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敦煌旧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赵声良
出版社 甘肃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赵声良著的《敦煌旧事》是一部有关敦煌与莫高窟的人和事的叙事性著作。全稿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前辈的足迹”主要记录了开创敦煌事业并执着坚守敦煌的前辈专家学者们的事迹。“感悟敦煌”主要记录了作者自己所经历的与敦煌有关的、令自己感动的事情。“敦煌之缘”主要记录了一些为敦煌所吸引、与敦煌结缘,并以自己的方式为莫高窟的保护、敦煌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国内外著名学者、艺术家等的事迹。作者通过对相关人物的经历或生活片段的描写叙述,希望人们记住那些为敦煌石窟保护与研究默默奉献甚至付出毕生心血的人们。
作者简介
赵声良,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曾先后受聘为东京艺术大学客座研究员、台南艺术大学客座教授、普林斯顿大学客座研究员。研究敦煌艺术及中国美术史,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出版著作《敦煌壁画风景研究》《敦煌石窟美术史》等十余部。
目录
前辈的足迹
常书鸿与敦煌石窟
常书鸿先生的足迹与画迹
读画西湖畔
段文杰先生的敦煌壁画临摹
段文杰先生二三事
史苇湘和欧阳琳老师的敦煌绘画
李其琼老师和她的绘画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莫高窟人
大漠深处写华章
樊锦诗的学术贡献
感悟敦煌
初到莫高窟
莫高窟星夜
敦煌清朗的蓝天
莫高窟冬景
冰封宕泉河
《敦煌研究》的创办和发展
《艺苑瑰宝》后记
《飞天艺术:从印度到中国》出版感言
敦煌与世博
《敦煌石窟艺术简史》出版感言
敦煌艺术走向人间
敦煌美术对中国美术史观的影响
敦煌之缘
大师的胸怀
姜伯勤先生的谦逊风范
我的老师黄文昆
在中华书局的日子
宕泉河畔
敦煌艺术在深圳
平山郁夫与敦煌
重洋万里心系敦煌
敦煌情缘,中国情缘
流落美国的敦煌旧照片
敦煌,在台湾小朋友的心中
给小学生讲敦煌艺术
序言
敦煌是一个古老的城市。
敦煌以宏伟而精美的敦煌石窟艺术而著称。
敦煌以蜚声海内外的显学敦煌学而著称。
20世纪40年代以来,一代又一代学者、艺术家到敦煌
朝圣。为保护和研究敦煌石窟,很多学者投入了毕生的精
力,有的虽然没有长期守护在敦煌,却不断地关注敦煌、
宣传敦煌、支持敦煌学事业。由于各界人士持续不断的关
心和支持,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与弘扬的事业得到了长
足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末,由于日本侵华战争,国民政府被迫
迁至重庆,北京等地的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纷纷迁向西南
西北,使得中国文化中心西移,不少学者和艺术家开始关
注西部的文化遗迹,促成了中国文化界对西部文物的探索
与研究。敦煌艺术便在这样的背景下被人们重新认识,并
愈来愈强烈地对中国学术文化产生影响。
1938年,画家李丁陇来到敦煌石窟临摹壁画,他是20
世纪第一个到敦煌临摹壁画的画家。1941年,张大干也带
领弟子们来到敦煌,并在敦煌停留了两年多时间,有计划
地临摹了敦煌石窟不同风格的壁画,在四川等地举办展览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时期,王子云、关山月、
赵望云等画家也先后到敦煌临摹壁画,敦煌壁画一时成了
美术界的热门话题,敦煌也成了20世纪中国画家心中的圣
地。 在画家们探索敦煌艺术的同时,还有不少学者如向
达、阎文儒等从历史、考古学等方面对敦煌石窟展开了艰
苦卓绝的调查研究工作,旨在发掘那些被历史遗忘的传统
文化。在多方面调查的基础上,国民政府决定成立敦煌艺
术研究所,对敦煌石窟进行长期保护和研究。1944年1月1
日,敦煌艺术研究所正式成立,常书鸿被任命为第一任所
长。从此,敦煌石窟结束了无人管理的状态。
敦煌艺术研究所创办之初,常书鸿先生率领职工白手
