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评(媒体评论) 二村用其优美的文笔巧妙地编织出三位女孩迥 异个性,犹如契诃夫笔下的《三姐妹》。 ——Christopher Benfey,《纽约书评》 《武士的女儿》的真实故事读起来如小说:三 名女孩在命运的捉弄下离开故土,成为连接日本和 美国的桥梁。作者以电影的笔触呈现故事,生动地 再现了一段被遗忘的历史。 ——Authur Golden,《艺妓回忆录》作者 你很难找到能够游刃有余地刻画人物关系和人 物内在思想的小说家……二村做到了!在本书中, 她通过三位少女的故事切入讲述了大时代的变迁, 成功地构建起日本和美国文化的桥梁。 ——Becky Krystal,《华盛顿邮报》 二村实现了很多历史学家们无法企及的成就, 她的这部作品得到了学术专业读者和非专业读者的 青睐。作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叙述了三位女 性的传奇经历,展现了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日 本社会的图景。 ——Miriam Kingsberg,《洛杉矶书评》 关于三位非凡女性的精彩绝伦的故事,敏锐地 扑捉了现代社会中异质文化间的冲撞。《武士的女 儿》是日本文化爱好者不可多得的一本历史著作。 ——Ruth Ozeki,《不存在的女孩》作者
目录 作者的话 第一部 序言 第一章 武士的女儿 第二章 龙年的战争 第三章 面酵的力量 第四章 务实者的观察之旅 第二部 第五章 有趣的陌生人 第六章 找一个家 第七章 像美国人一样长大 第八章 在瓦萨学院的日子 第九章 回家的路 第三部 第十章 两场婚礼 第十一章 踽踽独行 第十二章 爱丽丝的到访 第十三章 进与退 第十四章 女子英学塾 第十五章 尾声 致谢
精彩页 第一章 武士的女儿 在赴美留学的五个女孩中,年龄排在中间的山川舍松(Sutematsu Yamakawa)所行最遥远。她是已故会津藩主家老山川尚江的幼女,出生于1860年2月24日,那是武士权力式微的无战争年代。她还有一个名字:咲子,意为“盛放的孩子”。在北方高低起伏的山区和种满水稻梯田的山谷地带,她是最后一批遵循武士家族传统和节奏生活的人之一。 白墙峭瓦,鹤城盘踞在山峦之中,这里是会津若松藩主的领地。内护城河环绕城堡,外护城河方圆五英里,有谷仓、马厩,以及最高级别武士的居住区。筑造工程从内岸开始,有16扇门通向城堡。 山川家的建筑群自身就绵延数英里,靠近城堡北边的一扇门。这是一座典型的武士家宅(bukeyashiki)。家宅领域内建造起大片一层高的房屋和庭院,分布并不规则,好似形成了一个大迷宫阵,家族内的一代代人都居于此。有一小块较新的建筑,风格淳朴,房屋风格优雅,地板上铺了散发着干草香的榻榻米垫。如果没有特殊需要,这里就这样空着,娴静美好:有靠垫和低矮的漆桌供吃饭时使用,也有睡觉时铺盖的厚重棉被,以及头垫。之所以用头垫,而非枕头,是为了不弄乱精心打理的发型。壁龛(tokonoma)里放着房间内唯一的装饰物,一幅随季节变换更替的古画卷轴,有时候也放一个陶瓷花瓶,里面插着一株从花园里采下的鲜花。 花园作为背景,为室内提供了其所欠缺的装饰性元素。一股隐秘的清泉哺育了一个小小的瀑布,瀑布又形成了一湾微型河,金鱼躲在粉白相间的荷花下,快活地游来游去。小河周围是一座座假山,营造出奢华的山水造景氛围。一座古桥横跨溪流,直通祭礼茶室。在温暖的夏日,安在主体建筑外墙上的木格纸窗(shoji)通常是打开的,这样,凉爽的风可以吹进室内,并且不论坐在哪间房里,都能尽赏花园美景。 这宁静优雅的设计和装潢只不过是武士的住所,更壮观的是武士家宅的主门区域。主门内外均有卫兵日夜值守,瓦片屋顶直冲向下形成陡峭的房檐,覆盖下方的木造建筑。院墙后有会见室,乍一看,会见室外并没有人,实际上却有隐藏在暗处的卫兵时刻把守。便所屋顶的瓦片不承重,如果有侵入者爬上屋顶,恰又踩错地方,就会直直跌下去。 