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爱因斯坦传(上下)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沃尔特·艾萨克森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爱因斯坦传》是一本爱因斯坦的生活传记,是爱因斯坦的所有文稿解密之后问世的第一部有关他的内容详尽、可读性极强的传记。
超级畅销书《史蒂夫·乔布斯传》的作者艾萨克森基于新近披露的爱因斯坦的私人信件,探究了这位富于想象、不拘礼节的专利员领会造物主的心思、揭开原子和宇宙奥秘的过程。
《爱因斯坦传》揭示了爱因斯坦的科学想象如何源于他叛逆的个性。引人入胜的故事证明,创造力与自由密不可分。
目录
致谢
主要人物
第一章 光束骑士
第二章 童年,1879—1896
第三章 苏黎世联邦工学院,1896—1900
第四章 恋人,1900—1904
第五章 奇迹年:量子和分子,1905
第六章 狭义相对论,1905
第七章 最幸福的思想,1906—1909
第八章 奔波的教授,1909—1914
第九章 广义相对论,1911—1915
第十章 离婚,1916—1919
第十一章 爱因斯坦的宇宙,1916—1919
第十二章 名声,1919
第十三章 四处奔走的犹太复国主义者,1920—1921
第十四章 诺贝尔奖获得者,1921—1927
第十五章 统一场论,1923—1931
第十六章 知命之年,1929—1931
第十七章 爱因斯坦的上帝
第十八章 流亡者,1932—1933
第十九章 美国,1933—1939
第二十章 量子纠缠,1935
第二十一章 原子弹,1939—1945
第二十二章 世界公民,1945—1948
第二十三章 里程碑,1948—1953
第二十四章 红色恐惧,1951—1954
第二十五章 最后的时光,1955
尾声:爱因斯坦的大脑和心灵
参考书目
人名译名对照表
索引
译后记
导语
超级畅销书《史蒂夫·乔布斯传》的作者又一部最有价值的传记!
本书荣获美国国家科学院科学传播最佳图书奖!英文版首印50万册!
爱因斯坦所有文档解密之后的第一部爱因斯坦生活传记。
李开复、谢文等IT精英微博推荐!
后记
这是一本爱因斯坦的生活传记,也是爱因斯坦的所有
文稿于2006年公开后出版的第一本传记。作者艾萨克森是
《时代》周刊前主编,其《基辛格传》和《富兰克林传》
早已广为人知。本书2007年出版后好评如潮,首版印数高
达50万册。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和驾驭材料的能力令人惊
叹,他能将浩如烟海的材料相当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使这
本传记的可读性极强。尤其可贵的是,作者并不刻意美化
或丑化爱因斯坦的某个方面,而是能客观公允地看问题,
用事实材料说话。爱因斯坦伟大的科学成就和非凡的人格
魅力在书中得到完美结合。爱因斯坦当数20世纪思想最透
彻的科学家,对什么是基本问题有着异常敏锐的直觉。他
能很自然地把握事物的根本,而把其他细枝末节统统抛掉
。在这个意义上,他又是极少数有深刻哲学思想的科学家
。他可以用非常平实的语言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析得清清
楚楚,这不仅体现在他对科学的理解上,而且体现在他对
人生和社会的看法上。他的著作总是朴实无华,自然亲切
,所涉主题重大而高远,对人类怀有深切的悲悯,字里行
间渗透着思想的伟力,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这也与爱因斯坦的宇宙宗教感情密切相关。斯宾诺莎
那个决定论的上帝使他相信宇宙中存在着一种恒常不变的
美妙秩序,也使他在哲学上自始至终无法认同量子力学。
这种古典情怀加上幽默自嘲的气质使爱因斯坦能够超然物
外,对世间纷扰有很强的屏蔽能力。科学与艺术的宁静世
界是他心灵的避风港,真可谓“大隐隐于心”,冷漠与热
情在他那里奇特地交织在一起。“我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
和社会责任感,但我又明显地缺乏与别人和社会直接接触
的需求,这两者总是形成鲜明的对比,”爱因斯坦说,“
我实在是一个‘孤独的过客’,我从未全心全意地属于我
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亲近的人。在所
有这些关系面前,我从未失去距离感和保持孤独的需要。
”用英菲尔德的话说:“我不知道还有谁像爱因斯坦那样
孤独和超然。他不会真正受到伤害,他的生活充满了淡淡
的愉快和冷冷的情感。其温文友善完全是不带感情的,这
些东西似乎来自另一个星球。”这一点愈到晚年表现得愈
明显。这也许是爱因斯坦最令人着迷之处。那些超越自我
、达于神性的伟大人物,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这种悖
论色彩,迫使每个人回归自己的内心。正因为如此,提起
爱因斯坦,就像提起他最喜欢的莫扎特一样,我们多少会
有一种复杂的感觉,那种感觉既亲切又遥远,既令人兴奋
,又让人孤独。
随着时光的流逝,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已经得到很好
的继承,其人性的一面会更加受人重视。了解爱因斯坦的
一生不应只是出于历史的猎奇。在21世纪的今天,如何才
能真正做到独立思考,秉持理想;如何才能成为一个真正
“自由”的人,泰然接受命运的各种安排,在最大程度上
从自我之中解放出来,已经成为更加紧迫的问题。在这个
意义上,爱因斯坦对我们每个人都有永恒的意义。
书中的部分内容已有译文,译者参考了《爱因斯坦全
集》(1—5卷)、《爱因斯坦文集》(1—3卷)、《爱因
斯坦论和平》等国内已经出版的著作,并在个别地方做了
调整。在此向许良英、范岱年、赵中立、李醒民等学界前
辈以及鲁旭东等先生的辛苦劳动致以衷心的谢意!在翻译
过程中,承蒙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方在庆研究员多次
指点,白彤东教授、郭孙伟先生热情回答了译者的一些问
题,在此一并致谢!
