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鼠疫局外人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阿尔贝·加缪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商品特色

书评(媒体评论)

   这个世界的悲惨和伟大:不给我们任何真相,但
有许多爱。荒谬当道,爱拯救之。
   ——阿尔贝·加缪
   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决定怎么爱
,怎么活。
   ——王小波
   除了加缪以外,我想不起还有其他现代作家能唤
起爱。
   ——苏珊·桑塔格
   加缪说过,诞生到一个荒谬世界上来的人唯一真
正的职责是活下去,是意识到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反
抗,自己的自由。
   ——威廉·福克纳

目录

鼠疫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局外人
 第一部
 第二部

精彩页

   第一章
   用另一种囚禁状况表现某种囚禁状况,犹如用某种不存在的事物表现任何真实存在的事物,都同样合情合理。
   ——丹尼尔·笛福
   20世纪40年代发生在奥兰的奇特事件,构成本部纪事的素材。通常认为,这些事件不该发生在那里,情况有些反常。初次领略,奥兰的确是一座普通城市,坐落在阿尔及利亚滨海,只是法国一个海外省的省会。
   应该承认,这座城市从本身看来挺丑陋,表面看上去倒很平静,必须观察一段时间,才能发现它同各个地域其他许多商埠的差异。譬如说,一座城市既没有鸽子,也没有树木与花园;既看不见鸟儿扑打的翅膀,也听不到树叶沙沙的声响。总之,这样毫无特色的地方,让人怎么想象呢?在这里,四季的嬗变仅仅在天空显现。只有清爽的空气,小贩从郊区运来的大批花篮,才带来春天的消息,那是在市场上兜售的春天。整个夏季,炎炎烈日炙烤着干透了的房舍,给墙壁蒙上一层灰蒙蒙的灰烬。于是,家家户户只能关紧了百叶窗,躲在阴影里生活。到了秋天则相反,大雨滂沱,满街是泥浆的洪流。
   要了解一座城市,简便的办法就是探索居民如何劳动,如何爱并如何死亡。也许是受气候的影响,在我们这座小城里,所有这些事情都同时进行,处于同样状态,既狂热又漫不经心。也就是说,大家都感到百无聊赖,又得尽量习以为常。我们的同胞都很有干劲儿,但总是想着发财致富。他们对经商兴趣极为浓厚,照他们自己的说法,他们主要经营的是买卖。自不待言,他们也同样喜爱寻常的乐趣:他们爱女人、爱看电影、爱泡海水澡。不过,他们却十分理智,这类消遣只留待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而一周的其他日子,就力求多多赚钱。傍晚,他们离开办公室,定时到咖啡馆相聚,再沿着同一条林荫大路散步,或者待在自家的阳台上。年纪最轻的人,欲望强烈但是短暂;而年纪最大的人,坏毛病也不过是参加滚球协会的活动、联谊会的宴会,或者到俱乐部打牌,碰运气大赌两把。
   想必有人会说,这些并不是我们的城市特有的,总体来说,我们同时代的人莫不如此。如今,看到人们从早干到晚,余下的时间就去打牌、喝咖啡、闲聊,这样的生活恐怕再正常不过了。然而,也有些城市,也有些地区,那里的人时而会臆想别的事。一般来说,这并不能改变他们的生活,只不过,总还有过臆想,这就比什么都强。奥兰则相反,看来是一座没有臆想的城市,亦即一座纯粹现代的城市。因此,也就没有必要描述我们这里相爱的方式,男人和女人,要么在所谓的纵欲狂欢中相互餍足,要么在婚约中长相厮守。这两种极端之间,往往找不到折中。这也不算独特,在奥兰如同别处一样,大家都没有时间,缺少思考,不得不相爱而又浑然不觉。
   我们这座城市更为独特的,还是人临死可能碰到的难题。用“难题”二字也不甚恰当,用“不舒服”或许更确切些。生病从来不是惬意的事儿,但是有些城市、有些地方,生了病会有人照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顺其自然。一个病人需要悉心呵护,喜欢有所依赖,这是人之常情。然而在奥兰,气候这么极端,生意这么繁忙,景观这么乏味,傍晚时分消失得这么快,而寻欢作乐又是这等水平,这一切都要求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人生了病,就陷入了孤独。那么再想一想,一个要死的人,简直就是掉进陷阱,被几百堵热得噼啪作响的墙壁困住。而与此同时,全体居民都在打电话,或者在咖啡馆里谈汇票,谈提货单和提现。说来不难理解,即使在现代社会中,生活在一个如此酷热干燥的地方,死神突然闯来,人临终的境况也十分艰难困窘。
   我指出这样几点,也许足以让人对我们的城市有一个概念。眼下说到什么都不宜夸大其词,只应该强调市容和生活状态都平淡无奇。不过,只要生活习惯了,也不难打发时日。既然这座城市容易让人习惯,那么也就没有任何困难。当然,从这个角度看,生活就不那么趣味盎然了。但是在我们这里,至少没有出现过混乱。本城的居民为人直率、友善而活跃,总能赢得旅游者应有的敬重。这座城市既无美景,也没有草木和灵魂,最终似乎让人感到安宁,在这里的人终于可以进入梦乡。不过,还应当说句公道话:“这座城市镶嵌在无与伦比的美景中,坐落在一块光秃秃的高地中央,而高地则环绕着阳光灿烂的山峦,整个对着风景如画的海湾。说到遗憾可能只有一点,就是城市的格局背对着海湾,因此不可能远眺海景,必须越过山峦去寻找。”
   说到此处,恐怕大家不难理解,我们的同胞做梦也想不到,这年春天会发生这么多变故。这些事实,在一些人看来非常自然,另一些人则相反,认为并不足信。但是不管怎样,一名普通记录者无法考虑这些矛盾的说法。他的任务仅仅是说“这事发生了”,只因他知道,这事确实发生了,事关一地全体居民的生命,而且还有数千名目击者会由衷地认为,他讲述的情况完全属实。
   再者说,叙述者——到时候都会了解他是何许人,如果不是事出偶然,他也难以搜集相当数量的第一手材料;如果不是势在必行,他裹进了他打算讲述的所有这些事件里,那

