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露天煤矿的开采会侵占大量土地资源,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面对我国煤矿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凸显、土地资源的损耗制约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现状,土地复垦作为矿区实现“增减挂钩”、保障耕地占补平衡的主要措施,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的现代露天煤矿区建立合理有效的土地复垦技术体系和持续有效的土地复垦规划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米俊珍、刘景辉主编的《现代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生物技术体系》是在总结国内外矿区土地复垦发展概况和作者多年从事研究工作所获得的数据基础上,结合矿区土地复垦方面已有研究成果,为推动典型矿区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和土地复垦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完善而撰写。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总体概述项目研究的背景和矿区土地复垦工作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意义;第二章从矿区煤炭资源、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等角度阐述项目区的整体情况;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从矿区复垦环境的监测和复垦综合效益的评价方面进行讲述;第五章是基于矿区发展现状、矿区未来发展愿景、矿区复垦的工程与生物技术体系及复垦工作开展的可行性等成果分析基础上制定的矿区分区发展规划和总体发展规划;第六章在总结项目实施成果基础上提出了矿区土地复垦的实施措施和效益评价等方面的建议。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矿区土地复垦研究进展 一、矿区土地复垦国外研究进展 二、矿区土地复垦国内研究进展 第三节 矿区土地复垦的意义 一、矿区复垦的可观经济效益 二、矿区复垦的良好生态效益 三、矿区复垦的长远社会效益 第二章 矿区概述 第一节 矿区自然概况 一、矿区自然地理概况 二、矿区地质概况 第二节 矿区煤炭和水资源概况 一、矿区煤炭资源概况 二、矿区水资源概况与水文地质条件 第三节 矿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第四节 矿区项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主要技术指标 一、项目研究目标 二、项目研究内容 三、技术要求和技术路线 第三章 矿区复垦关键技术研究 第一节 现有复垦地工程复垦技术体系 一、矿区现有复垦地现状 二、矿区复垦研究实施区域 三、矿区复垦工程技术 四、矿区复垦土壤改良工程 第二节 规划新建复垦地工程复垦技术体系 一、矿区排土场地表整形 二、复垦地场地整治 三、复垦地田间工程 第三节 现有复垦地土壤改良技术体系 一、不同复垦植被土壤水分保持状况 二、不同复垦植被土壤养分改良效果 三、不同复垦植被土壤微生态环境改良效果 四、不同复垦年限土壤重金属改良效果 五、矿区复垦土壤改良技术体系 第四节 现有复垦地植被重建技术体系 一、矿区复垦地植被重建技术研究 二、矿区复垦地植被重建配置模式 三、矿区复垦地植被恢复技术路线 第五节 新建复垦地的土地利用体系 一、排土场复垦地利用方向 二、排土场复垦地5年利用方向 三、排土场复垦地10年利用方向 第四章 矿区复垦技术投资分析与综合评价 第一节 矿区不同生物技术复垦措施的投资分析 一、草灌乔景观生态模式 二、灌草复合模式 三、灌木复垦模式 四、牧草复垦模式 五、农作物复垦模式 第二节 矿区不同生物技术复垦措施的综合评价 一、总体评价 二、生态效果评价 三、投资评价 四、对土地条件的要求 五、垦后生物资产价值 六、垦后财务收益能力 第五章 矿区复垦工程与生物技术体系规划 第一节 概述 一、规划区范围 二、矿区复垦现状 三、规划的依据 四、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第二节 规划目标、内容与分区 一、规划的目标与期限 二、规划内容与生态功能区划分 三、分区规划 第三节 技术方案 一、草灌乔景观生态模式建设技术 二、灌草复合模式建设技术 三、灌木复垦模式建设技术 四、牧草复垦模式建设技术 五、农作物复垦模式建设技术 第四节 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一、意识上的可行性 二、政策上的可行性 三、经费上的可行性 四、技术上的可行性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成果 第一节 项目实施的研究结论 第二节 项目的实施与成果 一、项目的组织与实施 二、项目获得的主要成果 第三节 矿区土地复垦效益与实施措施 一、矿区土地复垦效益评价 二、矿区土地复垦实施规划措施 三、矿区土地复垦实施建议 参考文献
导语 米俊珍、刘景辉主编的这本《现代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生物技术体系》针对露天煤矿区的土地复垦关键问题,重点阐述了现有复垦地及新建复垦地的工程复垦和生物复垦技术、复垦环境监测体系、复垦综合效益评价,并为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制定了可持续发展规划,是一部理论性较强且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著。 本书内容突出实验性和基础性,书中有大量的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可对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起到助推作用,对露天煤矿土地复垦技术体系的提升和矿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理论的完善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可作为相关矿业企业、科研人员、决策部门的领导与业务管理人员的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