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进击的智人(精)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作者 河森堡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河森堡著的《进击的智人》讲述了:复杂多样的自然界本身就是一个无穷无尽的知识宝库。
数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一个被大自然筛选的人种——智人,伴随着各式各样的匮乏压力,逐渐成为世界的主宰者。十万年后的我们,依然生活在巨大的历史惯性之中。
智人是如何顺利通过造物主的层层考验,最终拥有了主宰世界的力量?而同一时空的其他人种比如直立人和尼安德特人呢?为何会逐渐被大自然淘汰,成为智人在漫长进化过程中的陪跑者?
河森堡笔下的旧石器时代,充满了灵动的色彩,有混沌初开的蛮荒,有人性乍现的智慧,还有一种来自大自然的底层力量——匮乏,塑造着人类和历史。
匮乏的环境筛选出拥有足够脑力的智人,他们中的一部分走出非洲,来到亚洲大陆,创造了辉煌的华夏文明,然而自然的匮乏始终存在,不同时空的人类又该以何种姿态应对,实现与大自然的交流和对抗,实现自我的平衡与进化?
这是个永久的议题。
作者简介
河森堡,
本名袁硕,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现为国家博物馆讲解员。
在国家博物馆工作8年。
先后为近50,000名观众讲解超过3000小时。
同名演讲《进击的智人》播放量超1亿次。
知乎高人气科普专栏作者,微博十大影响力大V。
2017年被中国科学协会评为十大影响力科学大V。
被媒体誉为“2017年知识型网红”。
目录
序一野蛮才是文明的动力
序二匮乏塑造人类历史
前传:闹鬼的新几内亚岛
第一部分:匮乏塑造了我们
第1章:我们凭什么说自己是人
火?语言?工具?
复杂行为的底层逻辑
第2章:站起来的我们
直立行走的麻烦
知识是很重要的
第3章:造物主的考验
承载记忆的元素
集体行动
共情
奥杜威峡谷
第4章:折叠时间的能人
超能力
被扩散的长寿基因
第5章:突破当下的直立人
阿舍利手斧
美与性
暴力筛选
残缺的头盖骨化石
向大自然挥起拳头
直立人的环境适应性
第6章:尼安德特人和我们
智人登场
人类祖先的肤色
穿上衣服
撒哈拉的剧变
天赋异禀的智人
艾尔塔米拉壁画
精密的语言系统
消失的尼安德特人
第7章:走向世界
亚当和夏娃
地球浩劫
第三条道路
第二部分:匮乏塑造了历史
第8章:文明是如何开始的
新石器时代
历史的惯性
新仙女木事件
驯化农作物
制陶技术与酒
性匮乏
第9章:洪水与华夏
洪水浩劫
1975年河南特大洪灾
第一个王朝的建立
第10章:殷商的杀殉
甲骨文现世
北境的匮乏
杜岭方鼎
少女头骨
活人献祭——血腥的文明
马匹与殷商王朝的谢幕
第11章:凛冽的南北朝
太阳黑子
干冷的南北朝
噬人的黑风
枯骨遍野
自然匮乏
第12章:明末的地狱
人间炼狱
17世纪危机
瘟疫肆虐
第13章:清末与新纪元
坦博拉火山爆发
恶魔的花朵
“上帝之子

尾声
参考文献
致谢
序言
闹鬼的几内亚岛
岛上“闹鬼”了。
确切地说,是新几内亚岛东部某高地上的土著
人部落里“闹鬼”了。
1957年3月的一天,美国的一位病毒学家在新几
内亚岛担任医疗官时,接触了几个被巫术诅咒的妇
女,这些妇女来自东部高地的一个名叫富雷(Fore
)的原始部落,她们被送来就医是因为,不久前她
们的身体突然开始出现一些异样:脸上不可自抑地
露出奇怪诡异的傻笑,全身不停地颤抖,说话颠三
倒四,走路丧失平衡能力等等,这让她们看起来就
像被恶灵附体一样。更可怕的是,这种诡异的状况
是不可逆的,会不断地恶化,通常在3到6个月后,
被诅咒的人会彻底失去平衡能力而瘫倒在地,颤抖
