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界(精)》是严家炎先生作为一个文学痴情者,对其生涯的一个回顾,对王瑶先生、樊骏学长、王富仁教授等师友的缅怀,对莫言、王蒙、老舍等经典作家作品的剖析,他的学问与人生密不可分。
书中不觉间透露出文学史中很难翻到的史料和掌故,这些在他看来都是有“意思”的事儿,实则于读者来说,是有分量和价值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眼界(精)/新地文丛 |
分类 | |
作者 | 严家炎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眼界(精)》是严家炎先生作为一个文学痴情者,对其生涯的一个回顾,对王瑶先生、樊骏学长、王富仁教授等师友的缅怀,对莫言、王蒙、老舍等经典作家作品的剖析,他的学问与人生密不可分。 书中不觉间透露出文学史中很难翻到的史料和掌故,这些在他看来都是有“意思”的事儿,实则于读者来说,是有分量和价值的。 作者简介 严家炎,1933年生,笔名稼兮、严謇。上海人。著名学者、文艺理论家、文学史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58年肄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专业,副博士研究生。历任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届语言文学学科评议员,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市文联副主席,丁玲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等。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论文集《知春集》、《求实集》、《论现代小说与文艺思潮》、《世纪的足音》,专著《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金庸小说论稿》,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大纲》,与唐弢共同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卷),编辑《新感觉派小说选》、《中国现代各流派小说选》(四卷)、《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917—1927)》等十种。《求实集》获北京市首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分获第一、二届优秀教材一等奖。 目录 一个初冬夜晚的经历 回忆我和柳青的几次见面 心中的丰碑——哭王瑶先生 我所知道的吴小如先生 缅怀樊骏学长 缅怀王富仁教授 悼念杰出的诗人洛夫先生 《微神》:老舍的心象小说 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艺术贡献 从《檀香刑》看莫言小说的贡献 试说“中国的奥勃洛莫夫”——从《王蒙自传》谈到倪吾诚形象的典型意义 开拓者的艰难跋涉——论丁玲小说的历史贡献 论王蒙的寓言小说 让人很开眼界的校园小说——谈竹林的《今日出门昨夜归》 谈《创业史》中梁三老汉的形象 唐弢先生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设的贡献 一部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晚清小说——《黄衫客传奇》中译本序 《加拿大的中国基因》序 新体白话的起源、特征及其评价 荒诞又庄严的复仇正剧 闲话小说文体 试说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的总体特征 论“五四”作家的文化背景与知识结构 走出百慕大三角区——谈二十世纪文艺批评的一点教训 一个痴情者的学术回眸 序言 郭枫 我在1956年设立新地文学出版社,创办以纯文学为内 容的《新地文学》月刊,并联合纯文学刊物《文学季刊》 《笔汇》,汇集了台静农、徐复观、王梦鸥、何欣、郭枫 、陈映真、齐益寿、黄春明、蒋勋等三十多位前辈与后进 作家,创作写实作品,传递中国新文学薪火。 1983年“新地”又创办《文季》双月刊,刊出许多反 映现实的作品。如陈映真的《华盛顿大楼》系列小说,反 映美日在台企业劳工生活的情景;郭枫散文《老家的树》 反映祖国人民抗战期间生活的情景(此书多篇被收人大陆 各版本中小学教科书)。1986年新地文学出版社又在台湾 印行《当代中国大陆作家丛刊》,分七卷,收书七十部, 包括:汪曾祺、王蒙、莫言、铁凝、王安忆、张承志等数 十人的小说集,北岛、顾城、舒婷等人的诗集。对台湾文 学承接祖国文学风格,产生相当的影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新地”创办《新地文学》季刊 ,专登各地华文作家作品,又主办“21世纪世界华文文学 高峰会议”,2010年在台湾大学、2012年在东海大学、 2014年在南京大学、2016年在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另主办 “世界华文古典文学会议”,2015年在南京大学;“鲁迅 文学国际研讨会”,2015年在台北教育大学。 “新地”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新世纪当下,做了一些 文学人生该做的工作,达成一些少年憧憬的文学梦想。说 起来这条路崎岖坎坷,走了七十年差不多心力俱竭。然而 ,结识了许多杰出的好友,写出了一些时代的踪影;日之 夕矣,犹能在文学园地干点活儿,实在得感谢苍天厚爱护 佑。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有意出版“新地文丛”套书, 不仅在大陆出版界是饶有意义的壮举,也为两岸文学交流 工作加上美好的一笔。我衷心敬佩,欣然同意主编丛书, 并表示义务工作。承蒙海内外文友热情协助,半年时间“ 新地文丛”第一辑,已由江苏凤凰文艺同仁勤奋编制中。 让我不禁赞叹,古城南京为中国文学名都,江苏凤凰文艺 出版社驰名全国,盛誉非虚,其来有自。 ——郭枫2018年10月9日深夜南京 简介 郭枫(1930—)江苏徐州人,1949年羁泊台湾。诗人 、散文家、文学评论家、著作28部。