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浙江省五年文学作品选(杭州及省直卷下2013-2017) |
分类 | |
作者 | 艾伟 |
出版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主编艾伟将一批在杭作家、诗人近五年的代表作结成《浙江省五年文学作品选(杭州及省直卷下2013-2017)》。这些优秀的篇什,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杭州近年的文气和文脉,代表了那组需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去阐发的深潜关系——杭州与文学,代表了这座城市的美学胜景,代表了永不静滞的“无边风月”。 目录 Ⅰ 小说篇 好大一方肉/卢江良 第三种人/晓风 加拉白垒/张婴音 街上的耳朵/钟求是 大雁大雁,要去南方?/海飞 小姨/黄咏梅 隔壁,或者1991年你在干啥/鲁引弓 朵小姐(节选)/萧耳 遇见空空如也/孙玉虎 Ⅱ 散文篇 束河的音乐火塘/朱真伟 境界/孙建江 纸上/苏沧桑 时间在哪里/周维强 闯荡在灰色的航道上/袁明华 北极昼话/袁敏 Ⅲ 诗歌篇 不舍昼夜(组诗)/王自亮 在镜子里和一条鱼的交谈/卢山 生死信札(组诗)/江离 冬天(组诗)/梁晓明 Ⅳ 报告文学篇 生命在无人区/张国云 禅庄花园/袁亚平 寻找师傅(节选)/山哈 “两山”之路(节选)/孙侃 后记 序言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学最能 反映一个时代、一个地区的变迁。浙江的发展、民 众的心声,都能在文学中得到最形象、最生动、最 活泼的体现。文学也是一座桥梁,因为它的存在, 再遥远的距离也是咫尺,再曲折的道路也是通途, 再陌生的人群也是朋友。 在当代中国文学版图中,浙江始终占有非常重 要的位置。近五年来,浙江文学有了全方位的发展 。首先,资深作家仍旧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同时 ,一批青年作家,如“70后”和“80后”作家群体 迅速崛起,已经成长为全国同类作家中的佼佼者。 浙江文坛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地域分布均衡 的创作队伍。其次,新兴文学类型逐渐形成规模和 特色,文学作品与影视改编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有 效扩大了浙江文学与浙江作家的影响力。最后,在 网络文学的创作、发展、引导和培育上,浙江异军 突起,特色鲜明,积累了大量有效经验。浙江逐渐 成为中国网络文学的重镇,涌现出一大批网络文学 名家和网络文学优秀作品。 2013年7月2日,浙江省作家协会第八次代表大 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主席团,浙江文学工作翻开了 新的一页。为总结省八届作代会以来的浙江文学成 就,省作协牵头汇编近五年来浙江作家的优秀文学 作品丛书。本丛书按地市划分,共12卷。每卷又分 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儿童文学等门类, 总计400多万字规模。本丛书从作品征集、评审和遴 选到编辑出版,历经近一年时间,是省作协和各地 方作协通力合作、辛勤工作的结晶。 2013—2017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五年。在这五年 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国文联十 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为中 国文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这五年来,浙江 文学随着中国文学一起茁壮成长,已充分彰显出鲜 明的“浙味”风格并取得骄人的成绩。这五年来, 文学“浙军”队伍不断壮大,已成为当代中国文坛 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浙江文学的良性发展,离不开 全国文学健康发展的大气候,同样,浙江文学的发 展也在为中国文学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 这五年来,浙江文学所取得的成就在本丛书中 得到了一次集中的反映、展现和检阅,但也只是初 步的。还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因篇幅所限无法收入 。本丛书只是一个了解浙江近五年来文学发展的窗 口。 回望过去的五年,全省作家们努力前行,自觉 把艺术追求融入时代潮流,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 作品,但离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 大时代的优秀作品”还有一段距离。习近平总书记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没有中华文 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摆 在每一个文艺工作者面前的光荣使命和任务。“雄 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文学既关乎个 人的内心,也是集体的事业,更是民族的事业。伟 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品,希望全省作家们为着这 个目标继续奋斗,创作更多、更好的精彩华章。 浙江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臧军 2018年7月2日于杭州 导语 《浙江省五年文学作品选》由浙江省作家协会汇编整理2013—2017年浙江作家优秀文学作品,含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儿童文学,展示浙江作家五年创作成果,为下一步浙江文学优秀作品译介工作奠定基础,促进浙江文学对外交流和“走出去”。 艾伟主编的《浙江省五年文学作品选(杭州及省直卷下2013-2017)》为其中一卷,汇编整理2013—2017年杭州及省直机关作家的优秀文学作品,以展示五年的创作成果,为下一步文学优秀作品译介工作奠定基础。 