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国粮仓(北大荒留守知青口述实录)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朱晓军//杨丽萍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朱晓军,杨丽萍著的《大国粮仓(北大荒留守知青口述实录)》真实记录了多位至今留守北大荒的知青们复杂而曲折的生活经历与心路历程,客观展现了“留守知青”们对于北大荒土地与人情无法割舍的热爱与羁绊。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知青们,他们身份、学历、遭遇各不相同,在可以返城的时候,却毅然决然地放弃了都市生活,选择“留守”这片承载着他们最美好的青春、最不舍的记忆。
目录
引言 集结号永远不会再吹响
一辈子想要干点事业,两个人必须志同道合——胡国华、孙立文夫妇
四口人凑在一起,也算一个家——汪旺有
我的婚姻是被别人说出来的——苏桂兰
不考大学是不想欠你的情——韦建华
我就想有个家,有个热炕头——陈桂花
自己要下乡的“将军女儿”——黄丽萍
我和“哑伴”的默默相守——刘艳杰
这四十多年,我总共回去九趟——居鸿昌
失恋让我铁了心离开上海——裴磊
今夜我不是想家,是想起你两鬓的白发——张玉林
走自己的路,让人家说去吧——周军岳、于延尔夫妇
这里重情重义,我不会离开——孙绩威
给别人办返城,我却没想过落叶要归根——沈瑞忠
北大荒让我多活了这20年——李乃利
想家想得掉眼泪,我也不能走——张春娟
我们是中国最美的家庭农场——葛柏林、林莉夫妇
后记 北大荒让我找到失去的岁月
序言
引言 集结号永远不会再吹响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共和国史上一桩大事。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转引毛泽东的
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
教育,很有必要。”这是共和国发出的第三次上山
下乡号召,第一次在1955年12月,毛泽东说:“农
村是个广阔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文革”前,全国已有129万城市青年上山下乡。
最新指示下达后,一场轰轰烈烈、史无前例的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拉开序幕,且高潮迭起,于
是有了“知青”这一称谓。这场上山下乡运动给中
国带来巨大、深远的影响。1955年以降,全国有
1776万知青奔向“广阔天地”,其中有一大批下乡
到北大荒。
何为北大荒?“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
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大荒”即东北的
北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大荒”像冰架不断
缩小,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仅剩黑龙江北部的嫩
江流域、三江平原与黑龙江中下游,即东经123o至
134o,北纬44o至50o,面积5.53万平方公里,相当
于台湾地区的1.5倍,以色列的2.2倍,新加坡的
76.9倍。这是世界上一块稀有的黑土地,世上最珍
贵的土壤资源。全球这样的黑土带仅三块:一块在
欧洲——第聂伯河畔的乌克兰;一块在美洲——美
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块在亚洲——中国的东北角

20世纪50年代,14万转业官兵开赴“天苍苍,
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苇塘”“天低昂,雪飞扬,风
癫狂”的北大荒,为饥饿的共和国“向地球开战,
向荒原要粮”。在这些老兵中,荣获“战斗英雄”
称号者128人、特等功荣立者408人、立大功者2929
人,其中有“孤胆机智英雄”、荣立11次大功的李
国富,电影《渡江侦察记》原型之一、12次战功荣
立者王树功。20世纪60年代,54万北京、上海、天
津、浙江等地的知青踏进衰草寒烟的北大荒,屯垦
戍边,保家卫国。北大荒成为黑龙江垦区的代名词

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知青大返城潮流中,95.5%
的知青返城了,80万知青留了下来,其中有两万来
人留在北大荒,被称之为“留守北大荒的知青”。
他们是小众,绝对的小众,甚至被忽略不计。
选择即命运。尽管“条条大道通罗马”,能否
到达罗马,什么时候抵达罗马,不仅取决于执着,
也取决于抉择。留下的都是什么人?为何选择这条
95.5%的人放弃的路径,为何放弃与父母和家人团圆
的机会,放弃朝思暮想的故乡,放弃城市资源优渥
的生活,留在寒冷、偏僻、艰苦的北大荒?
有人臆断,谁不知道北大荒跟城市没有可比性
,留下的都是走不了的,能走谁不走?
上海的一位版画评论家说:“我们以为留在北
大荒的上海人不是残疾的就是缺心眼的,要不就是
犯错误的,否则怎么可能留下来?”
