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将再起(宋美龄的后半生)(精)/宋美龄与近代中国研究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吕晶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吕晶,女,江苏无锡人,1976年生。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先后在《民国档案》《南京社会科学》《国史研究通讯》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并编纂出版《见证与记录:南京大屠杀史料精选》《南京大屠杀真相》及多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等。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运用
一、个人档案文献
二、有关交往的部门、个人资料
三、报刊资料
第一章 大厦将倾:从纽约到台北
第一节 蒋介石撤台时的内外困局
一、国民党政权迁台
二、国民党面临的国际险境
第二节 宋美龄返台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
一、宋美龄由美返台
二、美国对台政策的转变
第二章 “台美外交”:从台前到幕后
第一节 积蓄“台美外交”助力
一、推动“院外援华集团
二、利用新闻界游说美国
三、邀请美国政要赴台度假
第二节 践行“夫人外交
一、借治病赴美游说
二、赴美宣传“外交
第三节 五访华盛顿与退出联合国
一、五访华盛顿
二、退出联合国
第三章 妇女运动:维稳与动员
第一节 抵台发动妇运稳定大局
第二节 妇运重心动员精英
一、“动员”型妇运的组织建设
二、“动员”型妇女运动工作
第三节 “妇联会”的运作和成就
一、“妇联会”的成立与职责
二、“妇联会”的组织体系、
成长速度与动员能力
三、“妇联会”的工作重心
四、宋美龄对“妇联会”平台作用的拓展
第四章 社会事业:以基督的名义
第一节 信仰与政治的融合
一、成立“中华基督教妇女祈祷会
二、从宗教到政治
第二节 宋美龄与台湾医疗事业
一、创建振兴复健医学中心
二、振兴复健医学中心的特色
第三节 信仰在教育事业延伸
一、华兴学校与宋美龄的儿童保育事业
二、辅仁大学与宋美龄的高等教育事业
第五章 家国利益:从小家到大家
第一节 传统家族中的长者
一、蒋宋夫妻间的关系
二、与蒋家后代的关系
三、与孔家后代的关系
第二节 与蒋经国的关系
一、与蒋经国的斗争
二、从斗争到妥协
三、从妥协到同舟共济
第三节 蒋宋两家利益的平衡
一、保护孔祥熙、宋子文党籍
二、为孔令侃争官
结语
参考文献及征引书目
精彩页
从1947年开始,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经济及外交等情势全面逆转。金冲及称1947年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转折年,蒋永敬则从国民党角度认为1947年是“挫折年代”。①进至1948年.金融崩溃、物价飞涨,三大战役皆输、精锐尽失,各方矛盾直指蒋介石,“几近崩溃”。②到了1949年,留在大陆还是选择离开已成为众多人士必须回答的问题。天时、地利、人和皆失的国民党不得不为自己做最后的考量,为自己的出路做最后的打算——撤离大陆,偏隅台湾。
此时来到台湾的国民党内外交困。一方面,从大陆撤退赴台的军政人员及家属如潮水般涌人,大量军民抵台时仅以身免,一时间台湾经济混乱不堪,工业生产几乎瘫痪,人民赖以生存的粮食和日用品紧缺,通货膨胀严重。另一方面,美国似乎要放弃一直以来强力支持的“国民政府”。1950年1月5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发表“关于台湾的声明”,宣称“美国此时不想在台湾获取特别权利或建立军事基地。美国也不利用其武力以干涉台湾现在的局势.美国并不采取足以涉及中国内战的途径。同样的,美国政府也不供给军援与军事顾问于台湾的‘中国军队”’。在杜鲁门总统发表这一声明的三天后,宋美龄结束滞美,启程返台。宋美龄返台之初,面对的是一个“毫无斗志”和“遭遇遗弃,孤立无援”的“国民政府”,是一个人心惶惶的社会。甚至连宋美龄自美返台亦被媒体解读为“督促蒋介石‘出国’”。①
第一节蒋介石撤台时的内外困局
一、国民党政权迁台
