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犯罪心理分析(邪恶的二十个模样)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作者 张蔚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张蔚著的《犯罪心理分析(邪恶的二十个模样)》第一部分精选十五个刑事司法领域的案例,第二部分探讨了在犯罪心理学领域我们都会关心的犯罪问题,两部分共呈现了二十个不同的犯罪类型,每一个类型都从不同的角度折射了犯罪人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变化特点。作者从犯罪心理学的专业角度对犯罪人的犯罪行为进行解析,力求在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基础上,让读者对犯罪人的犯罪心理有一个专业性的了解,同时对犯罪心理学这个学科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作者简介
张蔚,男,陕西西安人,现居深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深圳大学法学学士,英国南威尔士大学犯罪学与刑事司法硕士,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博士(在读,师从马皑教授)。拥有犯罪现场勘查及涉外法律工作经历。第四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首届青年心理学者论坛演讲嘉宾,国际经济学商学学生联合会(AIESEC)全球青年社会论坛演讲及闭幕嘉宾,芒果TV《明星大侦探》第四季20181117期解说嘉宾,以“十方迦南”为笔名,在知乎及其他网络平台上回答有关“犯罪心理学”的各种问题。
目录
序一
序二 日常生活的另一端
作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 案例分析
Case No.01:
生命结束在南方
人在非理智情况下会有多可怕
你为什么会突然暴怒
Case No.02:
法院审判员枪击案心理报告
人类是否真的会因为遭受了巨大打击而变坏
造成犯罪的动机有哪些?犯罪人种类有哪些?犯罪目前都是可以预防的吗
Case No.03:
请问你愿不愿意当我画作的模特啊?——大久保清连续强奸杀人案
当行为人进化成累犯,行为人在想什么
Case No.04:
跪下!给本女王跪下!——角田美代子连续杀人案
“弑亲”有几种心理结构类型
聊一聊“狱内自杀”
Case No.05:
犯罪之路上有我对你的爱——大学情杀案
“跟踪”是否属于犯罪
Case No.06:
光明已来,梦已醒——甘肃白银案
反侦查心理如何形成
犯罪行为人会在作案后拿取死者的东西或者身体部位吗
Case No.07:
罪的先河——绫濑水泥杀人案
有些人为什么会喜欢虐待动物
Case No.08:
残缺的人心——神奈川福利院大量杀人案
当一个人作恶时,会觉得这是恶吗,会觉得这件事不对吗
Case No.09:
“无缘的无差别凶手”——秋叶原无差别杀人案
Case No.10:
这“丑恶”的世界——津山杀人案
社会给予我们的标签
个体被标签化之后是否真的会转变为惯性犯罪者
Case No.11:
拼错的“SHOOLL KILL”——神户儿童连续被杀案
真实的杀人动机有哪些
Case No.12:
精神病态的大众情人——跨国闺密杀人伤害案
犯罪动机的冲突
Case No.13:
酝酿多年的复仇——除夕杀人案
Case No.14:
被关上的门与少了良知的朋友——留日学生被害案
Case No.15:
命丧“独山寨”——故意杀害亲生幼女案
第二部分 我们也许会关心的问题
是成长的错误吗
为什么青少年会做出触目惊心的犯罪
童年环境对犯罪人格的形成是否影响巨大
天生犯罪人真的存在吗
群体犯罪
传销与洗脑
招远“全能神”案的犯罪嫌疑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心理
性犯罪
对儿童进行性犯罪的人在想什么
好好讲讲“熟人强奸”
窥视“偷窥者”的心理
暴力犯罪
我所理解的家庭暴力
从针对医生的社会新闻看攻击性行为是否有效仿性
校园暴力何时是尽头
杀人者心中的黑暗世界
文学作品人物分析
三岛由纪夫的温柔与暴烈
如何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理解加缪小说《局外人》中的莫尔索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人物心理分析
