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真实记录了中国铁路第一大案曲折惊险的侦破经历。
曾几何时,流窜犯罪团伙在铁路上大肆盗窃、抢劫旅客财物,甚至抢夺乘警枪支洗劫旅客列车,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和铁路运输安全岌岌可危,共和国铁路面临史无前例的严重威胁。
“5·10”专案组临危受命,来自七个铁路公安局的三十多名刑事侦查员汇聚中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大规模打击铁路流窜犯罪活动的铁鹰行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铁路第一大案解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王仲刚 |
出版社 | 群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真实记录了中国铁路第一大案曲折惊险的侦破经历。 曾几何时,流窜犯罪团伙在铁路上大肆盗窃、抢劫旅客财物,甚至抢夺乘警枪支洗劫旅客列车,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和铁路运输安全岌岌可危,共和国铁路面临史无前例的严重威胁。 “5·10”专案组临危受命,来自七个铁路公安局的三十多名刑事侦查员汇聚中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大规模打击铁路流窜犯罪活动的铁鹰行动。 作者简介 王仲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公安部全国公安文联签约作家,全国铁路公安文联和作家协会副主席,大学客座教授,公安部十局刑侦专家,二级警监。四十三年警察生涯,曾十七次荣立个人一、二、三等功,两次出席全国公安英模大会。曾任郑州铁路公安局刑事侦察处处长、副局长、督察长,广州(长沙)、青藏、兰州、郑州铁路公安局政委(副厅局级)。 王仲刚从事文学创作三十多年,曾出版《国旗恋歌》等十部作品。担任编剧并已拍摄的电影作品有《风流警察亡命匪》《最佳男友进化论》等八部,电视剧作品有《紧急追捕》等五部(共六十八集)。作品曾获“飞天奖”二等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提名奖等。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流血的大动脉 第二章 历史选择了“5·10” 第三章 这个女人是突破口 第四章 女线人 第五章 第一网 第六章 初战告捷 第七章 内外交困 第八章 兵发白城 第九章 磨刀不误砍柴工 第十章 老贼的情趣 第十一章 转战碾子山 第十二章 另一个战场 第十三章 江洋大盗和亡命车匪 第十四章 血溅株洲城 第十五章 送上门的两个情人 第十六章 屋漏又遇连阴雨 第十七章 中秋夜决战碾子山 第十八章 老婆和情敌 第十九章 向纵深挺进 第二十章 奇袭三江镇 第二十一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 第二十二章 坍塌的堡垒 第二十三章 亲情 第二十四章 再见,我的战友 第二十五章 批捕 第二十六章 劫狱 第二十七章 黄河古道的枪声 第二十八章 永不后悔 序言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这个发生在二十八年前的中国铁路第一大案,曾令那 个时代坐火车旅行的亿万人心惊肉跳,闻之色变。 1989年前后,全国范围内的各个铁路区段治安秩序混 乱,成群结伙的流窜犯罪分子特别是东北流窜犯罪团伙在 旅客列车上、各较大火车站大肆盗窃、抢劫旅客钱财,伤 害旅客,甚至公然绑架公安民警、抢夺枪支、洗劫旅客列 车,严重危及旅客生命财产和铁路运输安全,已引发群众 巨大公愤。 《人民日报》在1989年4月28日发表评论员文章《严 厉打击危害铁路的犯罪分子》。文章指出:“一个时期以 来,一些歹徒不仅在列车上进行盗窃抢劫,而且哄抢铁路 运输物资,破坏铁路设施,使旅客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也使国家财产受到严重损失。