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0~3岁儿童最佳的人生开端
分类 生活休闲-育儿早教-育儿百科
作者 鲍秀兰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0-3岁儿童最佳的人生开端(中国宝宝早期教育和潜能开发指南正常儿卷2019年新版)》是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儿科教授鲍秀兰大夫50多年儿科临床、研究和教学实践的结晶。鲍秀兰大夫于1983年初赴哈佛医学院进修,并获得美国著名儿科专家布雷寿顿签发的证书,回国后建立了一套适合国情的新生儿行为测定法,被国内同行采用。她还曾负责国家0~3岁早期教育重点攻关课题。
   本书是她献给所有年轻父母和儿科大夫的礼物。正如她所言:“为孩子塑造一个最佳的人生开端,是我一生最大的心愿!”全书共分为15篇,主要讲述了儿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和特点进行早期教育和潜能开发,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最佳的人生开端。

作者简介

鲍秀兰,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儿科教授,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发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关心下一代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宝篮贝贝儿童早期发展中心首席专家。
   鲍秀兰教授从事儿科临床、研究和教学工作50余年,擅长新生儿行为评估、婴幼儿发育、0~3岁早期教育、脑瘫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及儿童矮小疾病的诊治;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0~3岁儿童最佳的人生开端》等著作10本、《婴儿科学健身法》和《0~3岁最佳的人生开端早期教育和保健》系列光盘15个。获得国家、卫生部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5项7次,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荣获第四届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

目录

第一篇|胎儿保护和良性刺激
从胎儿期开始孕育的能力
胎儿的运动能力
胎儿的听觉能力
胎儿的味觉与触觉
胎儿的视觉能力
如何进行良性刺激
听音乐
抚摸腹部
和胎儿说话
胎儿需要孕母提供什么营养
胎儿需要什么样的营养
饮食要平衡、多样
孕妇如何保护好胎儿 

第二篇|新生儿的惊人能力
新生儿的6种状态
安静觉醒状态
活动觉醒状态
哭的状态
瞌睡状态
安静睡眠状态
活动睡眠状态
新生儿的视觉能力
新生儿会看吗
新生儿喜欢看什么
看的最佳距离:20厘米
新生儿能记住看到的东西
新生儿的听觉能力
新生儿喜欢听什么
对声音的记忆力
灵敏的触觉、味觉和嗅觉
敏感的触觉
良好的味觉
惊人的嗅觉
刺激与学习
感觉刺激促进宝宝大脑发育
学习始于生后头几天
新生儿会交流吗
哭是新生儿和成人交流的主要方式
新生儿还会用表情交流
新生儿天生的运动本领
运动自胎内开始
胎内运动的意义重大
影响胎内运动的因素
新生儿的生活规律
影响新生儿活动的主要因素
交谈与新生儿的躯体活动
新生儿特有的原始反射和运动能力
新生儿奇妙的模仿能力
新生儿的护理
 

第三篇|0~3岁教育的重要性
儿童有权拥有最佳的人生开端
0~3岁教育的理论依据
脑科学依据
心理学依据
早期经验对大脑发育的重要作用
0~3岁教育的研究成果  
令人惊讶的女孩
研究证明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对早期教育的感悟 

第四篇|0~3岁心理发育规律
婴幼儿心理发育规律
婴幼儿动作发育规律
婴幼儿的感知发育
婴幼儿语言发育规律
婴幼儿的学习及注意、记忆发展
执行性功能
认知和思维发展
婴幼儿情绪、情感和个性的发育 

第五篇|0~3岁早期教育的指导思想
早期教育的目的是开发孩子的潜能
要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养育就是教育
尊重、回应互动式教育
创造丰富适宜的环境
在游戏中教
建立持续而亲密的人际关系 

第六篇|0~3岁潜能开发和早期教育大纲
1~3月龄
身心发展规律
适宜发展的环境和指导
1~3月龄异常信号
1~3月龄安全注意事项
4—6月龄
发展里程碑
身心发展规律
适宜发展的环境和指导
6月龄异常信号
4~6月龄安全检查
7~9月龄
发展里程碑
身心发展规律
适宜发展的环境和指导
8月龄异常信号
7~12月龄安全检查
10~12月龄
发展里程碑
身心发展规律
适宜发展的环境和指导
12月龄异常信号
1~1岁半
发展里程碑
身心发展规律
适宜发展的环境与指导
1岁半~2岁
发展里程碑
身心发展规律
适宜发展的环境与指导
1岁半异常信号
1~2岁安全检查
2~3岁
发展里程碑
身心发展规律
3岁异常信号
2~3岁安全检查
 

