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苏州评话在江浙沪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2006年 ,苏州评话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苏州 评话:伍子胥》一书是本人根据多年书台演出实践整理而 成的。 本书根据评话艺术规律,主要围绕伍子胥一生的经历 ,有故事说表,有人物对白以及演员评点。书中用的词语 以苏州方言为主,比如“今天”则“今朝”,“知道”则 “晓得”,等等。 本书的取材来源主要有《史记》《越绝书》《左传》 《吴越春秋》等史料典籍和文学作品《东周列国志》,以 及传统戏曲剧目如昆曲《浣纱记》、京剧《伍子胥》《禅 宇寺》《文昭关》等。 在创作过程中,我实地考察了苏州古城遗址,无锡梅 村泰伯庙、鸿山遗址,苏州吴中区胥口镇胥王园、吴中区 穹窿山孙武文化园,浙江绍兴大禹陵、诸暨西施故里,江 苏江阴季札庙(墓),常熟虞山仲雍墓等大量历史遗存。 不少民间传说也给本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 本书得到了钱璎、张澄国、孙惕、刘家昌、金声伯、 杨玉麟、强逸麟、沈守梅、殷德泉、姚萌、庄洁扬、任康 龄、沈斌声等老领导、老艺术家和同行的鼎力支持和帮助 ,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周明华 第六稿于苏州园区玲珑湾寓所 2019年5月13日
目录 序 第一回 五月端午 第二回 临潼斗宝 第三回 伍员举鼎 第四回 楚秦联姻 第五回 父纳子妻 第六回 司马奋扬 第七回 伍家遇难 第八回 禅宇寺院 第九回 浪迹天涯 第十回 机关算尽 第十一回 红颜祸水 第十二回 智过昭关(上) 第十三回 智过昭关(下) 第十四回 舍命相救 第十五回 一饭千金 第十六回 吴市吹箫 第十七回 伍员献艺 第十八回 结识姬光 第十九回 老虎为媒 第二十回 营救专诸 第二十一回 调虎离山 第二十二回 灵宵王府 第二十三回 刺杀王僚 第二十四回 姬光继位 第二十五回 阖闾大城 第二十六回 伯豁投吴 第二十七回 苦肉之计(上) 第二十八回 苦肉之计(中) 第二十九回 苦肉之计(下) 第三十回 七荐孙武 第三十一回 孙子兵法 第三十二回 三令五申 第三十三回 牛刀小试 第三十四回 滕玉公主 第三十五回 起兵伐楚 第三十六回 初战告捷 第三十七回 兵临城下 第三十八回 鞭尸三百 第三十九回 仓皇出逃 第四十回 知恩图报 第四十一回 跪泣秦庭 第四十二回 班师凯旋 第四十三回 立嫡之争 第四十四回 举哀兴兵 第四十五回 范蠡出山 第四十六回 迎击强吴 第四十七回 阖闾归天 第四十八回 夫椒之战 第四十九回 兵困会稽 第五十回 属镂之剑 后记
精彩页 第一回 五月端午 评话赋赞: 中华民族继往开来,五千年历史光辉灿烂。 盘古氏开天辟地,轩辕帝子孙万代。 大禹夏朝四百年,商朝历经六百载。 文王姬昌开周朝,春秋战国星光灿。 秦皇赢政统六国,陈胜吴广举旗反。 刘邦开汉三百年,一分为三吴蜀魏。 司马懿一统归晋,南北朝杨坚开隋。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贞观之治盛唐时代。 赵匡胤陈桥起兵变,二帝蒙尘半壁江山。 忽必烈开建元朝九十八,朱元璋明朝传承十七代。 吴三桂引狼入室,崇祯吊死在煤山。 顺治康熙到宣统,清朝灭亡在辛亥。 中华民国开共和,首任大总统是孙中山。 共产党建立新中国,一九四九年划时代。 中华文明源远长,温故知新开未来。 江南水乡古吴地,泰伯让王传千载。 长篇评话《伍子胥》,英雄豪杰令人赞!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有很多纪念性的节日,其中最主要的有四大传统节日:第一春节,第二清明节,第三端午节,第四中秋节。