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致爱妻 大家在一起,我也心安 我在想你,我亲爱的妻 小小妹病好否,甚念 这里并不像你们想得那样享福 小小妹可取名为“湘 我现在哀求你速来一信 我设法早些接你们来长沙 你常常写信来,我就快乐 薪水一俟发下,定即寄归 你脚痛现在好了没有 知彼等念我,令我心酸 我拟先回家一看 男人事业心重,你得原谅 家中一切,务照余所吩咐 千辛万苦,只为你我和你我的儿女 一切并不像当初所想象的那样苦 你说每星期写一信来,使我喜出望外 你们的行止务必随时来信告我 只悔当初未能下决心带你们出来 我一生未做亏心事,天会保佑你们 要多多写来,免我挂念 心中不快,只因未见你的笔迹 无论如何,我决不再离开你一步 路上要谨慎 从今以后,只做你的奴仆 第二章 致家人 家中吉否,甚以为念 清华预举行周年纪念会 黄昏人静,不觉思乡 日日以家为念 各科成绩次第揭晓 立心坚确,向学不懈 偕八哥参观北京大学 志在服事读书两全 堂堂华胄岂可受辱 离家三月未接家中只字 对于文学的趣味深于美术 阔的饭我吃不起,阔的书我非看不可 远在万里如在家中 我还要看更好的信 异邦佳节,倍思故乡 所托诸事,烦请费心 为《红烛》出版四处筹款 国家大事,责任所在 因爱国之热忱,暑假无法回家 大考成绩已揭晓 请允我妇早归求学 作诗,抄诗,阅诗,讲诗 求仁得仁,无怨无悔 我不愿早出洋 家庭是一把铁链 外洋居之,万分不易 我乃有国之民,有何不若彼美人者? 我得一女,正如我愿 中国几乎无处没有诗 诗兴总比画兴浓些 只求在文坛打出一条道来 达到一种目的必须一种方法 除接家信外,更无乐事 希望中国学生多为有血性者 恭祝母亲万福金安 速寄书来 寄居外邦,情何以堪 闻氏子孙皆应留心中文,先后相袭 转学珂泉 世间诚有比金钱更重要者 自强不息,时相督责 我之长短固自胸有成竹 牢骚发得太多,自己亦觉无味 学生时代交友乃一大事 家与国乃不可推卸之责任也 纽约之繁华为人梦想所不及者 正式加入新月社 恢复美专亦不难实现 目下尚无危险,遇事仍需谨慎 孩子们,要听妈妈的话 云彩从我们身边飘过 汝等宜早回乡为妙 家中老幼均好否 决定立即回家一看 拟徒步入滇 借此得一游桂林山水 大多数仍知读书重要 难道我一出门你们就把我忘记了? 离家愈远,系念愈切 步行渐成习惯,不觉难矣 保险公司通知事宜 贵阳遇熟人甚多 能诵四书将来可终身受用 家中琐事,都可写信告我 不久即可重见天日也 驷弟事已大有眉目 时局变化不测 感恩戴德,没齿不忘 请通知弟妇速上省来 享自由为权利,则争自由为义务 纪念鲁迅祭日 不会放弃早来的机会 第三章 命运织就了我们的婚姻之锦 红烛 幻中之邂逅 爱之神——题画 深夜底泪 花儿开过了 《红豆》组诗(42首) 国手 香篆 相遇已成过去 奇迹
精彩页 1937年6月,高孝贞携两个大儿子回湖北探望久别的母亲,闻一多带着三个小儿女留在北平。7月7日卢沟桥炮声一响,把他们一家分隔两地。高孝贞很着急,一封接一封的加急电报,催丈夫即刻带孩子们回武汉。闻一多在北平也焦急万分,平汉路已不通,只能辗转走别的路线,兵荒马乱,自己又带着三个孩子,路途艰难,危险重重,令人担忧。如果不走,一旦北平沦于日寇之手,后果不堪设想。在举棋不定,心乱如麻的时候,他拿起笔来给妻子写信,倾吐在危难时刻对妻子的思念和牵挂:“亲爱的,我不怕死,只要我俩死在一起。”闻一多在结婚前曾抱怨:“家庭是一把铁链,捆着我的手,捆着我的脚,捆着我的喉咙,还捆着我的脑筋;我不把他摆脱了,撞碎了,我将永远没有自由,永远没有生命!”令闻一多没想到的是,捆住的不是他的手脚却是他的心。他的心早已和妻子紧紧捆在了一起,婚姻已经从开始的让他感觉“永远没有生命”,变成了生死相随的挚爱。