导语

没有对生活绝望,就不会爱生活!值得热爱一辈子的诺贝尔文学奖经典:没有什么命运,不可以用藐视来克服;一切特立独行的人格,都意味着强大!特立独行的存在主义男神阿尔贝·加缪以不俗文字铸就的传世杰作《鼠疫局外人》,著名翻译家李玉民经典译本,一流的品味,源于阅读一流的文学杰作!

序言

   真理原本的面目
   这部《鼠疫》,通常论来是象征小说、哲理小说
。不过,作者在文中界定得更为具体——“这部纪事
体小说”,他强调指出,采用“历史学家的笔法”。
生怕读者误解似的,叙述者(最后承认里厄是他本人
,作者的替身)特意说明了这一点。不妨原话引用,
像路标一样立在这里,指引我们阅读:
   因此,由塔鲁倡导而组建起来的卫生防疫队,应
给予充分客观的评价。这也就是为什么,叙述者不会
高歌称颂人的意愿和英雄主义,适当地重视英雄主义
也就够了。但是,他还要继续以历史学家的笔法,记
述当时鼠疫肆虐,给我们所有同胞造成怎样破碎而又
深刻的心灵创伤。
   所谓“给以客观的评价”“适当地重视英雄主义
”,粗看也许是虚笔谦抑,泛泛承让,恐非作者真实
的意图。历史学家的笔法,也并不意味不能颂扬英雄
主义,尤其像塔鲁这样一批志愿者,协助里厄这样一
些尽职的大夫,一起抗击鼠疫,坚持十个月,随时随
地都有被感染的生命之虞,他们的行为怎么就不能被
歌颂呢?事关对这部小说整体的理解,我不免半信半
疑,仍怀着一般人的阅读心理,期待着在这场大灾大
难中,看到可歌可泣的故事,却又迎头浇来一盆冷水
,只见叙述者进一步解释:
   不错,如果人真的非要为自己树立起榜样和楷模
,即所谓的英雄,如果在这个故事中非得有个英雄不
可,那么叙述者恰恰要推荐这个微不足道、不显山不
露水的英雄:他只有那么一点善良之心,还有一种看
似可笑的理想。这就将赋予真理其原来的面目,确认
二加二就是等于四,并且还英雄主义其应有的次要地
位,紧随幸福的豪放欲求之后,从来就没有被超越过
。同样。这也将赋予这部纪事体小说应有的特点,即
叙述性过程怀着真情实感,也就是说,不以一场演出
的那种恶劣手法,既不恶意地大张挞伐,也不极尽夸
饰之能事。
   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不树立英雄的楷模也就罢
了,如若树立,怎么也轮不到格朗这个窝囊废呀,总
该是顶天立地的硬汉塔鲁。这还是次要的。经过仔细
琢磨,我觉得这段话分量相当重,以加缪严谨的文风
,不会是戏言妄语,看来郑重其事,似乎在宣告这部
小说的宗旨和原则,提出了自己的标准。
   第一,小说就不该是约定俗成的英雄颂歌。这部
小说的所有人物,包括表现突出的里厄大夫和塔鲁等
,无不是群体中的普通一分子,哪个也没有被塑造成
高大的英雄形象,这就颠覆了“乱世出英雄”的传统
,也颠覆了所谓“英雄”的概念。英雄主义何以该回
到次要地位,作者一句话就道破了:英雄主义从来就
没有超越寻求幸福的豪放欲求。换言之,这是其固有
的功利性使然。那么谁来占主要地位呢?当然就是所
有普通人物了。说到底,《鼠疫》通篇讲的就是这个
问题。
   第二,“这就将赋予真理其原本的面目”这句话
值得好好掂量,疑似更为重大的颠覆,而且颠覆到真
理的头上。“原本的面目”,莫非我们所认识的真理
并没有见到本相?这里又不是确指哪一条真理而是泛
指一切真理。简短一句话,好大的口气。言下之意,
虽未得其详,但是我们凭借经验,不妨揣度一下:一
提起真理,自然联想到“放之四海而皆准”,何其高
远,何其圣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仿佛相距十万八
