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从一个民间传说谈起
二 昭君出塞前的汉匈关系
三 呼韩邪主动向汉求婚
四 王昭君自请出塞和亲
五 汉匈亲睦五十年
六 “昭君自有千秋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王昭君/新编历史小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王克骏 |
出版社 | 北京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目录 一 从一个民间传说谈起 二 昭君出塞前的汉匈关系 三 呼韩邪主动向汉求婚 四 王昭君自请出塞和亲 五 汉匈亲睦五十年 六 “昭君自有千秋在” 精彩页 一 从一个民间传说谈起 昭君出塞的故事,在我国广泛流传,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有一种传说的大意是:王昭君出身于普通农家,是一位正直、倔强的姑娘。汉元帝(前48-前33年在位)诏选天下美女,她被迫人宫。由于她拒绝贿赂画工毛延寿,被点破画像,打人冷宫。后来,汉元帝见她聪明美丽,封她为明妃。汉元帝要杀毛延寿,毛携带昭君的画像,逃入匈奴,怂恿匈奴单于(匈奴语“天子”)兴兵犯汉,指名要娶明妃。在强敌面前,汉元帝懦弱无能,朝臣贪生怕死,王昭君深明大义。为了汉朝的安全,她“情愿和番,以息刀兵”。在一个萧瑟的秋天,她脱掉汉装,改穿胡服,骑着马,弹着琵琶,唱着哀怨悲愤的歌儿,凄凄切切地出了雁门关(在今山西代县)。当时,朔风扑面,黄沙茫茫。在那碧空只有一行南归雁的荒漠之处,昭君面对呜咽东流的黑水,遥望故乡和亲人,举酒浇奠,投江而死。这个传说表现了王昭君的高尚民族气节和不受屈辱的凛烈情怀。在戏曲舞台上演来,真是婀娜多姿,缠绵悱恻,载歌载舞,声情并茂,充满了哀怨、悲痛的气氛和愤懑、激越的情调,使观众深受感动。几日之后,还袅袅余音留耳内,翩翩舞影寓目中。 但是,历史事实可并不是这样。在历史上,西汉政府虽然跟匈奴贵族有过长期的战争,但到昭君出塞时,汉匈两个兄弟民族已经和好了十八年。公元前33年(汉元帝竟宁元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前58-前31年在位)第三次来到西汉首都长安,朝觐汉元帝,主动向汉朝求婚,王昭君慷慨请行,自愿出塞和亲。她肩负着汉朝的友好使命,去到草原,促进了汉匈两族的友好、团结和亲睦。这件事,跟画师毛延寿毫无关系。王昭君在匈奴生儿育女,她的儿女甥婿也都跟西汉友好,促进了汉匈两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在我们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中,王昭君为兄弟民族间的友好和团结贡献了力量,在我国民族关系史上立有功勋。昭君出塞是一段动人的历史佳话。 二 昭君出塞前的汉匈关系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匈奴是我国北部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他们过着游牧生活,也射猎鸟兽,对开发我国北部地区,做出了重大贡献。匈奴人民跟中原人民有着悠久的关系。 但是,晴天也难免暂布乌云,主流也会遇到逆澜。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匈奴贵族常常带兵南下,掠夺人口和牲畜,于是,秦、赵、燕三个诸侯国先后修筑长城,派兵驻守。秦统一以后,秦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军队,夺回河套地区(今内蒙古河套及伊克昭盟一带),在那里修城设县,把内地的人民迁去充实防务;秦始皇(前22l-前210年在位)还征发十万民工,开山填谷,修建要塞碉堡,把秦、赵、燕三国旧长城衔接起来,并向东西扩展,这道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到辽东,长约万里。这就是驰名世界的“万里长城”。 秦末汉初,匈奴奴隶主势力空前强大,乘机侵占了河套以南的地方,并不断进攻汉朝。公元前201年(高祖六年)匈奴单于南侵马邑(今山西朔县东北),进至晋阳(今山西太原)。