信发出后不久,闻一多便毅然带着三个孩子经津浦路赶回武昌。 卢沟桥事变后,清华、北大、南开都迁至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临大开学仅两个多月,战局急剧恶化,三校又奉命远迁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闻一多应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之邀随校南渡。闻一多利用寒假从长沙返回浠水老家安排有关事宜。途经武昌时,老友顾毓琇来访,邀请他参加正在组建的战时教育问题研究委员会工作。闻一多认为这是做官,不符合自己的兴趣,断然谢绝了。回到浠水说起这件事,高孝贞非常生气。她希望丈夫接受这项工作,可以在汉口留下来,和她一起照顾家庭。烽烟四起,战火纷飞,谁不想一家人守在一起,可闻一多偏偏要舍近求远随西南联大迁往云南。万一日本鬼子打来,兵荒马乱,她一个女人带着五个孩子怎么办?高孝贞反复恳求丈夫留下来,但闻一多横下一条心,就是不答应。高孝贞一向贤良淑德,凡事总为丈夫着想,这次是动了真气,闷着头流眼泪,饭也不吃,话也不说,甚至闻一多启程回长沙那天夜里,都没有起床与丈夫告别。闻一多走后,高孝贞一个月也没有给他写信,不仅自己不写还不让孩子们写。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苦苦等待回信的闻一多慌了神,心中既有对妻子的无限思念和牵挂,又嗔怒妻子“何以此次狠心至此”。这一封信怨艾中包含着丈夫对妻子的爱之切与情之深。在信的末尾,还赌气道:“不然,你就当我已经死了,以后也永远不必写信来。” 高孝贞接到丈夫“以死相逼”的信后,理解了丈夫的苦衷和难处,更理解他对自己和家庭的牵挂。连忙拿起笔来给丈夫回信,也让孩子们一起给远方的爸爸写信。 连日奔波劳顿,刚到昆明的闻一多看到妻子和孩子的信,满身疲惫顷刻便烟消云散。“到此,果有你们的信四封之多,三千余里之辛苦,得此犒赏,余愿足矣!”他握着妻子的信如获至宝、欣喜若狂,过了许久才平静下来,然后提笔给妻子回信。闻一多在信里像话家常一样,对妻子诉说了自己在云南的情况,盼望早日和妻子团聚。经过这次的波折,他们彼此更增添了理解和尊重。在与妻子分别的日子里,两个人就是靠着一封一封的书信传递着对彼此的思念和牵挂。 P2-4 导语 闻一多著的《我不敢让灵魂缺着供养》除了收录了闻一多给高孝贞的信件之外,还收录了他写给家中其他人的信件,从闻一多写给家人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到闻一多先生从血气方刚的清华学子,到留美的爱国青年,再到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师的成长过程。对于父母,闻一多是孝顺谦恭的儿子;对于妻子,闻一多是顶天立地的丈夫;对于姊妹弟兄,闻一多与之互相督促亦师亦友;对于儿女闻一多是慈祥可亲的父亲。 序言 命运织就我们的婚姻之锦 诗人闻一多,年轻时一直憧憬着自由恋爱,但 却最终迫于父母的压力走进了包办婚姻,他的妻子 叫高孝贞,是闻家远房的姨表亲。虽然极度讨厌这 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他对妻子依然非 常负责,帮助高孝贞进入武昌女子职业学校。赴美 留学后,闻一多经常写信关心她的学习情况,在信 中,他以美国著名女诗人为例鼓励她:“女人并不 是不能造大学问、大本事,女人并不弱似男人,外 国女人是这样,中国女人何尝不是这样呢?”在与高 孝贞的鸿雁传书中,闻一多逐渐产生了同情与共鸣 ,两人之间进发了爱情的火花,不久他写下了著名 的《红豆》组诗,寄给妻子,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情 。 