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物种起源(全新修订版)/中小学生阅读文库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作者 (英)达尔文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达尔文著的《物种起源(全新修订版)/中小学生阅读文库》主要讲述了生物变异、生存斗争、杂种性质、地质记录的不完整性、生物分布等内容。生物变异分为家养状态下的变异和自然条件下的变异两种,而动物在进行变异的过程中会出现生存竞争,这里的竞争包括相同物种之间的竞争和不同物种之间的竞争,但同一物种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不同物种或者不同变种之间进行交配会产下杂种,但不同物种形成的杂种常常是不育的,而不同变种形成的杂种往往可育;生物都是从简答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慢慢发展起来的,这不是超自然力量干预的结果,而是自然界内部斗争的结果。
作者简介
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代表作有《物种起源》《兰科植物的受精》《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人类和动物的表情》等。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家养状况下的变异
第二章 自然状况下的变异
第三章 生存斗争
第四章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
第五章 变异的法则
第六章 学说的难点
第七章 对于自然选择学说的各种异议
第八章 本能
第九章 杂种性质
第十章 论地质记录的不完整
第十一章 论生物在地质上的演化
第十二章 地理分布
第十三章 地理分布(续前)
第十四章 各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形态学、胚胎学、残迹器官
第十五章 重述与结论
序言
在我作为博物学者搭乘“贝格尔号”皇家军舰
环游世界时,我曾被在南美洲看到的一些事实深深
打动,这些事实和生物地理分布、现存的和古代的
生物的地质关系有关。这些事实,似乎可以对物种
的起源提供某些说明,本书在以后的各章将会对此
有所论述。物种起源的问题曾被一位伟大的哲学家
看做是极其神秘的。回国之后,在1837年,我便想
到假如我能细心地搜集和思索所有与这个问题相关
的各种事实,或许可得到一些结果。经过五年的研
究、思考,我记录了一些简短的札记。在1844.年
,这些札记被我扩充为一篇纲要,以表述一些我当
时认为确实的结论。我从那时直至现在,都没有动
摇过探讨这个问题的决心。希望读者可以原谅我的
这个琐碎的陈述,因为这些可以证明我并非轻率地
作出这些结论。
到现在(1859年),虽然我的工作即将结束,
但是全部完成它尚且需要很长时间,然而我的身体
状况越来越糟,在朋友们的劝说下,我决定先发表
这个摘要。之所以这么做的直接原因是,华莱士先
生当时正在研究马来群岛自然史,他所作的关于物
种起源的一般结论,基本上与我的吻合。在1858年
,他将一份关于物种起源问题的论文寄给我,嘱我
转交查尔斯·莱尔爵士,这篇论文被莱尔爵士推荐
给林纳学会,并在该会第三卷会报上刊登出来。莱
尔爵士与胡克博士对于我所从事的工作都有所了解
,胡克也曾读过我于1844年写的纲要。因此他们建
议我从我的原稿中摘取一些提要,与华莱士先生的
优秀论文一起发表。
我发表的这个提要并不十分完善。目前对于有
些论断,我还无法提出参考资料和依据,然而我期
望读者能信任我的论述。尽管我向来力求审慎,并
且只采用可靠的依据,但仍不能避免错误的出现。
我只能用少数事实来做事例,说明我得到的一般结
论,希望这样已经足够了。当然,在今后我一定要
把我所依据的所有事实和参考文献资料详尽地发表
出来,没有人比我更能体会这种必要性,我希望在
将来某部论著中能实现这个愿望。这是因为我确切
地意识到,本书所讨论的几乎所有问题都有事实证
明,而这些事实又经常会引出与我的论述直接相反
的结论。只有叙述和比较每一问题的正反两面的事
实和论据,才可得出公平的结论,可是在这里还没
有办法做到这一点。
有许多博物学者曾慷慨地给予我帮助,有些甚
至是不曾相识的,但由于篇幅有限,我无法对他们
逐个表达谢意,这点令我感到十分遗憾。但是我却
不能失掉这个向胡克博士表达我深切谢意的机会。
最近十五年来,他凭借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论断,
尽一切可能地在诸多方面给我以帮助。
关于物种起源,假如一位博物学者对生物的相
