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李淑庆、李献忠、毛宏黎编著的《山地城市步道规划理论与实践》阐述了山地城市交通系统与步道功能作用及问题,研究了城市步行空间理论、城市步行交通理论、城市步道网络规划布局理论,总结了国内外典型城市步道规划实践经验,以及山地城市重庆市主城区步道规划实践经验,并给出了山地城市步道规划编制技术指引。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交通工程专业、城市规划专业、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方向)、交通运输专业等本科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城市规划学科、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研究生及相关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的参考资料。 目录 第1章 山地城市交通系统与步道 1.1 山地城市地形与空间特征 1.2 山地城市交通系统 1.3 山地城市步道 1.4 山地城市步道规划研究与实践的意义 第2章 城市步道规划基本理论 2.1 国内外步道规划理论研究概况 2.2 城市步行空间理论 2.3 城市步行交通理论 2.4 城市步道网络规划布局理论 第3章 国外城市步道规划实践经验 3.1 巴塞罗那:公共空间的建立 3.2 里昂:制定完善的城市公共空间政策 3.3 制定步行线路 3.4 改善步行环境,鼓励公交出行 3.5 新加坡:完整的城市步行系统 3.6 滨水空间的建设 3.7 其他城市 3.8 国外城市实践经验总结 第4章 国内城市步道规划实践经验 4.1 香港:完整的步道系统 4.2 贵阳:紧扣山城特色的步行系统 4.3 兰州:健身步道 4.4 珠海:轴线式慢行交通规划 4.5 广州:承载慢行交通的绿道模式 4.6 国内步道系统发展的特征 第5章 山地城市——重庆市主城区步道规划实践 5.1 重庆市主城区步行交通特征 5.2 主城区典型古代步道 5.3 主城区典型现代步道 5.4 重庆市主城区步道规划 第6章 山地城市步道规划编制技术指引 6.1 步行友好导向的城市规划 6.2 步道规划编制基础——交通调查分析 6.3 步道规划指引 6.4 步道评价指引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