你们知道吗?端午节怎么会有的呢?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吃粽子呢?从2008年起国家将端午节纳入法定假日,这是为什么?为了纪念三位历史名人。哪三人呢?第一,一千八百年前东汉时代的曹娥;第二,两千三百年前战国时期的屈原;第三,两千五百年前春秋时期的伍子胥。 我先说说曹娥吧,她是浙江上虞人。为什么要纪念她呢?其实与伍子胥有关联。曹娥的父亲叫曹盱,他是个庙祝。庙祝又叫巫师,就是古代搞祭祀典礼的工作人员。钱塘江的上游有一条支流叫舜江,在上虞境内,那里每年到五月初五的时候要迎接潮神伍子胥。五月端午的时候,搞祭祀活动,曹盱站在船头指挥划龙船,突然大潮掀起,龙船颠簸,不小心他掉下了舜江。他的女儿知道以后就来找父亲,她沿着那条江走了七天七夜没找到,最后女儿跳到了江里面。过了几天,女儿紧紧地抱住父亲浮起来了,这个女儿的名字就叫曹娥。当地人就把此事撰写成文立碑纪念,并且追认她是一位孝女,“百善孝为先”嘛!这块碑取名为“曹娥碑”。碑上文字是谁写的?哎哟不得了!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啊!原来的舜江,现在用孝女的名字命名为“曹娥江”。其居住地改为“曹娥镇”。 第二位呢?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纪念谁吧?屈原嘛!屈原是战国时代楚国人。他是一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他对楚国无限忠诚,最后他就感觉到楚怀王不听他的建议,楚国不行了,他感觉到国家的前途无望,就在两千三百年前的五月初五那天投汨罗江自尽了。 第三位是伍子胥。春秋时候,我们吴国有一位大忠臣,他的名字叫伍子胥。吴王夫差不听他正确的治国方略,伍子胥感觉到吴国有亡国的危险,多次直言,由此得罪了吴王。在公元前484年五月端午的那一天,伍子胥劝说吴王夫差不要将越王勾践放了而去攻打齐国,夫差恼怒地扔下一把属镂剑,命令他:“你给我去死吧!”伍子胥在临终之前说了一句话:“大王,按照您的政策方针这样下去,我们的吴国是要给越国灭掉的。”夫差回答道:“快死吧!”最后,他举剑自刎了。吴王恼羞成怒,命人把他的尸体投进了江里面。苏州的老百姓舍不得他,知道他是个忠臣,大家把糯米用粽叶包裹起来做成粽子丢到水里,让鱼腥虾蟹吃粽子而不要伤害伍子胥。这样做的意思跟楚国百姓对屈原差不多:他是好人嘛,鱼虾你们不要吃他呐,吃这个东西吧!老百姓并且把他被投入的江改名为“胥江”。所以,端午节在我们江浙一带就是纪念伍子胥的这么一个节日。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传统佳节端午节列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诸位,2500年前,伍子胥在我们苏州主持设计建造了阖闾大城,即苏州城,现在在苏州的大街小巷,我们能找到很多有关伍子胥的历史遗迹:在我们苏州城的西边,有一个小的镇叫“胥口镇”,这里就是当时伍子胥曾经居住过的地方。现在这里有一座园子叫“胥王园”,是伍子胥的陵园。苏州市区还有一条街叫“相王弄”,因为伍子胥是吴国的宰相,后来唐德宗又追封伍子胥为王,所以那条街就叫“相王弄”。古城西南的盘门有伍子胥庙,城西还有一条路叫“胥江路”……点点滴滴展示了苏州百姓对伍子胥的怀念之情。现在苏州每年端午的时候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纪念伍子胥这位吴国的重臣。我觉得很有必要让诸位了解伍子胥、熟悉伍子胥,因为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一些有益的东西!那么伍子胥是哪里人?他怎么会到吴国来的呢?各位听众听我慢慢道来。 