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小满的故事/汉声中国童话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汉声杂志社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汉声杂志社编写·绘图的这本《小满的故事》收录了15个童话故事,包括民间故事《蚕姑娘》,英雄故事《大冒险家张骞》《仁慈的老将军》,历史名人故事《蔡伦造纸》《孙叔敖与两头蛇》,有关于地方习俗的《百花潭的故事》,福建民间故事《蔡襄造洛阳桥》,说明学箭术必须与道德配合的《神箭手的三个秘诀》,子归鸟由来的民间传说《娘炒芝麻谁知道》,脍炙人口的《董永与七仙女》,边疆传说《红河滩传奇》,二十四孝中的《紫桑葚与红桑葚》,以及动物寓言《井底的小青蛙》等。
目录
农历
四月十六日 神箭手的三个秘诀
四月十七日 仁慈的老将军
四月十八日——华佗生日 辛申医华佗
四月十九日一四川浣花节 百花潭的故事
四月二十日 蔡伦造纸
四月二十一日 娘炒芝麻谁知道
四月二十二日 董永与七仙女
四月二十三日 大冒险家张骞
四月二十四日 红河滩传奇
四月二十五日 孙叔敖与两头蛇
四月二十六日——神农大帝诞辰 辛申农尝百草
四月二十七日 蔡襄造洛阳桥
四月二十八日——小满 蚕姑娘
四月二十九日 紫桑葚与红桑葚
四月三十日 井底的小青蛙
序言
给妈妈的话
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是小满(在公历5月20日、21
日或22日),指的是麦子籽粒已经饱满,但尚未完
全成熟。气候方面,天气逐渐变热,食物容易腐败
变质,疾病、虫害也将增多,民间会在这段时间祭
药王,祈佑平安健康。我们也在此提醒孩子要注意
夏令卫生,慎防“病从口入”。
农历四月恰逢神医华佗和民间信奉的药王之一
——神农大帝的生辰,正适合在小满时节说他们的
故事给孩子听。四月十八日是华佗生日,华佗是东
汉时的名医,孩子读了有关华佗的传说,就可以了
解今天医生为什么常喜欢挂上一个“华佗再世”的
匾额了。二十六日为神衣大帝诞辰,神农尝百草教
人辨别植物以及用草药治病的故事,蕴含了中国人
由史前的渔猎时代进入农业时代的演变,是非常重
要的故事。
相传小满这天也是蚕神的生日,此时节春蚕开
始吐丝结茧,江浙一带有祈蚕节,祈愿蚕儿平安结
茧好收成。我们特别安排了民间故事《蚕姑娘》,
告诉孩子蚕的由来。
四月的故事,还有早期开疆辟土的英雄事迹,
如《大冒险家张骞》《仁慈的老将军》。历史名人
故事则有《蔡伦造纸》《孙叔敖与两头蛇》。在这
些故事中,无论是古人的勇武、智慧、侠情以及仁
心都是值得我们的小读者学习的。
此外,有关于地方习俗的《百花潭的故事》,
描述的不只相关于四川的地理和风俗,也是一个富
于高度同情心的浣衣少女,漂衣成花的美丽传说。
《蔡襄造洛阳桥》是福建民间故事,洛阳桥为宋朝
有名的工程,也见证了中国古代先进的科技水平。
人们尊重此桥,因而在民间发展出观世音化身募银
搭桥等动人传说情节。
还有说明学箭术必须与道德配合的《神箭手的
三个秘诀》,子归鸟由来的民间传说《娘炒芝麻谁
知道》,脍炙人口的《董永与七仙女》,边疆传说
《红河滩传奇》,二十四孝中的《紫桑葚与红桑葚
》,以及动物寓言《井底的小青蛙》,故事类型不
一而足。
在广阔的儿童故事领域中,有些可以启发孩子
对历史文化的兴趣,有些可以打开儿童的想象力和
增长儿童的智慧,有些故事,看似变幻离奇,细细
品味,却也包含了人生的真理。故事就像一粒种子
,一旦埋入孩子心底,经过岁月风雨,种子将发芽
茁壮,长大了的孩子会更能领会这些故事的真义和
好处。
导语
