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河边徐家(上下)》由刘凡著。 清嘉庆年间,一辆牛车穿行干鄂东山川层林之中。驾车的小伙姓徐,时年十六。眉宇间英气飞扬。悠悠牛车,定格干黄网团风镇牛丰河畔的牛宋坳。这里靠山面河,高照的艳阳,和煦的轻风,似乎预示着世世代代的五谷丰登、五子登科。小伙明白:这就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这位敢于开拓且独具慧眼的小伙,成为了河边徐家的老祖太爷,从此开启了河边徐家曲折浪漫的传奇。一代又一代河边徐家的男人,继承了祖辈“赶地”的勇气;一代又一代河边徐家的女人,继承了老屋的传统和精神。他们怀着“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投入历史洪流,去体验民族的精神,去感恬国家的命运。 河边徐家,经历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们与那个时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让我们记住这片蕴藏厚重生命和沧桑历史的故土,记住河边徐家的一代又一代用生命探寻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足迹。 作者简介 刘凡,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民革中央副主席,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华商标协会会长。 著有回忆录《又是一年》《一年又一年》《难忘又一年》及小说《伊犁河谷》,电影《伊犁河谷》编剧,该片获美国好莱坞国际电影节“最佳外国语故事片奖”、并入选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优秀国产影片展播。曾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中国图书奖等。 目录 代序 上册 牛车河边 薄刀山寨 两湖书院 山野之人 东渡扶桑 山水之间 二渡扶桑 温馨家园 难舍亲情 辛亥风云 故人回乡 汉口学潮 黄埔一期 铁血党军 兵变之夜 下册 依依老屋 武汉会战 风雨江城 恩施专员 深山“十八坳” 激战野三关 宜昌故城 鄂西会战 保卫石牌 尾声 补疑 跋 出版谢辞 参考书目
序言 清嘉庆年间,鄂东新洲黄冈交界处,一辆牛车穿 行于山川层林之中。驾车的小伙姓徐,名笃麒,字祯 祥,时年十六,眉宇间英气飞扬。小伙原籍黄冈县下 五重乡莲花坞,家境贫寒,兄弟众多,土地贫瘠,逼 出他孤身冒险外出“赶地”的勇气,用现在的话讲, 是要换一换“风水”,改一改命运。 不可思议的是,小伙“赶地”的路径,竟与孔夫 子“自陈蔡适楚”的足迹相合,沿路这条水深岸阔的 河流,就名为“孔子河”,《论语》中“使子路问津 ”的典故,就发生于斯。悠悠牛车穿行于历史与现实 之间,让“赶地”的小伙记住了相传“龙骨”砌成的 孔叹桥,记住了三度毁于兵燹又三度“凤凰涅槃”的 问津书院。小伙渐渐远离了自己熟悉的亲人故里,渐 渐步入了外面未知的大千世界。 悠悠牛车,依然定格于黄冈县东还和乡牛车河畔 的牛家坳。这里靠山面河,山叫牛车山,河叫牛车河 ,潇潇微风中听见轻轻荡漾的水波,高照的艳阳,和 煦的轻风,似乎预示着世世代代的五谷丰登、五子登 科。小伙明白:这就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于是,从河到河,牛家坳河边的北岸有了一个徐 家,有了今天坐北朝南、偏东15度角的老屋,与彼岸 的村落遥遥相望。这个敢于开拓且独具慧眼的小伙, 也就成为了河边徐家的老祖太爷,从此开启了这一家 不可思议的旷世传奇。 转眼几年后,老祖太爷已经有了一女一儿,时光 流逝,女嫁儿娶,子孙繁衍,分家离户,又历四代, 长子纯臣字恕臣,论辈分是我的太爷,他秉承了老祖 太爷的闯劲,后来做了黄州千总。1868年,娶了周氏 的太爷有了独子映奎。映奎字诩臣,号星朗,这就是 我的爷爷。或许是祖辈“赶地”蹬过了孔子河,在那 个天下无道的黑暗年代,从小好学的爷爷深怀着以天 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这抱负孔夫子在“使子路问津 ”时就怃然感慨过:“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 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爷爷很早就 知道:终有一日,他会以祖辈“赶地”的勇气,去体 验民族的精神,去感悟国家的命运。 这年六月初六,河边徐家向邻村王家提亲,以结 “秦晋之好”。徐家问:“嫁不嫁?”