第二年,汉高祖刘邦(前206-前195年在位)亲率三十二万大军反攻,被匈奴四十万骑兵在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十七里)围困了七日七夜,才勉强逃回。以后,刘邦无力反击,只好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把皇室的女儿嫁给单于,每年还送去很多金钱、丝帛、粮食和酒。接着又互通“关市”,交换产品。从那时起,直到汉武帝(前140-前87年在位)初年的七十年间,汉朝一直奉行和亲政策,先后跟匈奴冒顿单于、老上单于、军臣单于结为姻亲。 P1-7 导语 本书为“新编历史小说丛书”系列之一,介绍王昭君的生平及“昭君出塞”的积极历史意义。书前有翦伯赞先生关于王昭君身世的考证、王昭君所处时代汉朝与匈奴关系的分析,史料详实,读者可作为“昭君出塞”故事的补充阅读。 序言 从西汉的和亲政策说到 昭君出塞 翦伯赞 一 王昭君在过去的史学家眼中是一个渺小人物,在现在 的史学家眼中还是一个渺小人物;然而在这个渺小人物身 上,却反映出西汉末叶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侧面,民族关 系的这个侧面。从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公元前1世纪下 半期汉与匈奴之间的关系的全部历史。 比起历史上的大人物来,王昭君确实是一个渺小人物 ,她在当时不过是汉元帝掖庭中的一个宫女。但是历史上 往往有一些渺小人物,扮演着重要角色,王昭君正是一个 扮演重要角色的渺小人物。 作为汉元帝掖庭中的一个宫女,王昭君不过是封建专 制皇帝脚下践踏的一粒沙子;但作为一个被汉王朝选定的 前往匈奴和亲的姑娘,她就象征地代表了一个王朝、一个 帝国、一个民族,并且承担了这个王朝、帝国、民族寄托 在她身上的政治使命。 不管王昭君自己意识得到或意识不到,落到她身上的 政治使命是重大的。根据历史记载,自从汉高帝接受娄敬 的建议与匈奴冒顿单于缔结和亲以后,他的继承人惠帝、 文帝、景帝一贯地奉行这种和亲政策,先后与匈奴冒顿单 于及其子孙老上单于、军臣单于结为婚姻。在汉初七十余 年间,汉王朝与匈奴部落联盟统治集团之间,始终保持亲 戚关系。但是到了汉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由于马邑地 方的边境冲突,这种世代的亲戚关系,便宣告中断。从汉 武帝元光二年到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年)昭君出塞之年 ,其间整整一百年,汉王朝与匈奴部落联盟统治集团之间 ,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之中,而这种由双方统治阶级发动的 相互掠夺的战争,不论谁胜谁负,对于两族人民来说,都 是灾难。昭君出塞之年,正是匈奴绝和亲一百周年,很明 白寄托在她身上的政治使命是恢复中断了一百年的汉与匈 奴之间的友好关系。 在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中,两个兄弟民族的和解, 不能说不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而王昭君在这 个事件中扮演的角色,不能说不是一个重要角色。 …… 她家里有些什么人,不清楚。《汉书·匈奴传》说她 有两个侄儿,一名王歙,一名王飒。王莽时,皆封侯。歙 封和亲侯,飒在王莽时任骑都尉,封展德侯。天凤元年, 王莽派他二人出使匈奴。二年,又派王歙使匈奴。更始二 年(24年),刘玄又曾派飒出使匈奴。一直到东汉光武帝 建武六年(30年),刘秀还派飒出使匈奴。 注释: ①文帝即晋文帝司马昭。 (选自《王昭君的家世、年谱及有关书信》,《北京 大学学报》1982年第六期) 内容推荐 王昭君(约前52年-约8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西汉元帝时和亲宫女,与貂蝉、西施、杨玉环(杨贵妃)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王昭君出塞和亲,使得汉匈关系稳定半个世纪,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本书就是写的王昭君的故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