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歌德思想小品(精)/名人思想名篇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德)约翰·沃尔夫冈·封·歌德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约翰·沃尔夫冈·封·歌德(1749—1832),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歌德一生著作丰富,作品充满反叛精神。代表作有《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普罗米修斯》等。
后记
永远的歌德 永远的伟大
1999年是德国大文豪和大思想家约翰·沃尔夫
冈·歌德逝世160周年。作为师从冯至先生研究歌德
的及门弟子,我自觉应以这位人类文化史上永远为
人景仰的巨星为对象,以冯至老师自称最喜欢也对
他影响最大的异国诗人为对象,1992年3月香港《现
代诗报》,冯至先生答该报编辑部主任问。撰写一篇
既含纪念意义又不乏学术价值的文字。然而一百多
年来,学者对歌德的方方面面已经谈得很多,好不
容易搜索枯肠,我才拟定出题目,试图探讨一两个
看似不成问题的问题,那就是:
一、歌德为什么伟大?
二、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今天,歌德是否仍然
伟大?
这两个对于研究和评价歌德具有总体、宏观意
义的问题,我们似乎早已了然,可实际并不如此。
因而对它们作出明确而具体的解答,就成了本文努
力要完成的任务。
跟古今中外的所有歌德研究者和崇仰者一样,
我们谁也不怀疑歌德作为欧洲“文艺复兴以来最后
的一个世界性的‘通才’”绿原:《歌德——文学
史上的一颗恒星》,《文汇月刊》1982年3月号。,
在人类文化思想史作出过极为杰出的贡献,占据了
十分崇高的地位。我们也早已习惯把歌德的名字与
但丁、莎士比亚并列,与我国的李白、杜甫、曹雪
芹并列,视他的代表作《浮士德》等为世界文学宝
库中的瑰宝和经典。我们更牢牢记着恩格斯盛赞歌
德的话,坚信他确是“最伟大的德国人”,“最伟
大的德国诗人”;确是诗歌王国中的“奥林帕斯山
上的宙斯”。因此,歌德是否伟大,对我们自然已
不成问题。
可是,要问歌德究竟为什么伟大,回答就不会
这么干脆,这么简单。
歌德生活和进行创作性劳作的时代和国度,离
我们毕竟太遥远;歌德备受推崇的《浮士德》等不
朽巨着,又实在不合我们的文学欣赏习惯和审美标
准,让不少作家、评论家读起来也感觉勉强。而尤
其令人遗憾的是,恩格斯在他那篇写成和发表于
1847年的论述歌德的著名文章中,又囿于论题,只
对歌德身上渺小和庸俗的一面作了相当全面和深刻
的分析,却几乎完全没有说明“最伟大的德国诗人
”究竟伟大在何处——这一片面性的产生,诚如恩
格斯所说,“完全是格律恩先生的罪过”。恩格斯
:《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第二部分《卡
尔·格律恩〈从人的观点论歌德〉》,收《马克思
恩格斯全集》第4卷。
由于以上三点以及其他更多的原因,我们对于
歌德究竟为什么伟大这一问题既缺少现成的权威性
答案,又难于或者说懒于通过钻研思考寻求自己的
解答,因而在歌德之为歌德,歌德之为“最伟大的
德国诗人”和世界大文豪大思想家这一点上,往往
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上面这个令人感到遗憾的结论,当然只是概而
言之。在我们研究歌德的先辈中,尤其是本世纪二
三十年代当中国掀起“歌德热”的时候,自然也有
不少人苦思冥索,穷根究底,力图弄清歌德伟大在
什么地方的问题。这儿,我只想举一位杨丙辰为例
