲 钟人为了援助她,又表现出非凡的英勇和机智。而当他 无意中发现自己的“义父”和“恩人”远望着高挂在绞 刑架上的波希米亚姑娘而发出恶魔般的狞笑时,伽西莫 多立即对那个伪善者下了最后的判决,亲手把克洛德? 孚罗洛从高耸入云的钟塔上推下,使他摔得粉身碎骨。 以上是这部小说的基本情节,中间还穿插甘果瓦夜 间迷路,误入“圣迹区”,出乎意料地与爱斯梅拉达结 为夫妇;王室近卫弓箭队长沙多倍尔卑鄙地想玩弄爱斯 梅拉达,副主教出于妒嫉,在他俩幽会时暗中刺伤了队 长并嫁祸于少女;宗教法庭将爱斯梅拉达诬为杀人女巫 并判以死刑,爱斯梅拉达被带到巴黎圣母院前当众忏悔 ,伽西莫多把她抢救到圣母院中避难并小心看护她;“ 圣迹区”的贫民全体出动开赴圣母院,打算抢出爱斯梅 拉达,而副主教却利用甘果瓦的单纯,同他一道把爱斯 梅拉达骗出了圣母院;弓箭队长奉路易十一之命,带领 众多人马屠杀讲义气的乞丐,以及爱斯梅拉达同分别十 余年的母亲意外相逢,然而又立即被送上了绞刑架等。 这些场面都写得生动曲折,寓庄于谐,使人读来既感到 妙趣横生,内心里又悲悯难禁。至于最后伽西莫多自愿 跑到隼山墓窖里陪伴死友爱斯梅拉达,并于两年后和她 一道化作灰尘这个结尾,更给小说增添了浪漫主义的悲 剧气氛。 然而,假若仅是这些情节,它充其量不过是一部平 庸的传奇而已。假若雨果没有在小说里展现出那个时代 多方面的生活场景,假若没有写出王室与教廷的明争暗 斗,没有写出路易十一及其宠臣们的种种丑态,假若没 有那些关于中世纪法官和外交使节的描述,假如没有那 些场面,如可笑可悲的法庭审判,巴士底狱,隼山刑场 ,“圣迹区”的贫民窟以及攻打巴黎圣母院的惊险情景 ,没有关于古代建筑艺术、炼金术和印刷术方面的生动 叙述……假若没有这一切,小说就难以成为一部流传久 远的杰作了。雨果还用了相当多的篇幅,细致地描绘了 著名的中世纪哥特式建筑艺术,如巴黎圣母院这座哥特 式大教堂,它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建筑艺术史,雨果 的笔赋予了它生命,在读者眼前它好像活起来了。 作为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这部小说最明显的标 志之一,是雨果把善恶美丑作了鲜明的对照。但这种对 照却不是按传统方式把美与善、丑与恶分别集中在两类 不同的人物身上,或是根本回避丑怪的一面,而是让它 们互相交错:外表美好的,其心灵未必善良;外表丑陋 的,其心灵未必不美,未必不善。敲钟人伽西莫多丑得 出奇,而且显得非常凶恶,但他心灵的美和善则随着小 说情节的开展而愈益突出;副主教的外表何等令人肃然 起敬,但心灵却是多么邪恶毒辣!沙多倍尔是花花公子 的典型,正人君子是否定他的,而单纯的少女却容易对 他一见钟情。天真貌美而心地纯洁善良的街头艺人拉? 爱斯梅拉达用极其纯真的爱情去爱那个浪荡子,而且至 死不渝,但她对伽西莫多崇高的感情却偏偏视而不见。 人类的文学活动,最初几乎都是发端于诗歌。往后 ,文学的门类和品种日益繁多,但无论是小说戏剧或其 他,凡是能发人深省的优秀作品,几乎也都洋溢着浓厚 的诗意。或者说,具有诗的启发作用与感染力。以《巴 黎圣母院》这部小说为例,无论是写教堂,写巴黎街景 ,写钟声,甚至是描绘凄凉的隐修所以及古怪离奇的“ 圣迹区”,都闪现出诗的火花,尤其是第三卷第二章《 巴黎鸟瞰》结尾处对钟声的描绘,那是多么美的一首散 文诗啊! 在情节处理和场景描绘方面,这部小说难免有些夸 张的笔墨,但那也正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区别于伪古典 主义的拘谨迂阔之处。有些描绘虽然夸张,但使人觉得 仍在情理之中,有些章节如《小鞋》,因其出于至情至 性,读起来催人泪下。 