着发出凄惨诡异的狂笑,最后把自己活活饿死,是
的,饿死。因为他们会渐渐失去吞咽的能力,口中
就算塞满了食物也无法下咽。而这只是死亡的方式
之一,另外的一种死法就煎熬多了——被诅咒的人
会因为大小便失禁而整日瘫痪在自己的屎尿中狂笑
,最终褥疮中毒而死。对于20世纪50年代仍处于石
器时代的富雷人来说,眼看着部落里的人们就像被
恶灵附体一样接二连三地狂笑而死,这让他们处于
极度的恐惧之中,当地人认为,是别的部落用巫术
诅咒了他们,所以才有了这闹鬼般的一幕幕,由于
被“巫术”诅咒而死的人会难以自抑地颤抖,富雷
人给这种巫术起了一个名字:库鲁(Kuru),在当
地语言中为“颤抖”之意。
人类的历史一再地证明,恐惧往往和仇恨相生
相伴。为了报复,富雷族的战士们双眼充血、咬牙
切齿地拿起弓箭和长刀,阔步走进了新几内亚岛的
绿色密林之中。据统计,在1957年之后的5年时间里
,“巫术”灭绝了富雷地区10%的人口,而巫术引发
的仇杀则排在当地人致死原因的第二位。一时间,
新几内亚岛的东部密林中,凄惨的哀号和诡异的狂
笑交织在一起,绿色的密林中仿佛在上演着一场场
血色的“喜剧”。
“巫术”一类的说辞或许可以让当地人深信不
疑,但是这绝不可能说服被“巫术”吸引到新几内
亚岛的各国调查学者,在彼此的配合之下,学者们
开始对富雷地区被“巫术”诅咒而死的人进行全面
的研究。他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被“
巫术”诅咒的人里,女性的比例出奇地高,有专家
据此推测,所谓的“巫术”其实是一种遗传病,由
某个单一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在女性身上为显
性,在男性身上为隐性。
然而这种可怕的假设很快就被更可怕的事实推
翻,学者们发现,这种“巫术”并不是遗传病,而
是传染病,因为它可以在群体中实现横向传染。凡
是被“诅咒”而死的人,脑部都被某种东西蛀成了
海绵状的中空结构,特别是与人体协调性密切相关
的小脑部位,受到了格外严重的伤害,这种恐怖的
脑部病变被认为是令受害者出现各种疯狂举动的直
接原因。学者们将死者的脑组织注射进一只健康黑
猩猩的脑中,经过两年的潜伏期之后,黑猩猩也出
现了相同的小脑共济失调症状,这一切终于验证了
学者的怀疑:所谓的“库鲁巫术”,其本质上是一
种具有传染性的脑部神经系统疾病。
既然“巫术”是传染病,那么调查学者的第一
反应是,这种病其实是由某种微生物感染导致。可
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这种病的患者没有出现
任何炎症反应,使用抗生素也不见任何效果,专家
们搞不清楚这种病的致病因子是什么,但是它偏偏
又能传染,这实在是太诡异了。新几内亚岛的热带
雨林中,仿佛真的蕴含着某种超自然力量,原始部
落里的巫术与现代社会的科技在诡异狰狞的狂笑声
中开始了一场暗流汹涌的较量。当我们回顾这场科
学技术与“超自然力量”的交锋时,并不能责备科
学家们在较量开始时处于下风,因为把富雷人脑子
蛀空的东西在当时完全处于科学家的认知边界以外
,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想到人脑可以感染这种东
西——朊病毒。
朊病毒大约是一般的病毒的千分之一大小,甚
至更小,并且仅仅存在于脑部和脊髓中,它在人体
中既不引发任何炎症,也不产生任何抗体,由于它
的结构实在是太简单了,以至于后来的一位生物化
学家斯坦利·B.普鲁西内(Stanley B. Prusiner
)表示,它甚至连病毒都算不上,而仅仅是一种具
有感染性的蛋白粒子,它可以在人脑中造成蛋白质
的错误折叠,最后使得人的脑组织变成像海绵一样
的中空结构。
这种比病毒结构还要简单的致病因子,之所以
可以在富雷人的部落中广泛传播,在于新几内亚岛
