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提到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在2018年5月印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计划(2018-2022年)》。孙侃著的《天地之间有园周(一位村支书与一座乡村的振兴)》是一次对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乡村振兴的文学抒写。记录一个浙江版乡村振兴典型村的奋进发展史。 永康城南、英山岭下、南溪河畔。有一座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的村庄——永康市江南街道园周村。她温润、丰饶、淳朴,20年前,却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破败村。在“新乡村建设运动”中,村党支部成为领头雁,带领群众团结一致壮大集体经济,最终把园周村建设成为“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优”的花园式旅游村。 园周村具备浙江版乡村的典型特点。其衍生、变迁、繁盛之过程,能让我们从中窥见乡村振兴的发展轨迹。另外,书中还重点描绘了园周乡土文化中的乡情、乡音、乡邻、乡德之传承,因而,这也是一次“记住乡愁”的呼唤。 作者简介 孙侃,知名报告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长篇报告文学《大江壮歌》《大爱无悔》《我的心里有个魔鬼》《吴斌:中国最美司机》《高速卫士吴连表》《烈火中的青春》《“最美爸爸”黄小荣》《中国快递桐庐帮》《以美铸魂》《梦圆杭州湾》《乐在骑中》《日出钱塘升正气》《天堂流过一条河》《烈火雄心》《碧草鸟韵》,人物传记《屈原》《哥伦布》《沉抑曲家——张可久传》,散文集《在俯瞰中放松》,文学经典重写本《史记故事》《中国民间故事》等文学作品专著30余部,并在《今晚报》《新民晚报》等国内重要报刊连载,曾获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公安部金盾文学奖等重要奖项。另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文学评论等作品500余万字。 目录 序章 走进园周,享有这一片忘情山水 第一章 水里莲花,文化根脉浸润世代人心 灵山奇川间,绽放一朵堪称神奇的水中白莲 清廉勤勉之风,传自以身作则的一代清官 地名更迭,圆满周全的期冀从未改变 第二章 从山野走来,怀揣初心和梦想 逝去的日子,留下悲欢记忆也铸就品格精神 少年志向,遗落在无痕的岁月中 相濡以沫的爱情,缘于共同的志趣 放弃苦心营就的企业,勇气该有多大 第三章 基础设施为先,蓝图逐笔绘就 铺路造桥,使村庄与外界顺畅相连 筑起的不仅是一所学校,更是底气和期冀 让村民喝上山泉水,圆了久远之梦 第四章 五根手指捏紧,就是更有力量的拳头 拉弓射箭,瞄准的是乏人敢取的金蛋蛋 拢田拢山时遭遇的难题,是怎样被一个个攻克的 不能把昂贵的瓷罐砸碎,各人分得一碎片 第五章 农居房改造,有效提升的不单是生活品质 率先实施农居房改造,步子是靠人探出来的 利益也会带来矛盾,阻力终被情理消弭 旧房推倒重建,生活和观念也由此嬗变 超越他人,登高望远,方能一览众山小 第六章 千树万石,精心打造休闲旅游名村 园周长城,用奇思妙想砌成江南一景 映湖、四和常祠堂、御史府第……每处景点都不可放过 承古趋今,化旧为新,传统何以在发展中复活 珍贵文化遗存的深度挖掘,这故事还没完…… 第七章 谁能率先破译打开致富宝藏的秘诀 探路者成功一跃,天地更加开阔 让每寸土地发挥最大经济效益,这事赢了 滴水成川,小河满了大河也能满 第八章 最有意义的事,就是为大家办事 黎明即起,把每缕山水都细捋一遍 强烈的责任感,让他对你不依不饶 一腔热忱,桩桩实事解民忧 第九章 我的根深深扎在这片泥土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敏锐、睿智禀性的源头究竞在哪里 此生有涯,事业进取永无终点 尾声 诗画园周,新的风景还在前方 后记
序言 永康城南、英山岭下、南溪河畔,有一座历史悠 久、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的村庄。这是一座典型的中 国南方乡村,温润、丰饶、淳朴、宁静,但它的衍生 、变迁、繁盛,又令我们从中睹见中国乡村的发展轨 迹,感受一代又一代村民不屈不挠、历尽艰辛、重振 河山的气概和辉煌成就。园周村,这座被誉为“村中 村、水中村、花中村、品质之村,乃人间天堂”的新 农村建设明星村,凭着她的发展成果,也凭着她的后 劲潜力;凭着她绿水青山的良好生态,也凭着团结和 谐、向善向美的村民精神风貌,还凭着她丰蕴的人文 历史底蕴和初显雏形的全域旅游景区,让越来越多的 人关注她、喜爱她,向她学习、朝她看齐。在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兴未艾之际,在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谛听园周发展这一曲动人 乐章,细致品味,撷力鼓劲,自有其价值和意义。 园周村近20年的发展,走过的是一条不无艰难的 创新探索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完成了几番 嬗变,彻底解决了温饱等基本生活需求之后,如何进 一步提高村民生活品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走上一 条适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摆在园周人面前的 最大课题。