第二回 临潼斗宝 公元前523年的时候是东周列国春秋晚期,这是一个五霸闹春秋的动荡时代。当时楚国的国君名字叫熊居,他是楚国第三十一代君主,史称楚平王。他拿到了一张请柬,谁送来的?周景王姬贵,东周第十二代天子。周朝历史很长,上下八百年。前四百年史称“西周”,后四百年叫“东周”。所谓“东”“西”,主要是以首都所在地而定的。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推翻商纣王朝,开辟周朝,最早定都镐(hao)京,在中国西北的陕西,所以称“西 导语 本书是作者周明华根据多年书台演出实践整理而成的。本书根据评话艺术规律,主要围绕伍子胥一生的经历,有故事说表,有人物对白以及演员评点。书中用的词语以苏州方言为主,比如“今天”则“今朝”,“知道”则“晓得”,等等。本书的取材来源主要有《史记》《越绝书》《左传》《吴越春秋》等史料典籍和文学作品《东周列国志》,以及传统戏曲剧目如昆曲《浣纱记》、京剧《伍子胥》《禅宇寺》《文昭关》等。 序言 吴韵妙语著新篇——写在《苏州评话:伍子胥(周明 华演出本)》出版时 张澄国 经过多年书台演出和修改整理,周明华先生创作的《 苏州评话:伍子胥(周明华演出本)》即将出版问世,评 话艺术多了一部长篇书目,弘扬吴文化又有了新成果。记 得去年春天在苏州一家弄堂书场里,我每天下午去听周明 华说《伍子胥》,半个多月几乎没落下一回,很是过瘾。 当时我和一些老听客建议明华做好录像,以便温故知新, 常说常新。也有部分听客建议他将评话《伍子胥》整理出 版,为评弹艺术宝库留下一点资料。明华为这部书准备了 十三年,没想到从去年开始两年不到,话本就要出版了, 厚积薄发,水到渠成,我很是为他高兴。 周明华先生从艺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是苏州资深评 话演员,曾任苏州评弹团副团长、苏州市曲艺家协会副主 席。1965年周明华毕业于苏州评弹学校,后进苏州评弹团 成为评话演员。他早先师从著名评话艺术家曹汉昌学说长 篇评话《岳传》,后拜评话名家吴君玉为师说《水浒》, 在演出实践中曾经编演过《红花喋血》《大宋兵马图》等 多部长篇评话。周明华先生热爱评话艺术,热爱苏州文化 ,常年活跃在书台,他的评话表演,说表清晰,叙述细腻 ,精神饱满,手面生动,深受听众和观众的欢迎。在担任 苏州评弹团领导职务之后,尽管团部和协会组织管理工作 繁忙,但他还是不忘初心、不忘本行,尽量抽出时间进书 场、登书台为听众演出,2015年退休后演出六百多场。 在长期艺术实践和与观众交流的过程中,周明华先生 深感博大精深的吴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苏州繁荣发展的根脉和灵魂,他很早就萌生了将传统的 评话艺术与苏州历史文化结合起来的愿望,决心用苏州话 讲好苏州故事。进入21世纪,在苏州市文化局、苏州市文 联和评弹团、曲协的支持下,特别是在苏州文艺界老领导 钱璎、周良等同志的热情关怀下,他积极投身到弘扬吴文 化的行列之中,搜集苏州历史文化资料,考察吴文化历史 遗迹,走进社区、乡村、学校、机关,用评话的方式向老 师、学生、工人、农民、机关干部讲述吴地历史故事。 2006年,他在苏州电视台开播了百家讲坛《吴史春秋》专 栏,连播二十四集,后又录制了六集《吴国英雄传》,扩 大了吴文化的宣传影响。在此基础上他的长篇评话《伍子 胥》也就应运而生了。 我觉得周明华创作评话《伍子胥》,在题材开掘上是 恰当合适的,有利于人们认识苏州历史,传承吴地文化, 从而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苏州是吴文化的 核心地,自泰伯南奔构建勾吴三千年以来,吴地民众创造 了灿烂辉煌的吴文化,吴文化的源头在春秋吴国,六百年 吴国史留下了许多生动的典故,给后世文化注入了许多优 良的基因。