抗战爆发后,闻一多夫妇被迫分离,但始终通 信不断,颠沛流离中,两个人的心贴得反而更近了 。本书主要辑录了两人之间的书信,展示了日久生 情的甜蜜婚姻生活。 闻一多自幼酷爱读书,聪敏勤奋。1912年,13 岁的闻一多考入清华大学前身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 校。少年闻一多因文采卓然闻名乡里,考入清华后 闻家远房表亲高承烈对闻一多欣赏有加,认为他将 来肯定有出息,主动来到闻家提出要将女儿高孝贞 嫁给闻一多。高家亦是官宦之家,门当户对,亲上 加亲,真乃天作之合。 闻一多在清华接受的是美式教育,倡导自由恋 爱,对爱情充满了浪漫的渴望和憧憬,除了写了许 多爱国诗之外,还写了许多爱情诗。他曾说:“严 格说来,只有男女问恋爱的情感,是最热烈的情感 ,所以是最高最真的情感。”清华十年,闻一多积 极从事校内的各种文学艺术活动,对自己这门娃娃 亲并未多加考虑。 在清华的学习即将结束,闻一多准备赴美留学 。1921年年底,父母催他回家结婚的信如晴天霹雳 般打在他的头上。几经挣扎,终究不忍违抗父母之 命,闻一多在1922年的新年做出了他人生的“一大 牺牲”——回到故乡与高孝贞完婚。高孝贞是闻一 多的远房表妹,比闻一多小四岁,出身官宦之家, 读过私塾,没有裹脚,在学识见闻上虽不能与闻一 多比肩,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深居绣楼的千金小姐, 见过一定世面,眼界比较开阔,这在当时已实属难 得。然而要让将恋爱视为最高最真情感的闻一多和 一个十年前订了娃娃亲,没有一点恋爱基础的女人 结婚,他的心里是极端痛苦的。 闻一多对爱情有多渴望,对这段婚姻就有多抵 触,婚礼当天他仿佛局外人般,被人生拉硬拽举行 了仪式。闷闷不乐的闻一多对新婚妻子极为冷漠, 只进书房,不入洞房。 抵触、痛恨、绝望过后,闻一多渐渐冷静下来 ,他觉得自己对妻子仍有责任。闻一多专门写信给 父母,要求送妻子去读书,在他的坚持下,高孝贞 进入武昌女子职业学校学习。赴美留学时,闻一多 经常写信关心妻子的学习情况,在丈夫的支持与鼓 励下,在学校接受新知识、新思想的高孝贞终于明 白,自身就是封建礼教压榨的对象。她充分认识到 丈夫要她上学的原因,也明白了丈夫顶着多大的压 力,让她有这样一个脱胎换骨的机会。有了情感的 共鸣,爱情也就悄然而至了。 在见字如面的年代里,在一封一封的书信中, 闻一多对妻子的感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进发了爱 情的火花。远在异国的闻一多曾写下了著名的组诗 《红豆》表达对妻子缠绵悱恻的思念。 1925年,闻一多回国到北平国立艺专任教后即 把妻子和女儿接来北平。高孝贞性格开朗,尽心尽 力把小家照顾得井井有条,男主外,女主内,夫妻 恩爱亲密,闲暇时光两人一起读读唐诗,逗逗女儿 ,生活自有一番乐趣。他曾对好友说,“世上最美 好的音乐和享受,莫过于午夜间醒来,静听妻室儿 女在自己身旁之轻轻的、均匀的鼾息声。”幸福之 情溢于言表。因时局变化,闻一多先后辗转上海、 南京、武汉、青岛等地,和妻子时聚时分,直到 1932年回到清华才又过上了团聚而安定的日子。随 着几个孩子的相继出生,闻一多的家里充满了欢声 笑语,一家人常去看电影,逛颐和园,游北海、故 宫和动物园,其乐融融。家庭再也不是“一把锁链 ”,而是温馨的港湾。 