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海河流域是我们国家自然灾害最严重地区,这个地方一系列灾害问题影响着全国,是中国救灾制度的重大发源地。杨学新、郑清坡主编的《海河流域灾害环境与社会变迁--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学术论丛》收录论文三十余篇,围绕着历代以来海河流域生态变迁与灾害情势,海河流域自然灾害、生态危机的成因与对策,海河流域自然灾害、环境变迁与区域社会(含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以及江河流域灾害史、环境史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等主题展开论述。 目录 自然与文化的双重变奏(序言) 在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年会暨 “海河流域灾害、环境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由河北的水谈起 在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年会暨 “海河流域灾害、环境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海河流域的历史黄患 海河流域典型旱灾水文重建与社会响应——以光绪三年大旱为例 上山与下山:20世纪50至70年代海河流域防洪工程建设 河北省群众改良利用盐碱地经验探析 家庭的解体与重生:历史视野下的唐山大地震 京津冀生态环境发展之殇及应对 永定河的环境变迁及生态修复对策初探 白洋淀湿地典型植被芦苇储碳、固碳功能研究 海河流域水污染环境灾害分析 中国近500年大灾县数直方图 论中国传统救灾体系的概念与实践——以义仓和社仓的讨论为中心 明成弘之际西安府旱荒关系研究——以备荒仓储为例 明清大地震与晋南地区的城市重建 清代豫省河工帮价探源 碑刻所见清前期山西灾害应对及官民互动 1855年黄河改道与山东的黄运灾害 略论明代湖州地区的灾患与社会应对 灾荒中的风雅:《海宁州劝赈唱和诗》的社会文化 情境及其意涵 《真州救荒录》与清代州县救灾机制研究 晚清至民国洞庭湖区水利纠纷及其解决途径 救天灾解人祸:1931年长江大水灾 抗战胜利后湖南善后救济分署的工赈筑路 灾害与救助:1975年的驻马店大水灾 汉晋农作物虫害问题 试论我国历史上治蝗观念的阶段性变化 被遮蔽的“钱赈”:清代灾赈中的货币流通初探 清季赋税征缴征信系统建设再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