王家答:“嫁 。”于是次年六月初六,徐家往王家迎亲,娶回王家 的闺秀,这便是我的祖母徐王氏。徐王氏秀外慧中, 文化不高却知情达理,渐渐地成了河边徐家的“主心 骨”。徐家的稻谷越来越高产,徐家的桂花树越来越 茂盛。 世纪乏交的1901年是农历辛丑年,《辛丑条约》 的签订令中国民心思变。徐王氏为徐家添了一个后, 也就是我的父亲。我太爷为自己的孙儿取名昌之,太 爷盼望徐家能够昌运,更盼望国家能够昌运。 身为邑庠生的爷爷终于决定远行,他要东渡扶桑 ,去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知、练就昌运家国的本领。这 一去,不知何时是归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 去兮不复还!”徐王氏背着我年幼的父亲,在老屋里 为我爷爷默默准备着行装,爷爷是她心目中的英雄, “忠孝不能两全”,站在英雄的背后,她必须替爷爷 撑好这个家。爷爷以国报家,她必须持家报国。家中 有国,国中有家。 不可思议的是,徐王氏成就了徐家的忠孝两全。 远在扶桑的爷爷追随中山先生加入了同盟会,一心致 力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东海对岸,河边徐家,老的老,小的小,徐王氏红 润的脸庞渐渐清瘦,笔直的腰板渐渐弯曲,但颐养天 年的公婆“起居无时,惟适之安”,虎虎生风的儿子 志存高远,文武双习。爷爷远行后,河边徐家并不宽 裕,父亲有时不得不在教室外的墙根悄悄“旁听”, 聪颖过人的他依然熟知了《弟子规》《千家诗))。 为了儿子求学,徐王氏变卖了陪嫁的饰物,少年老成 的父亲,在母亲的支持下一路求知,进入了武汉中学 ,进入了湖北甲种工业学校和湖北中法高等学校,最 终进入了声名远扬的黄埔军校。“天下难事,必作于 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难事应该从易事入手, 大事必须从小事起步。每天不断重复的平凡小事,也 是成就伟业的坚实基石。徐王氏以自己的身体力行, 教育着儿子脚踏实地,就像徐家老屋前的那些树,年 复一年努力生长,年复一年努力成才。徐王氏以自己 的柔弱身躯,助成着河边徐家两代革命者,就像徐家 老屋前的这条河,一步一步汇入长江,一步一步汇入 大海。 为了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走上革命 道路后的父亲很少回老屋。1937年抗战爆发,父亲再 度匆匆离家,行前他在徐家祖坟前长跪不起,回到老 屋缓缓手书了四句座右铭:“做事要勤勉,处事要灵 敏,意志要坚定,态度要平和。”父亲笔下流淌出来 的,依然是祖母徐王氏的谆谆教诲。 河边徐家,一代一代走出了老屋;守望着老屋的 ,似乎只有徐王氏那永不倒下的身影。不可思议的是 ,许多许多年以后,十六岁的我也与老太爷一样远走 他乡,在大西北帕米尔高原经历了超越极限的磨砺和 啼血的回归。从此,老屋和戈壁成为我一生的感悟, 一生的惦念。其实,守望老屋的不仅有祖母,每一个 从老屋里走出来的徐家子孙,都会铭记自己的根,都 会守望自己的脉。 守望着老屋,就是守望着一种精神;守望着老屋 ,就是守望着一种传统;守望着老屋,就是守望着一 种信念。 为此,我们会永远守望。 原载《人民日报》2011年4月14日
导语 刘凡著的《河边徐家(上下)》描述了自清末到当代,河边徐家家族的荣辱兴衰:太祖父为清廷湖北迁总;祖父为近代中国留日学员、同盟会会员;父亲为黄埔军校学员、中共秘密党员。徐家的变迁,祖孙四代的际遇,见证了中华民族从危亡到复兴的艰难转折,折射出革命道路的蜿蜒曲折,突显出一个以“爱我中华、救亡图存”为己任的伟大家族的光辉人格。 本书将故事娓娓道来,既真实平易,又跌宕起伏,极富戏剧性。 后记 从河边徐家走出 “做一个有责任、有情怀、有故事的男人。” 奶奶说。 小时候,我挥之不去的记忆就是奶奶,她是位慈 祥、和蔼可亲的老人。从未见她发脾气,也未听见她 大声说话,可不知为什么,对奶奶,我心存敬畏。她 一辈子修炼自己的灵魂,坚定自己的信念。她身上总 有令人敬重的威严。我也从不掩饰对奶奶的怀念与爱 。对奶奶我有太深的感情,她一手把我拉扯大,她的 一生只为一件事而来,那就是河边徐家。那一年她十 七岁,她把青春、生命嫁给了河边徐家。她生活在中 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河边徐家的“太爷”“ 爷爷”“父亲”和那个时代又是那么紧紧地联系在一 起。 2016年,老屋被评为湖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记 住老屋,记住乡愁,记住这片蕴藏厚重生命和沧桑历 史的故土,记住父辈们用生命探寻中国梦的理想、追 求。 评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老屋成为历史承载,我 能继承的是老屋带给我的坚定,带给我的信仰。