对还是孩子的舍松来说,家宅院墙就是世界的最远处。所有她认识的人(母亲、爷爷、哥哥、姐姐和嫂子们、总管、女仆、侍从、园丁、守门人以及奶妈)都居住在院墙内,奶妈的小屋也在院内。许多仆人在家宅院内长大,就像是武士家族里的成员。 新房被建起,旧屋成为废宅。拜访者很容易在这里迷路,但这里是小孩子放飞想象力的好地方。舍松和其他孩子经常天黑后在废弃的屋里演《百物语》(Hyaku Monogatari)里的故事。幽暗的灯光下,坐在破烂的榻榻米地板上,每个孩子轮流讲过去的鬼故事:《狐狸的房子》《雪女》《食人的小鬼》。每讲完一个故事,房间都变得更暗一些,孩子们一个个在被黑暗包围的房间里吓得发抖,却暗暗鼓励自己不要露出胆怯,不要背叛了武士纪律。 武士阶级奉行世袭制。虽然到舍松的时代,战争已成为传说,但武士文化的核心要义直指战争年代推崇的品质——勇敢、服从、节俭、尚武。武士阶层的人口数量占到日本三千万人口的百分之七,对社会经济却没有一点贡献,但掌管公共生活的武士阶层,使战争与和平年代的日本艺术得到了发展——包括诗歌、书法、学术研究,由各自所属区域的藩主提供财政支持,因而武士也必须绝对效忠藩主。武士阶层恪守空泛的忠诚与荣耀理想,卑微的生产与贸易活动则由平民承相。 P7-9 导语 贾尼斯·宝莫伦斯·二村著的《武士的女儿》是首部以女性和留美学生为主体的明治维新史。通过三位女性教育先驱的留美故事生动地展现女性对明治和此后日本社会巨变的作用与影响。 东亚史学者数十年研究成果,根据大量档案、书信写就而成,以全新视角呈现日本现代化历程,展现明治维新期间日本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的深刻转折。 可读性强,文笔生动,资料充实,出色的非虚构历史写作。日本文化爱好者必读的精彩故事! 序言 1871年11月9日 在皇居的周围,一条条窄街小巷铺展开去。一 辆辆簇新的人力车转过街角,发出咔哒咔哒的声响 。它们驶过商铺门前悬挂的靛青色帷帘,驶过神社 那神气的朱红色鸟居拱门,又驶过武士聚居区一面 面石灰粉刷过的墙壁。人力车夫紧握车把,一路穿 梭,汗涔涔的身体泛着光泽,发出阵阵喘息声;叫 人力车的大多是男人,铁制的车轱辘不断撞击路面 。路途颠簸,但乘客们依旧面不改色。米店、草鞋 店、腕表店和牛角眼镜店临街而立。士兵们清一色 头戴鸭舌帽,脚蹬木屐,身穿军上衣和日式阔腿祷 ,闲荡在街角。他们有时看到几个人高抬着轿子经 过,便好奇今次这位不露面的轿中人会是什么身份 :一个有官衔的人,制服的双肩极其挺刮?一位不 常出门的家臣之妻正要做一次难得的寺庙参拜?街 道上,身着蓝棉褂的女仆们衣袖绑在身后,飞奔在 车流和人流中。 皇居威严的巨石路堤横亘在宽阔的路面上。就 在这路堤旁,正走过五个女孩。她们中,两个十几 岁,尚未成年,另两个再年幼一些,而年龄最小的 那个,还不到6岁。她们身着上好丝绸,三个年龄稍 长的女孩着装是淡色的,上面绣着摇曳的草叶、樱 花和牡丹;另外两个女孩则穿着印有羽毛的深色长 袍。她们的头发高高盘起,带着沉重的发冠,整套 发饰以发簪和发夹固定。走路的时候格外犹疑,好 像一不小心,这精心梳理的发型就会让她们失去平 衡而跌倒。她们的嘴唇涂成绯红色,脸颊抹上厚厚 的粉底,只有眼睛透露出完美肤色之外的一些什么 。 皇居雄武的大门轰隆隆缓缓打开。女孩们被迎 进去后,宫门再次紧闭。皇居内,万籁俱寂。在迷 宫一样的堡垒和供皇室消遣的花园之中,时间的流 逝变得缓慢:一切似乎都被精心安排过,从侍卫的 一举一动,到随风轻柔振翼的火焰般炽热的枫叶。 女孩们踩着细碎的鸽子步,在蜿蜒的走廊上行进。 她们身上华丽的和服是各自拥有过最上乘的了,每 个人腰间都系有一条与和服本身形成对比色调的坚 挺的宽腰带。陪同的女侍在她们耳边不动声色地给 出指令:目光不离白色分趾袜正前方的光亮地板, 双手紧贴大腿有如胶漆,大拇指藏于手心内。地板 吱吱叫,丝绸沙沙响。线香的气味穿过拉门,随风 送出。轻轻一窥,闪过的是那描画了仙鹤、乌龟、 松树与菊花的一障障屏风、雕刻了老虎、神龙、藤 萝与瀑布的门楣窗梁,以及紫色与金色的生动织物 。 