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胡赛,女,1990年1月出生,浙江杭州人,经济学博士。2017年6月获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2015年10月—2016年9月由浙江大学公派至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校区经济学系联合培养一年。现任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软科学研究所)教师,以国际贸易理论、微观经济学为主要研究方向。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大学相关智库保持密切学术往来。近年来曾在国际贸易学专业领域期刊《国际贸易问题》《商业经济与管理》《浙江学刊》等期刊发表论文,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发表决策咨询报告1篇并获得省级领导批示,主要讲授《计量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课程。 目录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背景及问题提出 二、中国企业出口的逻辑:可能的机制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相关概念界定及测度 一、出口选择行为的界定 二、企业生产率的概念界定及其测度方法 三、融资约束的界定及测度 四、企业家才能的界定及测度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第一节 企业出口与企业生产率研究 一、企业出口与企业生产率:自我选择效应 二、企业出口与企业生产率:出口学习效应 第二节 融资约束与企业出口贸易研究 一、融资约束影响企业出口:理论研究 二、融资约束影响企业出口:实证研究 第三节 融资约束与企业生产率研究 一、融资约束与企业生产率研究:理论研究 二、融资约束与企业生产率研究:实证研究 第四节 融资约束、企业家才能与生产率研究 一、企业家才能与生产率研究综述 二、融资约束、企业家才能与生产率研究综述 第五节 文献评述 第三章 中国出口贸易变化的特征性事实 第一节 中国出口的实际与决定因素 一、中国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二、中国出口产品结构多样性的变化 三、贸易条件的变化 第二节 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的特征性事实 一、问题提出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三、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特征 四、中国出口企业的流动性事实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融资约束、企业生产率与出口行为:机理分析 第一节 分视点的机理分析:企业出口与生产率的机理分析 一、消费者需求与生产者函数 二、开放市场均衡 第二节 分视点的机理分析:融资约束与企业出口的机理分析 一、消费者需求与生产者函数 二、融资约束 三、开放市场均衡 第三节 融资约束、企业生产率与出口行为:机理综合 一、融资约束、企业生产率与出口行为:机制与研究假设 二、融资约束、企业生产率与出口行为:机理分析 三、融资约束、企业生产率与出口行为:实证命题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基于中国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 第一节 数据来源、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一、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二、变量说明 三、描述性统计 第二节 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的实证结果分析 一、匹配方法的设定 二、基于倾向得分方法的匹配结果 第三节 计量模型设定与结果分析 一、计量模型的设定与结果分析 二、计量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融资约束、企业家才能的“挤出”与出口企业生产率 第一节 融资约束下企业家才能对出口企业生产率研究:理论分析 一、融资约束、企业家才能与生产率影响机制 二、融资约束、企业家才能与出口企业生产率:理论模型 三、融资约束、企业家才能与出口企业生产率假设提出 第二节 融资约束下企业家才能对出口企业生产率研究:实证检验 一、企业家才能衡量 二、匹配结果 三、计量模型的设定与结果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论、政策启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导语 胡赛著的《融资约束与企业出口行为》突出了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首先,解释了中国企业缺乏“出口学习效应”的原因及机制,主要是由于企业在出口过程中大多选择了包销或代理的手段,这种手段限制了我国企业的出口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并解开了“出口企业生产率之谜”的原因。其次,本书进一步对中国企业 “出口学习效应”低下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的融资约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出口创新及学习能力。最后,本书通过企业出口比重调整的分析来研究出口企业融资约束与TFP间的关系。第四,继续探讨在融资约束条件下,以代理为主的中国企业出口贸易对企业家才能、创新等要素的负面效应。 内容推荐 胡赛著的《融资约束与企业出口行为》从探讨中国企业的出口实际出发,分析中国企业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通过分析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说明中国出口贸易的特殊性。与发达国家的出口不同,处于发展中的中国在出口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加工贸易或与外商直接投资有密切关系的出口。以此提出另一种描述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的机制和逻辑,并对各类企业的生产率与融资约束进行比较和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