,其他如宗白华、郭沫若、周辅成等一大批歌德研
究者和译介者,就略而不论了。
关于杨丙辰先生,今天就在我们的德语界知道
的人恐怕也已经不多;这应该讲是很不应该的。笔
者从一些零星的资料中了解到,他二三十年代任教
于北京大学德文系,当过系主任,并且被冯至先生
称作自己在北大学习德国文学时的“恩师”。秋吉
久纪夫:《诗人冯至访问记》,《中外诗歌交流与
研究》1992年第1期。这就是说,杨丙辰先生是笔者
恩师的恩师,无疑地属于我国正规的大学德语和德
国文学教学的开山祖师之列。而且,在教学之余,
杨先生还从事着译。而且,仅仅以歌德而言,仅仅
就笔者所见,他便向自己的同胞贡献出了长篇小说
《亲和力》的第一个完整译本(上海商务印书馆,
1942);在1932年纪念歌德逝世100周年前后,他还
发表了不少有见地的论文。因此,在开大学德语专
业认真研究、译介歌德和德语文学之风这一点上,
杨先生也功莫大焉,值得我们这些后辈在追本溯源
时很好地缅怀、学习和纪念。
在杨先生论述歌德的文章中,有一篇题名为《
歌德何以伟大?》,探讨的正好是笔者眼前这篇文
章所企图回答的问题。它系“为歌德殁后百年纪念
作”,可是“因为一个消息底误会,硬要马上出歌
德百年纪念专刊”,被提前于1931年发表在北平的
《鞭策周刊》第5期里。第二年,经过一点补充,文
章又收进宗白华、周辅成编的《歌德之认识》一书
。这本书虽说意义重大,也富有学术价值,编成后
却没出版商肯接受,只好由宗白华自费出版,于
1933年交南京钟山书店发行。
……
与歌德同时代的法国大批评家托马斯·卡莱尔
,在他1832年发表的《歌德之死》中写道:“他的
逝世宛如日落。太阳所展示的是万物的实体,这位
世界诗人则是万物的精神洞察者和展示者。这个人
的活动将影响何等深远啊?只要能相信这样一位诗
人的存在,对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是一种奖赏。”
十六年后,恩格斯在《英国现状》一文中说:
“歌德很不喜欢跟
目录
代序 思想家歌德
一 人·人性·人生
二 自然·宇宙
三 社会
四 宗教
五 哲学
六 文学艺术
七 立身行事
八 爱情
代跋 永远的歌德 永远的伟大
精彩页
要是在道德伦理方面,他也懂得节制就好了
——评说拜伦
“他生性天马行空,好高骛远,能以遵守‘三一律’来约束自己。真是一件好事。要是在道德伦理方面,他也懂得节制就好了!他办不到这点,便是他的致命伤;完全可以讲,他毁就毁在放纵不羁。
“他一点没有自知之明。他总是狂热、冲动,头脑发昏,既不清楚也不考虑,自己究竟在做什么事。他自己为所欲为,看别人却一无是处,这一来肯定自己也没好结果,把全世界都变成了自己的敌人。他那篇《英格兰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一开始就得罪了那帮文学精英。随后哪怕只为了活下去,他也必须后退一步。可在接下来的作品里,他继续与人家对着干,这也看不顺眼那也看不顺眼;国家和教会也敢去碰。如此不顾一切地蛮干,使他在英国呆不下去了,再过一段时间欧洲也可能把他赶走。他在哪儿都觉得空间狭窄,他享受着无边无际的个人自由仍感到憋闷;世界对于他是座监狱。他奔赴希腊并非心甘情愿的决定,是他与世界的别扭关系驱赶他去了那里。
“他与传统决裂,与爱国主义决裂,这不只毁了他这样一个优秀的人;他的革命理想和与此相联系的经常情绪激烈,也不容许他的天才得到充分发挥。还有他老是反对别人、挑剔别人,同样有损他自己的那些优秀作品。倒不仅仅是诗人的不满情绪会传给读者,而是一切的反对都会导致否定,而否定的结果只有虚无。我如果见坏就说坏,那又能得到多少好处?可如果我把好的也说成坏的,那害处可就大啦。谁真要想成就事业,千万不要咒骂,千万不要去忧心那些做颠倒了的事情,而应该永远只做正确的事。因为需要的不是摧毁,而是建设;建设将使人类感受纯粹的快乐。”
