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联考提分系列·言语必考成语199条》精选联考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板块中高频成语199条。每条成语包括“题库检索”“说文解字”“成语辨析”“引经据典”。
“题库检索”标注年来该成语涉及考试出处;
“说文解字”“成语辨析”详细讲解每条成语释义及相关义词的联系与区别;
“引经据典”精选年真题,深入探究联考导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公务员联考提分系列 |
分类 | |
作者 | 李永新 主编 |
出版社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公务员联考提分系列·言语必考成语199条》精选联考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板块中高频成语199条。每条成语包括“题库检索”“说文解字”“成语辨析”“引经据典”。 “题库检索”标注年来该成语涉及考试出处; “说文解字”“成语辨析”详细讲解每条成语释义及相关义词的联系与区别; “引经据典”精选年真题,深入探究联考导向。 目录 按部就班(14) 按图索骥(166) 百无一用(138) 百折不挠(107) 包罗万象(38) 抱残守缺(139) 杯水车薪(182) 背道而驰(39) 比比皆是(29) 闭门造车(69) 鞭长莫及(142) 标新立异(15) 别出心裁(40) 波澜壮阔(98) 不孚众望(148) 不胫而走(152) 不拘一格(11) 不刊之论(66) 不谋而合(9) 不胜枚举(67) 层出不穷(5) 差强人意(143) 车水马龙(68) 出奇制胜(144) 处心积虑(158) 吹毛求疵(1) 从容不迫(103) 大相径庭(60) 当务之急(104) 当之无愧(102) 得天独厚(113) 独辟蹊径(12) 独善其身(63) 断章取义(18) 耳熟能详(172) 耳闻目睹(55) 方兴未艾(43) 防微杜渐(125) 纷至沓来(4) 风生水起(187) 凤毛麟角(44) 浮光掠影(6) 釜底抽薪(145) 高屋建瓴(73) 高瞻远瞩(46) 根深蒂固(45) 功亏一篑(62) 光怪陆离(88) 鬼斧神工(10) 海纳百川(149) 汗牛充栋(191) 讳疾忌医(190) 浑然不觉(117) 积重难返(146) 见微知著(32) 矫枉过正(108) 脚踏实地(36) 截然不同(47) 泾渭分明(157) 惊心动魄(188) 咎由自取(175) 居安思危(49) 举棋不定(19) 举重若轻(74) 举足轻重(31) 刻不容缓(196) 口若悬河(153) 苦心孤诣(110) 夸夸其谈(185) 老生常谈(112) 乐不思蜀(141) 力不从心(116) 历久弥新(42) 立竿见影(61) 量体裁衣(93) 良莠不齐(109) 寥若晨星(154) 琳琅满目(192) 屡见不鲜(51) 洛阳纸贵(119) 络绎不绝(28) 门庭冷落(75) 面面俱到(156) 面目全非(83) 妙趣横生(114) 名副其实(198) 明察秋毫(52) 明日黄花(184) 摩肩接踵(120) 莫衷一是(16) 墨守成规(76) 目不暇接(20) 能言善辩(118) 泥沙俱下(90) 盘根错节(30) 披沙拣金(70) 破釜沉舟(159) 千姿百态(99) 前车之鉴(181) 潜移默化(121) 浅尝辄止(21) 悄无声息(160) 翘首以盼(161) 轻描淡写(130) 曲高和寡(54) 屈指可数(22) 趋炎附势(169) 人迹罕至(34) 如虎添翼(71) 如履薄冰(162) 如日中天(122) 入木三分(106) 杀鸡取卵(189) 舍本逐末(123) 深谋远虑(163) 深入浅出(78) 声名鹊起(56) 事与愿违(124) 势不两立(164) 守株待兔(126) 首当其冲(23) 殊途同归(7) 孰轻孰重(165) 顺理成章(140) 瞬息万变(167) 司空见惯(3) 泰然自若(127) 弹冠相庆(150) 昙花一现(79) 谈虎色变(80) 醍醐灌顶(24) 天花乱坠(168) 天马行空(132) 同日而语(41) 徒劳无益(137) 推波助澜(77) 脱颖而出(193) 唾手可得(35) 万人空巷(170) 妄自菲薄(92) 望尘莫及(25) 望其项背(151) 危机四伏(128) 危言耸听(115) 微不足道(82) 微言大义(84) 惟妙惟肖(17) 娓娓动听(100) 未雨绸缪(8) 文不加点(101) 闻风丧胆(173) 无人问津(129) 无师自通(174) 无所适从(26) 毋庸讳言(177) 五花八门(186) 息息相关(58) 细大不捐(147) 相得益彰(13) 相辅相成(48) 削足适履(85) 薪尽火传(194) 信手拈来(59) 休戚与共(86) 栩栩如生(195) 喧宾夺主(111) 雪上加霜(197) 言之凿凿(89) 一蹴而就(2) 一挥而就(131) 一劳永逸(64) 一鳞半爪(178) 一文不名(199) 以管窥天(183) 以邻为壑(105) 义无反顾(33) 异想天开(72) 易如反掌(179) 因地制宜(91) 因噎废食(87) 引人入胜(37) 悠然自得(180) 鱼目混珠(155) 缘木求鱼(171) 越俎代庖(81) 运筹帷幄(133) 责无旁贷(57) 真知灼见(134) 振聋发聩(27) 纸上谈兵(50) 掷地有声(176) 众所周知(95) 珠联璧合(96) 卓有成效(94) 捉襟见肘(53) 孜孜不倦(135) 子虚乌有(136) 自成一体(97) 走马观花(65) 精彩页 【说文解字】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也指细致到繁琐,挑剔的地步。 