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鬼谋者著的《武田信玄》是一部人物传记作品。 狂飙的日本战国时代,20岁的少年英豪武田信玄,在家老和百姓的支持下,兵不血刃地放逐了暴虐无道的父亲。年轻的脉搏,充满欲望与野心。自立为甲斐国主的他,随即以雷霆万钧之势进攻信浓。他努力开疆阔土,往复争战。他的军旗上写着孙子的名言:“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旌旗所指,战无不胜。 平定信浓之后,信玄梦想着挥军西上,直入京都。但夙敌上杉谦信始终牵制着信玄,于是甲斐之虎只有在川中岛迎接与越后之龙的对决了。川中岛大会战获得胜利的武田信玄,一步步走向号令天下的大道,然而长子义信的想法却与信玄相左,信玄不得已幽禁了义信,继续追击强敌,进兵关东,迫近小田原城,攻陷骏河府中城。 甲州、信州全域已入版图,一方之雄的武田信玄却遭病魔缠身。数十年的梦想支撑着他,他还是参拜了母亲、正室、长子的茔墓,辞别了心爱的妻妾,踏上西上的道路。这是一代名将的最后一击。他虽在三方原战胜了德川家康,却已时不我予。信玄一生快意恩仇,可谓此生无憾,却在最终的胜利即将唾手可得时,无端地被病魔击倒,只能遗憾地将目光望向咫尺的京都。 信玄金戈铁马的生涯中,伴随着无数浪漫的篇章。战场上他杀伐决断,居馆里却柔情似水。不美满的政治婚姻之外,信玄有着无数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武田信玄,在战争与爱情之间…… 目录 序章 卷之一:潜行如林 第一章 从清和源氏说起 第二章 甲斐之武田 第三章 生于战国 第四章 父与母 第五章 少年英杰 第六章 元服之礼 第七章 海野口的奇迹 第八章 宗三左文字 第九章 父与子 第十章 宿命的轮回 卷之二:侵略如火 第一章 信浓的群山 第二章 守势 第三章 诹访征服 第四章 恶鬼与美人 第五章 名君之政道 第六章 信浓的智囊 第七章 相模巨人北条氏康 第八章 悲风上田原 第九章 小笠原的结局 第十章 砥石大溃退 第十一章 奇迹般的扭转 卷之三:龙云虎风 第一章 越后有苍龙 第二章 龙虎初相逢 第三章 龙之上京,虎之同盟 第四章 第二次川中岛对决 第五章 忍者之道:户隐与轩辕 第六章 武田的女婿 第七章 三战川中岛 第八章 武田入道信玄 卷之四:天地对决 第一章 龙战关东 第二章 武田二十四将 第三章 从妻女山到八幡原 第四章 龙虎生死斗 第五章 西上野之岚 第六章 箕轮城陷落与剑圣传说 卷之五:托体同山 第一章 太郎义信的阴谋 第二章 京都远望 第三章 第一次骏河侵攻 第四章 驰骋关东 第五章 三增岭合战 第六章 再战骏河 第七章 往京都之路 第八章 三方原之战 第九章 信玄之死 第十章 从长筱到天目山
序言 历史的长河,因为有乱世的存在,才会参差起 伏、波澜壮阔;乱世的天空,因为有英雄如流星般 闪过,如烟火般绽放,才显得缤纷绚烂。 公元1467—1615年,是日本最大的乱世——战 国时代,在这一时期,涌现过一些类似中国春秋五 霸般的乱世霸主,最有名者,莫过于被称作“天下 人”的乱世的革新者织田信长,日本的统一者丰臣 秀吉,江户幕府的开创者德川家康。“天下人”, 指掌控天下的中枢——京都,拥有控制天皇进而号 令日本地位的霸者诸侯。这些人,自然也都是在乱 世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的胜利者,织田信长,奠定 了日本由乱世走向统一的基础;丰臣秀吉,承接了 织田信长意外身亡后的乱局,统一了全日本;德川 家康,开创了统治日本三百年的江户幕府。 虽然“天下人”的威势足以转动整个日本战国 的历史车轮,但在日本东部的山国甲斐,有一名武 将,以一介地方豪雄,却被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与 德川家康视作最大的敌人,他的赤备铁骑,将数位 “天下人”蹂躏于马下;他的“风林火山”军旗, 曾经势如破竹地直指京都;他与宿敌的五次对决, 被视作日本战国的龙虎之战。这个人,就是号称“ 甲斐之虎”的战国武将——武田信玄。
导语 智勇双全,用兵如神,一生罕有败绩的战国第一名将武田信玄,一手缔造甲斐精锐铁骑,将骑兵战术运用到极致的卓越兵法家。在其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只有上杉谦信可以困扰他,只有病魔死神能够战胜他…… 《武田信玄》作者鬼谋者以文学化的传奇之笔,将一个活脱脱充满传奇化的人物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全书文笔轻快,情节跌宕,读来让人心潮澎湃。 精彩页 第一章 从清和源氏说起 日本古代社会,经历了一个由天皇政治向武家政治转变的过程。天皇政治,是朝廷拥有地方官吏的任命权及其军事控制权,以天皇和上皇(类似中国的太上皇)为核心、文职公卿为辅佐的中央集权政治。