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之间,本来并没有隔 着什么鸿沟,只是背景不同,作品自然就有各自的特色 。实际在观点上,浪漫主义作家与现实主义作家有着不 少近似或相同之处。如果说现实主义文学以反映和揭露 现实为主,则浪漫主义也并非一味满足于歌颂。所谓浪 漫,主要在于情节富于戏剧性,文思活泼奔放,语言丰 富多彩,运笔纵横跌宕等方面。文学史家曾经把浪漫主 义分为积极的与消极的两类,而维克多?雨果正是法国 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伟大代表。 二 雨果的生平与创作 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中期,古老的法兰西在政 治和文化方面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它的文学也相应地 迅猛发展,在不满百年的时间里,犹如海浪般奔腾起伏 ,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诗人、小说家和剧作家,形成一 个又一个文学流派,呈现出群星璀璨的繁荣景象。 维克多?雨果(1802—1885)一生度过了十九世纪 四分之三的时间,见到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灭亡和波旁 王朝的复辟,接着又是七月革命和二月革命,拿破仑三 世政变和第二帝国的覆灭,普法战争,巴黎公社,一直 到第三共和国的成立。从二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雨果运 用诗歌、小说、戏剧等多种文学体裁,给读者留下了那 个动荡时代的生活画卷。 一八二年二月二十六日,雨果出生在法国的贝桑松 。他的父亲曾经是拿破仑麾下的一名将军,但在波旁王 朝复辟之后就改弦易辙,对新统治者尽力效忠。他的母 亲则一向是波旁王朝的拥护者。由于家庭影响,雨果在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保守主义的信徒,幼年曾同父母随军 到过意大利和西班牙,当他父亲在波旁王朝供职后,全 家就迁回了巴黎。 早在中学时期,雨果就已开始写作,他的初期作品 带有保守倾向,并曾公开站在伪古典主义一边。他同消 极浪漫主义诗人维尼共同创办的周刊就取名为《文学保 守者》。那时他发表的诗歌多半拥护波旁王朝,歌颂保 守主义。 一八二四年,雨果二十二岁,当时法国由于查理十 世的统治日趋反动,革命形势也日渐成熟。在时代进步 潮流的推动下,雨果的政治态度和文学观点都开始有了 转变。在自由主义思潮大为高涨的一八二六年,雨果同 浪漫主义诗人缪塞及剧作家大仲马等,共同组织“第二 文社”,提出了反对伪古典主义的文学主张,这时他的 诗歌里也开始出现反对封建复辟和歌颂民主革命的主题 。 也就是在同一年,雨果创作了戏剧《克伦威尔》, 并写下著名的序言。这篇序言长达数万字,激烈批判了 长期束缚文学发展的伪古典主义,明确提出了浪漫主义 文学的原则。这篇序言,一向被公认为浪漫主义文艺理 论的经典,浪漫主义文艺的宣言书。 雨果也曾写诗歌颂过一八三一年的七月革命,但在 随之而来的几年里,由于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七月王 朝日趋巩固,雨果在政治上就采取了和现实妥协的态度 ,他被选为法兰西学院的院士,发表了拥护君主立宪, 反对共和政体的就职演说。以后几年中他一直在君主立 宪制与共和政体之间摇摆不定。一八四八年二月革命, 巴黎的无产阶级提出推翻七月王朝,建立共和国,这时 雨果才开始转向共和的立场,并在同年的总统选举中投 票支持拿破仑三世。