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海童(一本漂流的想象志)(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廖鸿基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海童:一本漂流的想象志(精)》是台湾著名海洋文学作家廖鸿基以海岛为隐喻的书写,以精炼、幻丽的笔法,站在岛上,面向海洋,写作海岛海人与海事。廖鸿基说:“安静到暴动,低调到轩昂,源自海岛人潜在于生命底层如海洋般的波折和涌动……与海有关的这些念头,不时漂流于我熠熠闪闪如海波流动的脑子里,藉《海童》这部新作,如实呈现。”
目录
辑一 雨天的海
彩衣
高深
邮轮
晶燧
上岸
锦葵
钓鱼
航行

回家
迷航

海流
曙光
哈比
海洋基金会
辑二 阳光的海
平衡
红斑
铁矿
睡鱼
海童
遗传
选择
假会
归属
海人
船房
阮及
航程
季鱼
分享
辑三 起风的海
重症
分手
沙紫
冲浪
明星
聊天
虹虾
造船
大浪
海堤
海岛
狼鲨
獾鲸
海阱
我的鱼
鸡鸣后记 意念和身体的漂流
附录·漂流的故事,熠熠闪闪如海波 Olbee绘
序言
梦与海的书写
每个人一辈子中都与好几个自己并存:众人眼前的自
己,独处时的自己,畏怯懦弱和积极勇敢的自己……还有
梦里的另一个自己。
每个面貌都有几分朦胧,但确定每个自己的个性都相
当有差异。到底有哪些差异,每个人又到底有几个分身?
这牵扯的可能是连自己也不曾深入探索的内心世界。也有
人说,这与前世今生有关,那更是谜一样的难以究底。
当一辈子走完,一生阅历磨出来的智慧,或许对多样
态的自己能有进一步的理解,但我相信,一个人的内心世
界如深沉大海,我们终其一生所能翻出来自我探索的,恐
怕只是表面波折而已。
梦的书写,是一个让自己留下线索以供日后进一步解
析的方便方法。有人说,这就是“自我对话”。
记录的可不是生活琐碎,而是异于寻常的思想、情感
及欲想,也许是遥不可及的向往或一场特别的梦,能写下
来,就有机会让每个不同的自己发出声音。留下的记录,
日后也并不一定都能透彻,但至少有迹可寻。
多年来写了不少关于海洋的文学作品,其中我特别感
兴趣的是梦里的自己跟海洋的种种离奇关系。
当我偶尔跟朋友叙述梦境,他们总响应说:“你好会
做梦。”才发现,海洋梦里的另一个自己如此缤纷多彩。
有人说梦境是现实生活的反射或折射;也有人说,日
有所思,夜有所梦;也听说过,梦与现实恰好颠倒的说法
;科学家直说,梦是浅眠状态下脑波放电的自然现象。
无论如何,我认为梦是另一个自我透过某种不同于寻
常的方式所释出的讯息。
这些讯息通常是跳跃的、变形的、离奇的、混淆的、
神秘的,也大多是没根据没来由的超现实景象。
但我觉得,梦是无比自由的火花,让生命能够在无所
限制的多维空间里放纵驰骋,没有到不了的界线,没有不
能超越的时空。然而,所有的梦追根究底,我发现每个梦
境再怎么飞、再怎么飘,都以极纤细也极其强韧的丝线维
系在以自我为原点的基础上。
现代文明也许并不重视梦境所呈现的意义,但解梦人
,一直在人类历史的开展上占领重要角色。
人类一直有关于洪水、死亡、飞翔等共同梦境,我的
梦与一般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我的梦里有海。
别小看海,并不单纯因为海占去地球表面积七成多,
而是海洋将我们陆地生活习以为常的二度空间张放为包括
水面底下的三度空间。那么宽敞,那么深邃,那么无常善
变的水漾漾空间都成为另一个我悠游进出的场所。
过去多年,曾经在沿海渔船上捕鱼,从事过海上鲸类
生态调查,而后规划推行赏鲸活动,曾搭乘多种大小船舶
环岛航行或跨洋远航,海洋是我这辈子重要的生活领域,
梦里于是有了海,以及大大小小各种奇妙的海洋生物。
过去写的作品更多是航海观察与感想,而《海童》这
本书,写的是另一个自己在海洋梦里的生活故事。
梦像火花,灿烂绽放但瞬间闪过,来不及写下的占多
数,能留在书页里的只是少许印象特别深刻的梦境。
说来也怪,当我着手写这本书时,几乎一天一梦,如
老天赐予。当我完成《海童》创作时,类似这类梦境就不
再如此频繁出没。让我一度怀疑,梦是可以透过潜意识或
意志力来促成的。当然不可能,只是巧合,是老天帮忙促
成这本书的完成。
书中篇章不难读出一些我对海的基本情怀:既畏怯又
深情,当渺小生命面对无可透彻理解的深邃与神秘,我是