互亲缘关系、胚胎关系、地质演替、地理分布,以
及其他与此类似的事实进行思索,那么我们可以想
象到,他或许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物种同变种一样
,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而非独立创造出来的。
尽管如此,一个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也无法令人满
意,除非我们可以科学地解释这个世界的无数物种
如何产生了变异,以获得让人称赞的这般完善的构
造与相互适应性。博物学者们常认为变异的唯一可
能原因是诸如气候、食物等之类的外界条件。就某
种意义上来说,就像以后将要讨论的,这是正确的
;然而,如果把能巧妙地取食树皮下的昆虫的啄木
鸟,它的脚、尾、嘴等固有构造,也只是归因于外
界条件,这会是多么的荒谬。再如槲寄生,需要从
其他树木中汲取养分,通过某几种鸟来传播种子,
更因它是雌雄异花,必须依靠某几种昆虫才能实现
异花授粉。所以,如果用外界条件、习性或植物本
身的倾向,说明这种寄生生物的构造以及它和若干
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也同样是不合理的。
所以,弄清生物变异与相互适应的途径,尤为
重要。在探讨本题初期,我就发现对家养动物和栽
培植物的研究为这个问题提供了较好条件。结果证
明这是正确的,我发现在其他错综复杂的情况下,
有关家养状况下变异的知识有时即使尚不完善,但
总能提供最好最可靠的线索。尽管这类研究,通常
会被博物学者们忽略,但我仍敢于相信它所具有的
高度价值。
出于以上原因,我用本书第一章来讨论家养状
况下变异的原因。由此,我们发现大量的遗传变异
至少是有可能的;同时也将发现,人类具有强大的
选择力量使连续的细微变异得以积累。接下来,我
就要探讨在自然状况下物种的变异。然而遗憾的是
,我只能非常简略地对这个问题加以讨论,因为要
妥当处理这个问题,必须依靠长篇的大量事实。不
管怎样,我们仍可以讨论对变异最有利的环境条件
。之后的一章要讨论马尔萨斯学说于整个动物植物
界的应用,即世间所有生物的生存斗争是它们以几
何等级高度繁殖的必然结果。由于任何物种产生的
个体,超过其所能生存的个体,遂产生了生存的斗
争,那么任一生物的变异,无论多么细微,只要在
复杂且多变的生活条件下对自身有利,就会获得较
好的生存机会,因而被自然选择了。由于遗传学原
理,所有被选择下来的变种都倾向于繁殖已变异的
新类型。
在第四章里我将对自然选择的基本问题详细论
述,至此我们便可看到自然选择如何促使改进较少
的生物大量灭绝,并引发我所说的“性状分歧”。
在第五章我将讨论复杂的、不甚明了的变异法则。
接下来的五章中,将会对最明显、最重要的难点进
行讨论:第一,转变的困难,即一个简单的生物或
器官,经过怎样的变异,可以改进为高度发展的生
物或精密的器官。第二,关于本能,也就是动物的
精神能力。第三,杂交问题,异种杂交的不育性和
变种间杂交的可育性。第四,地质记录不完全。第
十一章中,我要考察的是生物在时间上的地质演替
。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则是论述生物在空间上的地
理分布。第十四章中,将讨论生物分类或相互之间
的亲缘关系,包括成熟时期和胚胎时期。我将在最
后一章,对全书进行扼要的复述并附简短的结语。
如果我们承认自身对那些生活在我们周围的生
物之间关系的高度无知,那么,也就不会有人奇怪
为何我们至今还不能解释一些关于物种和变种的起
源的问题。为什么某个物种分布广泛且数量大,而
另一近缘种却分布狭小且数量稀少,这些问题有谁
可以解释呢。但是这些关系都是高度重要的,因为
它们决定着这个世界上现在所有生物的繁盛,并且
我确信也决定着这些生物以后的成功与变异。在地
质历史时期里,生存在世界上的无数生物之间的关
系又如何,我们所了解的就更少了,尽管许多问题
至今隐晦不明,而且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也不十
分清楚,但通过我能力范围之内的审慎研究和冷静
判断,我非常肯定,至今许多博物学家仍旧坚持的
,也就是我以前所坚持的观点——任何物种都是独
立创造出来的——是错误的。如今我确信,物种并
非不变的,那些所谓同属的物种一般看来都是另一
个已经灭绝的物种的直系后代,就像任一物种的变
种都是这个物种的后代一样,并且我还相信自然选
择在变异过程中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虽然这种作
用不是唯一的。
导语