但拿破仑三世很快就暴露出野心家 的真面目,于是雨果成为反对派,并在一八四九年至一 八五一年间充当了国民议会中社会民主派的领袖。 一八五一年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用血腥镇压的手 段建立起第二帝国。雨果同社会民主派反抗失败,他被 迫流亡国外十九年,直到一八七年第二帝国崩溃,雨果 才回到巴黎。 在被迫流亡国外的时期,雨果先后在比利时首都布 鲁塞尔和大西洋中英属杰西岛和盖纳西岛居住。他虽身 居异国,但仍继续用自己的笔对拿破仑三世的反动统治 进行坚决斗争,写出了大批优秀的作品。 巴黎公社成立时,雨果因事住在国外,但他一知道 消息,就表态赞扬公社,他说:“公社的信条——巴黎 的信条,迟早一定会胜利。”稍后他虽然对公社有不理 解的一面,也提出过批评意见,但当公社遭到失败时, 他又愤怒指责屠杀公社的凡尔赛刽子手们。 雨果在一八八五年病逝,法兰西举国志哀,巴黎举 行了规模宏大的葬礼。他的遗体安葬在巴黎的先贤祠中 ,巴黎公社的老战士们也参加了千百万群众组成的送葬 行列。 雨果一生著作宏富,并遍及文学的各种体裁,在诗 歌方面的作品有: 《短曲与民谣集》(1826)、同情并歌颂希腊民族 的解放斗争和向往自由的《东方集》(1829)、《黄昏 之歌》(1835)、《光与影集》(1840)、愤怒声讨拿 破仑三世的政治讽刺诗《惩罚集》(1853)、《静观集 》(1856)、《历代传说》(1859)、《街头与森林之 歌》(1865)、《凶年集》(1872)、《作祖父的艺术 》(1877)、《历代传说》二集(1877)、《自由自在 的精神》(1882)、《历代传说》三集(1883)等。 小说方面的作品有:《冰岛的汉》和《布格-雅加 尔》、长篇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1831)、《克洛 德?格》(1834)、描写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并强烈抗议 资本主义黑暗统治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1862)、 歌颂渔民勤劳勇敢的《海上劳工》(1866)、《笑面人 》(1869)、描写法国大革命恐怖时期阶级斗争的《九 三年》(1872)等。 戏剧方面的作品有:《克伦威尔》(1827)、《玛 丽蓉?德?洛尔墨》(1828)、《艾那尼》(1830)、《 国王取乐》(1832)、《吕克莱斯?波基亚》(1832) 、《玛丽?都铎》(1833)、《安日洛》(1835)、《 吕意?布拉斯》(1838)、《城堡里的伯爵》(1848) 、《笃尔克玛达》(1882)。其中《艾那尼》一剧是浪 漫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在一八三年演出时与伪古典主义 的拥护者展开了激烈斗争,终于取得空前成功,标志着 浪漫主义戏剧的胜利。 在政论杂文等方面有:《文学与哲学札记》(1834 )、《小拿破仑》(1852)、揭露声讨拿破仑三世的《 一个罪行的始末》(1877)、反对天主教的《教皇》( 1878)、批判君主权力的《至高的怜悯》(1879)等。 在文艺理论、文艺批评方面有:《〈克伦威尔〉序 言》(1827)和《莎士比亚论》(1864)等。 三 题外的话 综观雨果的一生及其创作,可以知道他思想丰富而 庞杂,政治态度矛盾而多面。作为一个热烈向往自由的 资产阶级作家,雨果能随着时代前进,成为积极浪漫主 义文学的领袖和代表人物,他在文学上的发展道路,似 有几点可以对我们有所启发: 首先,雨果对伪古典主义的批判与突破,是和他在 政治上反对保守复辟,追求民主自由的立场分不开的。 他能勇往直前,用丰富的创作实践来进行战斗。 