内战爆发的第三年,国共双方力量已经发生变化。到1948年6月,双方军队的人数和枪炮数大致相等。②两者力量角逐的倾斜不仅体现在前线的变化上,还在于国民政府政治上的腐化与恶化、通货膨胀所标明的经济崩溃,以及其统治基础遭受破坏。这一切如排山倒海般涌来,蒋介石失去了人心,也丢掉了人和,成为众矢之的,只能下野。他在1948年5月20日的日记中这样记载:“党员跋扈嚣张,只顾争权夺利,而绝无革命历史与民族利益之观念存在,党纪扫地,党性荡然,如何能维持现局,战胜‘共匪,。至不得已时,余只有辞职下野之一途,任其受‘共匪’来奴役烹割而已。”⑧与此同时,“失败主义,倚赖心理,虚伪的作风,派系的倾轧,以及投机取巧的行为,骄奢淫逸的生活,使国家纪纲扫地,社会风气荡然,对于苏俄侵略主义和他的第五纵队.丧失了抵抗力,演变成瓦解土崩,不可收拾的结局”④。1948年年底淮海战役之际,国民政府内部开始讨论迁都问题,此时对是否应该迁都还有不同意见,迨局势日益恶化,是否迁都已不是问题,而是迁往何处。1949年2月7日,蒋介石发布命令:“政府迁移台北。” 1949年,随着“国民政府”迁移,’不同的人怀揣着不同的理想,或依据着不同的预期,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许多追随蒋介石多年的党国要人竞相逃往海外,“自我放逐”。例如,1949年1月24日,宋子文辞去广东省政府主席职务,与夫人张乐怡转道香港去巴黎。6月初.宋子文以“家庭事务”为由抵达美国,从此在美定居。孔祥熙早在1948年就与夫人宋霭龄去到纽约里弗代尔的乡间别墅“休息”。孙科也举家逃往香港,后辗转法国,最后到美国。熊式辉、沈剑虹、张发奎、龙云等人滞留香港。
而其他大部分政府官员,除了留在大陆、另觅他国以外,都前往台湾。据当时“立法院委员”张道藩的回忆:“政治上核心问题很多,如果不能解决,不知一两个月一定会有大变故。我准备十多天到福州、台湾去一趟,除了随身衣物外所有的东西我都将带到台北,因为无论如何台湾总是最安全的地方”;“天天想来台湾,而迟迟不能成行,心里真是万分的懊恼”;“大局前途无望,我无时不想离开这儿到台湾”。①这些字字句句足见其在风雨飘摇中的复杂迫切的心理。
大批的国民党军队陆续由大陆败退至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及外缘诸岛。吴国桢②在回忆录中曾指出:“在大陆陷落之前,台湾约有3至4万军队,到我任省主席时,撤退到台湾的军队总数达到约60万……最后我们点数时约为50万。”
P53-55
导语
宋美龄跌宕起伏一生,大致分为大陆时期、台湾时期、美国时期。台湾时期和美国时期,可称为她的“后半生”。从时间来看,后两个时期在她的历史中占的比重还应该大于大陆时期。依照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历史,强调“盖棺定论”的传统,更应有所关注。吕晶著张宪文、邱进益主编的《我将再起(宋美龄的后半生)(精)/宋美龄与近代中国研究系列》在全球背景下,以宋美龄个人的思想、行为与生活为主线,探讨她在“外交”工作、社会事业、妇女工作等方面的作为,梳理其与家族其他成员的关系,分析其晚年隐居生活的幕后工作,勾勒她与中国现代史的一些风云人物复杂而又微妙的关系。
序言
20世纪末至2l世纪初,随着历史档案的不断开
放,史学界对民国历史人物的研究,开始较多地关
注蒋介石与宋耀如家族,对宋子文、宋庆龄发表和
出版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学界对另一位
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宋美龄却问津甚少。坊间虽然
出版了关于她的一些著作、画册等,但是如何审视
过去对她的一些误判并给予恰当的历史定位,无疑
是历史学界应尽的责任。
2009年1月.我与南京大学三位教授飞赴台北,
在邱进益博士的引荐下,与“妇联会”辜严倬云女
士相会,商讨合作研究宋美龄事宜。双方相谈甚为
融洽,确认了积极开展宋美龄研究的学术计划。时
间已经过去多年,《宋美龄与近代中国》研究丛书
九卷、《宋美龄文集》五卷,均已顺利完成撰著和
编纂工作。其中《宋美龄、严倬云与中华妇女》于
2012年由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宋美龄文集》(五卷、繁体版)于2015年由台北苍璧
出版有限公司出版。这是海峡两岸学术合作和宋美
龄学术研究的大事,值得祝贺。
宋美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著名
的女政治家、中国妇女运动的推动者和指导者。
