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温斯顿·丘吉尔在他万众瞩目的60年公共生涯中理解并运用了语言的力量。他战时的写作和演讲既呈现出对未来的展望,又融入了个人的感情,让一代又一代人沉醉于他强烈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 在此书中,丘吉尔的官方传记作家马丁·吉尔伯特从其毕生书籍、文章和演讲中精选200来篇,反映丘吉尔的生活、职业和哲学。从亲密回忆童年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长河里关于战争与社会改革的辩论,丘吉尔使用语言时根据目的各有侧重:有的为了支持道德,有的为了倡导在国内国际领域的行动,还有的是讲述他个人的奋斗、挫折和成就。 马丁·吉尔伯特对摘选的读物了熟于胸,并采取富有启发性的解说将其串联起来,造就了一本令人叹服的丘吉尔传记,恰如运用这位伟人自身独一无二的语言娓娓道来。 目录 “保姆之爱” 1870年代末期 “可恨的奴役生活” 1882年,7岁,圣·乔治寄宿学校(《我的早年生活》) “有些温情” 1883年,8岁,布莱顿寄宿学校(《我的早年生活》) “水里冒出一张愤怒的脸” 1888年,13岁,哈罗公学,泳池风波(《我的早年生活》) “我将拯救伦敦和英国于灾难” 1891年,16岁,对话:哈罗公学,畅想未来 “跳还是不跳,这是个问题” 1893年,18岁,峡谷历险(《我的早年生活》) “死神近在眼前,似曾相识” 1894年,19岁,日内瓦湖历险(《我的早年生活》) “森林边缘凌空枪响” 1895年,21岁,新闻报道:首次参加古巴作战行动 “剧烈而奇特的扭伤” 1896年,21岁,在印度脱臼(《我的早年生活》) “决心阅读历史、哲学和经济” 1896-1897年,21-22岁,驻守印度(《我的早年生活》) “勇立民主潮头的保守党” 1897年,22岁,英国巴斯,首次政治演讲:工人补偿法案 “再次安全到家,非常高兴” 1897年,22岁,印度平叛(《马拉坎德远征史》) “惊天动地的迎头撞击” 1898年,23岁,苏丹恩图曼冲锋战(《河上的战争》) “如此惨景让胜利黯然失色” 1898年,23岁,恩图曼战役(《河上的战争》) “冷酷阴沉的死神在我面前” 1899年11月15日,25岁,南非营救历险(《从伦敦到莱迪史密斯》) “我决心逃走” 1899年12月21日,25岁,报道:南非越狱 “我最好告诉你实情” 1899年12月,25岁,煤矿避难(《我的早年生活》) “我名噪一时” 1899年12月,25岁,成功逃脱(《我的早年生活》) “啊,可怕的战争” 1900年1月22日,25岁,报道:南非战争 “我们几乎穿过了险境” 1900年1月28日,25岁,报道:来到莱迪史密斯 “复仇可能甜蜜,但也代价最昂贵” 1900年3月29日,25岁,报道:英布战争 “不毛之地的战利品” 1900年3月31日,25岁,写作:呼吁英布和平 “我尽量避免各种危险” 1900年4月22日,25岁,写作:战争历险 “回报丰厚” 1900-1901年,26岁,英美两国巡讲五个多月 “我们没有理由羞愧” 1901年2月18日,26岁,新议员在下院首次演讲:挺英布战争 “民族之战可个白远胜国王之战” 1901年5月13日,26岁,议会下院演讲:反对扩军 “我们时刻都不能松懈备战” 1901年10月4日,26岁,报纸评论:呼吁备战 “英格兰的智者” 1906年,32岁,为父作传 “全世界穷人弱者的事业” 1906年12月17日,下院演讲:南非自治 “看看日光下的家园” 1908年7月6日,33岁,下院演讲:社会哲学 “我们不会抛弃人道主义” 1908年10月10日,33岁,邓迪选区演讲:社会正义 “无情世界的黑暗水域” 1909年5月23日,34岁,曼彻斯特自由贸易大厅演讲:社会保险 “人为的贫富差距” 1909午9月5日,34岁,莱斯特演讲:质疑上议院的预算否决权 “黑暗天使” 1909年9月15日,34岁,写作:观看德国陆军演习 “我们建议针对财富而不是工资征税” 1910年1月8日,35岁,竞选演讲 “公民的崇高地位” 1910年5月30日,35岁,下院演讲:保护工会 “永远的反思” 1910年7月20日,35岁,下院演讲:监狱制度改革 “我们国家生活中的劫难” 1911年2月17日,36岁,下院辩解:煤矿罢工安保 “这座守卫森严的岛屿终于失陷” 1911年7月,36岁,写作:阿加迪尔危机 “险象环生” 1913年,38岁,学习飞行(《思想与冒险》) “现代世界从未有过的最后通牒” 1914年7月,39岁,写作:一战导火索 “战争将是漫长而严酷的” 1914年9月11日,39岁,伦敦歌剧院演讲:一战防卫动员 “没有理由绝望” 1914年11月27日,39岁,下院辩解:隐瞒战讯 “焦虑还将挥之不去” 1915年2月15日,40岁,下院演讲:一战失利 “不近人情、令人震惊的事件” 1915年3月18日,40岁,写作: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失利 “濒死青年的悲伤” 1915年4月26日,40岁,悼文:青年诗人死于一战 “朴实善意和热诚礼遇” 1915年3月22日,40岁,写作:基奇纳来访 “相信民众” 1915年6月5日,40岁,邓迪演讲:回顾事件 “我抓起最大的画笔扑向祭品” 1915年7月2日,40岁,写作:荷锄农场,迷上绘画 “生逢不幸但却光荣的一代人” 1915年9月18日,40岁,伦敦北部,兵工厂演讲:继续战斗 “我问心无愧” 1915年11月11日,40岁,退出内阁的辞呈 “我们正在度过一段困难时期” 1915年11月15日,40岁,大臣辞职陈述 “和这些优秀军队在一起,真是安慰” 1915年11月,41岁,写作:一战西线作战 “把伤员几次三番送进屠杀场” 1916年1月,41岁,写作:一战代价 “如果你不能咧嘴笑就让开” 1916年1月26日,41岁,信函:轻松作战 “确切可行的提议” 1916年3月7日,41岁,下院辩论:应战 “没有任何借口失败” 1916年5月17日,41岁,下院演讲:航空力量 “无论做什么,都要科学冷静” 1916年5月23日,41岁,下院演讲:军事 序言 约翰·F.肯尼迪在1963年4月授予温斯顿·丘吉尔“ 美国荣誉市民”时说:“他激活了英语,并把它投入战斗 。” 1965年,丘吉尔在他90岁生日之后几周去世。他在60 年的公众视野和公共生活中,理解并掌握了语言的力量。 他通过演讲、书籍、报纸和杂志文章,表达感情,展望未 来。他在1895年至1900年第一次经历战争时,就以生动叙 事风格和深刻思想风靡英国内外。他年仅二十多岁便成为 在英美两国广受欢迎的演说家。 我从丘吉尔的著述、文章和演讲中精选了200篇,我认 为这些篇目表达了他的本质思想,而且用他本人的原话描 写了他人生中的主要历险、职业生涯中的主要危机、在议 会的主要措施和创举,以及他关于人生和人类存在的哲学 思想。本书摘选范围包括他对童年和学生时期的回忆,包 括他在五十多年里的贡献,也包括他对社会政策和战争的 论辩。本书也涵盖了他对两次世界大战进程和历史事件的 影响,以及他对世界变得更为美好的希望和努力。 丘吉尔使用语言有不同目的:支持道德和政治事业, 倡导在社会、国家和国际领域的行动,讲述他的人生,阐 述英国及其在世界的位置。他著有58本书:7本回忆录,16 卷历史(其中包括他对两次世界大战的个人回忆录),22 卷个人演讲,4本报刊文章的选集,2卷散文,6卷传记(其 中4卷关于他杰出的军事祖先、首任马尔博罗公爵约翰·丘 吉尔,2卷关于他的父亲伦道夫·丘吉尔勋爵),还有1本 小说(本书第1篇读物即选自该书)。 