其次,雨果以一个不太出名的青年作家而敢于标新 立异,向具有权威性的伪古典主义文学传统挑战,以革 新者的姿态,与伪古典主义给文艺创作设置的种种清规 戒律决裂,从而树起浪漫主义文学的大旗。 再则, 身为革新者的浪漫派诗人和作家,雨果除 影响和造就了一代浪漫派诗人和作家之外,还对一些敢 于突破浪漫主义而独辟蹊径,另创新风的后起之秀,如 青年诗人夏尔?波德莱尔,表现了衷心的赞赏和支持, 他认为波德莱尔给法国诗歌带来了“新的战栗”。这也 是伟大作家雨果的特别可贵之处。 这部小说,我在青年时期曾经试译过,译本于一九 四八年由上海骆驼书店出版。二三十年后再读旧译本, 自己觉得十分汗颜,并对自己当年那种初生牛犊的勇气 感到惊异。一九七三年被动员退休后,便下决心将此书 重新翻译,经过几次反复修改并承专家指教,才最后定 稿。 文学作品的翻译,甘苦一如创作,凡从事翻译的人 都有体会。这一译本虽几经修改,但和原著相比仍有差 距,我衷心希望能得到读者和专家的批评指正。“生也 有涯而知也无涯”,古人早已发出过感叹,译者今后也 还要不断地学习再学习,实践再实践,以期将来能有较 大的进步。 陈敬容 一九八一年夏 导语 人民文学出版社自一九五一年成立起,就承担起向中国读者介绍优秀外国文学作品的重任。一九五八年,中宣部指示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筹组编委会,组织朱光潜、冯至、戈宝权、叶水夫等三十余位外国文学权威专家,编选三套丛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丛书”“外国古典文艺理论丛书”“外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与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根据“一流的原著、一流的译本、一流的译者”的原则进行翻译和出版工作。一九六四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成立,是中国外国文学的最高研究机构。一九七八年,“外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更名为“外国文学名著丛书”,至二〇〇〇年完成。这是新中国第一套系统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的大型丛书,是外国文学名著翻译的奠基性工程,其作品之多、质量之精、跨度之大,至今仍是中国外国文学出版史上之最,体现了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界、翻译界和出版界的最高水平。 精彩页 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什么事情比得上一个母亲看见自己孩子的小鞋更愉快的了,尤其假若它是节日星期日或受洗礼时穿的鞋,连鞋底上都绣着花的鞋,孩子还不会走路时穿的鞋。这种鞋又精美又小巧,穿着这种鞋是走不了路的,母亲看见这种鞋就像看见了自己的孩子一样。她向着它笑,吻它,同它谈话。她自己问自己,人的脚真能够那样小巧么?孩子不在身边时,只要看见那美丽的小鞋,就仿佛是那柔弱可爱的小人儿在她跟前一般。她以为是看见了自己的孩子,看见了她的全身,活泼、愉快、精美的手,圆圆的脑袋,纯洁的嘴唇,眼白发蓝的亮晶晶的眼睛。假若是冬天,她便在地毯上爬行,好不容易爬到一张凳子上,那母亲就战战兢兢地担心她会爬到火炉跟前去。假若是夏天,就好像她脚步不稳地走到庭院里,花园里,去拔石板缝里的杂草,天真地看着那些大狗、大马,一点也不害怕,还同豆荚、花儿一起玩耍,弄得园丁在花坛上发现了砂子,在小径上发现了泥土,嘀咕地抱怨起来。