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家风门风(52栋里的故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周亚鹰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周亚鹰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人,文化工作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影视家协会会员。发表作品400余万字,出版文集7部。代表作:散文集《我是城管》和电视连续剧《油菜花香》。
后记
52栋是一栋房子,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卧
龙城小区。
52栋102室,是我专门为父母亲购买的一处90平
方米的小套房。
《家风门风——52栋里的故事》指的是发生在
52栋,发生在父母亲身上或者跟父母亲有关的各种
各样的事情,还包括我工作、生活、出游过程中收
获的且在回到52栋后必须跟父母分享的所见所闻。
我写《家风门风——52栋里的故事》,主要主
要意图是:诠释孝道;描述亲情;展示父母亲的平
凡与伟大;阐明家庭和宗族与社会和国家的关系;
展现自己的人文思想和家国情怀。其实,到现在为
止,我并不知道我的写作意图是否达成,或者说达
成了几许。
当然,写作意图达成了几许已经不重要了,重
要的是我在创作过程中受到了太多人的关心、关注
和帮助。他们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才让我有勇气将
这样一种创作题材、创作模式、创作风格坚持下来
。在本书还是创作构想时,就得到了大作家梁晓声
老师的关注。记得有一天,在北京,我从一个会场
送梁老师回家,路上,梁老师以关心晚辈后学的语
气询问我自《我是城管》之后还写了什么,我如实
地向他汇报了创作本书的想法,梁老师认为这个题
材很好,他鼓励我说:“亚鹰,好好写吧,我很期
待你这本书啊!”几天后,我到南昌出差,同样为
作家且对我有非常了解的大学同学林承杰在听了我
的创作构想后,认为这本书的意义和影响不会次于
我之前的代表作《我是城管》,他鼓励我赶紧动笔
开工。于是,52栋里的故事开始陆续成文了,当然
,我采用的仍然是我自创的“笔记体”散文写法。
随着创作的不断深入,本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
人的关注。我有个叫做“非鱼居”的个人原创公众
号,我每周在公众号里推送一章,没想到,很快就
引起了成千上万人的关注,很多朋友建议我“赶紧
出版”。于是,出版计划又提了出来。如今,书稿
已成,付梓在即,我在狠狠地松了口气的同时也感
慨万千——要是没有这么多老师、亲友和粉丝的支
持,是断不可能有此书的。因此,借写后记之机,
我以最诚挚之心表达我的由衷的谢意:
感谢梁晓声老师的认可与鼓励;感谢阿成和鲍
尔吉·原野老师为本书作序、写评;感谢韩静霆老
师题写书名;感谢《海外文摘》蒋建伟主编将本书
长篇连载;感谢刘诗良、徐国英、林承杰、林云霞
等文友为本书撰写评文;感谢同事张远亮同志给予
我的诸多启发;感谢我妻郑华凤女士一遍遍辛苦校
对;感谢江西人民出版社张德意社长和游道勤总编
辑给予的大力支持;感谢出版社各位编辑老师和营
销策划人员所付出的诸多努力;感谢那些在本书还
未出版就将预计印量预订一空的朋友们;感谢那些
阅读了52栋的故事后,亲往52栋探望我爹我娘的朋
友们……此外,广丰广信村镇银行俞直华董事长、
江西卓信科技公司李信相董事长、江西水建建设工
程公司李文益总经理、江西极简艺术文化公司徐滔
韬总经理、江苏昆山荣盛包装材料公司俞建荣总经
理、上海饶煌环境科技工程公司徐炳庆董事长,等
等,对本书的出版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
表示感谢!谢谢你们!
当然,我最要感谢的还是生我、养我、给我生
命与智慧的爹娘以及给我亲情、给我爱、给我动力
的亲人们!最后,要特别感谢这个时代,感谢这个
和平的繁荣的和谐的能够让我们平静而又幸福地生
活且让我们的家风门风得以传承下去的伟大时代!
