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旱魃(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朱西甯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旱魃(精)》是朱西甯先生的长篇小说经典,以遥远世界里的华北老黄河为背景,讲述乡里闹旱灾,到处缺水,唯独唐家油坊的那口水井源源不绝地涌着清泉,村里传言出了旱魃怪物……作家从当地的古老传说取材,以杂耍班女子佟秋香和土匪头子唐铁脸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感情的热和天地的旱燥互为呼应,成就了这部悍厉的小说。
人物的话语,都是闻其声如见其人,那个寄托了朱先生全部理想的金长老,那杀人如麻而又能迷途知返的土匪头子唐铁脸,那勇敢泼辣、有胆有识的佟秋香,那虽然穷困落魄、依然顽强保持着自己尊严的杂耍班主佟老爹,人物群像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朱先生的语言强悍、饱满、意象丰富,像从李贺的诗里化出,犹如乱石砌成的墙壁,布满尖锐的锋芒。这部写于半个世纪之前的先行之作,是朱西甯先生现代主义文学探索的代表作。
作者简介
朱西甯(1926-1998),台湾小说家,作家朱天文、朱天心之父。
生于江苏宿迂,祖籍山东临朐。本名朱青海,杭州艺术专科学校肄业。一九四九年随军赴台,曾任《新文艺》月刊主编、黎明文化公司总编辑、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系兼任教授。一生专注写作,以小说创作为主,兼及散文、评论。著有短篇小说集《狼》《铁浆》《破晓时分》《冶金者》《现在几点钟》《蛇》等;长篇小说《猫》《旱魃》《画梦记》《八二三注》《猎狐记》《华太平家传》;散文集《微言篇》《曲理篇》《日月长新花长生》等。
目录
我的先驱/莫言 读《旱魃》杂感
旱魃
朱西甯文学年表
序言
我的先驱
读《旱魃》杂感
莫言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我的小说《红高梁》发
表后不久,有一次遇到阿城,他对我说:“你一定
要读读朱西甯。”我听了,也没太往心里去。过了
两年,我的小说《白狗秋千架》获得联合报小说奖
,那奖座上刻着的决选委员的名字,第一位就是朱
西甯先生。但我还是没有读他的书。后来,在新加
坡见到天心小姐,温良恭俭让,有大家闺秀风范,
又知祖籍是山东临朐,与我的故乡高密百里之距,
于是更感亲切。后数次赴台,均见过天心小姐,但
我一直没敢提出见见朱先生或是讨要一本朱先生著
作的请求,这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二○○二年冬,应台北国际艺术村的邀请做驻
市作家一个月,期间又见天心,并见天文,得其赠
送朱先生大作三本,一为《铁浆》,一为《旱魃》
,一为《华太平家传》。当晚就读了《铁浆》,颇
为震撼,也就明白了阿城让我读朱西甯的原因。在
台的数次演讲中,都提到读朱先生作品引发我的深
切感慨。
回北京后曾接受《诚品好读》编者电话采访,
让我谈谈对朱先生小说的看法。我说:“《铁浆》
虽是短篇,但内涵的能量足可以扩展成波澜壮阔的
长篇巨著。小说中两家人为争夺盐槽对身体的伤害
和铁路这个西方怪物对乡村自然经济的破坏让我震
惊。而《华太平家传》则是编年史式的浩瀚巨制,
小说中的故事、传说、风俗习惯以及富有地方色彩
的语言,都让我备感亲切……朱先生上个世纪六十
年代就写出来这样优秀的作品,可惜我读得太晚。
若能早些读到他这几本书,我的《檀香刑》将更加
丰富,甚至会是另外一番气象……”
在台期间因为忙乱,没来得及读《旱魃》。二
○○三年春天,天文小姐来信,问我能不能为新版
《旱魃》作序。为朱西甯先生作序?诚惶诚恐。我