上长期存在的一种骇人的习俗:吃人。如果让我填
写一份调查问卷,写出我心目中最恐怖的地方,我
会毫不犹豫地写上“曾经的新几内亚岛”这几个字
。它恐怖到什么程度呢?美国作家理查德·罗德斯
在他的作品《致命的盛宴》中曾经写到过一个细节
让我印象深刻:19世纪的水手在驾船路过新几内亚
岛时,往往会小心翼翼地和这个岛保持足够的安全
距离,一旦水手在这个岛附近由于触礁等原因落水
,那么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朝着与新几内亚岛相反的
方向使劲游。新几内亚岛的民族分布情况极其复杂
,有统计显示,目前世界上大约有6 000种语言,其
中的1/5到1/4都分布在新几内亚岛上,有些语言的
使用者甚至只有几十人,这个岛屿上的各种民族像
马赛克碎片一样错综复杂地分布着,其中一些民族
有食人的传统,也就是说,新几内亚岛上分布着各
种食人部落,富雷人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请你想象这样一个情景:你,是一个水
手,划船路过新几内亚岛,结果在海岸线附近不小
心触礁落水了。你在海里一边踩着水一边四处张望
,就在这时,岛上雨林中的一些土著人发现你落水
了,马上从雨林深处跑出来,站在岸边静静地看着
你,不喊、不骂也不叫,就那么静静地看着你。如
果你沿着海岸线往东游,他们就跟着你往东走,你
往西游,他们就往西走,如果你朝岸边游过去,他
们就举起武器等着你,如果你往回游,他们也不追
你,只是站在原地继续默默地盯着你,而你身后是
无边无际的大海。
事实上,曾经的新几内亚岛上分布着各种食人
部落,他们食人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对于富雷人来
说,他们习惯于吃去世的亲人,以承载自己的追思
并释放死者的灵魂,这样一来,每个富雷人的肚子
都成为了亲人的墓园。
富雷人的部落中虽然盛行食人之风,但是男人
通常是不参加这种宴席的,因为他们觉得吃人会削
弱他们的战斗力,真正的食人者其实是部落里的妇
女和孩子。而学者发现的朊病毒,恰恰存在于死者
的大脑和脊髓中。当死者的大脑被富雷族妇女挖出
来放进嘴里时,当死者的脊髓被富雷族儿童吮吸时
,朊病毒就顺势侵入他们的身体里,引发蛋白质在
脑组织中的一系列错误折叠,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
被“库鲁巫术”诅咒的通常是部落里的妇女和儿童

如此看来,同类相食似乎是大自然为人类设下
的一个禁忌,挑战这个禁忌便会遭到自然力量的反
噬,“库鲁巫术”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既然如此,为什么新几内亚岛上还会有食人的
习俗?就目前的一种理论来看,新几内亚岛的环境
并不适合大规模地饲养猪、牛、羊、马一类的大型
牲畜,在外部的先进技术传入和普及之前,新几内
亚当地一些部落也曾试着饲养过猪,但是养猪的成
本实在是太高了,有的小猪仔甚至是喝妇女的乳汁
长大的。没有大规模的牲畜饲养,当地人的蛋白质
来源就非常有限,所以任何动物蛋白对于他们来说
都是极其宝贵的,比如让很多人感到毛骨悚然的毛
蜘蛛,他们抓起来烤熟就吃下了,有的木头被水长
期浸泡长出的船蛆,也成了当地人口中的美食。那
么刚刚死去的人呢?几十公斤重的新鲜人肉在当地
一部分土著人眼中自然没有任何浪费的理由。在国
家博物馆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始终相信一个原则:
人类历史中任何社会行为,都有其自然科学的底层
逻辑。新几内亚岛的食人习俗也是如此。我的偶像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教授贾雷德·戴蒙德
