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海上丝绸之路重镇——广州
一、历史悠久的海上航运贸易重要都会
二、“通海夷道”“市舶使”“怀远驿”和“市舶司
三、黄埔古港和黄埔税馆
四、粤海关
五、十三行与“一口通商”造就“天子南库
六、“一口通商”后,广州十三行商馆贸易迅速递增
七、大量文物古迹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
(一)南海神庙及码头遗址
(二)西汉南越王墓
(三)琶洲塔
(四)“西来初地”牌坊、华林寺和五眼井
(五)广州出土海外舶来品和相关文物
八、蕃舶来穗
(一)“哥德堡”号的前世今生
(二)仿唐木船“苏哈尔”号重走“广州通海夷道
(三)1784年美国“中国皇后”号首航广州
九、广州属地域划和府治的变迁
(一)南海郡和郡治番禺
(二)南越国和都城番禺
(三)汉代交趾、交州治下的南海郡和郡治番禺
(四)东汉番禺为交州州治
(五)三国至唐代置广州
(六)南汉和国都兴王府
(七)宋代广东路广州府和宋代三城的修建
(八)元代江西行省广东道广州路
(九)明代广州府
(十)清代广东省广南韶道广州府
第二章 侨乡江门
一、海洋航运与商贸重镇
二、上川岛
(一)大洲湾遗址
(二)石笋村航海标志“葡王柱
(三)商船番舶往来的重要航标——乌猪洲岛
(四)方济各·沙勿略墓园
三、广海卫城,古代通商放洋之地
(一)广海卫城城墙
(二)“海永无波”石刻
(三)紫花岗烽火台
(四)广海古港
(五)天后宫
(六)广海卫城
四、海上交通贸易重地新会和古窑址
(一)古城新会
(二)海上贸易重地和要津
(三)新会古窑址
五、江门潮连古渡、洪圣古庙和古祠
(一)潮连古渡
(二)洪圣古庙
(三)潮连古祠
六、碉楼:江门侨乡的一道风景
(一)立园
(二)自力村碉楼群
(三)锦江里雕楼
(四)端芬梅家大院
(五)开平赤坎
(六)开平马降龙雕楼群
第三章 阳江与“海上敦煌”——“南海I号
一、阳江:历史记载的海洋商贸重地
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转运港和补给港
(一)北津古港
(二)大澳古港
三、“南海I号”沉船: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文化遗产
(一)“南海I号”沉船的发现与调查
(二)“南海I号”整体打捞,重见天日
(三)“水晶宫”: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精华
(四)“南海I号”大量文物见证海上丝绸之路辉煌
四、阳江建制的历史沿革
第四章 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城市湛江一徐闻
一、官方史载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湛江徐闻港
(一)汉代徐闻港旧址
(二)二桥生活遗址和郡县府治遗址文物呼应典籍
(三)二桥周边汉墓群及出土文物呼应典籍
(四)关于八棱石雕槽——航标座的进一步研究
二、湛江海上丝绸之路古港沧桑
(一)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的早期通商口岸——徐闻二桥港
(二)唐代著名的对外贸易口岸——沓磊浦
(三)宋代南方水路陆上结合的津梁——递角场
(四)明清时代沟通海内外的交通贸易埠头——白沙古埠和海安古港
(五)雷州半岛中北部古海港——雷州港、通明港、赤坎港
三、徐闻二桥汉代遗址的价值审视
四、宋元时期雷州窑外销瓷窑址
(一)余下村窑址
(二)旧洋窑址
(三)下山井窑址
(四)新埠窑址
(五)东港仔窑址
第五章 瓷都潮州与海上丝绸之路
一、潮州海上丝绸之路古港
(一)潮州港
(二)柘林港:海上丝绸之路粤东第一港
(三)庵埠集百货之舟
二、潮州瓷和笔架山等窑址
(一)潮州瓷
(二)笔架山窑址
(三)九村窑
(四)北关古窑遗址
三、潮州广济桥
四、大埕所城
五、“庵埠海关”见证海洋贸易繁荣
六、潮州东门天后宫
七、饶平古驿道
(一)饶平西片古驿道
(二)麒麟岭古驿道
第六章 岭东门户汕头和“南澳I号
一、航海与海洋贸易
二、南澳岛与海上丝绸之路
三、汕头海上丝绸之路古港
(一)南澳: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二)凤岭古港
(三)樟林古港:粤东通洋总汇
(四)后溪水驿渡口
(五)海门港
(六)关埠港
(七)隆津港
(八)汕头港
(九)导航地标:龙门塔
四、“南澳I号”沉船及出水文物
(一)“南澳I号”明代沉船位置和沉船概况
(二)沉船出水文物
五、汕头华侨文化
(一)陈慈黉故居
(二)郑信衣冠墓
(三)侨批文物馆
六、汕头地区的古代海防
(一)总镇府和雄镇关
(二)古炮台
(三)猎屿铳城
(四)山顶南山墩台遗址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