“所有英国人生来都不爱独自思考;精力分散于各种琐务并热衷党争,根本静不下心来提高自己的修养。但作为实践家,他们却很伟大。
“这样,拜伦爵士从来不能好好自我反省;因此他即使进行反思也从来不会成功,例如他那句‘钱要多但不要权威’就莫名其妙,好像钱一多权威便自然削弱了似的。
“然而他的创作却都成功了,真可以讲,他这个人是灵感取代了思索。他必须不停地写作;须知在创作中,一切来自人的特别是心灵的东西,在他都很杰出。他写起诗来就像女人生孩子;她们不用思考,也不知道是怎样生出来的。
“他是一位伟大的天才,一位天生的诗人;在我看来,没有任何人身上有他与生俱来的那么多做诗的天分。还有在把握外在事物和洞悉历史情境方面,他也与莎士比亚一般伟大。不过作为纯粹的个人,莎士比亚更加杰出。对此拜伦心中有数,所以也不多谈论莎士比亚,尽管他把莎士比亚的作品大段大段地背得烂熟。他真恨不得将莎士比亚给否定掉,因为他的快活爽朗如同横在他前进路上一块巨石,他感觉自己无法越过。他不否定蒲伯,因为不害怕蒲伯。只要一有机会,他就提起蒲伯,对蒲伯钦敬有加,因为他清楚,蒲伯于他只是一道背景而已。”
歌德谈起拜伦来似乎滔滔不绝,我呢,听他讲也不知疲倦。在几段小的插话之后,歌德接着讲:
“身居英国上议院议员的高位,对拜伦十分不利。因为任何天才都要受外界的影响,更何况出身又如此高贵,家资又如此豪富。中等的家庭环境,对于一位天才要有利得多;所以我们也发现,伟大的艺术家和诗人全都出自中层阶层。(P122-123)
导语
约翰·沃尔夫冈·封·歌德著的《歌德思想小品(精)/名人思想名篇》为我国著名的歌德研究者杨武能先生对歌德最富有思想性和可读性的作品的翻译、选编、解说。
其内容涉及歌德关于人生、道德、修养、游历、家庭、婚姻、教育、文化、哲学、历史、社会和政治等各个方面的思考和观点。
序言
思想与思想家
人何以能成为万物之灵长?人靠什么区别于其
他生物?
有回答曰:人有语言。其实,照我看,语言只
是思想的载体;因此,归根结底,人区别和优越于
其他生物靠的是思想。
还有一个回答是:人会制造工具。其实,要制
造工具,首先得需要使用工具以及有如何制造工具
的想法,俗话说,“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因此,归根结底,能制造工具的人之优越于其他生
物靠的仍然是思想。
从古至今,是思想的萌生、演变、深化、提高
,促进了人类本身从原始到现代的不断进化,推动
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正如人区别
和优越于其他生物靠的是思想,人本身也以思想而
有高低、善恶和贵贱之分:思想高尚、博大、深刻
者多为人类的精英和社会的栋梁;思想平庸、低下
、浅薄者则组成碌碌终日的芸芸众生。前者即人类
精英和社会栋梁,他们往往都是以自己卓越、超前
的思想推动历史发展的思想者乃至思想家。
世间表现人本身形象的雕塑作品不计其数,但
最感动我们、获得全世界最广泛认同的只有一件,
那就是罗丹的“思想者”,因为它表现了人的本质
,表现了人的伟大和人的痛苦,一句话,表现了我
们人类自己。歌德伟大诗剧《浮士德》的主人公老
博士浮士德也自始至终是一位思想者,也始终在痛
苦地思索着带有普遍意义的宇宙和人生的大问题,
可以视为人类的一位杰出代表,因此他的痛苦、他
的思索、他的追求获得了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因
此诗剧本身便成为世界文学旷世不朽的经典杰作。
还有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也一样因为其高贵、博
大、深邃的思想而响彻寰宇,万代流传……
不同领域出类拔萃、领袖群伦的人物,都以杰
出的成就对人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都可能是自己