如何戒惧谨慎并深深着迷。书里也不少篇章是自解、自嘲
以及对于陆地人世现象的诸多不以为然。
书出版后,有位从事文学研究的朋友说,若能对这部
书中的梦境做研究应该会是不错的题材。当然明白,我只
是记录,目前也只能粗浅解释这些梦境的意思。也许多年
后。当我重读这本书时,应该又能读出一些更真实的自己

本书有许多光怪离奇的情节,读者读后常问:真的假
的?亦真亦假,假的是不合常理的情节,真实的是这些都
是另一个我藉由梦里的海所发出的各种声音。
书中也出现许多资料查不到的海洋生物名称,女儿帮
这本书作插画时,常写信问我,这是啥,那又是啥?名称
不都是人给的吗?我梦里的生物自然是自己给的名称。
常觉得火花似的梦境,是老天给创作者的闪耀灵感,
一个人若能收集这辈子的所有梦境,相信这人不是作家也
会是哲学家或心理学家。人间世界太具象,是个鼻对鼻、
眼对眼的现实世界,幸好另一个我得以在梦境里自得。
也有读者问书中某篇章,是否寓意着什么?作者当然
有自己的想法,但读者也有自己诠释的权利。文学作品顶
有趣的就是反射作用,或可反射到读者的某段被自己忽略
的生命经验,也或许反射出读者从来不曾认识的另一个自
己。
如果《海童》这部文学作品必要文以载道说出它的意
义,我会说,我试着将个人梦里的海,反射到人间现实的
海。海洋不仅存在,而且还无比开阔,给予我们无际想象
与无边漂流的机会。
留在梦里,或许悠然浪漫,冒点险将梦里得到的念头
在现实世界里实现,这是许多年来我一直在做的事。梦与
海的书写让念头成型,再进一步实现梦想,让梦里的火花
念头于实际大海里继续漂流。
导语
四十七篇爸爸的关于海洋的故事,充满不存在的海洋生物,真实存在的现实价值。
五十五幅女儿的画作,为每一篇故事画下绮丽的幻想,将诗意化作无限可能。
《海童:一本漂流的想象志(精)》作者廖鸿基多年以来关注“人与海洋”之间的情义流转,将海洋经验化为文字,勾勒出一个异于陆地场域的海洋世界。并建立出一种独特的海洋生态书写美学。
后记
意念和身体的漂流
2015年,当我完成这辈子出版20本以海洋为主题的文
学作品目标后,开始进一步思索,是否有可能尝试以新的
表达方式来书写无比开阔深邃的海。
文学创作源自生活经验及灵感的触发,海洋一直是我
主要的生活领域,生活经验不是问题,而灵感的触发,就
必要让自己的心思有机会漂流于日常生活的泛泛潮流之上

换个说法,稳固的日子或一成不变的现实生活中,惰
性及惯性往往会将我们的心思如节拍器一样缩限在既定范
围中摆荡。如何突围现实框架,是创作者必要的觉知。
长年海上生活,日子常在浮荡的甲板上度过,心想,
也许我可以试着让自己的意念和身体在或虚或实的海上各
自漂流一段,以此突围。
让身体置于旷阔大海,搭乘没有动力,也无法操作方
向的方筏,随海流漂泛;这是身体实际行动的海上漂流。
虚拟的海,在我脑子里,我可以尝试让意念在虚拟的脑海
中漂流。
我的家乡花莲,位于台湾东部,这里的海域称花东海
盆,平均深度达五千多米,十分深邃。离岸千米,往往就
有近千米的深度。因此地球上的主环流,亦是北半球流速
最快的海流之一,北赤道暖流(俗称“黑潮”),得以近
岸。
黑潮的流速、流量都相当惊人,因此,在台湾东部沿
海放下一艘无动力筏具,应该会被黑潮带着往北漂流。属
于身体的海上漂流,在如此天然海流条件下,只要规划扎
实,冒一点险,在原始大洋中漂流几天,就能远离僵固的
陆域,远离现实人间。
心灵和身体,一里一外,密切牵连互动。当我有了海
上漂流的想法,我的心必要说服及武装自己,去做一件平
常人不会去做的事。我必要强化自己履行漂流计划的意念
。《海童》这本书,就是漂流计划意念的先行。
这本书于2016年7月在台湾出版,而黑潮漂流计划于同
年8月顺利完成。意念先行,实际行动随后,让心灵和身体
一起完成这趟难度颇高的海上旅程。
我们组合一艘离海面40公分,三米四方的方筏,从台
湾南部台东大武外海开始往北漂流,流经台东、花莲海域
,历经五天半,最终漂到北方的宜兰苏澳外海,顺利完成
漂流计划。
因为在大洋里、在黑潮中漂流是件异常的行为,回头
来看《海童》这本书,当然就不能用“正常、合理”的视
角来理解其内容。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或生物,往往是
不正常与不合理的结合。女儿帮这本书画插画时,时常问
我:“这什么鱼啊?鱼类图鉴里找不到。”或问起书中某
篇故事情节:“怎么会这样?”
