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停车暂借问(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钟晓阳 |
出版社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以东北沈阳为主要背景,从四十年代写到六十年代,从东北写到香港,以“妾住长城外”“停车暂借问”“却遗枕函泪”三部曲叙述了赵宁静一生的浪漫爱情传奇。“一生只爱一个人,一世只怀一种愁。”表哥林爽然从上海搬到东北,到赵家拜访,与宁静一见倾心。就像所有陷入爱情的小儿女,他们眼里只剩下彼此,惊鸿一瞥仿佛就是一生一世。命运却是阴差阳错,多年后再见面,爽然仍孑然一身,宁静却已嫁作他人妇。情仍在,缘已断,只留下无限感慨。 作者简介 钟晓阳,1962年出生于广州,后随父母移居香港。毕业于美国安雅堡(Ann Arbor)密西根大学,主修电影与电视欣赏。 十五岁开始写作,以小说《病》获香港第五届青年文学奖小说初级组推荐奖。十七岁随母亲回沈阳老家探亲,亲见东北大地风物人情,开始动笔写“赵宁静的传奇”首部《妾住长城外》,后陆续写出《停车暂借问》《却遗枕函泪》,1982年结集为《停车暂借问》出版,引起轰动,名盛文坛。 另著有短篇小说集《流年》(1983)、《爱妻》(1986)、《哀歌》(1986)、《燃烧之后》(1992),散文与新诗合集《细说》(1983),长篇小说《遗恨传奇》(1996),诗集《槁木死灰集》(1997)。停笔十年后,2007年开始在香港《明报》发表散文。2014年,续写24岁时的中篇小说《哀歌》,成为新小说《哀伤纪》。2018年,将长篇小说《遗恨传奇》全部推倒重写,更名为《遗恨》出版,被评为《亚洲周刊》年度十大小说。 此外,还参与过王家卫、潘源良、林岭东等导演的电影文字创作,为《花样年华》《2046》撰写故事对白,为《阿飞正传》写片尾曲《是这样的》。与林夕、周耀辉等同被列为香港第五代词人。 目录 来自洛杉矶的信 致中国大陆读者 第一部 妾住长城外 第二部 停车暂借问 第三部 却遗枕函泪 后记 车痕遗事 序言 来自洛杉矶的信 《停车暂借问》这次重出,我想告诉读者我写作生涯 里的一个重要事件。是这样的: 一九八二年《停车暂借问》在台湾由三三书坊出它的 第一版时,我是美国密执安州安雅堡市密西根大学的一年 级生。三三书坊是台湾作家朱天文和朱天心在当时与家人 好友合办的出版社。该是在后来的一次通信中,朱天心把 张爱玲的洛杉矶住址给了我,嘱我给她寄一本。我照她的 话做了,附了一封信。不知哪来的勇气,一点也没害臊的 就把书寄给了张先生。我没想过会收到回信,但数月后我 收到了回信。 这时我已是二年级生,离开了宿舍在校园附近的一个 人家租了个房间。收信读信的详细情形不记得了,但我记 得那狂喜,那小心翼翼珍而重之。 我写的信没有留底稿,能记得的部分都是凭借回信想 起的。有两处我觉得要稍作解释: ——“续篇当然情调不同了,怎么说是败笔?”—— “续篇”指的是小说的第三部分《却遗枕函泪》。我在信 中提到对这续写的第三部分不满意,觉得是败笔,所以回 信里有这两句话。 ——“报纸总是引错话,千万不能介意。”——这是 回应我提到报纸称我为“小张爱玲”的事。记得我还写了 一些表示歉疚和惭愧的话,想是我词不达意,张先生以为 报纸引错了话。 往后的日子里,这封信都和我的重要文件放在一起, 随着我迁移。但我拿出来看的次数并不多。我想我是完全 没办法叙述,每回展读是怎样一种心情激荡的经验。说不 清楚是因为那字体,那话语,还是写信人手泽的温度。愈 是年深月久,愈是觉得意味深长。 这一生仅有过一次的联系,本是因《停车暂借问》而 来。把信拿出来放在书里,是为了把事情来完整了,把从 未说过的说一遍。关于一封信被贴上邮票从洛杉矶寄出, 一个年轻女孩在安雅堡收到了信。关于前辈作家与后辈, 关于勉励,关于温暖,关于感激。是快乐的故事,也是珍 贵的回忆。 鐘曉陽 二○一九年五月 导语 一生只爱一个人,一世只怀一种愁。 