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大人讲故事 第一章 为什么要给孩子讲童话故事 1.每代人都离不开童话 2.儿童与童话 3.儿童的象征主义 4.解决问题是我们的习惯 5.妈妈的声音非常重要 第二章 应该给孩子讲哪些故事? 1.经典童话故事 2.经典童话故事的叙事结构 3.“遥远的古代”的故事并不过时 4.孩子最喜欢的童话故事 第三章 哪些故事不能讲给孩子听? 1.结局不圆满的故事 2.带有惩罚性的品德教育故事 3.距离我们太远的童话故事 第四章 如何给孩子编故事 1.从“从前……”开始,充分发挥想象力 2.编“以教育为目的的童话”要格外慎重 3.父母如何通过借助想象来创作及解决问题 孩子讲故事 第一章 如何跟孩子一起编故事 1.和孩子一起玩即兴编故事的游戏 2.如何化解故事里的危机? 3.如何角色互换,让孩子续讲故事 第二章 如何让孩子自己讲故事 1.孩子讲故事,大人两个“不要” 2.故事试读:孩子自己讲的故事 3.当孩子讲不下去的时候 4.绘画——一种独特的讲故事的方式 在学校里讲故事 第一章 课堂上的童话故事 1.童话故事是非常好的教学工具 2.应该选择哪些故事? 第二章 如何在课堂上编故事 1.由老师来开头 2.划分小组及小组间的协调配合 3.童话故事卡片 附录 推荐书目 精彩页 1.每代人都离不开童话 “从前有个讲故事的老婆婆……” “那是什么时候?” “是很久很久以前……” 说起童话故事的起源,那是非常久远的事情了,早已尘封在了历史的迷雾中。在文字诞生以前,人类的全部文化宝藏都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保存下来的。村庄里的老人会向年轻人讲述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的所有故事,以及他们的父辈和爷爷奶奶的所有生活经验。通过这种方式,古代的人们不仅可以向后代传授直到他们这一代为止所积累的谋生技巧,同时也将千百年来慢慢形成的文化观念传达给子孙,包括宗教信仰、仪式活动和世界观等。 在原始的口耳相传的过程中,神话、传说、童话和真实的生活之间并没有清晰的界限,它们都是交织在一起的,宗教元素、传统仪式以及实用的技术经验都会渗透其中。因此,同一个主题往往会贯穿于描述部落起源的传奇故事、讲述部落英雄事迹的传说和最普通的日常生活技能的传授之中。比如,印第安的小伙子通过学习知道野牛皮莫卡辛鞋(mocasini)只能采用某一种特殊的方法缝制而成,但是他们同时还从老人们的讲述中了解到,当初村落里的英雄曾经跑到野牛神那里,请求神灵赐给他一百张野牛皮,然后用这些野牛皮缝制成了可以长途跋涉的舒适鞋子,从而拯救了所有人。因此,在这些印第安年轻人眼里,莫卡辛鞋远不止是一双用来走路的鞋子,其具体的制作方法,连同野牛神的宗教色彩、传说中的英雄及其奇幻旅程、神圣的狩猎仪式以及迁移习俗都是揉合在一起的,它们彼此交织,共同构成了一个含义深刻的整体。 由此可见,在这种原始的文化传播方式中,童话故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时候童话是属于所有人的,它属于成年人,属于全部民众。当时这些故事可不是三两个人随便就能传述的,必须要由部落里德高望重的长老来开头,而且所有的人都要围在长老身边倾听。这一充满着仪式感的时刻,构成了部落智力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核心。后世的人们改编出了各种版本的故事,但是追根溯源,我们创作的素材都是来自那些最初在世界各地发展流传的大量口述故事。 童话故事就这样一直在世世代代的人群中流传,一直到17世纪,讲故事仍被视为一项成年人的高贵活动。然而,理性主义的肆虐将想象的范畴排除在了理智生活之外,从此,与想象、幻想相关的事物只有在艺术家的领地才能勉强找到一个没有名分的归宿。面对现实的理性之光,虚幻的空想无处躲藏,前方是理性的光明未来,后方则是无知蒙昧的黑暗过往,在这场对决中,后者显然没有优势。从启蒙时代开始,科学成了世界的主角,人们开始认为成年人应该通过提高自己的理性能力来面对现实,幻想类的行为是不恰当的,必须杜绝。 于是,童话故事逐渐沦落成一种供老人和小孩来打发时间的东西,因为他们老的老,小的小,没有办法进行思考…… 2.儿童与童话 其实儿童的确是因为年龄太小而没有办法“思考”。这里所说的思考指的是理性层面的思考,我们平时提到这个词一般也都默认为这层含义。