(Jared Diamond),在新几内亚岛进行常年的观
察和调研后提出了一个关于当地食人风俗的观点:
新几内亚岛之所以会存在食人的习俗,很可能是由
于当地蛋白质的匮乏。
这与恩格斯当年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
源》中对食人现象的描述颇为相似:是食物的匮乏
,让人们吞噬彼此的血肉。
故事还没有讲完,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是
点上了一个血淋淋的逗号。后来专家们发现,在富
雷人部落中,有的人曾经长期食用人肉,但却并没
有被库鲁症杀死,解释这一反常现象的原因其实就
存在于这些幸存食人者的身体里,确切地说,是在
他们的第20号染色体上。人类第20号染色体上有一
个基因被称为PRNP,是关于朊蛋白的基因,如果这
个基因的第129位是杂合子的话,那么这一基因的主
人将对朊蛋白病有较强的抵抗力,这也是为什么有
这种基因的富雷人可以在食用人肉以后幸存下来。
但是后来,专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做了广泛的调查,
发现这种抵抗朊病毒的基因在各个民族中普遍存在
,这一现象指向了一种让人毛骨悚然的可能:我们
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是被食人的历史筛选出来的。
在上古洪荒之际,远古时代的人类也面临着新
几内亚岛上的那种绝境,在食物或者蛋白质极度匮
乏的情况下,我们的祖先彼此追逐和杀戮,胜利者
肢解了失败者,并且吞噬了他们的血肉,那些对朊
病毒没有抵抗基因的胜利者随即被蛀空了大脑,在
屎尿中惨笑而死;那些有抵抗基因的胜利者则存活
下来,生下了同样具有抵抗基因的后代,他们就这
样一代一代地延续到了今天。
在“败者为肉,胜者食之”的血腥历史中,在
与匮乏战斗的历史中,我们的祖先把基因和血脉一
代一代地传递到了今天,传递到了你和我的身上。
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匮乏又是怎么塑造人类
的?不如让我们追随着祖先的背影,走向历史的地
平线,从头开始说起,从人类祖先的第一缕曙光开
始说起。
导语
河森堡著的《进击的智人》是一部充满少年感的《人类简史》,将刷新我们对华夏文明的认知:匮乏贯穿着人类进化史,我们究竟如何走到今天。
《进击的智人》是一张充满知识点的寻宝图。奇趣的历史故事,融汇博物学、化学、生物学、进化心理学等众多领域知识点,是一部难得的跨学科知识佳作。
“现代人类都是早产儿?瓜子脸的审美是自古有之?“会制作工具”并不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男性为什么永远分不清楚女友口红颜色的细微差异?你竟然还没有听说过“外祖母假说”?……
读完这本书,你将成为这个周末聚会上特别有趣的人。“所谓进击,就是与匮乏的对抗中,一边搏斗,一边前行”。
后记
一年多前的一天,我在网上无意中看到了一位
学者对黑猩猩研究的有关文章,文章的大体内容是
这样的,黑猩猩和倭黑猩猩是自然界与人类有着最
近亲缘关系的两个物种,它们本来有着共同的祖先
:某种古猿。后来大概在150万年前左右,刚果河形
成了,这条巨河恰巧从它们古猿祖先的栖息地中横
穿而过,可由于古猿不擅游泳,它们就被迫分布在
大河的南北,大河北岸的古猿渐渐演化为黑猩猩,
大河南岸的则渐渐演化为倭黑猩猩。
这两种猿类虽然在外貌上差别不大,性情却有
着巨大的差异。黑猩猩性情凶狠,彼此之间充斥着
残酷的暴力和仇杀,有时甚至会集体行动起来,对
同类族群实施种族灭绝行动;而它们的近亲倭黑猩
猩却温柔得多,彼此之间和睦相处,暴力仇杀非常
罕见。两种亲缘关系如此近的猿类为何在性情上却
有着如此巨大的差异呢?