她让 我记住中华民族百年沉沦的艰辛苦难史,记住中华民 族救亡复兴的辉煌崛起史。 尝试用非虚构小说的方式来讲述“河边徐家”的 故事,这种文体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 但又并非绝对求真的报告文学或传记文学。这种文体 不仅可以有所虚构,还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小说的笔法 。于是从河边徐家走出的男人们鲜活了,“奶奶”鲜 活了,那个时代的革命先烈们鲜活了。这是一种新的 创作方式。我知道,凭我有限的写作能力,是无法表 达我内心的全部,更无法表达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的苦 难辉煌。 百年,要从“太爷”写起,那时他已当上了黄州 府千总,但写河边徐家,还必须从最早的那个“赶地 ”的小伙说起,正是当年小伙独具慧眼的勇气,才有 了河边徐家。2011年4月14日,我在人民日报发表了 《河边徐家记》,可以说,小说创作基础已经定下来 了。之所以没有接着往下写,是我还要回老屋,这是 部接地气的作品,老屋会给我更完整的思路。 在武昌,有一幢没有电梯的旧楼,那是我在武汉 生活工作时曾住过的地方。住房离辛亥革命纪念馆很 近,走路就可以过去。婧晨,我常去纪念馆,不仅是 去受教育,更是去感受辛亥革命在政治上、思想上给 中国人民带来的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毕竟那是推翻 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的大事,就是在这难以平静 的感动中,完成了“爷爷”那部分的提纲,接着去了 黄冈的薄刀峰,去体会山寨人粗犷的生活,当年的山 寨,如今已是湖北著名的旅游名胜。 , 黄冈的人,黄冈的山,黄冈的水,黄冈的饮食, 鄂东的民俗,我流连忘返。在这里,必须再次提到“ 奶奶”,她是这部小说的灵魂。 奶奶曾说,朦胧中的爱是初恋。当年,媒婆到王 家去提亲时,藏在厢房后的奶奶,听完媒婆的介绍, 在心里已应允了这门亲事,这不仅是缘,还有“奶奶 ”做女人的那份自信。 做女人难,做河边徐家的女人更难。奶奶见证了 河边徐家男人们的故事,正是奶奶的家国情怀,用她 的大爱,用她的大痛,用她的人格和品质,传递生命 。用一生来述说她的挚爱与心灵的悲苦,述说她的坚 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历史的记忆激励我写 一部作品来讲述那个年代老屋人的故事。当我把奶奶 和太爷、爷爷、父亲的故事娓娓道来时,只希望能和 读者一起向1840年以来,牺牲的无数革命先烈们致敬 ,共同缅怀他们。 奶奶是位有情怀的女人,河边徐家是她一生坚持 着的回味,院子里的那棵桂花树还在,村头的那棵桂 花树也在,只是树干更粗、桂花更香。每年的八月, 桂花飘香;每年八月,我都回老屋,抚摸桂枝,亲吻 桂香。感谢她的守望,守望老屋的精神,守望老屋的 传统,守望老屋的信念。 …… 又记: 今年,我们隆重集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 年。 今年,我们隆重集会,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 利81周年。 今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 今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2周年。 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今年9月30日,我们迎来了第四个法定“烈士纪 念日”, 上午10时,我参加了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 仪式。 今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8周年。 今年10月18曰,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 会在京开幕。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 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今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39年了。 今年的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151周年。