付梓之际,特以为记。
2018年6月25日
目录
序一 飞翔的鹰/阿成
序二 万事皆空孝不空/鲍尔吉·原野
序三 我们不是不懂孝,而是没有尽到孝/周亚鹰
第1章 给爹娘买套房子
第2章 教爹娘使用电器
第3章 建荣君的疑惑
第4章 乔迁52栋
第5章 52栋的第1个“年”
第6章 母亲八十大庆
第7章 当病人的感觉
第8章 母亲是个追星族
第9章 母亲的催眠曲
第10章 拜木头菩萨不如拜肉身老佛
第11章 清明节我不在家
第12章 博山寻踪
第13章 陪爹娘看《女驸马》
第14章 母亲的担忧
第15章 看望一位老寿星
第16章 端午前的家庭会议
第17章 做个有根器的公家人
第18章 眼贵的身后事
第19章 爹娘坐在情人椅上
第20章 母亲也爱本土文化
第21章 到我们这么老,就没性子了
第22章 去美国偷手艺
第23章 母亲给我煮面条,加仨鸭蛋
第24章 法门寺和华山圣母的故事
第25章 但愿世间人无病,哪怕架上药蒙尘
第26章 母亲的话,如针亦如水
第27章 治咳偏方
第28章 老爹说:蒸蛋?得奖状了?
第29章 两项最重要的奖
第30章 连续三夜睡在52栋
第31章 梦见金锁会遇到贵人
第32章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第33章 在三哥家过年
第34章 给老爹求寿
第35章 一定要帮帮“瓷娃娃”
第36章 修缮将军墓
第37章 没有做完的善事
第38章 十月怀胎歌
第39章 陪爹娘看龙船
第40章 陪老爹过父亲节
第41章 跟母亲讲葛源的故事
第42章 我的生日和母亲的祈愿
第43章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第44章 白日梦
第45章 提拔
第46章 微信卖字筹善款
第47章 中秋报到
第48章 党校是干什么的?
第49章 你俩要努力活过100岁
第50章 跟母亲讲万年的故事
第51章 一江的两首赞美诗
第52章 龙虎山的故事
第53章 母亲病了
第54章 医生跟半仙好有一比
第55章 送母亲去上海看病
第56章 上海的医生不是半仙
第57章 晴天霹雳
第58章 母亲病愈回到52栋
第59章 不敢告诉家人真相
第60章 手术
第61章 亲友的关心冲淡了我的忧心与恐惧
第62章 母亲说了三件事
第63章 出差到吉安
第64章 母亲也懂黑色幽默
第65章 为什么不买菜
第66章 母亲的叮嘱
第67章 爹娘哎,得给我多活几年啊
第68章 你放心去北京,我保证每天买菜
第69章 儿行千里母担忧
第70章 在北京的“苦逼”日子
第71章 北京归来
第72章 佛的初心
第73章 聊着聊着就偏题了
第74章 赎魂
第75章 功德大了度众生,功德小了度自己
第76章 看望姚金娜老师
第77章 接春
第78章 过了正月初三再跟你算账
第79章 爱的接力
第80章 当跟班的老爹
第81章 想起去年今日
第82章 凡人,就是烦人
第83章 我是个“坏人”
第84章 我将瘦小的老爹揽进怀里
第85章 凡事要往好的方向想
第86章 去安吉是因为两个人
第87章 把荤肴当成中药吃
第88章 我好像得了健忘症
第89章 七峰岩
第90章 在乡村小庙里排演红色大戏
第91章 汪山土库和海昏侯墓
第92章 这么早啊!这么晚了!
