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邓薇著的《我国区域金融集聚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以促进区域金融集聚发展为出发点,从对金融集聚有关理论的综合分析人手,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灰色预测模型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各个不同层面对我国区域金融集聚的整体状况、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变化趋势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并为区域金融发展以及我国金融业整体布局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作者简介 邓薇,1980年生于湖北武汉,2002年获华中师范大学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武汉大学理学硕士学位,2015年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05年7月至今任教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统计、计量经济。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主持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软科学项目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创新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国家自科以及多项横向课题的研究工作。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的背景 二 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三 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金融集聚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金融集聚的内涵 一 产业集聚的内涵 二 金融集聚的内涵 三 金融集聚的特点 第二节 金融集聚的相关理论 一 规模经济理论 二 区位经济理论 三 新竞争优势理论 四 交易费用理论 五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六 金融地理学理论 第三章 金融集聚的测度 第一节 我国金融业集聚概况 一 银行业集聚概况 二 证券业集聚概况 三 保险业集聚概况 第二节 我国金融业集聚的测度 一 产业集聚的测度指标 二 我国金融业的集中度指数 三 我国金融业的区位基尼系数 第三节 区域金融集聚的区位熵 一 省级区域金融业的区位熵 二 省级区域银行业的区位熵 三 省级区域证券业的区位熵 四 省级区域保险业的区位熵 第四节 区域金融集聚综合评价 一 金融集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 数据来源及统计描述 三 研究方法 四 实证分析 五 省级区域金融集聚评价结果分析 第四章 中国省级区域金融集聚的空间分析 第一节 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一 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思想 二 空间计量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 省级区域金融业的空间分布 一 金融业空间分布 二 银行业空间分布 三 证券业空间分布 四 保险业空间分布 第三节 省级区域金融集聚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一 金融业集聚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二 银行业空间相关性分析 三 证券业空间相关性分析 四 保险业空间相关性分析 第五章 省级区域金融集聚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空间计量模型的分类 一 空间截面模型 二 空间面板模型 三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第二节 省级区域金融集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择 二 数据来源及处理 三 实证过程与结果 四 估计结果分析 第六章 金融集聚发展趋势的动态预测 第一节 灰色预测的基本原理 一 灰色系统与灰色系统理论 二 灰色预测模型 第二节 集中度指数与基尼系数的预测 一 存款集中度、贷款集中度与基尼系数的灰色预测 二 我国整体金融集聚水平的趋势分析 第三节 省级区域金融集聚水平的动态预测 一 省级区域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灰色预测 二 省级区域金融集聚水平的趋势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一 基本结论 二 研究展望 三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