起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莫高窟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和
管理,并积极地调查洞窟内容,临摹壁画,在短期内取得
了很大的成果。可是,莫高窟毕竟处在沙漠之中,生活和
工作条件极端艰苦。一年以后,大部分工作人员先后回到
内地,但常书鸿依然坚持要把保护和研究敦煌石窟的事业
继续下去。工作人员没有了,他再次到四川招聘人才。
1946年一1947年,受到常书鸿先生的感召,段文杰、孙儒
侗、欧阳琳、史苇湘等陆续来到敦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
后来一辈子都献身敦煌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敦
煌艺术研究所更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常书鸿先生继续担
任所长。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不断有历史、考古、
美术等专业的人员奔赴敦煌,继续着敦煌石窟的保护和研
究事业。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莫
高窟进行了大规模的保护加固工程,同时开展了窟前遗址
的考古清理工作。敦煌石窟考古研究也已起步,并取得了
可喜的成绩。然而,接下来的十年动乱,使研究工作陷于
停顿。段文杰、史苇湘、孙儒侗、李其琼等专家学者先后
遭受迫害,无法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直到改革开放的春风
吹度玉门关,研究人员重新获得自由,敦煌的专家又都无
怨无悔地回到了莫高窟。1984年,敦煌文物研究所扩建为
敦煌研究院,段文杰先生任院长,研究条件不断改善,研
究人员也陆续增加,还创办了敦煌学研究的专业期刊《敦
煌研究》,并主办了多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不断与国内外
学术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敦
美国友人罗鸥不是敦煌学的研究者,但他在敦煌从事
翻译工作期间,与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人员结下了深厚的友
谊,并以他无比敬业的工作作风和襟怀坦荡的人生态度影
响着这里的人们。
画家陈湘波是岭南派大师关山月的弟子,他多次沿着
当年关山月的足迹来到敦煌,体悟敦煌艺术的精神,并通
过他的努力,举办展览,把敦煌艺术介绍到深圳。在多次
负责敦煌艺术项目的工作中,他自己也深受敦煌艺术影响
,绘画风格发生了改变。
敦煌的影响,当然不仅仅是在学者或画家中,近些年
随着敦煌艺术普及读物的出版、敦煌艺术展览的不断举办
,敦煌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中国台湾举办敦煌艺术
展览时,展览主办单位考虑到了对小学生的教育,希望对
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从小学生开始。这无疑是一个十分重
要的创举。最初也有人担心,因为敦煌艺术毕竟是很专业
的学问,小学生未必能明白。而当作者参观了中国台湾为
小学生办的敦煌展览后,就明白那些担忧完全是没有必要
的。台北一所小学的经验给我们很多启发,数年后,敦煌
研究院也在常州为小学生设计了一个小型的敦煌艺术展,
同时让学者为小学生举办敦煌学讲座,同样取得了成功,
表明了敦煌艺术有着无限的魅力,只要我们诚心去推广,
去把敦煌艺术的精神介绍出来,不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学
生都会被感动的。
总之,本书记录了部分长期坚守敦煌的学者的事迹,
也记录了与敦煌密切相关的人,希望人们通过相关人物的
经历或生活片段,记住那些为敦煌石窟的保护与研究默默
奉献一辈子的人们,同时,通过那些莫高窟以外的人们对
敦煌的热情,我们也会感受到敦煌这一艺术宝库的巨大吸
引力和感染力。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凡是与敦煌有
缘的人,对莫高窟都有一种浓浓的情怀,愈久愈浓。这便
是敦煌情缘。
导语
《常书鸿先生的足迹与画迹》《读画西湖畔》《段文杰先生的敦煌壁画临摹》《段文杰先生二三事》《史苇湘和欧阳琳老师的敦煌绘画》《李其琼老师和她的绘画》《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莫高窟人》《大漠深处写华章》《樊锦诗的学术贡献》……赵声良著的《敦煌旧事》记录了部分长期坚守敦煌的学者的事迹,也记录了与敦煌密切相关的人。