千里!这表明,至少在我的心中,真理已经神圣化了
,偶像化了。那么,怎么才是“原本的面目”呢?且
看书中这样一段话:
   ……
   必须以这种或那种方式进行斗争,绝不能跪下求
饶。问题全在于控制局面,尽量少死人,少造成亲人
永别。为此也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同鼠疫搏斗。这个
真理并不值得赞扬,这只是顺理成章的事。
   面对肆虐的鼠疫,决不能跪下求饶,任其摆布,
不管以什么方式,必须与之搏斗,这就是《鼠疫》通
篇彰显的真理。而这个真理在作者看来,“只是顺理
成章的事,并不值得赞扬”。
   以上两点——“归还英雄主义其应有的次要地位
”“赋予真理其原本的面目”,有一个共同点,就是
去伪存真;去其神圣性,去其偶像色彩,存留本真,
将这种高不可攀的大词宏旨,降低到常人理解的水平
“顺理成章”,也就合乎了常l青常理。
   这是本书的两大题旨,关联着人与世界的方方面
面:以鼠疫为象征的命运、苦难、上帝、信仰、生与
死、爱情与亲情、社会道德、善恶、怜悯、良心、责
任、抗争等等,这一切,不再是抽象的思想观念,而
与书中人物一一相关。须天天面对,时刻处理问题。
   奥兰,一座几十万居民的城市,本来生活正常,
各自忙碌,互不相干,却突然闹起鼠疫,全城封闭,
一切就全变了。全城演绎着集体的历史,个人命运不
复存在了。
   鼠疫这个象征物,最容易让人联想到小说写作的
历史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泛滥的法西斯主
义。不过,这种象征显然预留了很大空间,大大淡化
了具体所指。罗兰·巴特发出批评的声音,对此就有
微词,加缪在答复中有这样一段话:
   鼠疫、灾难、死亡(包括良心的泯灭和道德的沦
丧)、邪恶势力、所有荒诞的东西、负能量,可以说
无处不在,总能把人搞得晕头转向,难以“原原本本
做人”了。这就是为什么,塔鲁敢于断言:“鼠疫,
每人身上都携带,只因任何人都不能免遭其害。”这
样讲并不算言过其实,我们扪心自问,其实谁的心没
有受过鼠疫的侵害,至今还留下阴影,潜伏着病菌。
这不仅从生活经验上,而且从荒诞哲学意义上看,也
同样切中事理。
   在《鼠疫》的结尾部分,那位哮喘病老人总结似
地讲了一句话:“说到底,鼠疫究竟是什么呢?鼠疫
就是生活,不过如此。”破题的话,就这么简单,随
口由那位形同局外人的老患者讲出来,既出人意料,
又在情理之中。他得知他十分钦佩的塔鲁被瘟神带走
了,不免感叹道:“最优秀的人总是先走。这就是生
活。”他对塔鲁的赞语是:“他可从来不讲空话废话
。”还有一赞:“他那个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那么塔鲁想要什么呢?塔鲁明确表示:“我关心
的是如何成为圣人,人,不信上帝能否成为圣人?”
这里的“圣人”概念,没有汉语中为人师表的意义,
也不同于基督教中的圣徒,姑且理解为在生活中保持
“圣洁”的人,不携带鼠疫的人。按照里厄的揣度,
塔鲁认为人无权处死任何人,可是受害者又难免会成
为刽子手,因而他生活在矛盾之中,从未萌生过希望
,为此才想要当圣人,“通过为别人服务获取安宁”
。那么,在塔鲁的眼中,谁像圣人呢?他想到那位患
哮喘病的老人,生活那么有规律,讲话还带有哲理性
,或许他就是个圣人,“如果神圣性就是习惯的总和
的话”。不过,他真正佩服的只有两个人,在他的心
目中,唯独里厄母子达到了圣人的高度。他对里厄大
夫的赞扬不必赘述,对里厄老太太的评价倒值得一提