生物图鉴是专家学者为生物作的科学性分门别类,作
家脑子里的鱼,是游在鱼类图鉴范围外的鱼。书中的鱼,
已逸出规范,并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同理,《海童》书
中的诸多人、事、物,都已逸出并漂流在我们认知的范畴
以外。
意念解放了,身体跟着解放,生命就有了突围的机会
,也就此获得突破自己创作上有别于过去的表达形式和能
力。
那段“异常”的漂流经验后,回头来看“正常”的旧
世界,就会发现原本以为正常的现象其实并不正常。人世
里总有许多被告知、被规定的规则和秩序得遵守,讲究效
率和速度,我们习常选择安稳、安全的单一路径来走,我
们的社会不知不觉中已形成一种既定模式,每个个体都得
铆足劲来拼死拼活地追逐,生命因而一路冲冲冲,忙得不
得了。忙到没时间抬头看看天空飘过的云朵,忙到不知道
季节花开的差别,忙到没时间来天马行空地想象一下自己
真正的渴望。忙到忘了,当老天给了一个生命,一定也给
了这个生命与众不同的特质。
目标一致,路径相同,因此大家的脸孔愈来愈像,表
情和行为举止也渐趋一致。因为目标单一,我们变得更容
易在同一套模式中被复制。我们过度依赖文明,而钝化了
老天赋予的感官能力,我们也忘了,放慢生活步调往往可
以看见更多风景。
《海童》书里时常强调人世并不单一,何况缤纷繁复
的外在世界,我们可以有很多看世界的不同方式,可以走
很多不一样的路。以单一思维来看,冒险到海上漂流是标
准的“不正常行为”,然而,若以平面视野的另个角度来
看,我是离开单一轨道,到外头的三百五十九度里去看世
界。我在那充满动能和热能的黑潮旷野里漂流,在那异常
且庞硕无比的原始环境里,我的渺小跟有限随时提醒我,
必要以更敏锐的感知,来侦察风浪及各种随时可能发生的
状况。
漂流时,如同《海童》写作时的心境,“保持清明的
心,不操作方向,随意而行”,我是将自己交给如天体运
转般的神秘力量手里,如同裸身交给黑潮携行,交给黑潮
处理。
漂流几天后我便深刻体会到,过去所有的僵持,都将
微渺遥远。过去以为握住了什么,这一刻才感悟到,其实
握不住的更多。
远离人世规范的漂流世界里,发现有许多与我一起漂
流的生命,漂流的感觉孤独但并不孤单,我不过是得以盘
过穹顶的众多星子之一。
意念的漂流教我放开既有观点,教我以直觉一路摸索
前行。身体漂流时,黑潮教我,放掉自己坐下来,能静能
动,世界会变
精彩页
邮轮
邮轮夜航,破晓前,你特地早起,上顶层甲板看日出。
天色依然一片昏黑,满天星斗,微摇微晃。
没想到,有人比你更早。
阳台甲板面对东方舷边,有个人双手撑着船栏,有点霸气地占了整个阳台看日出的最佳位置。
这人中等身材,身形直挺,长发过肩,身着宽松半长挂深色布衫,脚踩功夫鞋,海风一吹,飘摆的布衫轮廓外,昏黄船灯下,还一下下飘出他垂长的胡髯。
穿着与模样,你直觉,他应该是个打拳、舞剑,练过身子的长者。
当你走近,与他并肩凭栏而立,道了声早,顺便斜眼偷瞄了一眼。
他嘴里应声,礼貌而已,仍然挺挺攀栏,没侧过头来。
背着舱灯,光线里又似乎飘着细蒙水汽,完全看不出他脸上什么表情。但你直觉,他身上有股英气逼人,似乎不是你原来以为的老年长者。
临近拂晓,光影飞速翻转,海面天空纷纷裂开了光的缝隙,天际云朵逐渐都有了轮廓,船边海面横生纹纹皱褶。