这套《汉声中国童话》以二十四节气分成24册,每册包含15则故事,每天一则,正好对应一个节气15天。每册都有几则与节气相关的故事,内容多样,或反映这一时节的气候变化,或讲述某种时令风物,或劝诫人们爱惜时间、不误农时,或描绘传统的节气、节日风俗,等等。借着读故事、听故事,让儿童潜移默化地感受、认识二十四节气这一传统文化的精华。
汉声杂志社编写·绘图的这本《小满的故事》就是这套童话书之一,收录《神箭手的三个秘诀》《仁慈的老将军》《蔡伦造纸》等童话故事。
后记
听故事、读故事、写故事
我在台湾乡下长大,求学时代正好是台湾人文
汇集最好的年代,小学老师都是来自中国各省的精
英,他们文化、历史素养丰厚。小学毕业,我一个
从来没补习过的乡下孩子,却胆敢上台北考全省最
好的中学——“建国中学”。说起来像天方夜谭,
但我却是轻而易举地考上了。这全归因于老师好,
把我们都教得很好。回头来看,我日后的事业和工
作,说是启蒙于小学时期也不为过。
学生时代,我就对历史地理特别有兴趣,有机
会参与汉声工作后,便积极建议总编辑,一定要往
文化历史上多做点事。一开始是满足我个人的兴趣
,但日后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文化历史内容丰富、包罗万象,要从哪里下手
呢?20几岁的我们,说是年轻人想与众不同也好、
想创新也好、想别出心裁也好,我们决定从文化里
头最基层的民间文化开始做起。一方面是因为我自
己来自民间,对它了解比较多,感情也最深厚。更
重要的是,民间文化来自代代相传,无论是宗教信
仰或生活方式,保留了最多传统文化色彩,也因为
它是常民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最深植人心。
37年历久不衰,已成经典
从前在识字不多的民间,文化能够传承延续,
靠的是口耳相传和亲身操作,而说故事蕴含的能力
最大、能量最多,便成为非常重要的文化传承载体
。不管大人或小孩,从2岁到99岁,没有人不喜欢听
故事。故事内容可以是神话、传说、寓言、事物起
源、历史人物……无所不包,而透过一个又一个的
故事,民间文化就像一股无形的力量,默默地把中
国文化传承了一代又一代,也把中国人结合在一起

那是1970年到1980年的台湾,我们一边调查、
采集、整理、报导介绍民间文化,一边也感受到西
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以及传统文化面临快速凋零的
危机,尤其是大量的西方童话故事取代了中国传统
民间故事,难怪孩子的国家民族意识淡薄。
在年轻的热情与使命感驱使下,我们决定肩负
起采集和整理的工作,期许为绵延中国传统香火尽
一份心力。经过长期的艰困与努力,终于完成了一
个月一册,共12册,包含362篇图文并茂故事的《汉
声中国童话》,在1981年出版。
《汉声中国童话》出版至今37年历久不衰,广
获读者赞赏与肯定,已成经典。这些年来,常常一
提及在汉声工作,便会听到:“啊,我就是看《汉
声中国童话》长大的,这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一套
书。”或是:“谢谢你们,这套书让大人和小孩都
能知道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自己当初做了正
确的决定,选了正确的路,做了正确的事,备感安
心。
面对新的世代,童话教育的推动,成为救赎之

然而,迈入21世纪,人类文明面临了新的挑战
。网络兴起,国与国的强界,在网络世界中荡然无
存,全球化的风潮势不可挡,却也带来另一层焦虑
与不安,生怕一个不察,自己的文化就被全球化的
巨浪给吞没。
人工智能的发展则又是另一个课题。人工智能
