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第1期(总第1期)
在改革和开放的实践中努力办好《外国文学评论》
——代发刊词
大力加强对现代外国文学的整体研究
三点不成熟的想法。
外国文学评论必须全面更新
传统的更新
“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谈文艺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走向世界的沉思
复调小说:主人公与作者
——巴赫金的叙述理论
普列姆昌德和印度现实主义文学研讨会
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者立场
海明威学术讨论会在厦门召开
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多声部性”
——从巴赫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诸问题》一书说起
八十年代日本纯文学小说
《日瓦戈医生》其书及其他
福克纳的叙事艺术
——谈《押沙龙,押沙龙!》的视点变化
死之花
——论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昆丁的死亡意识
工笔讽刺画卷
——评辛克莱·路易斯及其名作《大街》
小精灵蒲克和莎士比亚的戏剧观
——《仲夏夜之梦》研究
浅论莎士比亚的艺术特点
了与不了:莎士比亚悲剧研究纪程
——《莎士比亚悲剧论痕》前言
哈代小说的两个主题与人道主义思想
海明威遗作《伊甸园》出版
多丽丝·莱辛的新作:《好心的恐怖主义者》
道家思想与法国现代文学
南斯拉夫在关于创作自由问题的讨论中重新发表莱扎的讲话
他山之石
文学需要相互交流,相互丰富
微型诺贝尔文学奖
经受时间考验的艺术心理学专著
一评维戈茨基的《艺术心理学》
面向生活现实,拓展文学形式
——评1985年联邦德国引起热烈反响的三部作品
《没有水银的镜子》:论美国后现代派小说的专著
卡尔维诺《意大利童话》
——兼与《格林童话》比较
苏联诗坛新动向
一本论当代反人道主义的批评新著
《尼采全集校勘研究版》问世
一部突破传统体裁的小说
——格拉斯的新作《母鼠》
民主德国文学中的纪实因素
彼特拉克的一首重要佚诗被发现
加西亚·马尔克斯发表新作:《米格尔·里廷历险记》
编后记
1987年第2期(总第2期)
外来的养分
1987年第3期(总第3期)
1987年第4期(总第4期)
1988年第1期(总第5期)
1988年第2期(总第6期)
1988年第3期(总第7期)
1988年第4期(总第8期)
1989年第1期(总第9期)
1989年第2期(总第10期)
1989年第3期(总第11期)
1989年第4期(总第12期)
1990年第1期(总第13期)
1990年第2期(总第14期)
1990年第3期(总第15期)
1990年第4期(总第16期)
1991年第1期(总第17期)
1991年第2期(总第18期)
1991年第3期(总第19期)
1991年第4期(总第20期)
1992年第1期(总第21期)
1992年第2期(总第22期)
1992年第3期(总第23期)
1992年第4期(总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