儿童的思维结构不同于成年人,他们还不具有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他们的小脑袋虽然能精准地在图像间建立起线性联系,但是却仍然不能加工处理抽象的概念,更搞不清这些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孩子们刚刚来到这个对他们来说崭新的、完全未知的世界,他们努力收集和整理外界的各种刺激,确定这些刺激的含义,然后将它们在脑袋里绘制成一幅“地图”。 P5-7 导语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大人讲故事”,主要讲的是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要遵循哪些原则,才能保证每天的“故事时刻”既温馨,又能让孩子学到东西。 第二部分是“孩子讲故事”,讲的是如何激励孩子自己编故事,以及当孩子在编故事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家长应该如何帮助他们想出一个圆满的结局。 第三部分是“在学校里讲故事”,讲的是在学校里如何组织孩子们编故事,为那些想要借助童话作为教学工具的老师提供了一系列具体而实用的建议。 在每一部分的最后,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个“要点回顾”的模块,汇总回顾了当前章节中所讲到的重要建议。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是“附录”,包括“推荐书目”和“用卡片玩编故事的游戏”两部分,推荐书目供想要深入学习本书中所涉及话题的读者参考,最后一部分则由一系列彩色的游戏卡片构成,读者可以把这些卡片剪下来,直接拿来玩“编故事的游戏”。 序言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大人讲故事”,主要讲的是给孩子讲故 事的时候要遵循哪些原则,才能保证每天的“故事时刻” 既温馨,又能让孩子学到东西。这一部分还告诉我们如何 挑选童话故事、哪些故事最好避开,还教给我们怎么编新 故事。 第二部分是“孩子讲故事”,讲的是如何激励孩子自 己编故事,以及当孩子在编故事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家 长应该如何帮助他们想出一个圆满的结局。我们一定不要 忽视在故事中“成功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因为孩子自己 编的故事中所涉及的问题,很有可能是孩子在现实生活中 (至少是在某个特定的时期)需要解决的真实存在的问题 。 第三部分是“在学校里讲故事”,讲的是在学校里如 何组织孩子们编故事,为那些想要借助童话作为教学工具 的老师提供了一系列具体而实用的建议。 在每一部分的最后,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个“要点回顾 ”的模块,汇总回顾了当前章节中所讲到的重要建议。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是“附录”,包括“推荐书目 ”和“用卡片玩编故事的游戏”两部分,推荐书目供想要 深入学习本书中所涉及话题的读者参考,最后一部分则由 一系列彩色的游戏卡片构成,读者可以把这些卡片剪下来 ,直接拿来玩“编故事的游戏”。 内容推荐 每个妈妈,都可以成为孩子心中的故事大王!让孩子美好的童年,得到故事的陪伴和滋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孩子聪明,就给他讲故事;如果你想让他拥有智慧,就给他讲更多的故事。故事不仅可以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更能提升孩子的智力、发展孩子的专注力、增加孩子的词汇量、滋养孩子的心灵。孩子的童年,离不开故事的陪伴。 只要努力,每个妈妈都可以成为故事大王!让孩子的每一天,都有温馨的“故事时刻”! 本书可以告诉家长: 为什么父母要给孩子讲故事; 哪些故事是值得提倡的,哪些是应该避免的; 如何给孩子讲故事; 如何给孩子编故事以及如何跟孩子一起编故事; 如何把童话故事引入课堂; …… 此外,本书最后还附有9张游戏卡片,每张卡上画着1个童话中的人物(主角、反面主角、盟友),可以用来跟孩子一起编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