你与他并肩倚栏而立,海面景色飞步清晰。
海天斜倾交错,百般迭荡。
海面波峰波谷展手攀搭天空云彩,如天神海神一起抖开双手,海面拂晓风光一下子全翻了出来。
轻薄晨霭依然沉伏海面,犹豫着将散未散。
除了隐隐船声,四方一片寂静。
晨风阵阵抚着舷墙上来,你们迎风而立。
破晓的尖点逐渐迫聚成形,忽而,曦晖乍开,自远天东方刹那间横批掩至你们舷边。
你们所站的高高船顶,率先照满了光。
你们站的位置,好比扬幕开场,投焦灯圈照的一方孤高舞台。
这时,你身旁这位长髯者,忽然自胸腔而喉头,发出一连串音节:“咕噜、呼噜、咕溜,咕噜、呼噜、咕溜。”
这声音由三个不同音节为一组,串接成持续的一连串音组:“咕噜、呼噜、咕溜,咕噜、呼噜、咕溜。”
声序绵绵不竭。
这一组音节,前两音低平,第三音挑高,如心电图般跳动的波频。
不难听,也说不上悦耳。
船边飞快翻转的光,因为船上这持续不歇的音组霎时停住了。
晨曦依旧投焦在舷栏边,淋一身光,长髯者仍然挺立栏边,居高临下,依然对着海面,持续发出反复的“咕噜、呼噜、咕溜”音组。
即使你与他近距离并肩而立,但觉得这位长髯者喉里发出的反复声波,并不来自身边的他,而是来自悠扬远方。
你也发现,那不断重复的一串音组,像是在掏挖你脑海中某段声音记忆,而且很快形成共鸣。
那是曾经深山荒野里的某个破晓或黄昏,昼夜跨界之际,你听见许多敏感的生物在这亮度翻转片刻发出啁啾、鸣吼或呻吟。
不全然因为情境骤转牵连出生命深处来自前世的悲伤或欢喜,可能只为了在这骤变瞬间,相邀以声息默契一起呼吼共鸣。
这一波波绵绵不绝的音组,似乎得了回应,逐渐形成庞沛的音流脉冲,攀搭晨曦,从远方、从船顶,不绝地倾注盘流于海面。
船只左侧三十度,距离约五十米,你转头看见海面跃起一朵雪白浪花。
啊。是条扭身跃水的雨伞旗鱼。
右方六十度角约百米处,激起三四朵白花,是一群齿□拍花。
啊啊,正前方,大片大片水花如细碎掌声纷纷的,是一大群哗哗涌跃的青蓝鱼。
咕噜、呼噜、咕溜,咕噜、呼噜、咕溜,一波波、一串串音组呼唤,海面盘旋,持续不辍。
声波似在点名,整个船边,水花鱼跃,如这股音流里一群群受激荡的活跃音符。
时光停止前行,船边海面,整片水域在音脉盘绕下,滚开了般,大大小小鱼群,纷攘跃水滚翻,在这段暂停的黎明时光单。
海洋内涵的精髓,掌握住这点时光,大举在船边这方海面舞台上跃起冲落。
航海多年,从不曾见过如此昂扬繁华的海,你的心,和着你嘴里的惊呼,紧随着音脉旋律,跟着鱼跃在浪起浪落间,一再起伏翻腾。
一时忘了时空,也忘了自我。
这场激昂不晓得持续了多久。
不晓得什么时候,咕噜、呼噜、咕溜的绵串音流,梦醒般,已全然停止。
曦光开始斜角流动。
海面这场恣燃般的热闹,像离了炉的汤锅,逐渐缓和平静下来。
天色全亮了。
原来与你并肩的这位长发长髯者,不晓得什么时候已离开舷栏。
你回头寻找,整片阳台空荡荡的只有你一人在场。
你即刻追进舱里,往下跑了好几层甲板,没追上他。
接着,好些天的邮轮航程中,无论黎明黄昏,无论哪一层甲板,或是上岸行程,都不曾再遇见这位长发长髯者。
P10-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4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