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 是不法之徒践踏法律,大胆妄为,伺机作案,一些人把所 谓‘吃’铁路当成了发财、谋生的途径;另一方面也与执 法部门和有关人员对这些不法之徒打击不力、制裁不严有 关。事实证明,任何对国家财产和人身安全的骚扰破坏行 为,都是违法的、不得人心的。我们应该坚信这样一条真 理:在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里,只能是犯罪分子怕人民, 不应该是人民怕犯罪分子。因此各种破坏势力,不管它们 多么猖獗,只要严惩不贷,就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 铁路治安的严峻形势引起举国关注。 为此,公安部、铁道部根据中央领导的批示精神,于 1989年5月10日联合成立“5·10”大型综合专案组,开始 了在全国范围内的专门打击东北流窜犯罪团伙的雷霆行动 。 来自全国七个铁路公安局的公安民警经过一年多的艰 苦奋战,踏冰卧雪、马不停蹄地征战在全国二十多个省、 直辖市、自治区,摧毁了一批东北流窜犯罪团伙,捕获了 七十余名长期在铁路上为非作歹的重犯,摧毁了以江洋大 盗赵喜贵、亡命车匪吴殿涛为首的“南下铁道袭击队”, 破获了一百一十二起重大、特大盗窃、抢劫案件,其中十 七名案犯被依法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这次行动之后,人民群众坐火车终于有了安全感, 社会主义的法治尊严得以维护。一时间,“5·10”专案、 铁道袭击队覆灭的新闻和故事成为全国舆论关注的焦点。 二十八年了,历史的长河已经冲淡甚至“格式化”了 人们的记忆,火车经过几次大提速,已经跨进了美好的高 铁时代。现在,人们坐火车再也不用提心吊胆、把钱缝在 裤裆里了,而是坐在舒适的带有恒温设备的车厢里享受着 现代文明。 我从领导职务上隐退后,群众出版社《啄木鸟》杂志 多次催我,说他们最近应广大读者的要求,准备推出一个 “大案回眸”栏目,铁路的“5·10”专案和河南开封的“ 9·18”大案是他们的首选。 我怎么推辞都未能推掉,于是不得不去翻阅那些尘封 的档案,不得不拿起笔来回答以下问题: 第一个问题:中国自有铁路那天起流窜犯就应运而生 ,而且这支队伍越来越发展壮大。新中国成立后,铁路警 察的首要任务就是同流窜犯打交道。然而,用铁路警察自 己的话说,流窜犯却越打越多。原因是铁路是流动的城市 ,战机稍纵即逝,流窜犯本来就不好抓,再加上混迹于铁 路的他们又太狡猾,有一整套对付铁路警察的手段,多数 被抓也拒不认罪。据说,到20世纪90年代铁路上的流窜犯 已达数十万人。长期以来,打击流窜犯只能抓了放,放了 抓,所以流窜犯越来越多。那么这次的打击行动为什么战 果如此辉煌,令全国震惊呢? 第二个问题:像“5·10”这样的专案组新中国成立后 的几十年也成立过很多次,许多专案组却效果甚微,那么 “5·10”专案组到底采取了什么方法,不仅抓得多、打得 狠,而且打得准呢?到底是什么原因给予流窜犯毁灭性的打 击,最终让流窜犯溃不成军、闻风丧胆? 第三个问题:像“5·10”专案组这样的松散型、临时 性的队伍,侦查员的地域、年龄、阅历、水平、性格各不 相同,这么难带的一支队伍,为什么大家能够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呢? 第四个问题:“南下铁道袭击队”大多是一些流窜惯 犯、江洋大盗、亡命车匪,很难对付,他们宁可把牢底坐 穿也拒不招供,“5·10”专案组是用了什么样的办法令他 们缴械投降、认罪服法的呢? 第五个问题:现在重新回过头来审视这个案件,有什 么经验和教训,对改革发展的新时期又有什么启示? 第六个问题:当年“5·10”专案组的功臣们今在何处 ?专案的巨大成功给他们的职业人生带来了什么改变?他们 当下生活得怎么样? 导语 这是一部讲述中国铁路第一大案侦缉过程的长篇报告文学,是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的图书。曾几何时,流窜犯罪团伙在铁路上大肆盗窃、抢劫财物,威胁旅客生命财产安全。