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南通大学作为一所区域综合性大学,提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努力办“有远见卓识、有创新精神、有责任担当、有文化品位”的四有大学。成长春著的《大学发展战略研究》研究南通大学选择四大发展战略(跨江发展战略、转型发展战略、内涵发展战略、特色发展战略)的应然性,实践四大发展战略的做法与成效,并展示南通大学实证性探索的过程及成果。本书共四篇,分别对应南通大学的四大发展战略进行系统研究。 本书可供高等教育研究者、高校管理工作者参考。 作者简介 成长春,管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南通大学党委书记兼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流域经济开发与管理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等省部级及以上项目10项,先后在《光明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或索引30余篇,著有《赢得未来——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江苏沿海港口、产业、城镇联动发展研究》等论著20余部,两次荣获江苏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0余篇咨询研究报告得到原国家领导人和江苏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被聘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汛鉴定专家库专家、江苏沿海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南通大学“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大学跨江发展战略研究 第一章 大学跨江发展的内涵 一、跨江发展的概念、要素与特征 二、滨江城市的跨江发展对区域高校发展的启示 第二章 大学跨江发展的实现途径 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主动服务区域社会发展需要 第三章 大学跨江发展的实践:以南通大学为例 一、以跨江拓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空间 二、以跨江发展探索政产学研用新路径 三、实施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跨江对接与协调 四、以跨江合作在区域协同创新中提升办学实力 第二篇 大学转型发展战略研究 第四章 大学转型发展的内涵 一、转型发展的内涵 二、大学转型发展的内涵 第五章 大学转型发展的动因 一、新常态下我国高等教育面临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的战略转型 二、大学发展面临提挡升级与资源不足的矛盾 三、区域与行业需求为大学发展转型提供了空间 第六章 大学转型发展的“四驾马车”:以南通大学为例 一、使命的拓展是大学转型发展的本质 二、学科建设转型是大学转型发展的标志 三、文化建设重心由物质文化转向制度和精神文化 四、管理方式转型是大学转型发展的保障 第三篇 大学内涵发展战略研究 第七章 大学内涵发展的内涵 一、大学的内涵发展 二、内涵发展的背景分析 三、内涵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第八章 内涵发展的实现途径 一、理念更新是内涵发展的前提 二、专业建设是内涵发展的根本 三、人才培养是内涵发展的核心 四、学科建设是内涵发展的龙头 五、教师队伍是内涵发展的关键 六、制度建设是内涵发展的保证 七、文化建设是内涵发展的灵魂 第九章 内涵发展的创新实践:以南通大学为例 一、学科专业建设的创新实践 二、培养模式改革的创新实践 三、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实践 四、学校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 第四篇 大学特色发展战略研究 第十章 大学特色发展的内涵 一、特色发展的本质与特点 二、特色发展的类型与路径 三、特色发展的探索与追求 第十一章 美中高校特色发展的途径 一、美国高校特色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二、国内高校特色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第十二章 大学特色发展实践:以南通大学为例 一、特色发展的实践与经验 二、特色发展的提升与突破 三、特色发展的困难与挑战 四、南通大学特色发展的创新与追求 附录1:扎根中国大地挺起时代脊梁——访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成长春 附录2:祈通中西力求精进——南通大学校训背后的传承与创新 附录3: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南通大学在服务地方中提升办学实力 附录4:南通大学的大爱传承 附录5: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 附录6:南通大学:为“创新”新引擎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附录7:一个“用”字行大道——南通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附录8:打破身份壁垒建设“四有”大学 附录9:“崇真尚美、通精极致”的历史底蕴及现实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