学者推测,这可能是因为刚果河的北岸还生活
着大猩猩,大猩猩食量很大,力大无穷,它们经常
会占有一些黑猩猩的食物,而黑猩猩对此却毫无办
法。为了争夺匮乏的资源,黑猩猩们不得不靠暴力
来解决争端,在这种环境下,它们凶狠的性情就会
得到筛选和强化,反之,刚果河以南没有大猩猩,
倭黑猩猩不会遇到黑猩猩面临的那种匮乏,因此这
一物种生活在丰饶之中,暴力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所以倭黑猩猩普遍热爱和平。
这个研究虽然还没有成为学界的公论,但却让
我有了联想,从我在国家博物馆的知识积淀来看,
匮乏的压力不仅塑造了黑猩猩,还塑造了我们人类
,人类的历史与“匮乏”两字紧紧纠缠,我们之所
以是这个样子,人类的历史之所以是这个走向,往
往是因为有些必不可少的东西处于匮乏之中,我们
无论是改变性状还是改变行为,其实在本质上都是
为了解决某种匮乏。匮乏就好像是一个幽灵,你永
远无法真正地战胜它,但是,也正是在和它不断搏
斗的过程中,我们这个物种才得以走到今天。
这场搏斗已经持续了数百万年,我想以这场搏
斗为主线,把我在国博这几年的积淀串联起来写成
一本书,书名我定为《进击的智人》,所谓的进击
,就是一边搏斗,一边前行。
书评(媒体评论)
物质极度丰盈的今天,沉浸在各色美味中的我
们可能无法想象数十万年前的人类面临着怎样的资
源匮乏。为了应对匮乏,我们的祖先一路高歌猛进
,创造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不断进击的基因则
**地保存在我们的血液中。河森堡的文字让我们重
新认识这个世界的过往和人类所拥有的巨大能量。
——知名导演、制片人 陈晓卿
“科学的好处是,让预测与控制成为可能。而
科学地谈论人类文明历史,有助于去除各色臆测,
让人类回到原本应有的位置上——这就是这本书试
图传达的。”
——知名作家 张佳玮
翻阅这本书,我的确有酣畅淋漓的阅读快感。
作为在国家博物馆的讲解员,河森堡拥有**的讲故
事能力,阅读他的文字,就像看山泉里跳跃的水珠
哗啦啦地从眼前淌过,那是一种忘却环境,全身沉
浸的心灵体验。
——华大基因CEO 尹烨
阅读《进击的智人》这本书,仿佛可以隐隐看
到一张藏满了知识点的藏宝图。作者像吹着魔笛的
魔法师,让人不知不觉踏上寻宝的征程,在征途的
终点,徐徐展开一幅完整的、颇为宏大的、揭示人
类发展历程的知识地图。
——数字出版人 冯宏声
会讲故事,是一种天分,能把自己掌握的知识
融会贯通、加工再创造,更是一种能力。也许河森
堡并不创造知识,但他能把知识变得更美味,端到
众人面前。
——知名影视演员 陶虹
这是一篇跨越了数百万年的漫长叙事,作者以
一个解说员的独特视角,带领我们走过了从黑暗到
光明的漫漫长路,让我们看到人类是如何从貌不惊
人的弱者成长起来,最终主宰了这个星球的生态系
统,引发我们由衷的感叹。
——混乱博物馆馆长 刘大可(微博名:刘大可
先生)
《进击的智人》这本书以丰富的资料和清晰的
逻辑探寻了人类演化的轨迹。我们如何成为人类?