想当年知青大返城时,北大荒犹如暴雨过后沟
满壕平,大道小路都是背包罗伞、抬木箱子的、扛
整袋面粉的、拎着一桶桶豆油的知青,如用“胜利
大逃亡”或“兵败如山倒”来形容也许并不为过。
在这情景下留下来不是不容易,而是非常不容易。
犹如一群群栖雁,当一只接一只飞起来,转瞬间天
空黑压压一片,像片云向南飘去,要想留下起码要
有王佐断臂的决绝和狠劲。大部队转移了,集结号
永远不会再吹响,那个火红的知青时代终结了,睡
在铺左铺右和对面铺的哥们儿、姐妹儿都走光了,
整幢知青宿舍空荡荡了。北大荒沸腾、激越的旋律
戛然而止,取代的是冷寂和荒凉。拖拉机扔在地里
没人开,春天没人播种,秋天没人收割,学生没人
教,医院没了医生和护士……
……
他们已经彻底地北大荒化了,采访中听到北京
、上海、天津、杭州、宁波、温州知青用一口纯正
的东北话说,我们北大荒人怎样怎样的,你们城市
人如何如何的。当我问:“留下来后悔过吗?”90%
以上都说不后悔,天津知青苏桂兰说:“我最恨的
就是知青返城,知青不走的话,我们的日子一定挺
红火。知青来了以后,给这儿带来多少变化啊,现
在这边的生活方式很多都是知青留下的。”她没站
在个人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英国演化理论学者理
查德·道金斯认为,人生而自私,这源于自私的基
因。难道这块土地改变了他们自私的基因?他们说
的不是假话,也不需要说假话,在后知青时代说这
种假话既成为不了“扎根典型”,也得不到提拔。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50年了,留守知青年纪
大的已年过古稀,年纪小的也将近花甲,可是他们
还拥有一个跟年龄不相称的称谓——青年,有的已
经过世,像苇草似的“生者死,死者烂,肥土壤,
为下代,做食粮”。
什么是北大荒精神?北大荒精神的内涵是:艰
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有许多
知青的子孙成为“荒二代”“荒三代”。他们像那
些转业老兵一样为北大荒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
身献子孙。
对30年前的返城知青来说,所有的苦难和风流
已酿成一杯怀旧的老酒,对留守北大荒的知青来说
历史还在延续;对返城知青来说那是三年五载、十
年八载的知青经历,对留守知青来说,他们是永远
的知青。
在写这本书的日子里,我时常想到莫斯科红场
无名烈士墓上镌刻的一句话:“你的名字无人知晓
,你的功勋永垂不朽。”留守的知青不仅是共和国
知青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共和国建设的奉
献者和英雄。
在知青上山下乡50周年之际,我们从采访过的
数百位对象中选出19位最有代表性的知青,这19条
命运的曲线构成了16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他们用
50年的生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人生的坐标,让我们
找到自己的位置。让我们倾听他们的述说……
导语
20世纪50年代,14万转业官兵开赴“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苇塘”“天低昂,雪飞扬,风癫狂”的北大荒,为饥饿的共和国“向地球开战,向荒原要粮”。60年代,全国1700多万知青上山下乡,54万知青来到北大荒。到了70年代末,95.5%的知青返城了,80万知青留了下来,其中有两万来人留在北大荒,被称之为“留守北大荒的知青”。
今年正值知青上山下乡50周年,留守知青年纪大的已年过古稀,年纪小的也将近花甲,朱晓军,杨丽萍著的《大国粮仓(北大荒留守知青口述实录)》一书,作者从采访过的数百位对象中选出十几位有代表性的知青,这十几条命运的曲线构成了十几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述说着从下乡到坚守的过往岁月。北大荒留守知青用50年的生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人生的坐标,让我们找到自己的位置,让我们懂得什么叫责任,什么叫担当,什么叫承诺,什么叫人生……
后记
没想到这书会成为马拉松式创作,历时二十四
载,既出乎自己的预料,也出乎别人的想象。
第一次入荒采访时,我还不满四十岁,1958年
转业到北大荒的老兵还在位,所有的岗位上都有知
青的身影。当时还没有写书的念头,不过写几篇特
稿而已。