精彩页 牛车河边 千年黄州,是一个可以让时光凝固的地方。 大江东去,出三峡,过宜昌,盘旋荆江九曲回肠,波涛汹涌会汉江,过三国古战场,直逼大别山脉,峰峰相连96座,自西北向东南蜿蜒曲折…… 黄州处于长江中游江汉文化区和长江下游江淮文化区,从概数讲,是千年,也可以说两千年,甚至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是黄州带给我们的文化记忆。中部为丘陵岗地,高低起伏,谷宽丘广、冲、垅、螃、畈交错;南部为长江冲积平原,河港、湖泊交织。从宜昌到上海,长江北岸没有大的山脉,只有一座大别山。奇特的大别山在于它气候之大别,物产之大别,文化之大别。发源山脉的举水、倒水、巴水、浠水、蕲水和华阳河六大水系,均自北向南汇入长江。这是黄州带给人们最直接的感官冲击。 团风,是黄州的一个小镇。东临巴河,西傍举水、沙河,北倚大崎山,南滨长江,与鄂州、新洲、浠水、罗田、麻城相邻。 河边徐家的故事,就发生在团风镇总路嘴村一个名叫牛家坳的地方。 牛家坳,是一个有故事的小坳,它按自己的方式保持着神秘,传承悠久的历史。 牛家坳,除传说中有古老的文化外,还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她位于团风镇偏西,距镇13.5公里的一个山坳。这里风景绝佳,山峦叠嶂,绿树成荫。山坳的人敬畏大自然,有智、不迷、有情、不贪。山坳,幽深黝黑的石壁,映衬出一幅线条流畅的中国山水画。 清嘉庆年间,鄂东新洲黄冈交界处,一辆牛车穿行于山川层林之中。驾车的小伙姓徐,名笃麒,字祯祥,时年十六,眉宇间英气飞扬。小伙原籍新洲莲花垱,家境贫寒,兄弟众多,土地贫瘠,逼出他孤身冒险外出“赶地”的勇气,用现在的话讲,是要换一换“风水”,改一改命运。 悠悠牛车,依然定格于牛家坳。这里靠山面河,山叫牛车山,河叫牛车河。潇潇微风中听见轻轻荡漾的水波,高照的艳阳,和煦的轻风,似乎预示着世世代代的五谷丰登、五子登科。小伙明白:这就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赶地”的小伙到此后,三年开荒、三年丰收,转眼过了几年,娶妻生子、盖屋,还在老屋边盖了一座祠堂。他回新州莲花垱和族民们商量,把他的父亲牌位请到他刚落成的祠堂,祠堂不大,是一座很小的合院式建筑,认祖归宗后,南岸村里的徐氏后代,他们也看中这边风水。几次会议商量,几户大的徐氏把他们的祖先牌位也请了过来,于是“赶地”小伙的祠堂,成了整个徐氏家族公共庙堂。逢年过节,婚嫁添丁,红白喜事,族内大事,触犯族规,也都在这祠堂里举行仪式。从此这位敢于开拓且独具慧眼赶着牛车的小伙,也就成为了河边徐家的老祖太爷。他还题写了四个大字——徐氏祠堂。 从此,牛车河边的北岸有了一个徐家,面朝南岸,当地人称“河边徐家”。山坳的人,因有河边徐家而骄傲,山坳的人也因有河边徐家而热情。河边徐家,映衬出山坳的完美,牛家坳的人,自豪。生儿育女,子孙繁衍。一代又一代的徐家人追寻着、探寻着、盼望着,演绎了一串串难以忘怀的故事。徐氏子子孙孙记住了这个“赶地”的小伙,是他的勇气、勤劳、智慧,创造成就了河边徐家。 河边徐家坐落在牛车山的怀抱中,依山傍水,视野开阔。老屋门前铺的是石板路,门前有两口塘,几棵参天大树,映衬着老屋的历史。 大别山余脉的地质、地貌为老屋提供了独特的建筑材料。屋基是巨大条石,墙用砖砌而成,加之石刻石雕,彰显出主人的智慧。 河边徐家门前的石板路和石径,述说着老屋的历史。 屋前静静蹲着上马石,房前的石板路光亮,石板上的车印已记载下它的沧桑。路面不过四米宽,但石板路面两旁,主人精心排列着半米宽的石子,早已光滑润泽,苔藓、小草挤在石板、石子缝里,不管有无人经过这里,它们不再寂寞。 老祖太爷当年立下规矩,离开河边徐家的男人,不仅要翻老屋,还要把后墙加高1尺2寸。他忘不了自己“赶地”出来的情景,他要让老屋的男人们留下念想。 老屋坐北朝南,偏东15度,长方形院落石铺地,后墙是一字式的山墙,屋顶砌有封火墙,灰瓦盖顶的屋脊飞檐,院子的东墙、西墙,由长短不同的两条宽阔的石条台阶一次叠累而成,与北、南走廊连为一体。院中有一棵高大的桂花树,树冠遮住了半个院子,每年8月,桂花飘香,花香整个老屋。这是“赶地”的小伙有了儿子后,做满月时种的,他在院子里种下一棵桂花树,在村头路边也种下一棵桂花树。岁月流逝,这棵桂花树成为小孩玩耍的地方。太爷那会,桂花树根繁叶茂,像一把高高宽宽的大伞。扩建庭院,仍以桂花树为中心。老屋各进分设槽门、中门、天进,二侧饰镂孔花砖青墙。东西厢房和走廊相连,北屋后厢,石子铺的甬道,一条通往牛车山,一条通向西北角的一处别样的建筑。房间大多用木质屏风,堂屋家具很旧,满屋里浸透古色古香。 老屋分家祠、书屋、茶屋,还有柴房、厨房、织房、碾房、杂役屋,后又增设乡村药房。老屋,述说河边徐家的故事。 门前银杏树、樟树茂密,牛车山上则以松树为主,松鼠在林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