本书翻译难度很大,译者虽已尽力,许多地方还是难
以传达原文的精妙和韵味。对于译文中的那些错误和不当
之处,还望读者多多指正!
译者
2008年10月13日
精彩页
第一章 光束骑士
“我答应给你四篇论文作为回报。”年轻的专利审查员在给朋友’的信中这样写道。事实证明,这封信包含了科学史上最重要的一些信息,不过,作者所特有的俏皮口吻掩盖了它的重要性。在信中,他径直称自己的朋友为“你这头冷冻的鲸鱼(frozen whale)”,并为写下这些“无足轻重的废话”表示道歉。只是在转而叙述那些在闲暇时写就的论文时,他才暗示自己完全懂得它们的重要性。
“第一篇论文讲的是辐射和光的能量特性,是非常革命性的。”他解释说。是的,它的确是革命性的。它主张光不仅可以看成一种波,而且还可以看成一束微小的粒子,即所谓的量子。由这一理论将会导出一个不具有严格因果性或确定性的宇宙。在爱因斯坦的一生中,这一结果将如幽灵一般,时不时地纠缠于他。
“第二篇论文是测定原子的实际大小。”虽然当时关于原子是否真实存在的争论仍然悬而未决,但这些论文显然倾向于得出肯定的结论。正因为此,他最近写博士论文时才把它当作最可靠的前提。他正在掀起一场物理学革命,但在获得学术职位和博士学位的过程中却一再受挫。他本想凭借这一学位将专利审查员的级别由三级升至二级。
第三篇论文是对随机碰撞进行统计分析,以解释液体中微观粒子的不规则运动,原子和分子的存在由此得以确立。
“第四篇论文还处于草创阶段,它把对时空理论的一种修正用于动体的电动力学。”这当然绝非“无足轻重的废话”。仅仅凭借在头脑中进行的思想实验,他决定抛弃牛顿的绝对时空概念。这便是后来众所周知的狭义相对论。
事实上,这一年他还会产出第五篇论文,他当时并不知晓,当然也没有告诉朋友。这篇论文将是对第四篇的一则补遗,它确定了质量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导出了物理学中最著名的方程:E=mc2。
刚刚过去的一个世纪将会因其力图打破与古典传统的联系而为历史铭记,而下一个时代将会着力培养创造性,这是科学创新所不可或缺的。每当我们回想和展望这一切时,我们这个时代最引人注目的偶像便会突显出来:这是一个从压迫中挣脱出来的流亡者,和蔼而亲切。其散乱的头发,闪烁的目光,迷人的个性,超凡的才智,所有这些都使他的面孔成为一个象征,名字成为天才的同义语。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位富有非凡想象力的探索者,对自然所蕴含的和谐笃信不疑。他迷人的经历可以清楚地证明创造性与自由息息相关,亦可折射出时代的胜利与喧嚣。
爱因斯坦的档案现已完全公开,我们有机会研究他的个人方面——其不屈服的个性、叛逆的天性、好奇心、激情和超然于世——如何与他的公众事务、政治活动和科学工作交织在一起。了解他这个人有助于我们理解他的科学,反之亦然。性格、想象力和创造性天赋就像统一场的各个部分,彼此有着密切的关联。
尽管有着冷漠的名声,但实际上,无论是个人追求还是科学探索,爱因斯坦都很有激情。在大学里,他疯狂地爱上了班。里唯一一个女生米列娃·玛里奇。她是塞尔维亚人,性情忧郁,对生活很认真。他们先是有了一个私生女儿,然后结婚,生了两个儿子。爱因斯坦会就科学上的想法同米列娃探讨,米列娃也会帮助爱因斯坦检查论文中用到的数学。不过最终,他们的关系还是解体了。爱因斯坦与米列娃达成了一项协议:爱因斯坦说他有一天会得到诺贝尔奖,如果她同意离婚,就把得到的奖金给她。经过一周的考虑,米列娃同意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十分激进,从他在专利局奇迹般地产出那些论文,再到获得诺贝尔奖交给米列娃,时间已经过去了17年。
20世纪初,现代主义盛行一时,爱因斯坦的生活和工作折射出在那种气氛之下社会必然性和道德绝对性的瓦解。不墨守成规是当时思想领域最鲜明的特色:毕加索、乔伊斯、弗洛伊德、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等人正在冲破传统的枷锁。空气中隐隐潜伏着一种奇特的宇宙观念,在这个宇宙中,时间、空间和粒子性质似乎都显得有些异常。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3: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