第七篇|婴幼儿气质特点和养育方法
婴儿气质的9个方面
气质倾向没有好坏之分
气质特点的识别和引导
宝宝活动量的大与小
宝宝规律性的强与弱
宝宝趋进性的强与弱
宝宝适应性的强与弱
宝宝反应度的强与弱
宝宝敏感度的强与弱
宝宝情绪本质的正与负
宝宝注意力分散度的强与弱
宝宝坚持度的强与弱
 

第八篇|婴幼儿情绪发育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情绪智力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
情绪对婴儿适应生存有着特别的意义
情绪、情感是儿童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婴幼儿的情感世界
新生儿
1~12月龄
1~3岁
父母的爱和依恋
父母的爱
依恋
母婴依恋的发展
依恋的类型    
依恋类型的形成
如何培养婴幼儿的健全人格
0~3岁健全人格培养的研究
量表介绍
 

第九篇|早期教育中关注的问题
多元智能概念对早期教育的启示
音乐使人聪明
音乐有利于智力发展
发展婴幼儿音乐能力的方法
行为约束和独立性培养
培养婴儿的好习惯
正确对待小儿的任性
重视户外活动
好家庭是一所好学校
处理好几代人的关系
用爱启动孩子健康的人生
夫妻搭档育子女
 

第十篇|婴幼儿喂养
第一阶段:液体食物喂养(乳类喂养)
液体食物喂养的意义
母乳喂养
配方奶喂养
混合喂养
第二阶段:食物转换
什么是食物转换
食物转换的意义
食物转换的实施
第三阶段:幼儿及学龄前儿童饮食指导
食物品种和进食量    
饮食行为
饮食环境
关于食品安全 

第十一篇|婴幼儿体格发育规律
体重增长规律
身高增长规律
头围增长规律 

第十二篇|婴儿科学健身法:按摩、体操和
   “三浴”锻炼
婴儿操
婴儿操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事项
学做婴儿操
按摩操
按摩的作用
注意事项
按摩方法
“三浴”锻炼 

第十三篇|婴幼儿睡眠
儿童正常睡眠
儿童正常睡眠规律
不同年龄的睡眠类型
培养良好睡眠习惯的方法
建立睡眠常规
家长常犯的10个错误
睡眠卫生原则
新生儿期睡眠问题
睡眠失调
入睡困难和夜醒
睡得晚、醒得晚和睡得早、醒得早
宝宝夜间哭闹在什么情况下应找医生诊治 

第十四篇|营养性疾病防治和常见症状答疑
营养性疾病防治
正确认识儿童微量元素检测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
常见症状答疑
婴儿腹泻
漾奶和吐奶
便秘和攒肚
怎样知道宝宝是否缺钙
维生素D不足才是缺

序言

生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是每对父母的心愿,
也是“优生”国策的要求。据调查,在我国0~4岁
儿童中约有2.7%为不同程度的残疾儿,其中智残
约占70%。在各种残疾中,智残对家庭、社会和国
家都是沉重负担。造成智残的原因有遗传因素、营
养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围产期缺氧造成脑损伤也是
重要原因之一。
   过去,我们对抢救成活的窒息儿只能采取爱莫
能助的消极态度。等到出现症状时再进行治疗,效
果当然是不好的。鲍秀兰等同志采取了积极主动进
行早期干预的办法,使受损伤的新生儿能在干预中
尽可能地发挥其潜在能力,使残疾程度减轻,生活
质量提高。这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总结在《0~3岁儿
童最佳的人生开端(高危儿卷)》中。我向广大围产
医学工作者和妇幼保健工作者推荐本书,希望大家
能学习和推广他们的经验,加强产科、儿科合作,
不轻易放弃防治机会,为实施我国“少生优生”基
本国策和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做出新献。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名誉院长、妇产科教授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严仁英
   世界卫生组织母婴保健合作中心原主任

导语

《0-3岁儿童最佳的人生开端(中国宝宝早期教育和潜能开发指南正常儿卷2019年新版)》是协和儿科教授鲍秀兰专家团队30余年协作研究的结晶
,是献给年轻父母、早期教育者和早期干预者的礼物

   我国每年出生新生儿约2000万,有针对性的早期教育和潜能开发,对于孩子运动、智能等方面的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书介绍的方法是全国96家医疗机构、268位医学专业人士协作研究的成果,这些方法家长可以学会在家中进行,不用打针吃药,科学有效,经济可行。