前路她不必担忧,因为有这男孩。一生一世地带她走下去,总带她去美丽的地方…… 钟晓阳十八岁成名作,四十年华语文学经典! 2019版新增张爱玲写给钟晓阳的信手稿复刻!及钟晓阳说明文字《来自洛杉矶的信》! 后记 车痕遗事 盛世之痕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外婆家住东北方,白山之下黑水旁。 光绪二十一年生,辛亥之年满清亡。 深闺待字受庭训,不识五四新文章。 缠过小脚又放大,习得厨艺一技长。 媒妁之言嫁地主,元配夫人当灶娘。 好酒好菜他人享,落得老爷娶二房。 年华四十方弄瓦,客死衡阳湘水乡。 不是红颜也薄命,为谁一生烹调忙。 小时候我若调皮惹毛了母亲,一声“王八犊子!”便 毫不客气劈面招呼过来。后来我才知这句话可释义为:“ 你是乌龟生的。” 牛生犊子鸡生蛋,哺乳类牲畜的小儿称犊子。小牛叫 牛犊子,小羊叫羊犊子。可乌龟生的是龟蛋呀!这可叫我 相当费解了。东北人骂人偏偏要说“犊子”而不说“蛋” 。有一说是因为东北牛羊多,母牛母羊生孩子的惨烈状看 多了难免要替做娘的出口气,便左一声犊子右一声犊子骂 得顺口。明明是“滚蛋”,东北人要说成“滚犊子”。明 明是“扯蛋”,东北人要说成“扯犊子”。而明明王八生 的是蛋,东北人却硬要说成“王八犊子”。 母亲对家里每个人都有个专用土词儿。我是“隔路” ,脾气古怪,该往东来偏往西。父亲“蔫巴”。蔫音黏, 一声,植物晒干瘪了那副垂头丧气状便是。家里雇的帮佣 都“没谋儿”,做事没章法乱来一气。母亲给自己也预留 了一个一“划不开拐”,死脑筋,遇事不懂得拐弯儿。有 一组词全是二字头的:二虎、二百五、二愣子、二虎八鸡 。要编派人低能白痴,从这里面挑一个。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广东化,母亲的家乡话走样走得很 难看,北方口音虽保住了但东北腔和俚语没保住多少。她 现在讲的是一种口音混乱的四不像混血语,就连东北同乡 也听不出她是哪里人。 母亲会跟外边说她是旗人,因为外婆她是。世袭正黄 旗燕嚣堂刘氏,朝廷出公告有快骑到刘府贴黄报。拥有八 旗旗籍的市民称旗人,而所谓八旗是清朝建国之初即存在 的一种军事及户口编制,旗式有四色,从四色又衍生出四 款镶边,合称八旗。经多次扩展改编,除满族八旗外又有 汉族和蒙族八旗,因此旗人未必都是满族人,不过外婆确 是女真族裔。刘氏是满姓经汉化后的姓,原来的姓氏已不 可考,只知一般习惯是取满姓第一个字声母的谐音作汉姓 ,因此改姓刘的以留佳氏最多,次为钮祜禄氏。清朝近三 百年的统治是个满人汉化的历程,自清初以来满人弃满姓 取汉姓的极多,刘家到我外婆这一代已彻底汉化,受的是 汉人教育,外婆从小念的是汉语教科书,三字经、百家姓 、诗云子日,唯有从她呼娘的一声“诺诺”和喊爹的一声 “阿玛”,才听得出她是满人了。 …… 感谢所有读过和喜欢过这部书的读者,也希望将来仍 有读者读它,喜爱它。如果它慰悦过任何一个人,任何一 个世间的心灵,它便不是徒然的。对我个人来说,它的写 作与成书,让我得以留住一小部分母亲的花样时光,她爱 恋过的家乡的风物。如果不是和母亲有过一段贴耳交心的 日子,我对她的家乡不会产生如此花开千朵的联想,这本 书也根本不会诞生。它是一帧文字镶嵌的照片,里面是我 与母亲的合影。 殊不知倾国与倾城,佳人难再得——难再得的是青春 年少,易老朱颜。 母亲操劳半生,忧多乐少,却付给儿女们她所有的爱 。希望母亲不嫌这份心意迟来了四分之一世纪——谨以此 书献给她。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外婆家住旗人巷,生得女儿胜儿郎。 学成妙手回春术,惟愿悬壶济四方。 嫁得夫君南洋客,迢迢万里下香江。 不甘所学从此弃,巾帼郎中庆开张。 能治百病精断症,赢得美名满街坊。 难为一身儿女债,朝九晚九养家忙。 柴米油盐勤记账,一打鸡蛋几斤糖。 可怜岁月催人老,青丝三千都成霜。 春来无力秋咳嗽,谁为国手加衣裳。 