   塔鲁在纪事中着重指出,里厄老太太为人非常低
调,无论表达什么事都用简单的语句。每天傍晚,她
总爱坐在窗前,面对清净的街道,身子微微挺直.双
手安闲地放在膝上,目光总那么凝注,渐渐融入瞑色
中。她在塔鲁面前从未拿出具体例证,但是从她那一
言一行中,塔鲁能辨别出善良的光芒。
   纪事中还谈到一个事实:老太太从不思索就洞察
一切,“她与沉默和阴影为伴,却始终能停留在任何
光明的高度,哪怕是鼠疫的高度”。塔鲁正是在这里
透露他一点隐私:“我母亲就是这样,我喜爱她身上
这种同样的低调,她正是我一直想要回到身边的人。
八年了,现在我还不能说她去世了……”
   这道出了加缪的心声。这些母亲,以其低调和光
明的高度,都同样体现了“原本的真理”与思想的升
华,都同样体现了能与鼠疫抗衡的人间正气。
   李玉民
   2014年9月于北京花园村

内容推荐

   阿尔贝·加缪著的《鼠疫局外人》收录了文学大师加缪著名的两本小说《鼠疫》和《局外人》。
   《鼠疫》是加缪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北非一个叫奥兰的城市在突发鼠疫后,以主人公里厄医生为代表的一大批人面对瘟疫奋力抗争的故事。
   《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作,堪称20世纪西方文学界具划时代意义的小说之一,“局外人”也由此成为整个西方文学(哲学)中经典的人物形象之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5:2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