第93章 一不小心说漏了嘴
第94章 母亲的自律精神
第95章 所有的事都要计较是很不划算的
第96章 我决定骗母亲一回
第97章 我们没几年了,管不到你一辈子
第98章 永远操不完的心
第99章 今年不在52栋过年
第100章 到二姐家做客
第101章 “菜篮公”的故事
第102章 我们是按天计算的人了
第103章 老爹90岁
第104章 老爹不服老
第105章 把钱给你,我就没负担了
第106章 屋里有钱,你妈让我守着
第107章 爹娘偷偷去庙里
第108章 绕来绕去还是绕到52栋了
第119章 扫墓
第110章 不能再去南屏菜市场了
第111章 说着说着就忘记要说什么了
第112章 唐僧跟他爹长得真像
第113章 母亲没接我电话
第114章 母亲的快乐跟母亲节没关系
第115章 陪老爹理发
第116章 端午往事
第117章 陪爹娘去西山寺
第118章 不让母亲知道外面的水灾
第119章 高中同学来看望爹娘
第120章 给老爹洗浴搽药膏
第121章 未见亲人的遗憾与失去亲人的痛苦
第122章 梦见老爹生病
第123章 老爹真的病了
第124章 七月半的三个“劫”
第125章 老爹“病危”
第126章 决定修老宅
第127章 送佛
第128章 老爹还记得杨宗保
第129章 母亲的感慨
第130章 穿错了裤子
第131章 52栋一日
第132章 夙愿
后记
精彩页
第3章建荣君的疑惑
2013年元月2日(农历冬月廿一)星期三
午饭后,我跟纪云才师傅(城管局驾驶员)照例在街上转了一圈,除了月兔广场有些甘蔗渣之外,并没发现其他异常情况,便返回到安吉小区。妻正在客厅拖地板,母亲在门廊晾衣服,老爹坐在院子里抽烟。我说:“嬷,我明天出差,要好几天才回,下午有空,咱去52栋吧,我陪着你们再试试那些电器,看看你们昨天学得怎么样了!”母亲问:“又出差?去哪里啊?”我说:“明天去上海,星空卫视邀我后天做一档节目,金星专访,叫作‘金星撞火星’,做完节目后我从上海直接到河南南阳参加一个文学活动。”母亲嘟哝一声:“怎么这么忙呢?”但她随即叫上老爹跟我走了。
老爹基本上没费什么周折就把电视打开了,他拿着遥控器对着我笑,像个孩子,在等表扬,我马上夸他:“你真厉害,我都开不来!”老爹笑得更加开心了,他又拿出一支烟,走到阳台,把窗户打开,抽上了。嘿,这老头记性不错啊,昨天告诉他抽烟要开窗户,他居然没有忘记,还特意演示给我看呢。母亲把每个水龙头都拧了一遍,她发现新大陆一样惊喜:“鹰,这自来水怎么这么好玩啊?可滚可冷也就是了,它的温度还能随我的心意变化呢!你看那水龙头,我转到这头,水就冷了,转到那头,水就热了,转到中间,水就温了,真是很好玩哎!”我忍住没有笑出声来:“是嘛?我也来试试!”便走过去,试了试,顺便洗了洗手,然后说:“哟,还真是啊!嬷,你说你小儿媳妇好不好?她说你下不得生水,特意安装了冷热回水管,你看,我们安吉小区的别墅里都没有安装,要用热水得另外去烧,多麻烦!”母亲走到阳台上,把我刚刚的话大声说给老爹听,老爹没听清楚,母亲又重复一遍,末了还补一句:“华凤好不好?”老爹使劲地点头:“好!好啊!这样的儿媳妇,哪里去找啊?要打着灯笼才能找得到!”
接着,母亲去厨房鼓捣那些厨用器具了,而老爹则拿出了空调遥控器,仔细地琢磨了起来。看来老爹不信邪啊,他似乎跟空调遥控器较上劲了,非要弄明白不可,反正我在呢,就由他折腾。这时,我手机响起,是好朋友俞建荣。建荣君在江苏省昆山市开工厂办企业,元旦回来看望在广丰念高中的大女儿,顺便给我捎带了两盒阳澄湖大闸蟹,我正好想让他看看新房子,便邀他到卧龙城52栋来。没多久,建荣就到了,他的车子一出现在小区中心广场上,我就透过阳台的落地窗看到了。母亲正想试用下这些器具,便赶紧烧了一壶热水,但她找不到茶叶和保子点心,只好端上两杯白开水,很不好意思地说:“建荣,这里还没有开伙,啥吃食都没有,只有白水,下次来就有了!”
