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巴布尔回忆录/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为印度莫卧尔王朝的创建者巴布尔的回忆录,有及高的史料价值为世界名著。 巴布尔是印度莫卧尔王朝创始人,帖木儿直系六世孙,生于中亚费尔干纳。1494年继费尔干纳王位。1497年夺取撒马尔罕。1501年被乌兹别克人击败,流窜喀布尔。1510年昔班尼汗兵败阵亡。巴布尔趁机与萨非王朝结盟,打回撒马尔罕。由于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巴布尔再次退往喀布尔。1519年进入北印度。1526年在帕尼巴特战役中,大破德里苏丹军,1527年在亚格拉以西的击溃印度的诸侯联军。1529年,在巴特那打败比哈尔的阿富汗首领。最终建立莫卧儿帝国。 巴布尔不但是一个著名君主,而且是一个诗人和察合台文大师。他写的回忆录是研究15~16世纪中亚史和印度史的第一手资料。 目录 费尔干纳 回历八九九年(1493—1494)的事件 回历九○○年(1494—1495)的事件 回历九○一年(1495—1496)的事件 回历九○二年(1496—1497)的事件 回历九○三年(1497—1498)的事件 回历九○四年(1498—1499)的事件 回历九○五年(1499—1500)的事件 回历九○六年(1500—1501)的事件 回历九○七年(1501—1502)的事件 回历九○八年(1502—1503)的事件 英译者补回历九○八年至九○九年(1503—1504)的事件 喀布尔 回历九一○年(1504—1505)的事件 回历九一一年(1505—1506)的事件 回历九一二年(1506—1507)的事件 回历九一三年(1507—1508)的事件 回历九一四年(1508—1509)的事件 英译者补回历九一四年至九二五年(1508—1519)的事件 回历九二五年(1519)的事件 回历九二六年(1519—1520)的事件 英译者补回历九二六年至九三二年(1520—1525)的事件 印度 回历九三二年(1525—1526)的事件 回历九三三年(1526—1527)的事件 回历九三四年(1527—1528)的事件 英译者补回历九三四年的事件 回历九三五年(1528—1529)的事件 回历九三六年(1529—1530)的事件 英译者补回历九三六年至九三七年(1529—1530)的事件 索引与译名对照 人名 地名
序言 巴布尔和他写的《回忆录》 ——《巴布尔回忆录》汉译本前言 王治来 一、本书的作者 咱喜鲁丁·穆罕默德·巴布尔(以下简称巴布尔)是 中亚著名征服者帖木儿的后裔,是帖木儿帝国分裂后河中 帖木儿朝的最后代表,也是印度帖木儿王朝的开创者。帖 木儿死后,其所创建的大帝国分崩离析,其第三子米兰沙 之孙速檀·卜撒因·米儿咱虽再度将河中统一起来,但终 未能占有西伊朗及西亚各地。卜撒因有重建帖木儿帝国的 雄心,乃仿照帖木儿分封疆土:以其长子速檀·阿合马统 治河中,三子速檀·马合谋分得阿斯塔拉巴德,四子乌马 尔·沙黑分得费尔干纳,五子速檀·木剌德分得坎大哈, 七子乌鲁伯分得喀布尔,八子阿不别克儿分得巴达赫尚, 九子速檀·哈的姨父、蒙兀儿首领马黑麻·忽辛领导的反 对他的叛乱。巴布尔急速赶回,将其镇压了下去。而昔班 尼汗则再次南征,于1507年夏天荡平了呼罗珊的帖木儿王 朝。 昔班尼汗得势的时间不长。他于1510年12月2日在谋 夫同萨非朝波斯王伊斯迈耳的会战中阵亡。巴布尔为了收 复故国,不惜向波斯王称臣并信奉什叶派,以与萨非朝联 盟,引波斯军进攻河中。他虽得以在1511年10月8日重新进 入撒马尔罕城,登上王位,但他对什叶派的波斯委屈称臣 的做法,却引起了当地人民的反对。他既不得人心,遂不 得不永远退出河中故地,返回喀布尔。 历年的事实证明,兴复故国乃是巴布尔不能实现的梦 想。