来自七个铁路公安局的三十多名刑事侦查员汇聚中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大规模打击铁路流窜犯罪活动的铁鹰行动。该专项行动凝聚了铁路人民警察的忠诚与奉献、智慧与胆略、无畏与牺牲,从此,人民群众坐火车有了安全保障,维护了社会主义的法治尊严。 精彩页 1989年,改革开放的年轮绕行至第十圈,中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最突出的就是经济生活中明显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幅度过大,多年积累下来的供需总量失衡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经济结构失调等深层矛盾继续困扰着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而党政机关和社会上的某些消极腐败现象也令人触目惊心。 1月12日至19日,中央政法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全国政法工作座谈会,全军政法工作座谈会亦同时举行。会议确定:1989年和1990年两年政法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严惩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 这一年放眼中国,港台明星光芒闪耀,尤其是大批台湾歌星的盒带正式被引进,形成自邓丽君以来第二次港台歌曲输入的高潮。王杰、童安格、姜育恒、张雨生、千百惠、小虎队、红唇族、谭咏麟、梅艳芳等港台歌星风靡一时,国人的文化生活迅速呈多元化趋势。 同样是这一年,在共和国十多万公里的铁道线上,一股黑色狂飙裹挟着污浊的飞沙,铺天盖地,侵袭着全国的各个车站、各趟列车。 火车好坐,石家庄难过! 火车好坐,邯郸难过! 火车好坐,郑州难过! 火车好坐,信阳难过! 火车好坐,长沙难过! 火车好坐,株洲难过! 火车好坐,鹰潭难过! 火车好坐,徐州难过! 火车好坐,宝鸡难过! 火车好坐,成都难过! 火车好坐,太原难过! 坐火车到处都难以平安通过! 人民的铁道事业、铁路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案例之一: 浙江省义乌市个体户金熊平携巨款去上海做生意,乘坐的是178次列车。列车进入夜间行驶后,卧铺车的旅客们早已进入梦乡,硬座车的旅客们东倒西歪地昏昏欲睡,车内一片寂静。蒙咙间,睡梦中的金熊平突然被惊醒,他看见一双手正从自己的提箱里往另一个提包里装钱…… 金熊平翻身坐起,失声惊叫:“不许偷我的钱!” 就在这一瞬间,几把明晃晃的匕首一齐对准了金熊平的咽喉。 一个操东北口音的家伙握着匕首顶住金熊平的喉头,恶狠狠地说:“不准喊!再喊我捅死你!” 金熊平顾不上这些,提包里的钱可是自己这些年辛辛苦苦挣下的,绝不能被抢走。他企图站起来反抗,但腿上已经被刺了一刀,血流如注! 穿着警服的列车乘警闻讯赶来,准备拔枪。 一个亡命徒抄起茶几上的一个酒瓶,对着座椅靠背“哐”地一摔,瓶底被摔碎,啤酒瓶变成了凶器,狂叫道:“你敢拔枪,我就捅死你!” 另一个歹徒提着掠得的巨款,持匕首逼着一个旅客帮他打碎了车窗玻璃,从车窗翻上列车顶部逃窜…… 这惊险的一幕吓坏了所有旅客,眼前的一切好像不是身边的现实,而是港台惊险片中的情节。 案例之二: 1989年1月13日,由广东湛江开往湖北武昌的152次列车行至冷水滩站时,二十多名东北歹徒蜂拥而上,手持匕首、刮刀等凶器,对硬座车厢的旅客强行搜身,逐个洗劫,先后抢劫八名旅客,掠得人民币一万多元。 旅客们义愤填膺,奋起反抗。 第一个青年旅客刚一出手就被刺伤手臂。 第二个中年旅客被歹徒刺破了脸颊。 一位年轻妇女咬住一个歹徒的胳膊,被一个歹徒用三棱刮刀砸破了头部。 五名旅客不同程度地被刺伤、砸伤、打伤…… 案例之三: 1989年2月2日,长江电机厂业务员李连杰带着两万多元现金乘坐由郑州开往武昌的507次列车。一上车,他就觉得有几双眼睛围着他转。他愈加护住自己的提包,因为公款几乎是自己的生命,绝不能出问题! P4-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