建荣还没坐稳就开始大发牢骚,他说这车子太难开了,说整个高速公路简直就成了一个大型停车场,说他五个多小时的车程居然开了十三个小时……当他知道这是我专门给二老买的房子后颇有点惊讶,他问我:“你安吉小区的别墅那么大,老人家的年纪又这么高,你家又有那么多兄弟姐妹,为什么会想到让二老单住呢?不怕人家说闲话吗?”我当然知道建荣君的意思,他的话引发了我无限的感慨,我认真地理了理思绪,然后对他讲述了以下这些:
“生我时,父亲45岁,母亲39岁,由于操劳过度,母亲一直多病,一直以为自己活不过花甲之年,49岁就做50岁的生日,59岁就做60岁的生日。我从小就活在可能失去母亲的恐惧之中,因为多病的母亲,我6岁时就知道县人民医院的位置和县里最有名的老中医的名字。母亲50岁刚过,就逼着父亲就给她合棺材,我那时不懂事,有人问给谁合棺材,我大声说是给我娘,已经懂事的三哥狠狠地抽了我一巴掌,那种痛感,到现在都有感觉。因为命运多舛,母亲开始信佛,当然也是因为身体因素,略懂中医的母亲对很多食物都有忌口,因此她干脆吃起了长素。母亲认为,人的寿命是可以通过修行而增加的,因此,她一辈子修心积德,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做了很多善事——庙里佛生佛事请她做头首、乡里修桥铺路请她筹资金、村里社公生日请她做醮主、族里祠堂修谱请她做主事,甚至连乡里乡亲街坊邻居闹个红脸、吵个嘴仗什么的也都请她出面充当和事佬——十里八乡的没有人不知道“徐兰香”这个名字,无论男女老少、长者晚辈都亲切地叫她“兰香奶”,“兰香奶”已经成为我乡下老家“善行”的品牌,成为村里“善人”的代名词。
P66-8
导语
家风门风,是一个家族世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和价值准则。国家领导非常重视家风建设,强调家庭美德的文化承载和价值引领功能。他曾指出:“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他还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也是作者周亚鹰写《家风门风——52栋里的故事》的原动力。
序言
万事皆空孝不空
——《家风门风——52栋里的故事》序
鲍尔吉·原野
周亚鹰的长篇纪实文学《家风门风——52栋里
的故事》可谓是一部出新出奇的好书,搅人心绪,
令人感动。
一曰细。这部书细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什么
书能写得这么细?周亚鹰写的是孝敬父母的点点滴
滴。这些文字如同石壁流下的泉水,每一滴都清晰
圆润。天下无论多么豪迈的人,孝敬父母一定要做
琐细之事。儿女心越细,父母越滋润。可谓愈细愈
见孝心,孝事用不上大刀阔斧,也不应该提纲挈领
,要点点滴滴做起来。
二曰趣。本书虽名为《家风门风——52栋里的
故事》,但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更不是流水账。
周亚鹰很会写,他选取生动有趣的故事烘托出浓浓
的亲情。在他笔下,老父老母亲切可爱,性格鲜明
。作品写到这个水准,就要称赞作者的观察力和刻
画能力。写人,自古以来是写作者以毕生之力攀爬
的高山。作家能力在人物刻画上可以立判高下。周
亚鹰把父母写得呼之欲出,这不光亲情问题。谁家
父母无人爱,但他们的儿孙们(包括以写作维生的
作家们)都能把父母写得鲜明生动吗?这是能力。
对读者来说,可得一片温馨时光,好读有趣。
三曰合于时世。人子孝养父母,似乎不是问题
。这不是科学,不存在文化程度的隔膜。人人都知
道孝养父母是人伦,合天道。但,刚好这是个大问
题。在中国高速发展的今天,在每个人都榨尽自己
的血汗来求生存、求发展的当下,人会把父母放在
心里的什么位置上?这真是个问题。依我看,一个
人逢年过节掏钱给父母买点礼物已经不错了,经常
打打电话也堪称赞,好多人这两项都做不来。但,
老人的物质需求之外,精神需求谁来管呢?他们要
办的那些事情谁来办呢?老人作为人的自尊感、存
在感、获得感靠谁提供呢?孝是个模糊的词,古来
如此,孝又是个外延广泛、内涵深邃的词,它甚至
可以称为一种事业,只要想做,永远做不完。
在这方面,周亚鹰以其亲力亲为,让人敬佩。
这才是中华好儿郎。空口无凭,有书为证,52栋这
些“琐碎的故事”非经历,编都编不出来。他敬自
己父母,写出来,就是敬天下父母。他亲自己父母
,读过来,心灵获得洗礼。这本书恰恰应时而生,
不管你是不是一个孝子,读了此书,心里一定会烙
下深刻记忆。而且,总有一天你会明白这句话的含
义——“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孝不空”。
2018.2.6晚沈阳
内容推荐
《家风门风(52栋里的故事)》是周亚鹰继《我是城管》等6部作品之后推出的一部笔记体散文集。记录自2013年元月1日至2018年元月1日五年间发生在52栋一套作者为父母购买的小公寓里,作者陪伴父母亲的点点滴滴,以及工作、生活、出游过程中的收获且在回到52栋后必须跟父母分享的所见所闻。体现了作者母亲朴素的人生智慧与作者本人的家国情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