卢沟桥的炮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和大多数中国 家庭一样,闻一多一家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在 分别的日子里,在炮火连天中,夫妻俩靠着一封封 书信,传递着对彼此的思念和对家庭的牵挂。 1938年,几经周折闻一多一家终于在云南得以 团聚。闻一多没有什么特殊的嗜好,就是喜欢喝茶 、抽烟。这期间物价飞涨,闻一多的薪水供养一家 人已经捉襟见肘,哪还有余钱买烟。他决心戒烟, 高孝贞知道后,坚决不答应。她对丈夫说:“你一 天那么辛苦劳累,别的没有什么可享受的,就是喝 口茶、抽根烟这点嗜好。为什么那么苛苦自己,我 不同意,再困难也要把你的烟茶钱省出来。”闻一 多过去抽的是纸烟,为了节省开支,就抽用烟叶卷 成的卷烟和旱烟,因烟性太烈,抽起来呛得直咳嗽 。高孝贞看着心疼,便在农村集市上购买了一些嫩 烟叶,喷上酒和糖水,切成烟丝,再滴几滴香油, 耐心地在温火上略加干炒,制成一种色美味香的烟 丝。闻一多把它装在烟斗里,试抽几口非常满意, 赞不绝口,常常美滋滋地向朋友介绍:“这是内人 亲手为我炮制的,味道相当不错啊!” 在云南的生活十分清苦,曾经十指不沾阳春水 的富家小姐高孝贞为了给丈夫和孩子们改善生活, 就亲手开垦了一块小园子种蔬菜。为了让餐桌上可 以见到荤腥,就带着孩子们去河边捞小鱼、小虾。 本来清贫的日子,却被她过出了温馨浪漫的滋味, 在艰难的岁月里,闻一多与高孝贞始终相濡以沫, 携手相随。 抗战期间,闻一多从著名的诗人、学者,逐步 发展成为爱国民主运动奔走呼号的民主斗士,在闻 一多的熏陶、感染之下,高孝贞也从他生活上的至 亲伴侣,逐渐成为他的同志,他事业最坚定的支持 者。当时的许多会议和活动是由闻一多发起的,那 时昆明没有公共汽车、私人电话,通知开会都要靠 跑腿。闻一多跑不过来,高孝贞就来分担,硬是凭 着双腿跑遍了同志们的家。 1946年7月15日上午,在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 殉难经过报告会上,闻一多拍案而起,发表了气壮 山河的“最后的讲演”,痛斥特务罪行,并表明自 己“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回来”的决心 。当天下午,闻一多就在自己家的巷子口被特务暗 杀,年仅47岁。听到枪声后的高孝贞奔出大门,扑 向已经倒在血泊中的丈夫,她再也唤不醒自己的爱 人。高孝贞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继承了丈夫的遗 志,她改名高真,她的家成了中共的秘密联络点。 后来她又冒着生命危险带着孩子投身解放区,他未 完成的事业,她要替他做下去。 闻一多曾说,“一个人要善于培植感情,无论 是夫妇、兄弟、朋友、子女,经过曲折的人生培养 出来的感情,才是永远回味无穷的。”这也是他对 自己的婚姻和爱情的亲身体会。闻一多与高孝贞的 爱情没有一见钟情的开始,他们在颠沛流离中互相 搀扶,在艰难困苦中相濡以沫,在战火纷飞中不离 不弃,他们的爱情在曲折的生活中分外浪漫,好似 一坛美酒在岁月中酝酿出醉人的醇香。
内容推荐 提起闻一多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爱国诗人、学者、伟大的民主战士。他对男女之情总是回避、退缩,奉父母之命与妻子高孝贞完婚,新婚之夜只入书房不入洞房。却不想在相处的过程中与妻子进出爱的火花,闻一多著的《我不敢让灵魂缺着供养》收录的闻一多写给妻子的书信以及情诗,让我们看到了铮铮铁汉的似水柔情。此外,本书还收录了闻一多写给家人的书信,从青年到壮年,闻一多先生始终心怀家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