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亨利·福特家族传(从白手起家到缔造汽车王国)/全球财富家族传记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陈润//黄伟芳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第一章 少年的疯狂梦想(1847—1896年)
爱尔兰移民的美国梦
亨利·福特诞生
机械迷
闯荡底特律
莫尔之地
疯狂实验
第二章 汽车王国雏形初成(1896—1913年)
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福特汽车公司问世
“A型车”亮相
控制权之争
“T型车”热潮
专利大战
第三章 独揽大权(1913—1919年)
“水晶宫”没有秘密
首创流水线
5美元和8小时
与库茨恩斯分道扬镳
清洗道奇兄弟
大权在握
第四章 父子博弈(1919—1926年)
温和的埃德塞尔·福特
活在父亲的阴影下
被架空的总裁
与索伦森对垒
埃德塞尔的挑战
收购林肯汽车
第五章 陷入低谷(1926—1939年)
迎战通用
重回冠军宝座
大萧条
“V8”诞生
惨淡的欧洲市场
完善产品线
第六章 二战岁月(1939—1944年)
纳粹陷阱
战时军工厂
柳木场计划
埃德塞尔之死
罗斯福访问
重回总裁之位
第七章 接班人之争(1944—1947年)
亨利·福特二世归来
哈利·贝内特阴谋
艰难处境
寻找盟友
“逼宫
权力交接
第八章 勇敢的开拓者(1947—1949年)
亨利·福特离世
福特的新主人
“蓝血十杰
布里奇的到来
福特新车
走进新时代
第九章 多变的权利格局(1949—1960年)
本森与林肯-水星部
威廉的大陆车
钩心斗角
里斯-克鲁索计划
“雷鸟”的荣耀
“埃德塞尔”败笔
第十章 巅峰后的危机(1960—1970年)
李·艾柯卡崛起
“野马之父
“野马”狂潮
抢占小型车市场
危机四伏
“花马”风波
第十一章 重新崛起(1970—1998年)
李·艾柯卡时代终结
寻找接班人
菲利普·考德威尔的复兴
大放异彩的“金牛座
全球收购行动
卡车撑起半边天
第十二章 “回到根基”(1998—2017年)
冉冉升起的比尔·福特
雅克·纳赛尔的陷阱
费尔斯通轮胎召回案
百年庆典
退位让贤
车轮永远转动
参考文献
精彩页
19世纪40年代,对于约翰·福特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黑暗年代。当时的爱尔兰人只依赖一种作物生存——马铃薯。1845年夏天,爱尔兰人惊恐地发现,马铃薯霜霉病席卷而来,并逐渐蔓延到了整个国家。大量幼苗还没等到收获就烂在了地里,导致马铃薯大面积绝产,一场大饥荒不可避免地降临了。
饥肠辘辘的约翰·福特不知道这场马铃薯病害将会持续多久,眼看着家中的存粮见了底,这位朴实的农民陷入了绝望之中。孩子们因为饥饿而不断发出的哭喊声,更是令他心烦意乱。逃命,成了约翰·福特和其他爱尔兰人唯1的选择。
1847年春天,冒着春寒,约翰·福特和妻子托马辛娜带着孩子们,拖着沉重的行李登上了前往美国的轮船,他们要寻找新生。
对约翰·福特一家来说,此行的目的地——美国并不陌生。早在1832年,福特家族的成员就已经在美洲的土地上留下了脚印。约翰·福特的两个弟弟塞缪尔·福特和乔治·福特踏上北美大陆后,并没有像同乡们一样到一些大城市打工,农民出身的他们怀着对土地的眷恋,乘坐着一辆破旧的牛车,来到了位于底特律西南的小镇迪尔伯恩市,在这里定居了下来。那时的迪尔伯恩市还是一块未经开发的处女地。尽管修建了铁路,还有一条一直延伸到芝加哥的密歇根大道,但大部分地区仍然被茂盛的原始森林覆盖着,狼、狗熊和鹿等动物自得其乐地栖息在这片森林里。在这里,他们依然恪守着庄稼人的本分,在荒郊野地里勤勤恳恳地耕耘,靠着在土地上的点滴辛劳获取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生存下去的资本。
如同一代又一代“拓荒牛式”顽强拼搏的美国人一样,塞缪尔·福特和乔治·福特在这片广袤的原始之地,开辟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富豪。他们经常给约翰·福特写信,在信中,他们满怀激情地描述了美国西海岸廉价的土地、丰茂的森林和自由的生活,每个读到信的人都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因此,约翰·福特一家一直对被称为“移民者和冒险家的乐园”的美国充满了向往。或许在那时,在他们心中,一个“美国梦”已经开始悄然萌芽——在那里,每个人都可以得到机会,只要努力奋斗,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正是在这种梦想的指引下,约翰·福特忍受着在海上颠簸的煎熬,憧憬着未来的新生活,不过,那时的他一定不会想到,多年后,他的家族将会成为美国显赫、具实力的财富家族之一,他的孙子亨利·福特缔造的传奇将会在全世界流传。而所有的故事,都由他的这次长途跋涉发源。