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些在大陆引起轰动的作品,无论
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没有超过朱先生早我二十多
年写的那批作品。朱先生是我真正的先驱。作序不
敢,但写一些读后的感想还是可以的。于是就读《
旱魃》。当我刚读到三三丛刊版《旱魃》的第十八
页,小儿八福对他的母亲说“林爷爷还讲,哪家坟
土要是湿的话,坟里就有旱魃……”时,我就猜到
了这小说的结局。这并不是说我高明,而是说明我
与朱先生使用的小说资源是那样相同。我在家乡听
说过的故事,朱先生早我几十年就听说了。我使用
的素材,朱先生早我几十年就使用过了。上世纪七
十年代,我在故乡务农,连续十几年大旱,春播秋
种,都要挖井、担水、浇灌,美其名日“抗旱”。
在艰苦的劳动间隙里,我们像朱先生《旱魃》中的
老农那样仰望着播火的太阳,传播着某地出了旱魃
的谣言。说得有鼻子有眼,不由你不信。我曾经动
过把旱魃写成小说的念头,现在看来,幸亏没写,
因为我还没听到这些传说的时候,朱先生的《旱魃
》已经像一座丰碑,屹立在那里了。
《旱魃》是一部洋溢着现代精神的伟大小说,
至今读来,依然是那样地朝气蓬勃,那样地活力充
沛,那样地震撼灵魂。作者使用的素材虽然是乡土
的,但作者注人到小说中的思想,却大大地超越了
乡土。小说着力塑造的人物尽管是上个世纪初叶的
人,但他们的精神,至今值得我们敬仰。作者使用
的语言,尽管具有故乡的方言色彩,但由于精雕细
琢,剪裁得当,并不会造成异地读者阅读时的障碍

……
《旱魃》还展示了朱先生强悍、饱满、意象丰
富犹如激流飞瀑的语言风格。我大概地可以想象出
朱先生用这样的语言,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台湾
文坛上造成的震荡。他的语言犹如乱石砌成的墙壁
,布满了尖锐的锋芒。他的语言如光滑的卵石投掷
到铜盘上发出铿锵的回声。这样的语言需要奔跑着
阅读,这样的语言扔到水中会沉底。朱先生善用比
喻,而且是他独创的比喻,别人无法重复。他异想
天开,视万物皆有灵。正像加西亚·马尔克斯所说
:“所有的事物皆有生命,问题是如何唤起它们的
灵性。”
“饕餮了整一个长夏的馋老阳,仍然不知还有
多渴,所有的绿都被咂尽了,一直就是这么嗞嗞嗞
嗞地吮吸着弥河两岸被上天丢开不要了的这片土地
。”“唐家宅子前的大水塘,已涸得板硬。黑深的
裂缝,该已裂进阴间去了。塘底上卷翘起干鱼鳞一
样的土皮。那里残留着冬腊天里暖鱼的枯辣椒秧子
,草草乱乱,团团的狼藉,脏黑里翘起白骨一样嶙
嶙的老茎子,倒像整堆子糜烂的鱼尸骨。”“屋草
缮得切糕样整齐,叫春的猫子都不曾到那上面踢蹬
过。”“那一对松当当的眼皮,不知断了哪根吊筋
,低垂着,脸要仰得很高,才看得到天。”“可天
是死了。天是石女,生不出一朵云,一滴水,决计
不给人一点点回生的指望。庄稼户认命地一再退让
,一直退让出一百个火毒的太阳。”“坚韧的盼望
是一根愈缫愈细的生丝,临到不曾断绝的边口儿上
……”不需例举了,这样的语言在书中比比皆是。
这样的语言是诸多小说家梦寐以求的,这样的语言
与温文尔雅的朱先生形成了多么巨大的反差啊,由
此可见,朱先生的内心世界是多么瑰丽而丰富。我
感到朱先生的语言是从李长吉那些“石破天惊逗秋
雨”的诗里化出来的。对一个少小离家、浪迹天涯
的小说家来说,他用语言寻找故。乡,他用语言创
造故乡,语言就是他的故乡。
《旱魃》的结构,也显示了朱先生不愿意按部
就班地、轻车熟路地讲述一个故事的艺术雄心。多
少惊心动魄的事件,镶嵌在一个线性发展的故事当
中。这样的结构,也正是我的《红高梁》的结构。
我庆幸现在才看到《旱魃》,否则我将失去写作《
红高梁》的勇气。正因为我至今才读朱先生,所以
我才能在不知不觉地沿着朱先生开辟的道路前进的
同时,因为与朱先生个性、学养等方面的差异,而
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了一些个人的特质。
前面我说,很遗憾没有见过朱先生,其实何需
