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林汉达编著的《林汉达前后汉故事全集(悦读本3汉武盛世)》收录了《方士的诡计》《金屋变为冷宫》《夜郎自大》《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天下十三州》等故事。 阅读本书,看汉武帝打败匈奴,凿通西域,平定四方,推崇儒家,把国家带到强盛的顶点! 作者简介 林汉达(1900-1972),浙江慈溪人,著名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曾任燕京大学教授、教务长,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民主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等。林先生是语文现代化的积极推动者,一生向传统教育挑战。对中国的汉语拼音改革、成语通俗化、扫盲等工作做出了极大贡献。他写的通俗历史读物,如《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故事集》《东周列国故事》《前后汉故事》《三国故事》等是一代代中国孩子的历史启蒙读物,是流传了半个世纪的岁月经典。 目录 往边疆移民 废除肉刑 方士的诡计 有生必有死 削地 平定七国 金屋藏娇 绝食 排斥百家 金屋变为冷宫 滑稽大王 帮闲文人 马前泼水 反攻匈奴 灌夫骂座 夜郎自大 长门宫 飞将军 加强边防 武功爵 通西域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再通西域 求神仙 天下十三州 强求“天马” 扣留使者 苏武牧羊
导语 《林汉达 前后汉故事全集》曾用书名《前后汉故事新编》,讲述从秦朝农民起义到东汉末年的历史,共140个历史故事。语言风格是正宗的“林汉达风格”,“京味儿白话”是其主要特征,叙事则一线贯穿,全书浑然为一体,一段段读下去就能了解一段历史。该书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也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尤其适合小学以上年龄段读者。林汉达编著的《林汉达前后汉故事全集(悦读本3汉武盛世)》是其中一册。 精彩页 这次回来,满想留在朝廷里,谁知道又叫他到梁国去,一肚子的牢骚简直没有地方可以发泄。他就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提醒汉文帝。主要的是说:“分封的列王各人占据各人的地盘,培养自己的势力,将来一定不容易控制;匈奴屡次侵犯北方,总得想个抵御的办法。”汉文帝知道贾谊的才能,可是也看出了他的缺点。他认为贾谊年纪太轻,火气太大,尽管说的话很有道理,可是事情得一步一步地去做,不能一下子要求太高、太急。性子太急,要求太高,不但事情办不好,而且容易得罪人。因此,汉文帝叫贾谊先去做梁王的太傅,一来免得他老受大臣们的排挤,二来希望贾谊积累一些经验,懂得一些人情世故,将来好做更大的事。 就在这个时候(公元前174年,汉文帝六年),冒顿单于死了,他儿子做了匈奴王,称为老上单于。老上单于屡次侵犯边疆,加上汉朝的一个臣下,名叫中行说(说yue;中行,姓)的,他做了叛徒,帮助匈奴跟汉朝为难,贾谊又上了一个奏章。他说:“匈奴有多少人呢?只不过汉朝的一个大县罢了。汉朝这么大的天下反倒受着一个县那么大的匈奴的欺负、压迫,朝廷上的文武百官是干什么的?皇上怎么不派我去对付匈奴呢?用我的计策,我准能把单于和中行说拴着脖子牵到长安来。”汉文帝更觉得这小伙子太狂妄了,又是喜欢他,又是替他担心,只好把他的奏章搁在一边。 贾谊虽然没有机会去攻打匈奴,可是梁王刘揖很尊敬他。他们俩不但是君臣和师生,而且还做了好朋友。想不到后来梁王跑马摔死了,贾谊哭得死去活来。他自己责备自己没好好地看着梁王,失了师傅的本分。打这儿起,他更加心灰意懒,不顾自己的身子。这位很有才能的青年过了一年也死了,死的时候才三十三岁。汉文帝立第二个儿子淮阳王刘武为梁王,代替刘揖;又重用了另一个有才能的人,叫晁错的,代替贾谊,叫他去帮助太子刘启。 晁错是颍川(郡名,包括河南中部和南部)人。他喜欢文学和法学。那时候,汉文帝征求经书,单单短了一部《尚书》。听说济南伏生正拿《尚书》教授齐、鲁的儒生,可是他已经九十多岁了,不能上长安来,汉文帝就派晁错到济南去向伏生学习。伏生原来是秦朝的博士,因为秦始皇禁止民间私藏诗书,伏生只好把书都烧了,只有这部《尚书》是他的专门研究,怎么也不肯烧毁。他就偷偷地把这部书砌在墙里。秦朝末年,天下大乱,接着,楚汉相争,伏生到别的地方去避乱。直到汉惠帝时代才把秦朝不准私藏诗书的法令废除(公元前191年)。伏生回到家里,把砌在墙里的那部书拿出来,大部分已经霉烂,只剩了二十九篇大体不错,可还有些破碎不全,只能凭伏生的记忆补上去。 晁错拜伏生为老师,可没法听懂他的话,不但济南跟颍川方音不同,而且伏生牙齿全掉了,发音也不清楚。幸亏伏生有个女儿叫义娥,她也精通《尚书》,替她父亲一句句地传话,晁错总算了解了大意。为这个,伏义娥实际上做了晁错的老师。 晁错也像贾谊一样,对内主张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对外主张抵抗匈奴的侵犯。(P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