周双政是园周人的代表,为了众人他甘于 全身心投入,舍得放弃自己的利益;勇于担当负责, 力排众议,敢作敢为;善于发挥聪明才智,寻找并运 用新的致富门径。随着他所倡导和力推的诸多“招术 ”相继得以落地,园周村的面貌变了,甚至一日一变 ;园周村的人心齐了,他所拥有的极高威信正是大家 给予他的信任和激励。其实,周双政一直在做的,同 样是给出信任和激励,他相信村民们本质旨意是一致 的,都在谋求美好和幸福,他激励大家要信赖和依靠 基层党组织,鼓动大家把各自优势集中起来,拧成一 股绳,如是才会创造奇迹。是啊,谁都没有三头六臂 ,唯有众人齐心协力,唯有各人自觉添柴,围在中间 的那堆篝火才会越烧越旺,园周村的故事再次证实了 这一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要从 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 兴这五个方面系统推进。这就告诉我们,乡村振兴是 一项系统性工程,是全面而均衡的发展,而不是片面 的、零碎的、短期的改变。欣喜的是,一向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的园周村对此已有打算和行动。在改变了 村庄基础设施落后这一状况后,亟须解决的课题是什 么样的发展路子最能行稳致远?园周人很快发现,盼 望已久的宝库竟然就在自己的脚下。把原本已经拥有 的集体土地资源充分盘活,趁着整体经济上行趋势, 使这一宝贵资源得以滋长延展。而同时,园周村不竭 泽而渔,而始终着眼于蓄积后劲,全面发展。园周村 之所以能把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一点一点挖掘和展示 出来,之所以能把普通的农业村嬗变为民俗休闲旅游 特色村,且前途不可限量,就是因为在发展理念上、 在系统性考虑上、在集中发挥既有优势上,都能以富 有前瞻性的理念和方法,赢得先机,打开局面,脱颖 而出,超乎同类。无疑,这一过程留存的方法、措施 、经验有待梳理,因为它是园周村给予社会和时代的 另一份巨大贡献。 长篇报告文学《天地之间有园周》由我省知名作 家孙侃同志精心采访创作。这部作品以文学的手法, 以13余万言的篇幅,细致分析了园周村成功发展的本 质原因,集中展示了园周村在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 是近几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重点展示了以周双政 为带头人的园周村两委班子组织广大村民,把一个基 础设施落后、村级经济薄弱的行政村打造成富裕村、 特色村的动人历程,充分展现了当代村干部和村民的 勤劳、勇敢、坚韧、智慧等良好品格,塑造和传扬新 时代永康人形象,也为中国乡村的建设者提供了一个 可作借鉴的典范、一份不可多得的样本。全书主题鲜 明、脉络清晰、人物形象饱满、故事曲折感人,并在 苛求内容真实性的同时,力求可读性和艺术性。这部 作品的创作、出版和发行,将有利于我们更系统、更 真切地了解园周、感悟园周,还将有利于推广园周经 验,从而有力地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伟大工 程。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黄莺也爱 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宋·徐玑)这是一个 激情澎湃的岁月,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天高地 厚,征途修远;翻篇归零,勿忘初心。全面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理应以更优美的步姿 、更快捷的速度,走在通往更美好生活的宽广道路上 。 是为序。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永康市作家协会主席 樵隐 2018年4月
导语 永康城南、英周山下、南溪河畔,有一座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的村庄。她温润、丰饶、淳朴、宁静,其衍生、变迁、繁盛之过程,又让我们从中睹见中国乡村的发展轨迹,感受一代又一代村民不屈不挠、历尽艰辛、重振河山的气概和成就。 孙侃著的《天地之间有园周(一位村支书与一座乡村的振兴)》以浙江省永康市江南街道园周村近20年巨大变迁和党支部先进事迹为主体内容,以大量真实可信、生动鲜活的故事,叙述了园周村群众团结一致、锐意创新、殚精竭虑壮大集体经济,打造花园式休闲旅游村的动人业绩,全面展示当代中国现新农村建设的新理念、新路径、新成果,并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若干现象和难题,进行合理分析和深邃思考,是一次对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振兴典型实例的文字抒写。 后记 十年来,园周村的经济结构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 ,执着于发展城郊型休闲旅游业,又使它获得了更加 炫目的发展,其发展轨迹值得关注。而其所采取的集 体资金集中使用、土地流转、农居房改造、大举进军 服务业等做法,又不乏大胆、独特之处,且在极短时 间内让其成为四邻八乡的佼佼者,似更值得探究。