她周围的一切都像她一样笑着,闪亮着,嬉戏着,就连在她柔软的鬈发中间嬉戏的空气同阳光也是笑眯眯的,欢快的。鞋儿把这一切呈现在母亲的眼睛里,像烛火一般把她的心熔化了。 可是,孩子丢失了之后,环绕着这小鞋的成千个欢乐、妩媚、温柔的形象,就变成了种种可怕的东西。那绣花小鞋变得只不过是一种永远使母亲心痛的刑具。依旧是那同一根弦在振动,同一根最深刻最敏感的弦,可是弹奏它的不再是那安慰人的天使,而是一个魔鬼了。 一天早上,当五月的太阳升起在澄蓝的天空,加俄法洛喜欢把耶稣从十字架上解下来的情景画在这样的背景上,罗兰塔的隐修女听见格雷沃广场上响起一片车轮声、马蹄声和铁器碰响的声音。她有些受惊了,便用头发把耳朵遮住不去听,一面走过去跪着看她供奉了十五年的那个没有生命的东西。我们已经说过,那只小鞋对于她就是整个宇宙,她的思想封闭在那只鞋里面,到死不会出来的了。为了这只像可爱的玩具似的玫瑰色缎子的小鞋,她向上天吐露过多少痛苦的呼吁,伤心的叹息,吐露过多少祈祷和哭泣,那只有罗兰塔的这间小屋知道了。比这只小鞋更可爱更好看的事物也从来没有人流露过更多的悲哀呢。 那天早上她好像比往常更加伤心,从外边都听得见她那尖声的、令人心酸的悲叹。 “啊,我的女儿!”她说道,“我的女儿!我可怜的亲爱的小孩!我再也看不见你啦。这可完了!我总觉得还像是昨天的事。我的上帝,我的上帝,您这样快就把她带走了,还不如早先就不要把她赐给我。难道您不明白孩子是我们肚子里的一块肉,不明白失掉孩子的母亲就不再相信上帝了吗?啊,我真是个倒运的人,偏偏在那天出门去了!主啊,主啊!您这样把她从我身边夺走了,可见您从来没看到过她同我在一起,我怎样快乐地抱着她在炉边烤火,她怎样含着我的奶头甜笑,把脚伸到我的胸口,一直伸到我的嘴唇上。啊,要是您看见过这些,我的上帝,您就会同情我的欢乐了,就不至于把我心头惟一的爱情夺走了!难道我真是这样可怜,主啊,使您看也不看我就惩罚我吗?唉!唉!鞋还在这里,可是那脚在哪儿呀?整个身子又在哪儿呀?孩子在哪儿呀?我的女儿,我的女儿!人们对你做了些什么?主啊,把她还给我吧!我跪着向您祷告了十五年,把膝盖都磨破了。我的上帝,这难道还不够么?把她还给我吧,哪怕只有一天也好,一个钟头,一分钟也好。把她还给我一分钟,主啊!然后把我永远扔给魔鬼吧!啊,要是我知道在什么地方能够拽住您的袍子边儿,我就会用我的两只手抓住它,那您就只好把我的孩子还给我啦!主啊,她这只漂亮的小鞋,难道您就不怜惜吗?您能用十五年的苦刑来惩罚一个可怜的母亲吗?慈悲的圣母,天上慈悲的圣母啊!我那孩子,我那亲生的孩子,人家把她抢去了,偷去了,在丛林里把她吃掉了,还喝了她的血,嚼碎了她的骨头!慈悲的圣母,可怜我吧!我的女儿!我要我的女儿!哪怕她是在天堂里,对我又有什么好处?我不愿要您的天使,我只愿意要我的孩子!我是一只母狮子,我要我的小狮子!啊,我要伏在地上,把我的头在石板地上磕碰,我要诅咒自己,我要咒骂您,假若您把我的孩子留着不还我!您看我把自己的手臂都咬伤啦,难道慈悲的上帝会没有怜悯心吗?要是我的孩子在我身边,她会像太阳一般使我温暖,尽管人们只给我一点盐和黑面包!上帝我主!我不过是一个卑微的罪人,可是我的女儿使我成了虔诚的信徒。由于爱她,我心头充满了宗教信仰,她的微笑像通往天堂的门户,我从她的微笑里看见了您。请让我能再有一次,仅仅一次,把这只小鞋穿在她那粉红色的脚上,然后在对您的赞美声中死去。我的圣母啊!啊,十五年啦!现在她一定长大了!不幸的孩子啊!什么?难道我真的不能再看见她了吗,也不能在天上再看见她了吗?因为我是进不了天堂的。啊,多惨!只有她的鞋在这里,就只这样罢了!” 不幸的母亲扑到那只小鞋上,十五年来,那只小鞋成了惟一能安慰她的东西,也是惟一使她失望的东西,就像发现孩子丢失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