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郑伟,女,1981年生。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学、视觉文化与艺术传播。近年来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3部:发表论文20余篇。荣获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优秀博士后学术成果”、黑龙江省“优秀艺术科研成果二等奖”等奖项。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二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 研究的方法、内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基督宗教传播中的视觉艺术 第一节 视觉传播方式的教义基础 一 光与上帝之光 二 眼睛与上帝之眼 三 视觉传播方式在基督宗教传播中的必要性 第二节 基督宗教传播的主要方式 一 传播的含义与分期 二 基督宗教传播的主要方式 第三节 作为视觉媒介的视觉艺术 一 媒介存在的教义基础 二 视觉媒介与视觉艺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传播者的立场与冲突 第一节 教会权威的确立 一 教会权威的教义基础 二 教会的主要工作及权柄 第二节 教会对视觉媒介的使用与管理 一 教会对视觉媒介的定位 二 教会对视觉媒介的具体管理 三 神圣权威秩序影响下的基督教艺术奇葩 第三节 “把关”模式下的艺术家与教会的角力 一 艺术家作为教会传播的匠人 二 个人意识对信仰传播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视觉媒介的主要内容与符号 第一节 作为内容要素的视觉符号 一 视觉符号的意义生产 二 视觉符号的功能性 三 基督宗教视觉符号的双重属性 第二节 不可见者的显现 一 显性的光符号 二 隐性的光符号 第三节 圣母与圣徒的形象与崇拜 一 圣母形象与圣母崇拜 二 圣徒形象与圣徒崇拜 第四节 耶稣形象与意见领袖 一 耶稣形象的教义理解 二 被塑造成意见领袖的耶稣形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视觉文本的编码与象征- 第一节 象征方式的神学维度 一 作为一种修辞方式的象征 二 象征方式的神学意义 第二节 早期地下墓窟中的象征 第三节 中世纪视觉艺术中的象征 一 经院哲学对象征的影响 二 经院哲学鼎盛时期的视觉艺术象征 第四节 透视法的宗教哲学 一 作为象征形式的透视 二 透视呈现出宗教观念的新变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视觉艺术作为媒介的实践叙事 第一节 视觉媒介与个体身份认知 一 符号互动形成的基督徒自我认知 二 视觉媒介对基督徒情感建构的影响. 三 视觉媒介对宗教经验的强化 第二节 社会维度中的视觉叙事 一 视觉艺术的教育作用 二 视觉符号与群体认同 三 社会秩序与话语形塑 第三节 跨文化传播中的视觉艺术 一 视觉艺术美感经验的超越性作用 二 基督宗教处境化策略中的视觉艺术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内容推荐 郑伟著的《基督宗教视觉艺术传播》聚焦基督宗教视觉艺术所具有的意义传播媒介的姿态,分析其使用视觉语言符号转译社会中的话语、权力、身份等时代精神要素的表现方式,从媒介传播活动的视角考察视觉艺术参与塑造基督宗教(主要是天主教和东正教)文化的方式。作者通过分析教会对视觉艺术的使用及管制、艺术家创作的个人意识与信仰规约,进而探讨和阐释圣像崇拜发生的动因、视觉象征的神学内涵以及视觉叙事在个体宗教实践中的表现,在视觉文化研究的视域中对艺术与宗教关系问题进行了深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