在天皇政治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岁月之后,一个特殊的阶层——武士出现了,最初这一新兴阶层仅仅是作为地方的守护者而拥有私人的武装力量,后来在征讨日本东北部虾夷族的“前九年后三年之役”中,各地的武士以清和源氏为中心,逐渐形成了强大的武士集团。 在众多武士家族中,出身最高贵者莫过于天皇的后裔。天皇第三代以后的子孙,往往会被赐以“源、平、橘”等姓氏,由皇族转为臣籍,其后代又多有沦为地方上的武士者,但这些家族通常会以其天皇祖先的王号作为标志,清和源氏的直系先祖便是第56代天皇——清和天皇。后来能与清和源氏抗衡的另一支武家首领桓武平氏,其家祖就是第50代天皇——桓武天皇。 1050—1088年的前九年后三年之役,是武家之世的开端。最初,这仅仅是一场日本东北部的豪强安倍氏发动的叛乱,由于东北的陆奥出羽是开拓历史才不久的新垦殖民地,故而安倍氏的叛乱得到了这一地区原住民——虾夷人的响应,这支反抗军先是赶走了朝廷派驻的地方官藤原登任和平重成,接着反抗热潮席卷了日本东北,使得陆奥出羽大有成为独立王国之势。这个时候,出身清和源氏、武名素著的源赖义,被朝廷任命为总大将,负责对东北的再征服。随后,源赖义与儿子源义家、源义光开赴东北战场,而与东北相邻的关东平原上,以“坂东八平”为首的地方武士们也作为源赖义的下属参加了战争。 这场日本古代的“特洛伊战争”绵延源赖义、源义家两代,历经40年,最终以清和源氏的胜利而告终。但由于过度膨胀的实力引起了朝廷的恐惧,得胜归来的源义家与关东武士们,除了赢得征服者的美名外,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封赏。为了将武士们的不满化做与朝廷对抗的资本,源义家拿出自己的私产,奖励给那些参战的武士们。此举使得源义家的声望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扩散,各地的武士们纷纷向他表示效忠,清和源氏也逐渐成为武士阶层的首领。甲斐的武田氏,就是清和源氏的著名分家之一。 第二章 甲斐之武田 源义家由于在八幡神社元服(举办成年礼),被称做“八幡太郎义家”;而其弟源义光则在近江的新罗神社元服,故而被称做“新罗三郎义光”。源义家是源赖义的嫡长子,新罗三郎义光则是源赖义最疼爱的幼子。 相传清和源氏有八领铠甲是家族的传家之宝,分别名为:“薄金、源太产衣、泽泻、盾无、膝丸、八龙、月数和日数。”通常来讲,这八领铠甲都由清和源氏的宗主嫡流继承保管,但源赖义在世时却将“盾无铠”和另一件至宝“日之丸御旗”一起传给了新罗三郎义光。 “盾无铠”,顾名思义,就是非常坚固,穿在身上就不需要用盾来防护。“日之丸御旗”,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膏药旗”。这面旗据称是日本最古老的国旗。这两件东西之所以被奉为至宝,乃因它们都与神话时代的天皇有关,具有近千年的历史。 相传这两件东西本来是日本上古时代的神功皇后(170—269,日本第14代天皇仲哀天皇的皇后)征讨三韩(新罗、百济、高句丽)时用过的御物,三韩向神功皇后称臣之后,神功皇后将这两样东西供奉到了摄津国的住吉神社。永承五年(1050),源赖义受后冷泉上皇的法旨前去征讨陆奥出羽,在出征前他参拜了住吉神社,当晚,住吉大明神向源赖义托梦,将盾无铠和日之丸御旗赠给他,并祝他旗开得胜,这两件宝物便到了清和源氏手中。而今,源赖义又将它们传给源义光,足见他对这个小儿子的疼爱。 前九年后三年之役时,源义光曾经于中部的山国甲斐、信浓集结过兵力,在战争胜利之后,晚年他又带着儿子们前往关东的常陆国经营自己的领地。因而清和源氏义光流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常陆及甲斐与信浓。源义光到达常陆之后,将领有的武田乡分给了儿子源义清,出于对领地占有的证明,源义清改名为“武田冠者义清”。但是这个时代,朝廷对地方的控制依然强大,武田义清由于在常陆为非作歹而遭到告发,被赶出常陆,发配往甲斐经营逸见庄。虽然逸见庄的产权属于朝廷,武田义清只是作为地头代为管理,但他还是通过一系列运作成功地将国有资产私有化,其标志就是义清的儿子清光,以“逸见”为姓,被称做逸见清光。 日本古代的行政区划为“国(州)一郡一乡”制度,全日本大致划分为66国,又称66州,实际每一国只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县那么大,郡则相当于中国的乡,乡则相当于中国的村。此外,若是某家族在相邻的两国间有几个郡或乡的土地连成一片,这一整块土地便是庄园。像逸见庄这样的大庄园,横跨了甲斐与信浓两个国,拥有几个郡的土地。 P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