2016年定居南京,偶 为报刊写稿,担任全国台湾同胞联合会会刊《台声》杂志 专栏作家,为南京大学特聘文学院客座教授。 导语 文学研究领域的泰斗,严家炎先生算一个。 他以文学事业为一辈子痴情的所在,以一点“傻子”精神坚守着文史研究,坚持着知识分子独立的批判意识,此书中有他的学术观点,亦有他的真情流露,可谓情、理兼备,实属难得。 《眼界(精)》是《新地文丛》严家炎散文部分,主要选录了严家炎先生《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问题》《鲁迅作品的经典意义》等评论文章,以及一部分记述生活的散文。文章大气从容,阐述充满学术气息,字里行间皆是哲思,可读性强。 精彩页 心中的丰碑 ——哭王瑶先生 王瑶先生走了。他走得这样突然,这样仓促,这样令人心碎。 记得今年11月18日,在苏州大学举行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会议的最后一天,我准备返京,向他辞行的时候,他还是那样精力饱满,谈笑风生。他乐呵呵地连着问我:“你真的不去上海,不参加巴金讨论会了?——这么近,多可惜!”那天上午他还在理事会上就现代文学教学问题讲了话。我因为中午就要上火车,也因为那几天着了凉,不能弯腰,行动不便,所以提前离开了会场。想不到那竟然就成为和王瑶先生的最后一面。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的是:在江南那种室内没有暖气的环境里,我作为患过大叶肺炎,有此病痛经验的人,竟没有事先提醒王先生,请他务必注意保暖,防止着凉,警惕老年肺炎的危险。如今想来,我这个后辈实在没有照顾好王瑶先生,对不起王瑶先生。 王瑶先生是当代杰出的文学史家,在中古文学和现代文学的研究、教学方面,都作过重大贡献。他的《中国新文学史稿》是我国第一部史料丰富、体系完备的现代文学史着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奠立了最早的基石。他对鲁迅研究,巴金研究,以及现代文学许多专题的研究,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1954年至1955年间,他撰写的一篇文章曾受到毛泽东主席的赞赏,并因此受到接见。然而,当我1958年秋留校任教,开始和王瑶先生共事时,他却已经因“反右派”运动的余波,被当作学术上的“白旗”,受到人们的批判,并被撤去了全国政协委员和《文艺报》编委的职务。这次错误的批判,使他精神上陷入很大的痛苦。王先生是“一二·九”时代的地下共产党员,编过《清华周刊》,抗战期间虽与组织失去联系,但仍坚持进步立场,向来自以为思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不料一夜之间忽然变成“白旗飘飘”,因而非常想不通。有一次我们两人聊天,他对我说,他有时觉得个人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只得拿起扑克牌玩“打通关”的游戏,看究竟这样走还是那样走才能走通,用以占卜自己的命运和道路。一个并无封建迷信思想的现代知识分子,竟然用扑克来占卜,这件事不仅在当时震撼了我的心,也使我此生永远难以忘却。可贵的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王瑶先生也仍然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着批判过他的青年学生,他还是在课堂上讲出了他的看法,并且说:“我并不认为自己写的就是真理而要坚持,只是恐怕还来不及修正自己的错误。”他也并没有从此消沉下去。就在受批判不久的1960年代初,王瑶先生准备出了研究鲁迅《野草》的课程,发表了《论〈野草〉》这篇长达三万字的论文。就我个人的感觉而言,王瑶先生当时选择《野草》来研究似乎不是没有原因的:在鲁迅19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闷和探索中,未尝不可以寄寓研究者自己的苦闷和探索;在鲁迅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中,未尝不可以体现研究者本身自我解剖的要求。正是和鲁迅精神的这种深切感应,也许启导着王瑶先生的乐观、豁达的情怀。 在“文化大革命”中,王瑶先生因一张背面印有毛主席像的报纸压在尿盆底下遭家中保姆揭发,而被认为是“三反分子”,受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冲击和迫害。除几次遭毒打外,有一个阶段竟从原来的住宅被赶了出来。然而,经过磨炼,王瑶先生变得更坚强了,对许多事情看得更透彻了,胸襟也变得更为恢宏宽广了。他对揭发批斗的人,除个别品质恶劣者外,一般都采取宽容、原谅的态度,说:“事情都有自己的条件,在那样的环境中,难免会做些错事,不要过多责备他们。”还说:“回头看看我们自己过去写的东西,还不是多多少少也打着时代烙印。” 王瑶先生博闻强记,机敏过人,活泼健谈,出语风趣,和他谈天常常忘记时间的过去,不但获得精神上的愉快享受,而且知识学问上也每有助益。前几年,他常这样自嘲:头发该黑的却早白了,牙齿该白的反倒变得焦黑,很符合“颠倒黑白”之讥。又谓:每天必须喝五磅水才合格(因患糖尿病),平时又喜欢叼个烟斗来抽烟,真尝到“水深火热”之味。一边说着一边带点得意地笑。说到学术文章,王先生把它们分为四类:一曰有口皆碑,成为定论;二曰自圆其说,言之成理;三曰虽有偏颇,不乏创见;最不好的是人云亦云,空话连篇。这些都显示他的睿智和诙谐明快的性格。但在不太正常的情况下,他有一些本来开玩笑的话却被人做了别样的理解,因此未免吃苦头。如1957年夏天“反右”时,他和几位教授带着助手去青岛编教材,说了一句:“这下子可以躲开火热的太阳,也躲开火热的斗争。”此话传出后,在后期“反右”和“双反”运动中,就成了经常受批判的题目。但王瑶先生似乎并不在意。八十年代恢复全国政协委员职务后,王瑶先生常常津津乐道政协会议上围绕委员们发言而流行的几句口头禅:“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白说还要说。”据说这最后一句是王瑶先生加上的,可见他晚年仍无丝毫意气消沉之意。 王瑶先生是个有真性情的人,又是一个忧国忧民常常以人民和民族利益为重的人。他用自己的言传身教,造就并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几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