就这样,她们来到了宽敞的宫廷内室。前方是 一障庄重的竹制屏风,但女孩们并不敢抬头看一眼 。她们知道,这屏风后面坐的是日本天皇。五个女 孩屈膝跪地,将双手放在榻榻米地板上,前倾身体 ,直至额头触碰指尖。 如果有谁将屏风挪开,如果女孩们大胆地抬起 双眼,她们将会看到一位年方二十二、身形小巧的 女子。她身着雍容的祭典长袍,全身上下唯有头露 在衣饰外面——雪白的和服,厚重的猩红色丝绸阔 腿裤,镶以金边的奢华织锦外套。她持一展画扇, 画扇上系着一根绸绳,双手依旧藏于衣袖中。油亮 的头发在一张鹅蛋脸上生硬地框出一个环状,长长 的发辫几乎垂到地上,发辫上隔一小段就扎着一条 白纸带。她的下巴看起来很有力量,突出的耳朵衬 托出一副精灵的长相。她的面庞被涂得雪白,眉毛 全部被剃掉,取而代之的是额头上用木炭高高画出 的浓重的两笔。她的牙被染成黑色,此染料由溶于 茶水与酒的铁屑和五倍子而得,这样的打扮是符合 已婚女性的。虽然她的丈夫之前刚刚试穿过他有生 以来的第一套西式服装,但是对这位女子来说,她 依旧需要为这一刻打扮得符合宫廷要求,就像此前 的几个世纪一样。 放有漆盘的鼓凳被端了上来,放在女孩们面前 。漆盘里是一卷红白相间的丝绸、茶,以及庆典糕 饼,糕饼也是红白色,象征吉兆。女孩们鞠躬,又 鞠躬,再鞠躬,目光紧锁在双手间的榻榻米上。那 些茶点,她们一点也没敢碰。一位女侍手持卷轴, 走了上来。她用白皙的双手展开卷轴,动作非常优 雅。她的嗓音高亮清脆,用词正式考究,女孩们几 乎没怎么听懂。这幅卷轴上的文字为皇后亲手所写 ,想必此前从未有哪位皇后——哪怕是在想象中— —起草过这样的内容。 “考虑到你们还是孩子,你们的留洋申请获得 批准。”留洋,这几个字听起来真奇怪。从未有日 本女孩留过洋,事实上,连读过书的日本女孩都很 少。 女侍的嗓音又尖又高。“到那时,当女校建立 起来,你们也学成归来,你们将成为全国女性的榜 样。”又是一句令人大吃一惊的话,女孩们从未听 说过还有什么女校。而且等她们学成归来——如果 她们回来的话——她们会成为什么样的榜样? 女侍已经读到卷轴末尾了。“记住,要不舍昼 夜,全身心投入你们的学习。”至少这一点,女孩 们可以做到,自律与服从,她们铭记在心。在任何 情况下,她们也没有其他选择。天皇是众神的子嗣 ,而这命令来自天皇的妻子。就女孩们所知,这位 人间的女神正在借另一个人的声音,给她们下命令 ,她将一切看在眼中,你却看不到她。 拜谒结束。女孩们从飘散着幽幽线香的皇后内 室退了下去。穿过迷宫一般的走廊,她们又一次回 到了宫墙外吵嚷的市井。终于松了口气。当她们回 到家里时,看到的是满屋子的宫廷礼品:每个人都 得到了上好的红丝绸,以及包装精美的宫廷糕点。 人们说,这些神圣的糕点是如此甜蜜,吃上一口, 什么病都好了。这些女孩被新近任命为女性启蒙的 先锋,她们的家人并不打算怠慢皇室的好意,他们 将糕点分发给亲朋好友。 一个月后,女孩们将要踏上赴美的船。如果一 切按计划发展,等到归来的那一天,她们将已是成 年人了。
内容推荐 贾尼斯·宝莫伦斯·二村著的《武士的女儿》讲述了日本三位著名女性教育先驱山川舍松、津田梅子和永井繁子的传奇经历,通过女性地位和命运的变迁,展现明治维新期间日本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的深刻转折。1891年,三人作为明治政府北海道开拓使选派的留学生随岩仓使团前往美国留学。她们的使命是学习西方的文化和规则,学成后归国协助培养将要领导国家的新一代开明日本人。她们都生长于动荡时期的武士家族,作为日本第一批公派留学生,一到美国,她们立刻成了名人。留学期间寄宿于美国家庭,完成学业,成为典型的美国女学生,和当地人结下了友谊。十年后,她们学成返回日本,决心在已成为陌生异地的家乡,掀起女性教育的革命。山川舍松推动日本外交,协助创立日本红十字会,津田梅子创立日本知名学府津田塾大学,永井繁子也成为当时知名的教育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