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根在草原(东乌珠穆沁旗定居牧民的生计选择与草原情结)》是作者张昆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境内,长达三年多田野调查基础上完成的民族志报告。全书以生活于草原腹地典型的蒙古族游牧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东乌旗定居牧民生计选择和草原情结为中心的研究,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实践主体如何以其自身的“文化根基”维系和延续游牧生计及其精神世界的动态图景,在此过程中牧民对草原的依恋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书可以为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学者及高校学生提供借鉴参考。 作者简介 张昆,1983年生,蒙占族,内蒙古商都人。201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高等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人类学、民族经济文化与牧区社会发展。先后在《民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对内蒙占草原生态及牧区社会发展有长期实地调研经验,并在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农牧业局挂职锻炼一年。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田野:选择与进入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相关学术史回顾 第二章 走进田野:东乌旗游牧社会的生存面貌 第一节 田野点介绍:草原腹地的蒙古民族旗 第二节 生存环境:气候地貌与生态条件 第三节 从游牧到定居:草场公有制的终结与家庭经营的开始 小结 第三章 在变迁中选择:家庭牧场的生计策略 第一节 恪守传统:放牧方式与畜群管理 第二节 转变与适应:家庭牧场的经营实践 第三节 博弈与互动:生态政策背景下的适应策略 小结 第四章 家庭与合作:游牧生计的延续之道 第一节 多元合作:以家庭为基础的合作策略 第二节 合作的组织化:合作社的复出与发展 小结 第五章 生计与社会:定居之后的牧民生活 第一节 空间与生活:居住格局转换中的家庭生活 第二节 意识与贫困:牧业经营中的生活图景 第三节 以“旗”为视角:牧民的社会分化 小结 第六章 自觉与回归:作为游牧基础的精神世界 第一节 生态观念与文化自觉:敖包祭祀 第二节 “大传统”与“小传统”合力维系下的那达慕展演 第三节 寻找失落的草原情结:传统文化与传统教育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探讨 第一节 从游牧到定居:家庭生计的适应策略 第二节 游牧经济并未因定居而断裂 第三节 “动中有定”:精神世界与草原情结 附录 附录一 东乌珠穆沁旗历年人口普查情况(1981~2012) 附录二 东乌珠穆沁旗草场分类系统 附录三 2013年东乌珠穆沁旗巴彦敖包祭祀活动记录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