当年谦让开拓、至仁至德的泰伯仲雍,南游播 儒的言偃,德艺并臻的季札,精通兵法的孙武,冶技出众 的干将莫邪,侠胆义肠的专诸要离,精明强干的寿梦,固 本强基、威震八方的吴王阖闾,乃至不可一世的末代吴王 夫差等诸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曾经生动地演绎了吴国 早期的艰辛与开创、辉煌与曲折,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认 识、研究、扬弃和传承的。尤其是一代忠臣良相伍子胥, 早已成为吴地民众家喻户晓、尊崇敬仰的人文先贤。伍子 胥出生在楚国,好文习武,勇而多谋,为报杀父之仇避难 奔吴,后被吴国委以重任。他出将人相,深谋远虑,编练 军队,铸造兵器,转战南北;他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 都筑城,建造阖闾大城名留青史;他以文韬武略辅佐吴王 阖闾兴邦建业,西破强楚,北敌齐晋,南服越人,遂使吴 国国力强盛、威名远播。后因奸佞诬陷,伍子胥为吴王夫 差所逼而悲壮自刎,其头颅悬挂在吴都城门楼之上。伍子 胥死后十年,越灭吴,夫差悔恨自尽,临终叹日:“吾悔 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伍子胥对吴国忠心耿耿,英 名千古流传,吴地百姓缅怀他、赞颂他,许多历史典籍、 文学著作、戏剧曲艺都留下了关于伍子胥的生动传说,每 年端午节苏州民众纪念伍子胥的传统活动已被列入世界非 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周明华先生以吴国名相伍子胥为题材 创作的长篇评话,较好地展现了波澜壮阔、风云激荡的吴 国历史,揭示了时代前进的雄壮和英雄落寞的悲怆,反映 了创业的艰辛坎坷和世态的炎凉变幻,给听众解读了一部 吴地早期起步的发迹史和创业史。特别是经过周明华的精 心刻画,伍子胥跌宕起伏的人生,忠良报国的情怀,足智 多谋的韬略,刚烈侠义的性格,都给听众以强烈的艺术感 染力。听客们在体味伍子胥的人生抱负、恩怨情仇时不仅 能够得到荡气回肠、酣畅淋漓的艺术享受,而且对吴文化 的深厚底蕴和早期成就也有了大彻大悟、激励自强的历史 感悟。 除了弘扬吴文化之外,我觉得周明华先生创作长篇评 话《伍子胥》也为探索评话艺术创作规律提供了许多思考 和启迪。 一是重视书目创作。苏州评弹界有个传统,评弹艺人 除了说好前辈流传下来的经典书目外,还要善于创作新书 目,过去许多名家常常是自己写脚本自己上台说,自编、 自导、自演促进了评弹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周明华先生继 承了前辈书家的好传统,他除了说《岳传》《水浒》等传 统书外,还积极投入新书目的创作,平时注意积累,潜心 开展研究,为了创作《伍子胥》,他阅读了大量古书典籍 ,虚心向专家学者讨教,多方听取意见,特别是得到了评 弹老艺人的悉心指点,评话大师金声伯以及杨玉麟、强逸 麟、沈守梅等名家给予了有力的支持。经过在书台上的多 年琢磨锤炼,书稿不断修改完善,今天终成正果。周明华 先生的创作实践给年轻一代评弹艺人树立了正面的榜样。 二是坚持以长篇为主。长篇评话和长篇弹词是章回性 的连续演出,这是苏州评弹在历史上的节目形态,长篇是 评弹艺术的活水源泉,也是评弹艺人的立身之本。过去评 弹艺人都有一部或几部看家书,而且全是长篇。现在社会 上有些人将中篇、短篇甚至弹词开篇当成是评弹艺术的基 本形态,这实在是个误解。长篇是评弹叙述容量的归宿, 是评弹“理、味、奇、趣、细”“说、噱、弹、唱、演” 综合艺术的载体,有了各种不同题材的长篇,评弹艺术的 精华和众多表演手法才能充分地呈现出来,也才可能形成 不同的流派,名家靠长篇而产生,书场靠长篇而生存。周 明华先生作为一名评话演员,对长篇书目的重要性有着深 刻而独特的见解,在他的心目中长篇是评弹艺术的生命线 ,他多次写文章、谈体会,利用各种场合呼吁重视长篇, 而且自己带头创作长篇。