丘吉尔刊发于报纸和杂志的文章从未汇总出书。他总 共写了842篇文章,其中212篇是他在古巴、印度西北边境 、苏丹和南非战场的亲历报道。首篇发自古巴,1895年12 月13日在伦敦发表,在他21岁生日之后两周。 丘吉尔讲述故事造诣颇深。他喜欢跌宕起伏的叙事。 他在很多著作和演讲中,描述了亲眼所见以及经常亲身参 与的戏剧性事件。1945年5月13日,也就是德国投降之后第 6天,他发表广播演讲,简要概述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的地位,是一篇情理交融的杰作。 我选取的篇目都出自我的最爱。通过这些篇目,我可 以纵览丘吉尔的兴趣、关切的范围和影响,看到他对英国 生活和国际战争的贡献和对20世纪上半叶的希望。我从 1962年开始收集这些材料。这一年,年轻的我开始担任丘 吉尔之子伦道夫的研究助理,为丘吉尔的传记工作。伦道 夫在1968年逝世,我为他撰写了传记。 我按时间顺序编目,并提供了上下文语境。因此,如 果按顺序读取,它们构成了传记叙述。无论以何种顺序阅 读,这些篇目都体现了丘吉尔兴趣广泛、深度介入国家和 世界大事的风格。他既是观察者,又是参与者,经常处于 政府核心部门,或者作为首相领衔。他在1941年6月16日对 美国的广播演讲在本书中全文刊发,并有对字词和短语所 作修改的附注。 丘吉尔已经出版的著作,广泛涵盖了他的人生和职业 、和平与战争时期的方方面面。他在议会和公共场合的演 讲,反映了他在多年公共生活中涉及的冲突与争议。“如 果我发现了正确的语言表达,”他在1954年对聚集于威斯 敏斯特大厅、前来庆祝他80大寿的宾客说:“你们一定要 记住,我总是用笔杆子和嘴皮子来谋生。” 丘吉尔是同时代里收入最高的记者之一,也是一名候 选人——他在1899年至1955年参加21次议会选举竞选,失 败5次。他能在风云战场中写作,也能在冷静研究中写作, 还能在公众和议会辩论中精力充沛地唇枪舌剑。语言是他 最有说服力的武器。此书中的每一篇都帮助我们理解丘吉 尔的人生和思想,帮助我们洞察他是如何在英国和世界舞 台上创下辉煌印记。 我希望你们喜欢阅读并一读再读这些文章,正如我爱 不释卷捧读它们。 马丁·吉尔伯特 2012年1月10日 导语 丘吉尔讲述故事造诣颇深。他喜欢跌宕起伏的叙事。他在很多著作和演讲中,描述了亲眼所见以及经常亲身参与的戏剧性事件。 他能在风云战场中写作,也能在冷静研究中写作,还能在公众和议会辩论中精力充沛地唇枪舌剑。语言是他最有说服力的武器。此书中的每一篇都帮助我们理解丘吉尔的人生和思想,帮助我们洞察他是如何在英国和世界舞台上创下辉煌印记。 精彩页 “保姆之爱” 1870年代末期 1874年11月30日,温斯顿·丘吉尔出生于牛津郡的布伦海姆宫。他的父亲伦道夫·丘吉尔勋爵是马尔博罗公爵七世之子,政绩显赫。他在儿子温斯顿出生当年进入议会,在短短11年间晋升至内阁级别,最终成为内阁职位中仅次于首相的财政大臣。丘吉尔的母亲珍妮·杰罗姆是个美国人,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丘吉尔从两岁到七岁期间由保姆爱维莉丝特太太照顾。这位和善的妇人全身心照料他,他也同样挚爱保姆。他在《我的早年生活》中写道:“母亲宛如启明星般照耀着我。我深深地敬爱她,却只能遥望。保姆爱维莉丝特太太才是我的知心密友。她对我悉心照顾、关怀备至。我的烦恼唯有对她倾诉。”一直到青少年时期,丘吉尔都始终乐于向爱维莉丝特太太寻求支持和建议。他写的唯一一本小说《萨伏罗拉》出版于1900年,在书中描绘了英雄萨伏罗拉的老保姆贝蒂妮进入他房间的那一刻: 他的沉思被这位手持托盘走进来的老妇人打断。