北大荒让我找到失去的岁月,找到一种精神力
量,打那之后每年都要人荒采访一两次。采访多了
,也就有了写书的想法。2000年5月,百花文艺出版
社副社长靳立华回访北大荒途经哈尔滨,听说我采
访不少留守知青,有意约稿,于是到寒舍小坐。
靳社长在北大荒下过乡,对之感情深厚,我们
聊了两个多小时的老职工和知青,畅快淋漓。分手
时,他也没提出书之事。我也没问,该采访采访,
该写作写作,反正也不急于出版。
忽一日,百花文艺出版社高为先生来电催稿,
说已列入选题计划,2001年初要出版。我一下就慌
了,屈指一算,距年底仅四五个月,11月初还要赴
美国,这样就剩两三个月了。于是,起早贪黑赶写
,来不及琢磨结构。
2000年11月1日,我敲完最后一个字符,晨曦点
亮天空。一夜无眠,不仅没有感到疲倦和劳累,反
而有些兴奋和轻松,拎起拉杆箱去赶火车,次日要
由北京飞往洛杉矶。
2001年1月,《大荒羁旅——留守北大荒的知青
》出版,社会反响不错,几十家报刊连载和节选,
收到许多读者来信。可是,每当朋友谈及这部书,
我就感到愧疚不安,感到对不住接受采访的知青,
这部书写得过于仓促。我想继续采访,再写一部。
2003年,我到浙江高校任教,由业界进入学界
。“三十不改行,四十不学艺”,改行学艺对我是
严峻挑战,于是乎教学科研忙得不亦乐乎,重写知
青的想法只得搁下。
2007年,我终于有了喘息之机,又背起背包去
北大荒采访了。2008年,毛泽东的“知识青年到农
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发表四
十周年时,我的《留守在北大荒的知青》入选中国
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四万字的中篇报告文
学发表在《北京文学》2008年第11期,被《北京青
年报》等数十家媒体转载,入选“2008年中国当代
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最后的家园——北大荒
患有精神病知青纪实》发表在《中国作家》2011年
12期。这期间又创作了两部时效性较强的长篇报告
文学,知青创作项目又一次搁浅,这成了我的一块
心病。不过,有时暑假去北大荒,对部分知青进行
了跟踪采访,如周军岳、葛柏林、陈桂花、居鸿昌
等,他们的形象在我心中渐次完整丰满。
2017年,这一项目再次启动,并入选杭州市文
化精品工程项目和浙江省文化精品工程项目。这时
,我发现问题严峻,连续二十多年的采访,素材与
资料多达数百万字,有相当一部分采访录音委托速
记公司整理后没及时校核,部分知青距上次采访时
隔数年,甚至二十多年,还需要补充采访,了解近
况,想在一年完成困难重重。这时,跟我合著过《
快递中国》的杨丽萍主动帮忙。她听了二三百小时
的采访录音,对整理出来的文字进行逐一校核,同
时又补充采访百余小时。
杨丽萍将梳理好的录音文字发过来时,我发现
像陈桂花、居鸿昌、汪旺有等知青的语言很有个性
,读起来鲜活而接地气,于是产生创作口述实录文
学之念。“口述实录文学是20世纪后半叶诞生于世
界文坛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口述实录文学该怎
么做,对我和杨丽萍是一挑战。好在我二十多年前
就对这一文体产生了兴趣,读过冯骥才先生的《一
百个人的十年》、张辛欣与桑晔的《北京人:一百
个普通人的自述》等作品,还指导过创意写作班的
学生创作过《大四女生》。
要不要真名实姓?我查阅已出版的口述实录文
学,全都是化名。化名可以给创作者提供便利,减
少许多麻烦,不过真实性与史料性锐减,我和杨丽
萍商定后决定采取真名实姓。
多数知青跟踪采访二十多年,由于处境不同、
心境不同,有些说法前后矛盾,怎么处理?我认为
这是一种多维度的真实,不可回避,即使一次采访
创作的口述实录文学,也可能会出现前后矛盾。人
本身就是矛盾体,有些感觉和看法不仅会像初一和
十五的月亮大有不同,会随着当事人的变化而变化

真实性与可读性,又是一对矛盾。照本宣科,
不加改动自然是真实,不过那只不过是采访素材而
已,拖沓、哕唆、没有节奏感,没有因果关系链,
也没有文学性,可读性锐减。于是,我们决定将采
访对象实话实录,保留每位口述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然后将“原话”按文学需求进行重组,以确保既
真实又文学。不过,工作量巨大,可谓在真实的石
头上雕塑,艰辛而烦琐,不过却尽最大可能保证了
真实性,增强了可读性。
要不要给采访对象核实,这又是一个矛盾。请
采访对象核实,利是可以纠正文字整理的失误,弊
是由于不同时期的采访,处境与心态的变迁,有可