尽管长篇创作工程浩大,难度较 高,但周明华先生不辞辛劳,百折不回,尽可能将对长篇 评话的全部理解和所有技巧融人自己的创作。《伍子胥》 的问世是多年来苏州评弹界呼吁重视长篇的成果之一。 三是正确处理史料与艺术的关系。周明华先生尊重历 史文化,在评话《伍子胥》的创作中,他秉持历史人物的 真实性理念,给自己定了“七分史料,三分艺术”的原则 ,于是他以《史记》为主,大量参阅《左传》《吕氏春秋 》《吴越春秋》《越绝书》《资治通鉴》等典籍,踏勘众 多吴文化历史遗迹,记录和拍摄了不少珍贵人文资料,从 而为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史料基础。然而评话艺术毕竟不同 于学术讲座,《吴史春秋》讲座可以多讲史料,评话《伍 子胥》却不能停留在讲史料这个层面,而是要在史料的基 础上去塑造人物,要把人物的人生经历、性格特征说得活 灵活现、栩栩如生。因为“说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讲 故事”,“说书”不仅要叙事,更要通过叙事把人物说活 ,这就需要充实细节和刻画,穿插议论和抒情,设置噱头 和关子,增添知识和掌故,运用评话的各种技巧,通过对 史料的大量艺术加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推出人物形象 鲜明、情理交融、精彩纷呈的艺术大餐,以赢得听客的审 美共鸣。周明华在艺术加工方面下了苦功,他钻研《东周 列国志》等古籍,收集有关伍子胥的民间传说,向传统戏 剧曲艺学习,特别是向老艺人虚心求教,获得了丰富的艺 术养料,从而使“伍子胥”这一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耀眼。 例如,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急白头的故事来源于冯梦龙《东 周列国志》和民间传说,周明华将这一典故运用到书中, 进行了生动形象的陈述和描绘,突出了当初伍子胥避难奔 吴路途艰险危急的境遇和既悲愤又恐慌的心情。又如,吴 国败楚后,伍子胥竟掘楚平王之墓鞭尸三百疯狂复仇,有 的听客不能接受,认为不够厚道,明华在书中插了一段说 明,介绍了后人对这种行为的不同反应,着重叙述了为报 楚王杀害父兄之仇,伍子胥多年忍辱负重,压抑在内心的 深仇大恨突然进发出来的烈火般的感情,同时从古代“忠 孝观”的层面解释了伍子胥的刚烈行为,让听众在增长历 史知识的同时去认识、去消化。从周明华先生评话创作的 实践来看,对历史人物进行艺术再创造是十分必要的,史 料占有和艺术加工到底要有多少比例,很难一概而论,关 键是既要尊重历史的本来面貌又要遵循评话艺术的规律特 点,塑造出有血有肉、鲜活生动的人物典型,达到历史真 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统一,给听众以知识的增益和欣赏的 满足,这才是最重要的。在这方面,周明华下了十三年苦 功,他努力做到了。 因此,我觉得周明华先生创作长篇评话《伍子胥》, 对于弘扬吴文化,对于振兴评弹艺术,都是有益的尝试和 突出的贡献。我在这里向他表示由衷的祝贺! 2019年4月30日
内容推荐 新编长篇评话《伍子胥》是著名评话演员周明华先生根据《史记》《左传》《东周列国志》等史料编写而成。作者把发生在吴国的:泰伯奔吴、吴市吹箫、建造阖闾城、专诸刺王僚、要离刺庆忌、三令五申等姑苏历史的故事,演绎了传奇人物伍子胥坎坷曲折的一生。纪念伍子胥、屈原、曹娥的端午节在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话《伍子胥》填补了苏州评话书目库中没有苏州历史人物的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