没有科学,爱是无力的;没有爱,科学是破坏性的
参考文献
致谢
序言
秋天真是收获的季节,春华秋实,称心如意。令我欣
喜而归的,是在一周内为自己培养的三位犯罪心理学研究
生的新著写序。先是博士生李婕讲师的《报复与宽恕的博
弈》(尚未出版),再是硕士生张坤检察官作为一位测谎师
将司法实践中的测谎工作理论总结成书,现在是博士生张
蔚的《犯罪心理分析:邪恶的二十个模样》,一时间体会
到作为教师左右采获的满足。
三本书完全是三种风格,李婕的《报复与宽恕的博弈
》属于理论专著,搭建了被害人如何选择的决策模型。张
坤的测谎作品属于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手册,介绍了测谎
的心理学原理和实现路径。而张蔚的这本《犯罪心理分析
:邪恶的二十个模样》则带着纪实、分析、推理、神秘的
网络光彩。
本书作者张蔚的主要知识背景是刑事司法,现在是我
带的犯罪心理学博士生。与师门其他同学不同,硕士阶段
他就读于英国,在国内曾经有过在刑警队实习与实践的经
历,这对于我们这个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感性经
验。张蔚给大家的印象是在繁忙、紧凑的日程里总少不了
书的陪伴,在微信朋友圈中推送最多的就是他认为开卷有
益的各种好书,喜欢与大家分享书中的精华。也正是博览
群书、贴近社会、亲历案件,又有对犯罪心理学的兴趣并
实践,给他提供了写作本书的基础。能够在某网络知识分
享平台上成为颇有影响的犯罪心理学点评人,已经可以说
明他的成就。
《犯罪心理分析:邪恶的二十个模样》是一本既有理
论基础又有科普效果,从犯罪心理学视角分析案件的读本
。第一部分以在社会上影响较大的典型案件如“大学情杀
案”“甘肃白银案”“除夕杀人案”为靶子,以犯罪心理
学原理为工具,对犯罪心理结构、犯罪动机和类型、变态
杀人、激情犯罪、童年创伤及标签理论等犯罪心理学关注
同时也是公众关心的问题给予了原因、背景、发展规律等
多层次的解答。张蔚对每一起案件的分析都做到了言之有
理,用十分厚重的,类似于词条式的文献依据进行框架支
撑。如果说第一部分属于用犯罪心理学理论去解释案件中
的“是什么”与“为什么”,采用了切片式的横断分析,
那么在第二部分,他选择用一个一个的问题去尝试解释犯
罪心理学的纵向的演变。通过“成长”“群体”“性”“
暴力”与“文学作品”等在个体犯罪心理形成过程中具有
影响力的关键词,勾勒出犯罪个体原因的发展脉络。在纵
横交错之中,为读者建立了从感性到理性的立体的犯罪心
理学架构。值得一提的还有本书剧本式的书写范式,以案
件的时间、地点、对象、危害、经过为序幕,以原因分析
、知识介绍、观点交锋、行为预测为剧情,用高潮迭起的
诱导,身临其境的引入,激发着读者探源溯流、寻绎吟玩
的好奇与探究,十分成功地实现了知识普及和引发思考的
效果。
犯罪不仅是复杂的社会现象,其源头也几乎与人类社
会的起源相差不远,也是个人行为,因为真正选择用犯罪
手段去满足个人需要与动机的永远是少数。这就势必引发
我们每个人特别是守法者的追问与思考——在我的身边,
什么样的人更可能犯罪?他们为什么选择犯罪?我自己会
不会也犯罪?张蔚用较为清晰易懂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
犯罪心理学给出的答案。当然,由于大多数案件他所能掌
握的信息来自法院判决书和媒体的介绍,无法获得侦查中
更为完整细致、客观全面的材料,因此他的分析是建立在
“假设我用于分析的素材是真实的”基础之上,这在逻辑
上也是成立的。
不知不觉竟也到了为后生们写序的年龄,真是走着走
着就老了。老不可怕,怕的是愚公老去却没了接班的后来
人。在为学生们写序的时候,我的喜悦远远胜于焦虑,他
们勇攀高峰的努力,让我看到了中国犯罪心理学事业美好
的远景。希望张蔚将本书作为百尺竿头的起点,一树百获
的小苗,保持自己手不释卷的习惯、凿壁偷光的勤奋、抽
丝剥茧的好奇,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成为向大众普及犯
罪心理学知识,帮助每个人规范自我行为、预防犯罪侵犯
的思想者和践行者。
马皑
(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犯罪心理学
博士生导师
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讲座教授
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2018年10月20日于北京
导语
人为什么会突然暴怒?
有些人为什么会喜欢虐待动物?
天生犯罪人直的存在吗?
为什么青少年会做出触目惊心的犯罪?