同 时,园周村又是一个极富文化底蕴的地方,尽管所谓 的历史文化名村在江南一带并不少见,但园周村所拥 有的轩辕文化、英山周氏文化、清廉文化、民俗文化 、农耕文化、自然山水文化等尤显丰厚,到了令人惊 讶的程度。毋庸置疑,传统文化与当下社会进步、村 民观念之更新、今后发展模式形态之演进等的关系, 也值得研究。这一切,都是我沉入这部作品写作的重 要原因。 在园周村以及这部作品中,周双政当属灵魂人物 ,这不仅因为他所担纲的一村之主的角色,更因为他 在此土生土长,熟稔农业、农民、农村的肌理叶脉, 明晓脚下这片土地的优势在哪里,知道在新形势、新 时代下乡村应该如何振兴,而自己最应该做些什么。 他身上富有当代优秀农村干部群体的诸多特质,对他 的剖析和展示,与研究乡村发展的走向和动因是契合 的,因为他及他们的睿智、勇气、坚毅、隐忍等,是 推进乡村嬗变的关键。如是,他也顺理成章地成了我 探究和表述的对象。事实上,在这部作品中,对于乡 村变迁的探讨和展示,与对以周双政为代表的村干部 的剖析和描述,是互为映衬、互相融合的,它们构成 了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 抑或是题材之故,也因了所涉内容颇为丰富,采 写此书竟然耗去了我很多时间,完稿及出版的时间一 再推迟。是的,园周村貌似不大,但若细细梳理它这 么多年的发展历程,予以真实、全面、生动、艺术地 展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写作过程中,我常常卡 壳于某个叙述点,或被某个细节裹挟,沉思良久而自 拔不得。然而,正是这番经常陷于纠结乃至痛苦的思 索和写作过程,让我补上了不少课程,让我获得了诸 多感悟,锤炼了我的思维技能和写作技巧,也让我与 多年前的乡村生活经历得以重新连接。这是采写这部 作品的另一大收获。 最后,特别要感谢章锦水兄,感谢周双政书记, 感谢为采写本书而接受采访的每位村民和相关人士, 感谢红旗出版社。每部作品都是多方支持配合的结果 ,在此再表谢忱。
精彩页 园周村,究竟以自身的哪些优势傲视群雄?它拥有怎样的方法手段,握有怎样的独门秘笈,又曾经走过怎样曲折崎岖的发展道路? 事实上,园周村所获殊荣并非这一项。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全国文明村”“全国学习型家庭示范村”“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最美村庄”“浙江省农家乐特色示范村”“浙江省绿化示范村”“浙江省特色旅游村”“浙江省森林村庄”“永康市森林村庄”“永康市生态村”等头衔次第降临,还位列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全国宜居示范村”“浙江省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等;村党支部书记周双政,又在2011年荣获浙江省第六届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金牛奖”;以“水莲园周”命名的景区已通过4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审,被正式列入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金华市美丽乡村现场会也在园周村成功举行……清点园周村的成就,一时真难以穷尽。 果实累累的深秋,笔者走进园周村,细细打量这里的每一座山、每一片水,每一条路、每一幢房,每一处景点、每一张笑脸,聆听婉转动听的啁啾鸟鸣,嗅闻四处洋溢的醇厚花香,饱览旖旎恬静的郊野美景……城市的烦嚣喧闹早已消遁,置身于一个如诗如画如梦的所在,不单身上的疲惫消失,连心头的烦躁也悄然退去,充盈全身的唯有愉悦、舒展和活力。 在园周,你能充分感受“离城市不远,与自然很近”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区位优势。登临山丘,即能俯瞰永康城区全景;回首眺望,田野风光能让你的目光延伸至远方。青山绿水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林木丛生、百草丰茂已成园周形象名片;与城市相倚,宛如城里人的后花园,尤其是在节假日,园周长城、轩表石窟、映湖公园、周氏特祠、御史府第……每处景点游人如织,每位游客流连忘返,他们爱上了园周,爱上了这份清新惬意。 是啊,这里的空气是最新鲜、最清爽的,借用村民周锦胜的一句话:“吸一口神清气爽,闻一闻精神抖擞!”这样的地方谁不爱?! 在园周,你能真切体会到“住在天堂”的感觉。作为2002年确定的永康市首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从2006年起,按照生态化、节能化、现代化的要求,园周村分三期实施了农居房的拆建工程,整个村庄实现了“凤凰涅槃”。如今,沿着宽阔通畅的大马路抵达园周村,自“绣衣”牌坊走进村子,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时尚美观的生态小洋房,其建筑规格之高令人艳羡,其室内面积之宽敞更让城里人惊叹:哪里还算得清几室几厅?哪里用得着再计较几平方之差?而每家每户配备齐全的生态化粪池、太阳能清洁能源,以及高标准绿化、水电、道路等配套,使居住的品位无疑更高。如此宜居的小洋房在园周村究竟有多少?答案是幢数已超过户数。 “林中村、水中村、花中村、品质村,乃人间天堂。”这是时任省林业厅厅长楼国华前来园周村调研时,发出的由衷感叹。此言信之! P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