精彩页
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段文杰受到政治冲击,被撤销一切职务,但他仍然坚持敦煌艺术研究,并完成多幅壁画的临摹工作。“文革”开始,他又受到批判,被下放至敦煌农村劳动,直到1972年才重新回所工作。1976年“文革”结束后,随着全国改革开放的展开,敦煌文物研究所也迎来了春天,段文杰和所里广大研究人员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对敦煌石窟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1980年,段文杰担任敦煌文物研究所第一副所长,开始主持研究所的各项研究工作,1982年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1984年,敦煌文物研究所扩建为敦煌研究院,段文杰任院长。
20世纪80年代初,曾有学者说:“敦煌虽然在中国,但敦煌学在国外。”段文杰听到这样的说法,非常难受。客观地说,这也是当时学术界的真实状况,由于十年动乱,中国的敦煌学研究已经落后于国外了,作为一个中国的学者,段文杰感到自己有责任尽一切力量推动敦煌学的研究。敦煌在中国,中国的敦煌学研究就不应该落后于外国。这时,正是中国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开始,全国的学术界都很关注敦煌学的发展。段文杰敏感地意识到中国敦煌学研究的新时代到来了,他努力推动本院的敦煌学研究,特别是在敦煌石窟相关的领域发挥优势,促进了石窟艺术、石窟考古、敦煌史地等方面的研究。他倡导创办了敦煌文物研究所的学术刊物《敦煌研究》,经过几年的试刊,于1983年正式创刊,1986年成为季刊定期发行,2002年改为双月刊。这份学术刊物现在已成了世界敦煌学研究的必备参考,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他除了自己致力艺术研究,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外,还不断组织全国性和国际性的敦煌学术研讨会,促进敦煌学的交流与发展,同时也让更多的国内外学者了解敦煌、了解敦煌研究院。与此同时,他还率领本院的研究人员到日本、法国、印度、美国等地参加学术交流。在他的主持下,敦煌研究院在短短的10来年时间内,出版了学术著作、石窟艺术图录、艺术鉴赏类丛书数十种,如大型学术著作《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1-5卷)和《中国石窟·安西榆林窟》由中国文物出版社和日本平凡社合作出版,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敦煌研究院的学术成果的集中体现。这套丛书已成为了解敦煌石窟艺术的入门书籍。此后,以段文杰先生为首的敦煌研究院的专家参与了《中国美术全集》相关分册的撰写,特别是《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的《敦煌壁画全集》(1—10册),较为系统地整理介绍了敦煌艺术各个时代的壁画艺术。20世纪90年代初,段文杰主编了大型图录性著作《敦煌石窟艺术》(共23册),之后,又策划并主编《敦煌石窟全集》 (共26册)。这套丛书是按专题对敦煌石窟艺术进行的系统研究,是那个时代敦煌研究院对石窟艺术各个方面研究成果的一次汇总。这套丛书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全面反映了敦煌研究院在石窟艺术研究方面的雄厚实力。
段文杰先生一生的成果很多,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壁画临摹,一是学术研究,一是作为敦煌研究院的领导者,领导和推动了本院的学术发展。他的学术成果包括数十篇论文和已出版的好几本著作,在学术界已广为人知。随着敦煌研究院在文物保护和学术研究上的发展,段文杰和他领导的敦煌研究院也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广泛的影响。他的绘画,如果没有亲眼看到那些栩栩如生的画面,很难体会他在艺术上的深厚功力。P32-3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