领域的思想家,即部门思想家,如政治领域的政治
思想家,文艺领域的文艺思想家,军事领域的军事
思想家,科学领域的科学思想家,等等。相对而言
,还有一些专门以思考宇宙、人生带有普遍和本原
意义的问题即宇宙观和世界观问题为职志的思想家
,他们便是职业的哲学家。为便于区分,后者即职
业思想家或哲学家,又叫元哲学家,前者即部门思
想家又叫部门哲学家。
“最伟大的德国人”与“歌德时代”
古往今来,德意志民族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大哲
人和大思想家,因此是举世公认的最善于思索的民
族。恩格斯称歌德为“最伟大的德国人”,原因当
不只在歌德写过《浮士德》和《少年维特的烦恼》
等不朽杰作,开创了德语文学的新纪元,更多地还
应该在于这位文学家有着杰出、非凡、博大而超前
的思想,在于他的思想体现了德意志民族的民族特
性和民族精神。“最伟大的德国人”这个称号,非
伟大的思想家莫属!
恩格斯在《英国状况》一文中指出,只有熟悉
德国民族发展的另一个方面即哲学方面的人,才能
真正理解诗人歌德的伟大,并且讲:“歌德只是直
接地——在那种意义上当然是‘预言式地’——陈
述的事物,在德国现代哲学中都得了发展和论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652页。这就是
说,歌德不只是伟大的诗人和作家,也是伟大的思
想家和哲人,只不过他陈述事物的方式并非一般哲
学家通常使用的逻辑推理和思辨,而用了文学家的
形象思维,仰仗的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和情节,也
即恩格斯所谓“直接地”、“预言式地”罢了。
反过来,我们当然也不妨讲,歌德正因为是伟
大的哲人和思想家,才成了真正伟大的诗人和作家
,才成了世界文学史上光照古今的巨星。纵观德国
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全部历史,能像歌德似的同时
称得上伟大思想家者确乎没有几人。须知文学家歌
德不仅仅是一位部门哲学家,还是一位元哲学家。
尽管歌德没有像康德、黑格尔们似的构建自己的哲
学体系,写出一部完整的哲学论着,他却以自己富
含哲理的作品乃至言行影响了不只一个时代。特别
是由他的一系列作品表现的浮士德精神,更集中体
现了整个西方的精神亦即近代资本主义的精神。
就因为有歌德——当然也包括席勒、贝多芬、
康德、黑格尔——等一批德意志民族的大思想家和
民族精神的代表人物维系着,一次次遭受分裂、身
处逆境甚至绝境的德国才得以重新统一,重新奋起
,重新跻身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即使在第二次世
界大战以后两个德国水火不容、你死我活的年代,
所有德国人的心目中仍只有一个歌德;歌德曾长期
生活、创作和思考的魏玛,仍被视为整个民族的文
化圣地;在德国什么都一分为二的情况下,唯歌德
协会仍然只有魏玛的一个,仍然保持着统一。也就
难怪,当代德国权威的歌德研究家K.R.曼德尔科夫
要说,歌德“已成为德意志民族同一性的隐蔽中心
”K.R.曼德尔科夫编《批评家看歌德》,第1卷“导
言”,慕尼黑贝克出版社1975年版。。这一显示了
思想和精神强大威力的事实,我们也不妨看作恩格
斯称歌德为“最伟大的德国人”的重要注脚。
……
歌德之所以能写出《浮土德》这样的不朽杰作
,之所以能成为各国人民共同景仰的世界大文豪,
正由于他有着为全人类而写的明确意识。因此,歌
德心目中的世界文学的第二个含义,就是它不仅仅
属于一个地区、一个民族,而且属于全人类和全世
界。所以他深信,“诗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但是与此同时,歌德又讲要“让不同的个人和