对于逃亡的爱尔兰人来说,轮船如同地狱一般,到处都挤满了人,每个角落都堆满了破破烂烂的行李。船舱里不但闷热,而且臭气熏天,成了细菌和蚊虫的“乐土”,它们在这里尽情肆虐,很多人都因此病倒了。托马辛娜本就弱不禁风,此时更是难以抵御病毒的侵袭,登船后不久,她就一病不起。约翰·福特眼睁睁地看着妻子的生命一点一点地流逝,却无能为力。没过多长时间,托马辛娜就撒手人寰,她的身躯,永远地留在了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中。
历经九死一生后,福特一家终于来到了纽约。
当时,移民美国的大部分爱尔兰人都会被纽约这个繁华的大都市所吸引,选择留在这里,在拥挤的贫民窟里找个安身之所,到当地的工厂打工,赚取微薄的工资养家糊口。但福特一家却显得有些特立独行,他们在约翰·福特的带领下,离开纽约继续西行,辗转来到了迪尔伯恩市,投奔他的弟弟们。
在塞缪尔·福特和乔治·福特的帮助下,约翰·福特一家在迪尔伯恩市定居下来。他花光了自己的全部积蓄——350美元,在这里购买了一块将近500亩的土地,成了一个农场主。凭借着勤劳和能干,约翰·福特不但很快就在迪尔伯恩市扎下根来,还娶妻生子,过上了安宁的生活。
约翰·福特有五个儿子,威廉·福特是他的长子。移民美国时,威廉·福特已经21岁了,母亲不幸离世后,他就成了父亲的得力助手,与父亲一起挑起了家里的重担。农忙时,他和父亲一起不分昼夜地在田地里劳作,清理土地,耕种庄稼,每天披星戴月,不辞劳苦。农闲时,他也闲不住。当时,密歇根中央铁路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威廉·福特于是到工地上当木工,尽己所能填补家用。
在一家人齐心协力的努力下,福特一家的生活越来越红火。就在这时,加利福尼亚的一个磨坊中发现了金子,这个消息通过新闻传播开来,一时间,美国沸腾,世界震撼。无数人涌向加利福尼亚“淘金”,农民典押田宅,工人扔下工具,海员把船只抛弃在了港湾,士兵离开了营房,甚至连传教士也离开了布道所。 远在迪尔伯恩市的福特一家也感受到了“淘金热”的威力,约翰·福特的儿子们纷纷前往加利福尼亚淘金。
只有威廉·福特留了下来。虽然他也有些心猿意马,但身为长子的责任感还是让他决定留在迪尔伯恩市,与父亲一起经营农场。
威廉·福特的选择是对的。在淘金热潮兴起之初,的确有些幸运儿因掘金而一夜暴富,成为百万富翁,但和所有的繁荣一样,淘金热也会退潮。没几年工夫,轻而易举就能挖到金子的情形不复存在,那
导语
福特家族的传奇始于一个叫亨利·福特的人,他是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是20世纪伟大的企业家,是第1个大规模实行流水线生产方式的企业家。陈润、黄伟芳著的《亨利·福特家族传(从白手起家到缔造汽车王国)/全球财富家族传记系列》是一本精彩的家族传记,也是一本不可不读的商业教程。
序言
众所周知,世界上第1辆汽车诞生于二十世纪末的欧洲
,然而真正让汽车驶入千家万户,为世界装上轮子的却是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自1903年成立起,就在
汽车行业风生水起,一举成为世界汽车市场上的巨无霸企
业。
福特存在的意义,在于它对汽车行业所起到的值得彪
炳史册的推动作用,在于它在当今汽车市场上难以撼动的
王者地位,更在于它所缔造的百年家族传承奇迹。由亨利
·福特而始,福特家族的辉煌与荣耀已经延续百年,在美
国乃至全球商业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全球商业史上,很少有企业能像美国福特集团一样
,只凭借着一个家族的控制与管理,就让如此庞大的公司
维持上百年。福特汽车公司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
起起落落,但一直在努力成长,这离不开福特家族专注而
持久的家族传承理念。
作为一个超级家族,福特家族成员众多,不可避免地
存在大家族通常会有的复杂关系问题,然而,福特家族却
在几次领导核心接班中均实现了顺利衔接,很少出现“兄
弟阋墙”“手足相残”的局面,根源在于福特家族成员之
间的团结和礼让是其家庭教育的核心。对外,他们始终保
持着浓厚的家族观念,在面临整个家族利益时,他们的观
点通常会保持高度一致。