他只有把目光转向南方,夺取印度,以建立新的基业 。 从1519年起,巴布尔几次向印度方面进攻,经略今巴 基斯坦东北一带。几次都因后方不稳或遭到外来的威胁而 被迫退回。这时(回历九二九年),印度罗地王朝旁遮普 长官道拉特·汗之子迪拉瓦尔和罗地王朝苏丹伊伯拉欣之 叔阿拉姆·汗前来请求巴布尔帮助他们反对伊伯拉欣。巴 布尔即趁机于公元1525年12月15日渡过印度河,对印度举 行第五次进攻。伊伯拉欣闻信后退,道拉特·汗以密耳瓦 特之地降,巴布尔遂于1526年4月间进至德里以北的帕尼伯 特。伊伯拉欣亦挥师朝巴布尔开来。经过一些小的接触后 ,最后两军于4月20日在帕尼伯特举行大会战。巴布尔以万 人之众,彻底击溃了对方的十多万大军。伊伯拉欣战死, 四万印度人阵亡。巴布尔乘胜占领了德里和亚格拉。 1527年3月17日,巴布尔又在亚格拉以西比安那地区 的坎瓦村击溃了拉纳·桑伽的反抗势力。次年,攻占金代 里。1529年,兼并比哈尔,并在戈格拉河战胜孟加拉王。 巴布尔的统治遂扩展到了印度北部的大部分地区,从而奠 定了莫卧儿帝国的基础。 莫卧儿帝国,从1526年巴布尔在帕尼伯特战役中击败 伊伯拉欣,至其于1857年亡于英国殖民者,一共延续了三 百三十一年之久。这是印度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作为 莫卧儿帝国的开国君主,巴布尔无疑是印度和亚洲历史上 ,也是世界历史上一位著名的、伟大的和杰出的人物。 从巴布尔一生的经历看,他大部分的岁月都是在动乱 、战争和颠沛流离中度过的。种种艰难复杂的环境使他得 到极大的锻炼。正如英国学者厄斯金所说的:“据说他娴 于各种武艺,舞剑射箭,莫不精通。他颠沛流离,饱经忧 患,故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从他征服印度的经过 看,他晚年在指挥战争方面,也可以说是一个运筹决胜的 英明统帅。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开国君主和世界历史上 的杰出人物,是有历史根源的。 …… 此书材料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农业 、牧业、作物耕种、牲畜牧养、狩猎、放鹰、饭食、衣着 、饮酒、弈棋、斗鸡、走狗、洗澡,总之,是经济生活、 社会制度和文化娱乐的各个方面,靡不记载。它对于研究 十五、六世纪中亚、南亚的经济制度、阶级关系和宗教文 化,可说是极好的资料,同时代的其他著作鲜能与之相比 。就是研究民族学、民俗学的学者对之也极为珍视。 此书是用察合台(突厥)文写的。这种文字到十五世 纪时形成其古典的时代。纳瓦依和巴布尔二人的作品代表 了成熟的和规范化的察合台文。所以,此书也被看成是研 究当时突厥语言和文字的重要根据,而为语言学家和文学 史家所重视。巴布尔不但是散文大家,而且会写诗。《回 忆录》中保存了他写的许多诗篇,可以见到他的诗作之一 斑。 此书所记事实,皆作者之亲身经历,而所记的自然和 社会情况,则皆其亲自观察的结果。他用他那简洁的语言 ,不尚虚华的文风,加以表述,故明赅紧凑,读之令人感 觉质文相应,不像别的穆斯林作者那样,文风铺张,辞藻 夸饰,于年代事实反而不甚准确。 对于我国读者说来,此书的难处在于人名、地名和各 种专门术语比较生疏。穆斯林的姓名很长,还附上各种称 呼,加以同名的人又特别多,这就给我们造成很大的麻烦 。必须将人名索引放在手边随时备查,才比较清楚。除此 以外,总的说,此书还是易读的。读者在通读此书以后, 将会对其作出应有的评价。 这部书和米儿咱·海答儿的《拉失德史》一样,都是 头一次被译成汉文。如果说,《拉失德史》的汉文本已引 起学者们的很大兴趣并且在研究中被频繁引用,那我们也 希望,《巴布尔回忆录》的出版,将能为研究中亚、南亚 史和西域史的学者们提供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并促进这些 学科在我国的发展。