为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性毋庸置疑,但潜在的风险
也不小。天真的孩子群集时,以前是吵翻天,现在
他们不吵了,都在玩手机、不交流了。大人们自己
也沦陷在网络世界中,完全无视人工智能给成长中
的孩子带来巨大的损失与伤害。
英国著名天体物理学教授斯蒂芬·霍金,就曾
经多次警告人工智能可能会对人类自身带来威胁:
“人工智能的崛起,要么是人类最好的事情,要么
就是最糟糕的事情。”
如此忧心忡忡的警言,让人不得不深思,面对
这样的未来,人类该如何自处?我们发现,童话教
育,依然是最好的救赎之道。
人工智能也好,网络也罢,都是没有感情的理
性的工具,而人是有感情的,我们要用感情、感性
来运用工具,而不是让没感情的工具来运用我们。
《汊声中国童话》正好可以用来平衡网络、人工智
能所缺少的感情、感性这一块,因为它提供了最好
的情意教育。
编书初始,我们期许《汉声中国童话》可以成
为很好的历史文化传承载体,所以故事取材不限于
神话、传说,而是顺着中国岁时节庆,将节令掌故
、中国历史、科学故事、伟人故事、事物起源、典
故……一一述说,让孩童体会整个传统文化的来龙
去脉,使大人与小孩、古代与现代都能毫无隔阂地
结合在一起。还有,故事中蕴含的伦理亲情、忠孝
节义、自然人文关怀,也在无形中发挥潜移默化的
功效。此外,读故事的时候,爸爸妈妈若能将孩子
抱在怀里,或是让孩子依偎身旁,是最直接的感情
连结,而这样的美好回忆,将成为伴随孩子一生的
情感财富。
孩子有了感情,人性有了温度,当他将来接触
人工智能时,就会做最好、最适当的运用。至于全
球化,思想可以全球,但行动只能从身边开始,用
生活在地化来平衡,唯有更了解自己脚下这块土地
上的历史、地理、人文,才能跟全球做更好的接轨

长年的民间文化工作经验,让我们有自信《汉
声中国童话》可以在新世纪扮演好平衡的角色,给
我们的孩子最稳固的文化扎根教育,不论未来面对
什么样的新挑战,
精彩页
小朋友,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纸已经是不可缺少的东西了。你能不能说出来,是谁发明了纸呢?对了,是蔡伦。小朋友都知道是东汉的蔡伦发明了纸,但是蔡伦为什么会发明纸?又是如何发明的呢?
这要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是把字写在竹片上,再用皮带子或绳子把一片片竹简编串起来,好像竹帘子一样,就成了“册”,相当于现在的书。
因为一片竹简写不了多少字,所以现在的几页书,那时候也许就是重重的一大册呢。而古人的一部书总要编很多册,小孩子如果要带一整部书上学堂,很可能要用一个大篓子来当书包。
传说西汉时,有一个叫作东方朔的年轻人,曾经写了一篇几万字的文章呈给汉武帝看。这篇文章一共用了三千片竹简,要两人合力才能抬进皇宫,汉武帝更花费了三个月才把文章看完。
竹简的缺点实在太多了,不仅太重、太占地方,而且字容易抹掉,容易生虫。不管怎么处理,也改进不了多少。这一直都是读书人感到最困扰的大问题。
在西汉的时候,养蚕取丝的行业已经很发达。等蚕吐丝做成了茧,妇女们把蚕茧先煮一煮,再铺在席子上,浸到河里去,再用棍子敲打,敲烂了就成为丝绵。把丝绵取下以后,在席子上会留有一层薄薄的纤维,把这层纤维剥下来晒干,就成了一张“纸”。有人发现这种纸可以书写文字,用起来比竹简方便多了。
小朋友,你看“纸”是从“兰”旁,这表示最早的纸是用丝做的。但是这种丝纸还不能算是真正的纸,而且这种丝纸的原料是丝,所以产量非常少,价钱更是昂贵,一般人是用不起的。当时还有个好学的小孩,因为买不起丝纸,又嫌竹简太重,就把河边的蒲草截成一样长短,密密地编织起来,在上面写字。那时候,读书写字实在好辛苦啊!