不同的民族保持自己的特点”,讲世界文学“并不
意味着要求各民族思想变得一致”——这就是歌德
对世界文学解说的第四层意思。作为一位德国作家
,歌德不只一次强调“在未来的世界文学中,将为
我们德国人保留一个十分光荣的席位”。正因此在
创作实践中,他一方面努力吸收其他民族文学的优
点,奉行“拿来主义”,但同时却不放弃自己的传
统;他创作的《西东合集》也罢,《中德四季晨昏
杂咏》也罢,其基调仍然是西方的,德国的,歌德
的。他的浮土德,这位人类杰出的代表,仍然是一
个德国男子。总而言之,歌德有关世界文学的思想
以及实践,都绝无抹煞民族特点和否定历史传统的
意思。
整个看来,歌德关于世界文学的思想,既富于
博大、积极、进步、乐观的人文精神,也充满深邃
、超前的辩证精神。
歌德在差不多180年前形成的世界文学构想,已
有了近乎于文学、文化领域中的“全球化”思维;
他就此提出的一系列观点,诸如为迎接“世界文学
”时代的到来而力主各民族之间“实现真正的普遍
容忍”,认为民族仇恨乃是“文化水平”低下的产
物,希望“让不同的个人和不同的民族保持自己的
特点”,亦即在正视全球化、强调世界性的同时仍
尊重和保持多样性等等,不只其超前性质不说自明
,而且对我们思考当今引发了诸多困惑和矛盾的所
谓“全球化”问题,仍不无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
意义。
歌德大胆而超前的思想不胜枚举。在自然科学
领域,除了他那曾经引领时代潮流的形变理论,他
在《浮士德》中对Homoculus(人造人)的描写更可谓
有趣而惊人,因为不只让人想到我们今天的试管婴
儿,而且在德国已有学者把它与基因工程和克隆人
的论争联系了起来。至于在社会和家庭伦理方面,
小说《亲和力》表现的婚姻、恋爱观,在十九世纪
初超前到了惊世骇俗的地步,而在今一天的西方乃
至我们这里却正好时兴。
结语
在人类社会产生的思想家中,歌德无疑占有一
个独特而显眼的位置。他思想的卓越、深刻,堪与
柏拉图、康德、黑格尔等媲美;他的胸怀博大、高
瞻远瞩,却几乎无人可及。中外古今,像歌德似的
兼为大作家和大思想家者屈指可数,甚至可以讲只
有一个,正如“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恩格斯语)
只有一个一样。
由此想到百年来我国包括我本人的歌德译介和
研究,主要还只着眼于歌德的文学创作,忽略了他
留给我们的更加丰富、巨大的思想遗产。因此我们
仅仅把歌德看成一位作家和诗人而忽略了他是伟大
的思想家,这使我们见木不见林,使我们的译介和
研究仍停留在作家生平及其作品文本的局部和表面
,而没有深入他思想家的本质做总体精神的把握。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缺陷。在此情况下;比较
全面、深入地做思想家歌德这个题目的研究,笔者
以为在今天便有了迫切的补课意义。
内容推荐
歌德不只是伟大的诗人和作家,也是伟大的思想家和哲人,只不过他陈述事物的方式并非逻辑推理和思辨,而是文学家的形象思维,仰仗的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和情节。本书由著名的歌德研究者、翻译家杨武能先生翻译、选编、解说。全书汇集了歌德有关爱情、人生、宗教、社会、自然、科学等各方面的深邃思想,全面展现了这位杰出的思想家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为我们带来了文学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
约翰·沃尔夫冈·封·歌德著的《歌德思想小品(精)/名人思想名篇》值得永久珍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