对儿童做出性侵犯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
人性中住着一个善良天使,也住着一个冷血魔鬼。人性是天使与魔鬼的博弈,我们要做的是认清这个问题,在成长中,让天使扶正人性,当魔鬼出现的时候,不要失去理智放任它冲破善恶的底线。
张蔚著的《犯罪心理分析(邪恶的二十个模样)》为经典刑事案件中对犯罪人犯罪心理的分析辑录,作者拥有刑侦和心理学双重背景,对经典刑事案件和自己亲身经历的案件进行了详细的案例介绍和犯罪人心理分析,案例介绍较生动,对犯罪人心理分析部分则结合了犯罪心理理论和具体个案情况,具备专业性的同时非常具有可读性。
精彩页
犯罪环境背景及犯罪心理分析
环境背景
由于是自己的第一个现场,所以多年后我的记忆依旧非常清晰。那天值班,早上10点左右接的警。报警电话称,某区统建楼其中一栋散发出恶臭,最终确定是某户,但是这户没人,进不去,物业也不敢私自破门,以为是老鼠死了之类的,于是报警。民警到场破门之后,发现现场有血迹,并于房门后发现受害者尸体。在对现场进行初步的保护后,我和法医前辈一起去到现场,味道确实很大,以至于戴着口罩都可以闻到浓烈的气味。现场无任何非法闯入的痕迹,受害者尸体在门后,被被褥随意掩盖着。
房间内有明显被翻动过的痕迹,可以判断行为比较仓促。现场有打斗痕迹,但是范围不大,集中在一处,所以判断此统建楼房间为第一案发现场。由于案发时间正值7月,南方的天气闷热潮湿,所以在短时间内尸体已经高度腐烂,呈巨人观。现场遗留手机一部,和男士皮带扣在一起,女方手机在身上,无任何财物丢失。初步鉴定受害者死亡时间为s天,利器侵入伤4处,l处致命,无法联系到男方,调取监控录像发现男方于几天前离开后并未返回,同时现场床下发现凶器,后鉴定指纹为男女双方的。
男方被列为犯罪嫌疑人,并进行全市排查。可以说男方有初级的反侦查能力,所以导致追踪抓捕困难,在本市排查没有结果的情况下,我们发了全国通缉令。半个月后,犯罪嫌疑人于西南某市被捕,原因为抢夺。在犯罪嫌疑人被押送回案发城市之后,我们对其进行了必要的审讯,以期了解作案细节和他的犯罪心理。
犯罪嫌疑人离婚后,因为经济原因搬进了统建楼。他一直觉得自己人到中年还遭遇这样的事情很不公平。受害者并不是导致犯罪嫌疑人离婚的原因,但是受害者多年来一直和犯罪嫌疑人有情感上的联系。在犯罪嫌疑人遭遇重大负性生活事件的时候,受害者义无反顾地开始照顾他,并未提出结婚要求。犯罪嫌疑人经济来源并不稳定,一直打工,双方因为生活琐事开始出现偶发性争吵。犯罪嫌疑人情绪很容易激动,但往往在争吵过后会表现得很后悔,这并不影响类以的情况再次出现。犯罪嫌疑人曾经多次寻求心理帮助,被诊断为压力引起的偏执型人格障碍,被建议进行临床治疗及跟踪治疗。周围的人也给了犯罪嫌疑人很多帮助,其社会关系并没有完全脱节,亲戚朋友经常劝导犯罪嫌疑人。
犯罪心理分析
犯罪嫌疑人对抢夺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行为都坦白承认。因为嫌疑人之前并无案底,后期审讯时有了以下报告。
激情犯罪的事实。犯罪行为人无明确犯罪动机去实施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行为,犯罪决策过程非常短,并无过多的犯罪准备,属于激情犯罪。激情犯罪是在激情状态下的犯罪行为,一般表现为瞬间情绪的无法控制及行为的失控。其实本案中的行为表现集中在情绪的发泄,犯罪行为的发生是因为行为人在和受害者争吵过程中遭受到言语侮辱,以致无法控制情绪,加之长久的对受害者厌烦情绪的累积,瞬间进入思维狭窄或者是即时性冲动,导致意识模糊状态,于是实施了犯罪行为,但是无明确致死受害者的犯意,犯罪心理不稳定,决策周期短,内心矛盾明显,作案后有明显悔意。
未及时到案带来的心理结构巩固。在最初犯案的时候,犯罪行为人的犯罪心理是不稳定的,因为是在激情状态下的初次作案,所以作案后的负面情绪很多。如果这个时候及时到案,那么其犯罪心理的转化就会停止,不会有再犯行为或者比较容易改造。但是由于没有及时到案,行为人的犯罪心理进入潜伏阶段,在消化这些初次犯罪带来的负面情绪之后,其犯罪心理得到了强化与巩固,加之觉得自己已经被作为重要嫌疑人通缉,身上背着人命,那抢夺算什么,于是在合适的犯罪条件下,有了抢夺行为。
供述时减轻责任和否定心理。由于直接参加了前期的犯罪现场调查和后期的审讯与心理判定,我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到犯罪行为人一些很有意思的行为表现。后期犯罪行为人在看到现场、死者照片以及进行现场指认时会表现出很大程度的不自然,出现紧张、发抖、抠手等行为。在辨认现场照片和对尸体上伤口位置进行确认的过程中,他不敢正视照片,并一再强调犯罪时自己没有主动,而是受害者先拿起刀攻击,自己是由于思维狭窄或即时性冲动导致意识模糊状态下的避险和防卫还击。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夺刀并进行了相应的防卫。但是从检查报告来看,致命刀伤在受害者颈部,涉及动脉,其他3刀均在头部,并非还击一般涉及部位,而且可以看出当时犯罪行为人的力度很大,他并不处于一个防卫并阻止行为继续的状态。由此可以看出,犯罪行为人在整个审讯过程中一直采取逃避的姿态,并不断针对已经发生的事实进行辩解和责任推卸,这里的不敢正视照片或者发抖等表现,当然可以理解为其存在恐惧的情绪,但是更多的辩解和责任推卸行为则是与犯罪行为人之前的障碍有很大的关系。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供述过程中减轻责任的做法,但是并不属于外部归因,因为外部归因代表的是心理防御机制的启动。P4-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2:3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