【成语辨析】近义词:求全责备 “吹毛求疵”是不怀好意,故意挑剔;“求全责备”的动机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好的,它要求的是完美无缺。 ■ (2014国家-23) 消极完美主义者总是**仔细地检查任何事情的细枝末节,有时竟达到 的地步。他们缺少一种适时放弃的智慧,他们所追求的“完美”,不是美学意义上的“完美”,而是一种**刻板而教条式的“完美”。 填入划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抱残守缺 B.宁缺勿滥 C.冥顽不灵 D.吹毛求疵 【答案】D。解析:由“**仔细地检查任何事情的细枝末节”和*后一句“刻板而教条式的‘完美’”可知,句意为消极完美主义者对细节苛求到了过分的地步。显然此处要填一个贬义词,“宁缺勿滥”偏褒义,故首先排除B。“抱残守缺”指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句中没涉及陈旧、保守的问题,排除A。“冥顽不灵”形容愚昧无知。用来形容消极完美主义者不恰当,排除C。“吹毛求疵”形容细致到繁琐,挑剔的地步。契合句意,故答案为D。 【说文解字】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成语辨析】近义词:一挥而就 “一蹴而就”多用于否定句中表规劝;“一挥而就”多用于肯定句中表赞叹。 ■ (2013吉林乙-15) 值得肯定的是,与铁路货运改革方案相配套的机构改革、资源整合、人员转岗,已在全国各个铁路局推行,反响良好,说明这**步迈得不错。然而,与其他改革一样,铁路改革不会 ,更难 。在推进改革、赢得市场的同时,防止内部恶性竞争,防范运输安全事故,既是铁路应汲取的历史教训,也是新一轮改革路上的重大考验。 填入划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一步到位 一蹴而就 B.一路顺风 一举成功 C.顺风顺水 一步登天 D.一帆风顺 一蹴而就 【答案】D。解析:先看四个选项,“一路顺风”指旅途平安(多用于祝人)。“一步登天”指某些事物一下子提高到很高的程度。常用以讽刺人突得高位。而题干中两空都是用来形容“铁路改革”,这两个成语显然不合题干,排除B、C。再看题干,根据两空之间的“更难”可知,第二空与**空构成递进关系,语义程度应比**空更深。A项“一步到位”与“一蹴而就”意思相近,不存在递进关系,故排除。D项契合题意,当选。 【说文解字】“司空见惯”来源于刘禹锡的一首诗:“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这首诗中所用的“司空”两个字,是唐代一种官职的名称,相当于清代的尚书。故该成语原指司空看惯了某事以为平淡;后比喻常见之事,不足为奇。 【成语辨析】近义词:习以为常。 “司空见惯”偏重指经常看到的事情;“习以为常”适用范围比较广,还指自身的言行和故事。 ■ (2013陕西-31) 在许多大城市中,无家可归者和失业者流落街头似已 ,没几个驾驶者会停下来给予施舍或提供援助,一般都会 。毫无疑问,大多数人都听过这样的告诫:一味地给这些人钱,只会养成他们懒惰、依赖的生活方式。 填入划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习以为常 熟视无睹 B.蔚然成风 视而不见 C.司空见惯 呼啸而过 D.见怪不怪 一笑而过 【答案】C。解析:先看**空,“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显然,“无家可归者和失业者流落街头”的现象并不是好风气,排除B。“习以为常”“司空见惯”和“见怪不怪”词义相近。再看第二空,对应“没几个驾驶者会停下来”,选“呼啸而过”*恰当,故答案为C。 【说文解字】纷:多;杂乱。沓:重复;多。“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成语辨析】近义词:络绎不绝 “纷至沓来”和“络绎不绝”都有“连续不断”的意思。“纷至沓来”不仅指人,还可泛指一切事物;“络绎不绝”专指人、车、马、船的来来往往。 ■ (2011江苏B-74) 知识和书写不再是一副严肃模样,不再被固定于纸媒,时尚、娱乐、即时、分享、互动、便捷、环保等新鲜感受 。未来,“书”不仅仅是文字与图片的内容,而是嵌入触摸手控、视频、音频、动效、360度视图、跨文本、超链接、在线升级等多媒体技术的混搭型内容,阅读概念在无限 。 填入划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接踵而至 展开 B.纷至沓来 拓展 C.眼花缭乱 延伸 D.目不暇接 壮大 【答案】B。解析:**空直接修饰“新鲜感受”,而“眼花缭乱”和“目不暇接”的适用对象为人,一般构成“使人眼花缭乱”“令人目不暇接”的固定搭配形式,不直接修饰事物,排除C、D。第二空“概念展开”搭配不当,排除A。故本题答案为B。 【说文解字】层:重复;层出:重复地出现;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有时喻指事物变幻之快。 【成语辨析】近义词:层见叠出 “层出不穷”与“层见叠出”均有“接连不断出现”的意思。