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第一章 晚清(1840—1911)的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
一、晚清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文化教育自身的变革动因
(二)清末社会变迁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变革
(三)西学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挑战
二、洋务、维新运动时期传统文化教育的固守
(一)洋务派教育思想及其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
(二)维新派教育思想及其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
三、清末“新政”时期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模仿改良
(一)传统文化教育制度的改良与继承
(二)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改良与继承
(三)读经讲经科的开设
(四)中国文字、文学科的设置
(五)修身科的“扬弃
第二章 民国初期(1912—1919)的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
一、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思潮对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
(一)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思潮兴起
(二)教育宗旨的厘定
(三)“壬子·癸丑学制”与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改革
二、国文科取代读经讲经科
(一)读经讲经科的废止
(二)国文科教学目标的确立
(三)国文科教学的实施
三、传统修身教育转型为公民道德教育
(一)公民道德教育宗旨的确立
(二)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
第三章 民国中期(1920—1927)的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
一、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及对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
(一)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
(二)“壬戌学制”与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改革
(三)国学教育运动的兴起
二、国文科转型为国语科
(一)国语运动和“儿童文学化”思潮的兴起
(二)国语教育的改革
(三)国语教育的实施
三、公民教育取代公民道德教育
(一)公民科的设置及教育宗旨的确立
(二)公民教育的实施
第四章 抗日战争之前及局部抗战时期(1928—1937)的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
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确立及其对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
(一)“党化教育”的兴起及向三民主义教育的转变
(二)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确立
(三)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三民主义化
二、中小学国语教育的“儿童本位化”与“三民主义化
(一)国语教育的“儿童本位化
(二)国语教育中的国民道德教育
(三)国语教育恢复读经讲经
三、中小学公民教育中的国民道德教育
(一)小学公民训练科中的国民道德训练
(二)小学公民知识教育课程中的国民道德教育
(三)中学公民教育中的国民道德教育
第五章 全面抗战及解放战争时期(1937—1949)国统区的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
一、国统区教育方针的确立及对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
(一)“战时须作平时看”教育方针的确立
(二)加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
二、国语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一)传统文化教育宗旨的确立与战后的淡化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
三、公民教育中的传统道德教育
(一)传统道德教育宗旨的确立
(二)传统道德教育的实施
第六章 全面抗战及解放战争时期(1937-一1949)革命根据地的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及对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
(一)以抗战教育为中心的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1938—1939)
(二)“正规化”的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1940—1943)
(三)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1944—1945)
二、抗日根据地的中小学国语教育
(一)突出国语教育的政治教育功能
(二)突出国语教育的德育功能
(三)突出国语教育内容的科学化
(四)贴近儿童生活
三、抗日根据地的中小学德育
(一)政治教育成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主角
(二)实践教学是中小学德育的主要教育形式
第七章 近代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历史反思及当代价值
一、近代中小学德育的反思
(一)中小学德育变革的历史展现
(二)近代中小学德育变革的文化反思
二、近代中小学传统经典教育的审视
(一)中小学传统经典教育的嬗变
(二)中小学传统经典教育嬗变的审视
三、近代中小学国语教育的评估
(一)中小学国语教育的确立
(二)中小学国语教育的成就
四、近代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当代价值
(一)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课程化
(二)语文课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课程化
(三)德育课的优秀传统道德内容课程化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