又如何成为今天的人类?在本书中你会找到答案。
——古生物科普作家 江泓(微博名:江氏小盗
龙)
有人写风景,文字如画卷般跃然眼前;有的人
写美食,翻着页你就配合咽口水;还有的人写爱情
,有人讲故事,似乎再难理解的事,再久远的过去
,你都会津津有味,作者们真是有天赋。人类的进
化是现在进行时,总会新观点和争议,但我想大家
会喜欢停留在智人的世界里,因为进击,是对生命
的尊重。
——央广电台知名主持人、历史类畅销书作家
董彬
精彩页
黑猩猩性情凶狠而且力量极强,它们可以把手指粗的铁棍子拧弯,所以黑猩猩是猛兽,是完全具备杀人能力的,如果实验室的黑猩猩跑到外边把路人掐死,实验室要负重大责任。当时实验室里的科研人员吓坏了,不得不求助于警察和自卫队,一起抓捕这两个“识数”的逃犯,所幸最后这两个“逃犯”由于肚子饿,自己回实验室自首了,没有酿成大祸。
这个例子也告诉我们,对语言、数字甚至文字的理解和掌握,未必是区分人和其他物种的清晰的边界。
每当话题进行到这的时候,都会有人眼睛一亮,笃定地说,我知道了,人和动物之问最大的一个差异在于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而动物不会。不得不说,给出这个答案的人在中学时想必是个认真学习的好学生,因为这是一个非常正统的观点,我在中学的政治课中就从老师那里听到过这个理论。那么,这个理论和实际情况有多大程度的契合呢?
黑猩猩在野外生存时常会捕食一种猴子,这种猴子叫婴猴,它们因时常会发出像婴儿一样的叫声而得名。婴猴是一种夜行动物,白天则习惯在树洞里睡觉。黑猩猩喜欢吃婴猴,逐渐地摸索出了婴猴的活动规律,只要发现一个树洞就凑过去观察一番,看看洞里是否有婴猴。如果有,黑猩猩就会想办法把它抓出来吃掉。有的黑猩猩很聪明,它不敢直接伸手去掏婴猴,因为害怕婴猴咬它的手,于是捡起小树枝去挑逗洞里的婴猴,婴猴自然不会轻易就范,死死地蜷缩在树洞里不肯露头,于是黑猩猩便想出一招,它发现地上横放着一些大树权,便挑选一根合适的,把上面的小枝权掰掉,然后用牙齿啃咬大树权的尖端,直到树权变得非常尖锐,像长矛的矛尖一样,接着黑猩猩便把长矛一样的树权用力地捅进树洞深处,把婴猴活活扎死在里面,然后再伸手把它们掏出来撕碎吃掉。
在黑猩猩捕食婴猴的过程中,它们不仅会使用工具,甚至还会制作工具和武器,把自己武装起来进行猎杀活动。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假如你是一只黑猩猩,在雨林中漫步时突然口渴了,不远处的地面上有一个小水坑,坑口的面积比较小,水位也很低,作为一只吻部扁平的黑猩猩,你要怎样做才能喝到水呢?
有人说,可以像乌鸦喝水那样往水坑里扔石头;有人说,把水坑挖大一些;还有人说,可以找一些空心的植物茎部,将其做成吸管……
那么黑猩猩是怎么做的呢?中山大学的学者发现,黑猩猩会随手从身边抓一把树叶放到嘴里,嚼得非常松软,变成像海绵一样的絮状结构,再用这团“海绵”放进水坑吸水,等“海绵”吸满水之后,黑猩猩再把水挤出来喝掉。
由此可见,“制作和使用工具”也不能成为区分人类和其他物种的清晰的边界。
那么这个边界到底在哪里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4: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