光阴辘辘如轮转,停车不识旧同乡。 千里姻缘原是幻,儿孙福分几时尝。 嫦娥应悔偷灵药,须知此药可断肠。 月亮光光月亮光,万里长城万里长。 二○○八年七月,香港 书评(媒体评论) 钟晓阳是“今之古人”,能用现代小说的形式包 装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情思,其中尤其擅长描绘流离 的哀伤。相较于决定台湾文学史发展的张爱玲的精警 叙事观点,钟晓阳的叙事手法明白突显感伤的情愫; 张爱玲所写的人物都是庸俗的人物,只为得“以庸俗 反当代”,然而钟晓阳却是落实描写普通人物在普通 生活中的悸动。 ——王德威 第一次读《停车暂借问》,还以为是张爱玲写的 ,但读完,发现是很年轻的女孩的笔触,她比张爱玲 轻,有棉花要远行的味道。少了张爱玲对人的利刃, 对白也格外地温柔。 ——黄磊 精彩页 第一部 妾住长城外 “奴是那二八满洲姑娘,三月里春日雪正融,迎春花儿花开时……亲爱的郎君你等着吧!……” 奉天城里有一条福康街,福康街上有一座四合大院。这宅院门前是两棵大槐树,槐叶密密轻轻庇荫着两扇狮头铜环红漆大门。门内两旁是耳房。从大门起,一条碎石子径穿过天井迤逦到正厅。天井花木扶疏,隐隐一带回廊透出兴趣无限,东西两侧分别是左右厢房。 而歌声是从左厢房里袅袅传出,十分闺阁秀气,委委弱弱的一丝儿,像绣花针曳着绒线在园中刺绣,却又随时要断。 房门“呀”一声开了,赵宁静一手卷玩着发辫梢,一手拨开珠帘跨出来,恰见乳母江妈在打扫偏厅,手里一把鸡毛掸子孜孜拂着桌椅,虽不见得有什么尘,可还是让人觉得尘埃纷飞。 “江妈早!”宁静笑嘻嘻地招呼道。 江妈亦道了早,说:“我给你端稀饭去。” “江妈别,我到外面吃去。” 对过的房里传来几声浊重的咳嗽,和“喀啦”吐一口痰,能想象到那口痰哒一下落在痰盂里的重量。 宁静凑前问:“妈昨晚怎样了?” 江妈道:“今早过来喘得什么似的,敲门不应,咱也不敢进去。” 宁静明知是怕传染,不好揭破,又问:“永庆嫂呢?” “昨晚服侍太太一晚上,现在床上歪着呢!” 宁静欲要进房,看天色尚早,母亲一夜不曾熟睡,此刻进去恐不相宜,便闷闷地出了庭院。这时春阳烂漫,照在一草一木上寸寸皆是光阴,又时时有去意,要在花叶上滑下来的样子。园中的茉莉、牵牛、芍药、牡丹、夹竹桃、石榴、凤仙……要开的已经开了,要谢的还没有到谢的时候,放眼望去腾红酣绿,不似斗丽,倒是争宠。她走到碎石子径上,细细碎碎尽是裂帛声。院后洋井叽啦叽啦响,有点破落户的凄凄切切,胡弦嘎嘎。一回头原来是吴奎在引水浇花。 她跨过门槛,一脚踩在整片槐花上,才知两树槐花早已开得满天淡黄如雾起,而那香气是看得见、闻不到的。拐出衖口,一牖牖都是里黄外黑的窗帘,把春天的脸拉得老长,那是为怕夜里暴露目标而设的。到了小河沿前的一列小吃摊,她买了一个热腾腾的煎饼果子,慢慢走着吃。刚进小河沿,听得有人“小静、小静”地唤,却是张尔珍急步趋近,远远地便问:“上哪喀儿?” “蹓跶蹓跶。”宁静说。 这张尔珍是赵家第三代佃户张贵元的女儿,到城里念书,与宁静同一所中学,年纪比宁静小,所以仍不曾毕业,人长得胖乎乎的,比宁静更大姐样儿。 “不用上学吗?” “还早呢!” 两人并肩行在一行柳树下,柳树深深的地方似有鸟雀啁啾,春意愈发浓了。 “你知不知道,周蔷怀了孩子了。”张尔珍道。 “是吗?”周蔷是她同期同学,只念两年,跟一个家里经营面馆的朝鲜男孩要好起来,随即退学结婚,家人也反对不来。“怎么我上次去也没听说?” “还是我昨儿下午上她家串门子才知道的,这两天的事罢了!” 宁静吃毕煎饼果子,舔舔油腻的手指头道:“赶明儿俺们一道贺贺她去。” 踱到湖边,湖水浸绿凝碧,映着天光一派清晓如茵。宁静把手绢儿在水里濯一濯,扭干了擦手。 张尔珍靠在一根树干上道:“你说周蔷为什么嫁个朝鲜人呢?没的白惹人闲话。” “有啥为什么的,朝鲜人不也一样?不见得短了眼睛歪了嘴的,值得你们这般口舌。” “哎,可别拉扯上我,我跟周蔷最要好的了。” P5-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