为了维护家族感情,调节家族成员之间的利益,尽量
避免冲突与分歧,促进彼此之间的沟通,多年来,福特家
族形成了一套富于特色且颇有成效的制度,也建立了若干
常设机构。
首先,在福特家族内部,所有人都达成了家丑尽量不
外传的共识。大家尽力维护自己也维护别人的隐私,董事
会成员与公司管理层基本上谢绝一切有关内部矛盾的媒体
采访,如今福特家族已经有第六代了,但即使是稚嫩小儿
,也懂得在外人面前对家事守口如瓶。
其次,福特家族在迪尔伯恩专门设立了一个家庭办公
室,通过这个家庭办公室,家族成员可以互通情报,针对
各种问题进行沟通。当家族成员出现个人问题,甚至本人
或小家庭出现了困难,也可向家庭办公室寻求帮助。家庭
办公室每季度出版一本家族专刊,与其他家族类刊物不同
之处在于,它除了传递家族内部信息,还特地通报可以让
大家知道的公司新经济季度报表等要闻。
再次,福特家族还有一个传统:每隔两年,家族成员
会在特定时间到公司总部聚会,会后还轮流到部分成员家
里参加宴会或舞会,有时也会一起参加乡间风味十足的夜
总会活动。通过这些传统活动,家族成员之间的亲情得到
了维系和增强。
开明的接班制度也是这个百年大家族始终兴盛的秘密
。福特家族的接班制度是,在家族成员中如果有适合的人
选,就尽量选用家族成员作为继承者,并由忠诚而且能干
的“老臣”辅佐;如果家族成员中无人能担当重任,就从
职业经理人或者助手中培养接班人。
福特家族已经传承了上百年,成功打破了“富不过三
代”的魔咒,其优秀的经验和方法值得当今中外所有的家
族企业学习与借鉴。福特家族之所以能成就百年基业,正
是因为不执着于权力的家族内部传承。无论是亨利·福特
严格培养埃德塞尔·福特,还是亨利·福特二世选择“外
人”菲利普·考德威尔作为接班人,这个家族始终都明白
,一个不合格的领导者会给公司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甚
至动摇这一家族赖以生存的根基。因此,无论家族内外,
永远只选适合的人接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族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
部分,而血缘关系和“家本位”则是家族制度的重中之重
。与西方个人主义文化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不同的是,中
国传统的家族文化要求每个家族成员都必须为家业而奋斗
,家族所有权的持续性导致了对控制权的强化。所以,在
这一制度下,家族企业创始人不愿意交出“指挥棒”也就
不难理解了。很多中国的家族企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烙
上了强烈的个人烙印,创始人的价值观和形象与企业堪称
骨肉相连、难分彼此。对他们来说,退出企业管理层或者
只是考虑安排接班人,就意味着个人时代的终结,需要放
弃的不只是权力,还有以往树立起来的威信。因此,他们
总是本能地抗拒谢幕那一刻的到来。如果家族下一代扶不
起,职业经理人又不敢用,家族企业的百年传承从何谈起

所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家族企业已经开始借鉴如
福特家族一般的成熟的家族文化。更多的家族企业开始尝
试管理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企业中引入职业经理人,为
家族的长期生存做出努力。
像福特家族一样,打破“家本位”思想所带来的桎梏
,在尊重亲情与血缘的前提下,以恰当的家族和企业治理
制度为保障,在所有权和控制权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
点,或许这会成为中国家族企业寻找“永续经营”发展道
路的一个开始。
内容推荐
陈润、黄伟芳著的《亨利·福特家族传(从白手起家到缔造汽车王国)/全球财富家族传记系列》以美国福特家族的发展史为主线,以平实的笔触、客观的视角、生动的语言为其发展勾勒出一个清晰的轮廓,并展现了这一家族所历经的风云变幻。把人类带入汽车时代的亨利·福特、继承父业却壮志难酬的埃德塞尔·福特、开启福特王国新时代的小亨利·福特、引领福特汽车完成“商业史上伟大的一次复兴”的首个非家族接班人菲利普·考德威尔……
在世界商业史上,很少有企业能像福特集团一样,只凭借着一个家族的控制与管理,就让如此庞大的公司维持上百年。通过本书的讲述,你将了解福特的车轮从未停止转动的奥秘,参透家族企业如何超越一个世纪而经久不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