能会提出将十年前,或二十年前讲述的认识与感受
、情节或细节更改,这样就失去了多维度的真实。
考虑再三,我们决定将有可能导致当事人尴尬,带
来烦恼之处
精彩页
一辈子想要干点事业,两个人必须志同道合——胡国华、孙立文夫妇
人物简介:
胡国华,上海知青,生于1951年9月26日,初中毕业,1969年3月下乡到黑龙江格球山农场,1977年黑龙江农业技术学校毕业分回农场,次年调到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管理局科研所。1989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世界模范农民”称号。40岁读硕士,50岁读博士。退休前是北大荒育种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孙立文,友谊县知青,生于1949年8月1日,1967年高中毕业,1968年3月从友谊县下乡到三师十八团三营连队。1978年考取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81年年初嫁给胡国华,生有一女。在北大荒当过农工、中学教师和大学教师,2002年在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退休。
采访手记:
第一次采访胡国华似乎是1995年,那时他还在红兴隆,正值中年,书生气挺足。
红兴隆垦区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中南部,拥有40万公顷耕地,16万公顷株地,2万公顷牧地草原,还拥有1.2万公顷苇塘和6万公顷水面。这一垦区有两个国内闻名的农场,一是友谊农场,号称“天下第一场”,是1954年前苏联援建的,也是中国最大的机械化农场;二是八五三农场,被称之为“北大荒精神的摇篮”,开发雁窝岛的故事被拍成电影《北大荒人》,如今雁窝岛湿地已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那是我第一次去红兴隆,还没想为留下的知青写书,仅想为所在媒体写篇报道。一位上海知青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世界模范农民”称号,自然是个好选题。我忘了是怎么联系上胡国华的,好像先去的友谊和八五三、五九七三个农场。五九七是计划外的,在管理局邂逅老肖,他是五九七农场宣传部副部长,人非常热情,要我无论如何也要去趟五九七,而且还找来一辆车。
我从五九七回来采访的胡国华。胡国华中等身材,方脸上的头发打着缕,还有点儿乱,目光执着,也许西装里边穿得较多,看上去很壮。他没系领带,挺括的白底蓝杠衬衣外边套着两件绒衣,一件浅米色,一件铁灰色。西服领右边平整,左边翻着,看上去很有个性。那时,他任黑龙江农垦总局红兴隆农业科研所副所长。科研所似乎在管理局机关大楼里边,试验田在那附近,记得胡国华领我参观过他的大豆地。我还去过他家,那是两层的联排别墅,不过面积不大,客厅很小,也超级简陋,唯一亮点就是电脑桌和电脑,除此,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靠墙摞着五六个旅行包,好像他们刚搬进来,还没来得及开包,也像是住在战乱时的南京,随时要准备逃离似的。
胡国华话语犹如乌苏里江水不急不缓,浩浩荡荡,底蕴很足;夫人孙立文不愧教师,条理清晰,声情并茂,流水潺潺,绝对够得上演说家,胡国华也只得甘为听众。这是一对事业型夫妇,一个有理想有追求,可以将琐事与情调忽略不计的家庭。
12年后,我再次采访胡国华时,他头发还打着缕,看上去比上次成熟许多,稳重许多,也疲惫和苍老许多。他在2002年被任命黑龙江农垦科研育种中心副主任,不仅读完博士,还成为博导,家也从红兴隆搬到省城哈尔滨,看来十多年前打的那些包派上了用场。孙立文已从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退休,女儿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并留在了上海。
2018年,在成书前,杨丽萍又采访了胡国华和孙立文。胡国华拄着双拐,在北大荒马不停蹄地奔波着,他把一生和未来交给了大豆。他的外孙女乳名叫豆豆。年近七旬的孙立文刚从上海回到哈尔滨,还是那么思维敏捷,滔滔不绝。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8 20: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