《物种起源(全新修订版)/中小学生阅读文库》是达尔文论述生物进化的重要著作。在《物种起源》中,达尔文首次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他使用自己在环球科学考察中积累的资料,试图证明物种的演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方式实现的。
本书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生命科学本身,已经成为人类思想史上光芒四射的灯塔。
书评(媒体评论)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包含我们的理论的自然
科学基础。
——德国思想家 马克思
我认为《物种起源》这本书的格调是再好也没
有的,它可以感动那些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的人们
。至于达尔文的理论,我准备即使赴汤蹈火也要支
持。
——英国博物学家 赫胥黎
精彩页
习性和器官的使用与不使用的效果;相关换变异;遗传
习性的变化可以产生遗传效果,例如植物从某种气候迁移到另一气候,它的开花期会有所变化。对于动物而言,身体各部分的常用或不常用的影响更为明显;例如,在占全身骨骼的比例上,家鸭的翅骨轻于野鸭,但腿骨却重于野鸭;这种变化明显是由于家鸭较它野生的祖先少飞多走。母牛和母山羊的乳房,相比不挤奶的地方,惯于挤奶的地方发育得更好,并且此种发育是可遗传的,这或许是使用效果的另一个例子。有些地方常常可以见到长有下垂耳朵的家养动物,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动物很少受惊而不常使用其耳朵肌肉,此种观点或许是成立的。
对于诸多支配着变异的法则,我们只能模糊地理解为数不多的几条,在以后的篇幅中再略加讨论。在此处,我只打算说一说所谓相关变异的法则。胚胎或幼体若发生重大变化,也许会引起成熟动物的变化。在畸形生物中,相异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十分奇妙的,小圣·提雷尔在著作中记载了许多相关事例。饲养者们都确信,长的头几乎总是伴有长的四肢。有一些十分奇怪的相关的例子,比如毛色全白而蓝眼的猫通常都是聋的;然而近来泰特先生说,这种情形仅适用于雄猫。在动植物中,有很多体色与体质特性相关联的显著例子。依据霍依兴格搜集的事实,白毛的绵羊和猪食用某些植物,会受到损伤,而深色的个体却可以避免这种损伤。最近怀曼教授,告诉我一个关于这种现象的好例子:一些维基尼亚地方的农民养的猪都是黑色的,农民告诉他,这是因为一一旦猪食用赤根,骨头就会变成淡红色,而且除了黑色变种之外,猪蹄也会脱落;此地的放牧者又说,“在一胎猪仔中,我们常选黑色的来养育,因为只有它们才有较好的存活机会”。其他如没毛的狗,牙齿不全,长毛和粗毛动物,往往有长角或多角的倾向;毛脚的鸽,外脚趾间有皮膜;短嘴的鸽,脚比较小;长嘴的鸽,脚比较大。因此人们如果选择一种特性,就会由此增强这种特性,同时由于神奇的相关法则,几乎一定会在无意中获得身体其他部分构造上的改变。
各类未知的,或不甚了解的变异法则的结果是非常复杂的、各式各样的。仔细研究几种古老栽培植物,如风信子、马铃薯以及大丽花等的论文,是十分必要的。变种和亚变种之间在构造和体质上所表现出的无数细微差异,的确会令人感到惊异。生物的整个体制,好像成为可塑的,并且与其亲类型的体制相比具有十分细微的差异。
各种不遗传的变异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然而可以遗传的构造上的差异,不论是细微的或是在生理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其数量和多样性确实是无法估量的。关于这个问题,最完善与最优秀的论文便是卢卡斯博士的两大卷著作了。几乎所有的饲养者都确信遗传倾向是非常有力的,类生类是其基本的信念:只有理论家们才对这个原理产生怀疑。当任何构造上的偏差总是出现,并且出现在父子之间时,我们无法判断这是否是由于相同原因对二者产生作用的结果;然而,在数百万个个体中,因为环境条件的某种奇异结合,任何十分罕见的偏差,偶然在父代身上出现并且又在子代身上重现,这时这种纯机会主义的重现几乎迫使我把它归因于遗传了。但是很罕见的偏差,在环境条件异常结合的作用下,在几百万个个体中,偶然地发生于母体,之后又重现于子代,这时纯机会主义就会使我们将其归于遗传。想必我们都听说过,在同一家庭中某些成员身上出现变白症、刺皮及多毛等状况。假如奇异的和罕见的构造偏差确是遗传的,那么不大奇异而较常见的偏差,当然也同样可看做是遗传的。因此,观察这个问题的正确途径,乃是把不同性状的遗传当成规律,不遗传当成例外。
P4-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3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