“层出不穷”强调没有穷尽;“层见叠出”强调反复出现。 ■ (2012河南-4) 随着公益事业的发展,各种公益组织和项目 ,在运行中却暴露出一系列问题。爱心捐赠是否基于自愿?项目运作是否足够规范?信息披露是否透明专业?这些无不在 着大大小小的公益慈善组织。 填入划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屡见不鲜 质问 B.司空见惯 考验 C.层出不穷 拷问 D.不断涌现 质疑 【答案】C。解析:“屡见不鲜”“司空见惯”均可用来表示见得多了就不觉得新奇,主语一般为人,用在这里不恰当,排除A、B两项。分析句意可知,第二空所填词语语义程度应较重,“拷问”与“质疑”相比,程度更重,更能体现公益慈善组织所面临的问题。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说文解字】浮光:水面上的反光。掠影:一闪而过的影子。“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 【成语辨析】近义词:走马观花 两者都有“观察事物不深入细致、印象不深”的意思。“浮光掠影”偏重于“印象不深”,可用于人或事物,而“走马观花”偏重在“观察粗略”,只用于人。两者均可用于形容看书学习。“浮光掠影”强调马虎、不深入;“走马观花”强调看得匆忙、速度快。 ■ (2013下半年江西-64) 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不少人已习惯于浅阅读,这虽在所难免,其 也是明显的。浅阅读虽能够收获一些印象式的谈资,但 之中透露出的是浮躁心气,很难 为提升阅读者主体素质的扎实“文化准备”。填入划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代价 走马观花 转换 B.影响 浅尝辄止 汲取 C.弊端 浮光掠影 沉淀 D.局限 言谈举止 锤炼 【答案】C。解析:此题从第二空和第三空入手,“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和“浅尝辄止”均可用来修饰阅读,指印象不深刻,并与“浅阅读”“浮躁心气”构成呼应关系,“言谈举止”不可用,排除D。“汲取”为吸取的意思,不能与“文化准备”搭配,排除B。再看**空,由“这虽在所难免”可知,接下来应论述不好的方面,“弊端”符合文意,应选C。 【说文解字】殊:不同的。“殊途同归”指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可用于人生、道路、学习、工作、艺术、外交等方面。 【成语辨析】近义词:异曲同工 “殊途同归”和“异曲同工”都有“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同样的结果”之意。“殊途同归”不强调结果的好坏;“异曲同工”偏重于效果极好。 ■ (2012江苏*单位-35) 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 。它们在艺术创作中 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今天,它们并没有因为现代高科技手段的 而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填入划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瑕瑜互见 酣畅淋漓 甚嚣尘上 B.殊途同归 酣畅淋漓 蓬勃发展 C.殊途同归 淋漓尽致 层出不穷 D.瑕瑜互见 淋漓尽致 屡见不鲜 【答案】C。解析:“虽然……但……”提示**空与“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存在逆对应关系。“殊途同归”指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瑕瑜互见”比喻优点、缺点都有。根据词意,“殊途同归”能与前文内容构成逆对应关系,排除A、D。再看第三空,“蓬勃发展”指发展的势态迅速、积极、向上,不能与“手段”搭配。故第三空填“层出不穷”更恰当。因此本题选C。 【说文解字】绸缪:紧密缠缚、修缮。“未雨绸缪”即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不必要的事发生。 【成语辨析】近义词:有备无患 “未雨绸缪”和“有备无患”都是“事先做好准备工作”的意思。“未雨绸缪”没有强调“无患”,前面可以加“必须”“应该”等词;“有备无患”明确提出“无患”,意思较“未雨绸缪”多了一层。 ■ (2012云南-12) “徒法不足以自行”。在目前公车管理还不甚规范的大环境下,单一的公车尾号限行政策值得 。真要实行的话,要 其负面作用。至少,要 拿出措施防止公车因此而增加。 填入划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商议 提防 临阵磨枪 B.商榷 谨防 未雨绸缪 C.商讨 警惕 居安思危 D.商量 防备 有备无患 【答案】B。解析:由文段“公车管理”“政策”等词可知,**空应填入一个书面语,故首先排除C、D。再看第三空,由“拿出措施防止”可知第三空应填入一个褒义词,“临阵磨枪”比喻事到临头才匆忙准备,为贬义。故正确答案为B。 【说文解字】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