后记 若把杭州视为一个作家,它可谓天赋异禀,才 情绝伦,自古以来,每天从它怀里涌出的俪文华章 车载斗量,不可胜数,且代有经典,咏流不朽。天 下皆知的是,杭州有一种文学的神魅,它像一种神 秘的雾剂,多数人人得其中便陡然被滤去文学之外 的其他身份,譬如白居易和苏东坡,世人谈及他们 与杭州,除了“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乱花 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谁还记得、谁还愿意提及他 们曾是刺史、通判或太守?在与杭州并立的一瞬间 ,“不须檀板共金尊”,他们是且只是纯粹、自足 而完满的诗人,被某种历史的聚光灯立时照彻。 杭州的历史,是一个被文学任意打扮的小女孩 。这是一个文学与城市相互成就的经典案例:杭州 在文学的咏叹中成为历经千年朱颜不改的绝色女子 ,而这个绝色女子则又是咏叹的渊薮,逶迤了千年 的文学源流。更甚者,史传柳永在《望海潮》里对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胜景的描摹,使 金主完颜亮“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在我有限的阅 读里,我不知道还有哪座城市像杭州这样因为文学 而被历史如此深刻地参与。它似乎是绝无仅有的: 它在文学中沉溺,也在历史中沦陷;它在文学中脱 颖,也在历史中胜出。 毫无疑问,杭州的文学气质,绵长悠远,遗世 独立。若雪后泛舟西湖,“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张岱式的清寂隔着数百年岁月的褶皱仍能沁心入 骨。若早春信步孤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 动月黄昏”,林逋的遗世与超然,历历在目。有时 候人们不免会这样认定:仅仅是在孤山的一次凭栏 ,仅仅是在湖心亭的一番掌茶,因着与清寂、遗世 、超然之气的神遇,李叔同便转身变成了弘一法师 。 更为重要的是,因为这样的一种文学气质,即 便不是文人骚客,一旦人得杭州,便会神魅附体, 逸兴遄飞,在诗性的扰动中意乱情迷。他们当中的 许多人,或许会为之前与文学结缘太浅而不胜黯然 ;他们中的另一些人,则可能因此暗中决意,从今 与文学立下一辈子的誓约。我相信,这才是小小杭 州的“无边风月”。 杭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团经过慎重的讨论、筛选 ,将一批在杭作家、诗人近五年的代表作结成此集 。这些优秀的篇什,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杭州近年 的文气和文脉,代表了那组需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地去阐发的深潜关系——杭州与文学,代表了这座 城市的美学胜景,代表了永不静滞的“无边风月” 。 是为后记。 杭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王侃 2018年4月23日 精彩页 周大鱼赶到的时候,菜差不多上齐了,只剩那盘红烧肉没上。那是我特地关照过的,我跟餐馆服务员说,要上那盘红烧肉,得根据我的指令。周大鱼看到这桌菜,几乎都是他喜欢吃的,脸上顿时乐开了花,他说老兄你真有心,竟然能记全我爱吃的,还有我爱喝的绍兴黄酒。我说,误会,误会,你爱吃的,我可记不得呀。我这次是根据自己口味点的。我想我们来自同一个地方,口味应该差不多,所以就顾自己点了。我有意这样说,是为那盘红烧肉,先打下个伏笔。要不,等一下他会认为,我有意跟他作对呢。 周大鱼找我办的事,我满口答应了下来。周大鱼很开心,喝了很多酒。喝到一半,酒力有些发作,很快就醺醺然了。这时,我朝边上的服务员,使了个眼色。那个服务员会意,去准备那盘红烧肉。少顷,她将红烧肉端上桌,放到周大鱼的面前。周大鱼的神色,一下子就变了。他立马站起身,去移那盘红烧肉。在他移的过程中,我佯装不知情地问:“周兄,你不爱吃肉?” “不爱。”周大鱼简短地答。 我问:“连瘦肉也不吃?” 周大鱼回答:“是的。” 我问:“周兄好像对肉……” 周大鱼没有立刻回答。他深思了良久,突然吐出两个字:“恐惧。” “恐惧?为什么?”我暗吃了一惊。虽然我知道周大鱼对肉极为排斥,但从没想到过会是恐惧,心想这里面必定深藏着一个秘密。此刻,我的心怦怦地乱跳着,以一种从未有过的急切,期待着周大鱼自己开口。 终于,我的希望没有落空。半醉半醒的周大鱼,让自己沉浸在了回忆之中,开始讲述一个关于肉的故事—— “老兄,跟你一样,我也是农村长大的。但不一样的是,我们那边的农村,比起你们那边来更穷。在我长到十岁的时候,我只记得吃过四五回肉。那些肉不是平时吃的,是过年的时候才吃的。不过,也不光我是这样,村里跟我年纪差不多的都这样,包括我七岁的弟弟。” “你还有一个弟弟?”我很惊讶。因为跟他认识这么久了,我从来没听他提起过有弟弟。 “有。但已经死了。”周大鱼接着往下讲,“因为实在太穷,吃肉都成了奢望,所以我出生的时候,我爹给我取名‘周大肉’,意思是长大了有肉吃吧。我的弟弟呢,给取名‘周大鱼’。” 我又暗吃了一惊!原来他不叫周大鱼,他一直在使用他死去的弟弟的名字!这其中到底有着什么秘密呢?我正想开口问,但被周大鱼阻止了,他继续他的讲述:“可是姓名代表不了什么,到我十岁那年年底,不要说吃鱼吃肉了,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因为在这之前,我爹生病死了。而为了给他治病,家里欠了一屁股债。” 我静静地听着。 “一大笔债要还,两个孩子要养。这一切的重荷,都落到了我娘肩上。那一年,对我家来说,真是苦不堪言呀。但苦归苦,日子还得过。就这样,一天又一天,挨到了年末。临近过年的当儿,村里人家都买鱼买肉,只有我家没买,因为没钱。那个时候,大鱼比我小三岁,还不谙世事,他整天对着我娘叫嚷:‘别的人家都有肉了,我也要吃肉,我也要吃肉。’看得出,他这样叫嚷的时候,我娘是又心痛又无奈。” 讲到这里,周大鱼叹了口气,停下来摇摇头,接着往下讲:“但我娘还是有本事的。本以为那年过年吃不到肉了,她却在大年夜那天傍晚,搞来了那么一大块肉。”讲到这里,周大鱼又停下来,向我比画那块肉的大小。根据他的手势,我判断至少是全爿猪的六分之一。“真有那么大!”周大鱼说,“而且,还是一块五花肉,瘦肉、肥肉一层层压着。” 我不禁插嘴:“那个时候,你吃肉吗?” “吃呀。”周大鱼脱口而出,“那个时候,只要能吃到肉,瘦的、肥的都吃,就怕没得吃呀。” “后来呢?”我问。 P4-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