2003年10月24日(北京时间)逝世于美国纽约。时任
全国政协主席的贾庆林于当日发去唁电,表示哀悼
。并对这位成功跨越三个世纪的政治家给予了高度
评价。
宋美龄祖籍海南文昌,出生于上海。幼时跟随
家人赴美国读书,后转入韦斯理学院深造。受家族
影响,笃信基督教,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信徒。
1917年,宋美龄学成归国。作为一名深受西方
文化熏陶的中国女青年,她进一步融合了中国的传
统观念和伦理道德,成为中西文化交融的典范,彰
显了中国现代女性的特质和风度。
1927年,宋美龄与蒋介石成婚。之后走上政治
舞台,与蒋介石东奔西走,逐步展现其政治才华。
作为一名重要的民国政治人物,凭借第一夫人的特
殊身份,宋美龄亲历了中国近现代各个时期的重大
历史事件,并作出了她的历史贡献。
宋美龄较早地献身于中国的妇女运动,领导创
办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安抚遗孤,培养教育为国
捐躯壮士的后代。即使蒋介石在解放战争中兵败退
台后,宋美龄仍对引导妇女服务军界、筹建军眷住
宅、推动社会福利事业、扶助难童和残障人士等事
业表现了特别的关切。
早在19世纪后期,中国开始了现代化的历程。
辛亥革命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
国家的道路。然而革命后的社会改造却是更为复杂
和长期的过程。20世纪30年代,蒋介石掀起了新生
活运动,尝试改良社会风气、移风易俗、改变不良
习惯、规范国民生活,虽然这一运动并未取得明显
效果,但宋美龄奔走呼号,成为此项运动的重要推
动者。
1936年发生的西安事变,是中国国共两党走上
团结抗日的重要转折点。宋美龄亲赴西安,力劝蒋
介石转变态度,为事变的和平解决发挥了特殊的作
用。
宋美龄一生最光辉的政治亮点是在抗日战争时
期。她不仅亲赴前线、引导妇女投入战地救护工作
、着力建设中国空军、陪同蒋介石出访印度、拓展
中国在南亚的影响,而且还远赴美国,争取美援。
其在美国国会的演说,震动了美国政坛。展现了她
的外交风范和智慧。抗日战争后期陪同蒋介石出席
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开罗会议,更加显示了中国女
政治家的才能。
晚年,宋美龄逐步脱离台湾政坛,赴美久居,
放手让蒋经国治理台湾。终宋美龄一生,其政治生
涯既辉煌,又曲折。她为推动中华民族的复兴事业
,奉献了智慧和力量,是一位值得浓笔重写的杰出
女性。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组织多位历史学
教授,依据大量原始史料。撰著的这套宋美龄研究
丛书,有《我将再起:宋美龄的后半生》《家国春
秋:宋美龄与宋孔家族》《历史关口:宋美龄与西
安事变》《东方魅力:宋美龄与战时中国外交》《
新民新风:宋美龄与近代中国社会改造》《陪都岁
月:重庆时期的宋美龄研究》《美丽哀愁:宋美龄
年谱》《吾心吾力:政治视阈中宋美龄的思想历程
》。这些著作的撰写,作者虽然努力做到尊重历史
事实,给宋美龄以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述,但毕
竟受学术水平和掌握史料所限,因此,著作中疏漏
及不当之处,尚请各方人士给予指正。
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张宪文
内容推荐
宋美龄一生最光辉的政治亮点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她不仅亲赴前线、引导妇女投入战地救护工作、着力建设中国空军、陪同蒋介石出访印度、拓展中国在南亚的影响,而且还远赴美国,争取美援。其在美国国会的演说,震动了美国政坛。展现了她的外交风范和智慧。抗日战争后期陪同蒋介石出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开罗会议,更加显示了中国女政治家的才能。吕晶著张宪文、邱进益主编的《我将再起(宋美龄的后半生)(精)/宋美龄与近代中国研究系列》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其人、其事与其作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7: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