精彩页

2.宝宝会说话啦
   如同独立行走,宝宝在1~1岁半阶段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重大发展是宝宝会说话啦!有些宝宝不满1岁就能清晰发出音节来呼唤妈妈,有些宝宝临近l岁半才会叫妈妈。宝宝开始说话的月龄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口头语言的发展甚至比独立行走表现出更显著的个体差异以及性别差异。女孩大多比男孩早开口说话,语音清晰度和表达能力比男孩更强。多数女孩1岁左右就会说话,1岁半左右能说大约50个词,并能表达“妈妈抱抱”“吃果果”等叠字或简单句。男孩则不然,多数男孩比女孩显现更长的言语缄默期,18个月之前以听和理解为主,1岁半至2岁言语能力大爆发。当宝宝的词汇量达到50个左右时,他们的词汇量会以每月50~100个的速度急速增加,其中大多数都是名词。18~24q'~时,大多数宝宝开始会组合词汇,即将两个词语组合在一起创造句子了。
   在言语缄默期,宝宝通过成人的抚育照料,在积极的言语交往环境中接受语音刺激,将海量的语音输入并存贮在大脑,激活大脑先天的言语功能与生成机制,通过识别语调、语音,逐渐建立语音和语义的结合,逐渐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待发音器官发育成熟,宝宝的语言会呈现爆破式发展。有趣的是,前语言发展期是很漫长的,宝宝能表达出来的语言,与他理解的语言相比只是冰山一角,冰山之下是宝宝语言的积淀。因此,儿童的语言发展首先需要发生在人际关系的背景中。养育照料中丰富的语言刺激与宝宝听的经验,有利于宝宝更早咿呀学语。宝宝听到的日常生活词汇越多,能够说出的词汇也越多。
   3.宝宝好奇爱探究
   新生儿能听会看,宝宝天生准备好了发展人际关系的能力来到这个世界,有对周围环境进行主动探究的能力。宝宝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发生大量的学习。宝宝1岁时,听力和视力(视觉灵敏度)的发展已经接近成人,但是宝宝有自己特殊的探究与感知世界的方式。
   手到口是宝宝喜欢的自我安慰的方式,嘴巴是宝宝感知外部世界的重要的感觉器官。四五个月大的宝宝都喜欢把抓到的东西、手上拿的东西往嘴里塞,这是因为他们要通过嘴巴来形成对这些东西的认识,进而用嘴唇和舌头来感觉东西的形状、大小、硬度和表面特征。嘴巴是宝宝感知与探究这个物质世界的重要器官。与此同时,宝宝乳牙萌出前的胀痛不适,也让宝宝爱吃手、啃咬东西。此时,可准备一些牙胶或磨牙棒类的玩具,缓解乳牙萌出前的不适,并锻炼宝宝牙床的咬合能力。
   6个月开始,宝宝喜欢玩手,把自己的小手作为外部世界的一部分,通过手的动作进行抓、捏、拿、敲、扔等。宝宝逐渐意识到手是自我身体的一部分,并通过手的抓握、探究,认识到每一种东西的特征,获得对事物的特性的认知。宝宝非常喜欢摆弄身边的各种物品,尤其是那些便于抓握的、有色彩的、会发声的玩具与日常生活用品。宝宝在摆弄中感知物体的大小、形状、软硬、轻重、光滑程度等各种属性,逐步认知外部世界。
   1岁半之前,宅宅的探究方式、感物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品尝,即“口部感物”;第二种是抚摸,即“手部感物”;第三种是观察,即“眼部感物”。“眼部感物”就是宝宝拿着东西在手中持续好长时间进行摆弄,在手里颠来倒去,而且会饶有兴趣地用小手去摸它们。
   大约8个月会站立以后,宝宝有更多的机会观察成人的日常生活,特别愿意模仿日常生活中他熟悉的成人行为,比如奶奶拿抹布擦桌子。
   1~1岁半这个阶段随着宝宝独立行走能力的发展、手的精细动作的发展,宝宝能够看到、拿到、接触的范围扩大,对周围环境越来越好奇,喜欢探究、摆弄他熟悉的或新奇的物品,喜欢摆弄日常生活中的锅碗瓢盆,喜欢玩水、玩沙土,甚至对这些东西的喜好胜过那些专门买的玩具。各种日常生活物品、动物及水果认知图卡、拼图、图书、积木都进入了宝宝的认知与探究世界。
   大肢体运动和精细动作的良好发展,促进感觉统合的正常化。感觉统合是指中枢神经将各种感知觉接触到的信息进行统合、分析,并使身体做出适当的反应。感觉统合失调症儿童的早期干预离不开大肢体运动练习,早期户外玩耍、运动有利于促进宝宅身心健康。
   ……
   P132-13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8: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