导语 巴布尔著的《巴布尔回忆录/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是以时间为经,以事实为纬,逐年叙述自己的经历。在叙述的过程中,对于某些人物、事件的历史、缘由以及某些地区的自然、人文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巴布尔的故乡是费尔干纳,自他于1494年即位以后,曾夺取过撒马尔罕,统治过喀布尔,最后征服了印度。 精彩页 他进行过的战争 他进行过三次战争。第一次是同羽奴思汗作战,地点在细浑河岸、安集延之北的羊跳村(tika sikritku)。这个村子之所以叫做羊跳村,是因为其附近山麓之水流很狭窄,人们说羊也能跳过。 乌马尔·沙黑·米儿咱战败被俘,但羽奴思汗善遇之,将他释放,让其返回自己的故地安集延。这次战斗发生于该地,于是羊跳村战役就成为该国的一个纪念日。 第二次战役发生在土耳其斯坦的阿雷斯河畔,是同攻掠撒马尔罕附近后返回的乌兹别克人作战。乌马尔·沙黑·米儿咱踏冰渡过阿雷斯河,打了一个漂亮仗,大败乌兹别克人,俘其人员与牲畜,但他自己并未贪取一物,又将所有的东西归还了原主。 第三次是在沙鹿海牙与乌拉提尤别之间的哈瓦斯村同速檀·阿合马·米儿咱作战,他被击败。 乌马尔·沙黑·米儿咱的领土 他父亲赐给他费尔干纳地区;其兄速檀·阿合马·米儿咱赐给他的塔什干和赛兰(赛拉姆)有一段时间也处在乌马尔·沙黑.米儿咱的管治下。乌马尔·沙黑·米儿咱以计谋夺得沙鹿海牙,在那里统治了一个时期。后来,他又失掉了塔什干与沙鹿海牙,他的领土只剩下了费尔干纳,以及忽毡与乌拉提尤别。此城原名苏对沙那,或称为乌苏鲁什;有的认为忽毡不属于费尔干纳。 在速檀·阿合马·米儿咱去塔什干进攻蒙兀儿人,(于回历八九三年,即公元1488年)在乞儿河上被打败时,驻守乌拉提尤别的是哈非兹·[穆罕默德]·伯克·杜耳代;他将该城献给了乌马尔·沙黑·米儿咱,从那时起米儿咱即占有其地。 他的儿女 米儿咱身后留有三个儿子、五个女儿。我,咱喜鲁丁·穆罕默德.巴布尔,是他的长子,我的母亲是库特鲁克·尼格尔·汗尼木。次子名只罕杰儿·米儿咱,比我小两岁,他的母亲法提玛·速檀,出身于蒙兀儿部的万户长。第三个儿子是纳昔儿·米儿咱。其母乌密德,安集延人,是一个妾。纳昔儿·米儿咱比我小四岁。 乌马尔·沙黑·米儿咱的长女罕匝答·别昆,是我的胞姊,比我大五岁。在我第二次(于回历九。五年,即公元1500年)夺得撒马尔罕时,虽在萨尔普勒吃了败仗,我还是返回该城,守卫城堡达五个月之久。周围和相邻地区的君主和伯克们谁也没有给我任何支援与帮助。我乃在绝望之下弃城离去。在那没有君主的日子里,罕匝答·别昆落到穆罕默德·昔班尼·汗的手中。她为昔班尼汗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胡兰姆·沙,是一个可爱的孩子。[昔班尼·汗]赐给他以巴里黑之地,但他在其父(于回历九一六年,即公元1510年)死后一、两年亦死去。 当波斯王伊斯迈耳(于回历九一六年,即公元1510年)在谋夫城附近打败乌兹别克人时,罕匝答·别昆正在该地。伊斯迈耳看我的面子,待她很好,派卫队将她护送到昆都士同我会合。我同姐姐已经分别十年了。我同穆罕默地·库克耳塔什前去看她。尽管我说了[自己的名字],罕匝答·别昆和她身边的人都不认识我。过了一些时候,她们才认出我来。 [乌马尔·沙黑的]另一个女儿是米黑里·巴努·别昆,她同纳昔儿·米儿咱是同母的兄妹。她比我大两岁(英译本作小两岁)。 另一个女儿是沙黑里·巴努·别昆,也与纳昔儿·米儿咱为同母所生。她比我小八岁。 另一个女儿是牙的格尔·速檀·别昆。其母为一妾,名阿尕·速檀。 P1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