蔡伦是东汉和帝宫里的一个太监,他的学问很好,得到和帝的信任,做了“中常侍”的官,负责宫廷中各种器物的制造。平时要制造东西,蔡伦先要把形状、大小给画出来,再定下比例。当然,在宫廷中是使用比较方便的丝纸来画图样。日子久了,蔡伦感觉到纸的用量太大,花费太多钱了,他心里非常烦恼。
一天,宫里来了一个新的工匠,蔡伦叫他来,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家乡在哪里?”
工匠很恭敬地回答说:“小人名叫黄昌,是会稽人氏。”
“会稽人?”蔡伦一下子跳了起来,大声地说,“你是从江南来的,你是从出产蚕丝的江南来的吗?”
黄昌以为蔡伦在生气,他吓得两腿一软跪到地上,颤抖着回答:“是……是江南。小入的妻……妻子就做着养蚕……蚕的工作。”
蔡伦赶快请他站起来,并且说:“我一直想知道丝纸是怎么做出来的,能不能请你把详细的方法告诉我?”
黄昌不敢隐瞒,就把制丝纸的方法告诉蔡伦。
这以后,蔡伦天天动脑筋想,看有没有其他比较便宜普通的东西,可代替丝做纸。想啊想的,想得头发都白了一大半。
一天,他又把黄昌叫到面前,他问黄昌:“丝纸是做丝绵剩下的纤维,对吗?”
黄昌说:“是的,是一层很薄的纤维。”
蔡伦说:“如果我们用其他有纤维的东西来代替丝,是不是也能做出纸呢?”
黄昌愣愣地说:“小人不知道,小人从没想过这问题。”
蔡伦点点头说:“好吧!不管怎样,我都要试一试,请你帮着我做一个实验。”
于是,蔡伦去找来一些树皮和麻叶,全部放在一个大锅中,再加了一些水去煮。一会儿,黄昌匆匆忙忙跑来,把怀里的东西全丢进锅中。
蔡伦问:“你找来的是什么东西啊?”
黄昌得意地说:“是破布和破渔网。”
蔡伦大笑说:“好啊!只要有纤维的东西,我们都可以试一试。”
锅中的水沸腾以后,他们合力把锅中乱七八糟的东西倒入大石臼,黄昌就拿起一根木棒,“笃笃”地捣了起来。黄昌累了换蔡伦,蔡伦累了再换黄昌。
等石臼中所有的东西都被捣烂,混合成浆状,黄昌就用漂白剂漂白,然后把浆平铺在一张席子上。他的手艺很好,所以把这些浆铺得又薄又平又均匀,最后,再放在火上烘干。席子上的薄浆干了后,成为一层薄薄的纤维。
黄昌把席子从火上取下来,蔡伦又兴奋、又紧张,慢慢地把上面的纤维撕下。
“这的确是一张完整的纸啊!”蔡伦高兴地大叫。黄昌在一旁也跟着傻傻地直笑。
蔡伦突然拍拍头说:“对了,我可以在上面写几个字,看看效果怎样。”
黄昌七手八脚地找了笔墨来,又帮着磨好了墨汁,蔡伦一笔一画地写下“国运昌隆”四个字。
“成功了,成功了!黄昌,你看这张纸比原来的丝纸吸墨快,而且墨不容易散开。这才能算是真正的纸啊!”蔡伦一面说,一面还不停地比手画脚。
第二天一早,蔡伦带着这张纸,上殿去献给和帝。和帝非常高兴,对他说:“你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天才,发明了便宜方便的纸,解决了大家读书写字的困难。你的功劳,可以比得上防守边疆的大将和治理国事的大臣呢!”
从此以后,全国各地开始大量制造、使用这种纸,大家为了感念蔡伦的功劳,就把这种纸称为“蔡侯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6: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