见,书在犹人在,读他的书,犹如聆听他的教诲。
朱先生的道路,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我以前是无意
识地走在了这条道路上,今后就应该自觉地沿着这
条道路义无反顾地前进了。
二○○三年八月三日
导语
《旱魃》是一部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宝贵的白描传统的杰作。
台湾文学家朱西甯先生长篇经典大陆首次出版——永远超前一步的小说家,现代主义文学探索的“先行者”。对一个少小离家、浪迹天涯的小说家来说,他用语言寻找故乡,他用语言创造故乡,语言就是他的故乡。
精彩页
时令是立秋的时令,太阳还是三伏的太阳。饕餮了整一个长夏的馋老阳,仍然不知还有多渴,所有的绿被咂尽了,一直就是这么嗞嗞嗞嗞地吮吸着弥河两岸被上天丢开不要了的这片土地。
真不能教人相信这是青纱帐的季节;整个华北和关东,都是通天扯地的到处覆盖着发怒的高梁和玉米,只有弥河两岸,扯开五六个县地,无告地陷落在百日苦旱里。
一百个老阳,烁烁生烟的一个紧跟一个打这里滚过。一百个老阳,直烧干了弥河这条旱龙和旱龙身上每一片鳞甲。龙多主旱,人多主乱,今年十二龙治水,旱是旱定了。
从金八岭元冥古祠接来雨师老神,一簇簇的旗幡,蜿蜒成行,远远看过去,时不时翻起星星点点,绸缎和金绣的闪亮,沿着干裂的河堤,沐在黄荡荡的土雾里蠕动,一副仆仆的行色。
被烧干的地壳,随土质各有差异,有些地方是深可没进踝骨的热砂,有的则像老泥灶里烧熟了的土块那样坚硬。
祈雨的长队沿着河堤匆匆奔行;任脚趼子多厚多硬,也耐不住像烧红了的烙铁的火地。一片大红大绿和金黄的拥挤,熏热的香烟,以及乱草一般吹打的铙钹锣鼓,天是给吵闹得越发的热燥。所有这些成串嘈乱的声色和气味,使得炎炎的日头平空多出九个;老后羿已曾射死的那些老阳,又活过来了。
“肃静”,“回避”,桐油抹色的木牌,挺在最前头开道。木牌的污黑,已经显不很出那上面肥得挺有福气的黑漆老宋字。随后虽是整对整对本该鲜亮的旌旗、长幡、华盖、高灯等等,但和一律被香火烟子熏成火棍一样的钢叉、月斧、缀着响环的镗镰,以及大皮鼓种种响器,都是一样的污得教人丧气。
一张张的长脸,苦楚地皱紧了,甚至抽搐着,汗吸了上去一层可见的黄沙。口是为难的干得闭不上,口里的牙齿都很坏——虽说跟天气无干,仍教人觉得是被旱天旱得上火,旱成了那种样子。日头靠近晌午,直上直下浇淋着火雨,被忧苦的模子塑成一个式儿面型的长脸,日光打头顶上直射下来,苦脸上一窝窝的凹黑。
原就是要用赤脚走在烙人的火地上这种苦行,才讨得到上天怜悯的。
大锣是取火的火刀火石,一股劲儿击打着,进出一团团的火星星。八抬神龛,一耸一耸地过去,里面端坐着雨师老神,也是被烟火熏得黑污污的好似乌金铸的,然而满不在乎地微微笑着。祈雨的长队所过之处,黄荡荡的土雾扬起得更高了,腾腾而上地停在空里。浑糊的混沌,属于沙场上的那种腾腾杀气。
唐家宅子前的大水塘,已涸得板硬。黑深的裂缝,该已裂进阴间去了。塘底上卷翘起干鱼鳞一样的土皮。那里残留着冬腊天里暖鱼的枯辣椒秧子,草草乱乱,团团的狼藉,脏黑里翘起白骨一样嶙嶙的老茎子,倒像整堆子糜烂的鱼尸骨。
往日,油绿的青纱帐里,总是蒸笼那样地喷着腾腾的热气,一种含有大量水气的蒸发。如今塘岸外面只是一片火燥,刚秀穗就枯槁了的庄稼,给炕得过了火候,白扎扎地凌乱在地里,抓一把到手上,一搦就搦一把粉碎。只要落上一颗火星儿,不愁不一下子席卷千顷,焚到天涯海角。
绕着干水塘的岸边,有整行同龄的杨柳,半树的秋黄,遍地是夭折的落叶,可仍是一树的知了,近乎叫苦地争吵,把天吵翻了——本该生得出云和雨的那一面天,被吵翻了过去。
柳塘北岸,宅子高上去,龚家寨子东梢上的唐油坊,一座孤凋凋的小土圩。碾房的烟囱吐着直直的烟柱,传说火区狼烟就是这样子,好没韵致。天是一丝儿风也没有。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1 18: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