他已经疲倦不堪,但文雅修养仍在。他起身进入里屋,更衣净手。 待他返回时,保姆已经摆好餐桌。他原本只是点了汤,但管家制作了更为精细的饭菜。她伺候他用餐,不时询问他,看到他有胃口吃饭更是由衷开怀。 她从他呱呱坠地起就全心全意照顾他,一刻也不曾停歇。女性这种关爱非常奇妙。也许这是世间最为无私的感情。母亲爱其子女,出自天性;青年爱其恋人,自有缘由;小狗爱其主人,感激喂养;朋友之间有真情厚谊,困难时刻是牢固后盾。这些感情都有原因,然而保姆对于她的本职责任如此无私爱护,实在匪夷所思。人的本性远胜一味讲究功利主义,而且他的天命高远、福星高照,保姆之爱是其中一个佐证,这爱甚至不能为思想逻辑解释清楚。 待他吃完这顿简便节俭的晚餐后,老妇人端着餐盘离开,他又陷人了沉思。 “可恨的奴役生活” 1882年,7岁,圣·乔治寄宿学校(《我的早年生活》) 丘吉尔在八岁生日之前一个月,被父母送到伦敦郊区的阿斯科特,就读于圣·乔治寄宿学校。他在《我的早年生活》一书中回忆了那段苦闷生活: 我真厌恶这所学校。我在这里生活了两年多,内心始终焦虑不安。我的功课毫无长进,体育方面亦无起色。我度日如年,掰着手指数,盼望学期快快结束,期待早日摆脱这种可恨的奴役生活,回到家中,回到我的小房间里,在地板上和玩具兵排兵布阵玩打仗游戏。 在这段日子里,我最大的乐趣是读书。当我九岁半时,从父亲那里获赠世界名著《金银岛》一书后,看得津津有味、如饥似渴,那种欣喜若狂之情至今历历在目。老师们看我功课马上退步,在成绩单上垫底不前,却如此早熟地捧读超越我年龄阶段的书籍,他们很生气。老师们想出了很多对策,但是我很顽固。这些枯燥的知识没有想象力,也没有乐趣,我不愿意学,当然也学不好。在整整12年的学校生活里,我只认识了一些希腊字母,从未学会写一句拉丁诗文。尽管父母缴纳了昂贵的学费,老师们也尽心尽力督导,我却愚蠢地忽视学习机会,我没法原谅自己。如果老师不是让我学习枯燥的语法和句法,而是引导我通过古代历史和风土人情来学习,我可能会有更好的成绩。 “有些温情” 1883年,8岁,布莱顿寄宿学校(《我的早年生活》) 幼年的丘吉尔健康状况不好,疾病反复发作。所以家庭医生建议他离开圣·乔治(丘吉尔在回忆录里称之为圣·詹姆斯),改去海滨上学。丘吉尔后来在《我的早年生活》中描述了海滨城市布莱顿的这所寄宿学校: 我在圣·詹姆斯学校成了病秧子,终于患了一场大病,父母只好把我接走。我们的家庭医生是著名的罗布森·卢斯,他当时正在布莱顿行医。大家认为我现在的体格看起来弱不禁风,应该由他持续护理。所以,我于1883年转到了两位女士在布莱顿开办的学校。 这所学校的规模比我已经离开的学校小。学费更便宜,也少了虚伪造作。这里有些温情和关爱,我之前的学校显然缺少这种温暖。我在这里学习生活了三年。尽管我差点死于一场双叶肺炎,但是这里空气清新、环境怡人,我的身体渐渐强壮起来。我可以在这里自由学习感兴趣的法语、历史,发自肺腑的感人诗歌,尤其还能学骑马和游泳。这些年的快乐生活在我脑海里镌刻下美好的画面,与我之前的校园记忆形成霄壤之别。 “水里冒出一张愤怒的脸” 1888年,13岁,哈罗公学,泳池风波(《我的早年生活》) 丘吉尔的下一所学校是哈罗公学,是他的父母再次遵照医嘱所做选择。他们认为坐落在丘陵地带的哈罗,比泰晤士河畔的伊顿公学更利于肺部虚弱的孩子尽快康复。丘吉尔从1888年13岁开始,直到1892年18岁,一直在哈罗公学寄宿就读。他擅长历史和英语,并赢取了哈罗公学和公立学校击剑比赛双料冠军。他在《我的早年生活》中写道: 我第一次去哈罗公学,适逢炎热夏季。学校拥有我所见过的最大的游泳池。与其说这是一个池子,不如说是一条河湾,河上还横跨两座桥梁。我们常常聚在游泳池里玩耍,一玩就是好半天,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