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蒋介石四大秘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郑明武 |
出版社 | 华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郑明武,安徽利辛人,青年作家。主要关注中国历史。尤其是近现代政治、军事史,在此领域著作颇丰。作品以幽默、流畅的语言风格,独特、深邃的见解引发关注。已出版《捍卫蒋介石的敢死卫队》《葬送在蒋介石手下的特种部队》《共和国铁拳内卫》等多部作品。 目录 一秘 陈布雷——宣传秘书、国民党第一支笔 引子 第一章 在半推半就中开始 蒋介石主动赠送“玉照” “当代吕不韦”从中推动 共产党员推荐陈布雷说 第一次见到蒋介石 蒋第一次“求婚”遭拒 一对“新人”走到一起 一份意义重大的“辞职信” 和蒋介石一同下野 起草《祭告总理文》 出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 在“土豪”手下任厅长 见证“土豪”张静江落幕 再次来到蒋介石身边 因“约法”之争提出辞职 第二次和蒋介石一起下野 一对“新人”正式结合 第二章 相敬如宾的“君臣” 《敌乎?友乎?》成为败笔 出任侍从室二处主任 在蒋介石崛起时累倒了 两广事变与《报国与思亲》 违心起草《西安事变半月记》 庐山谈话令国人振奋 撰文号召全面抗战 起草《驳斥近卫东亚新秩序》 被陈立夫胁迫加入 高度预见性的奥秘 为孔祥熙案做说客 靠坚持成为蒋介石“文胆” 第三章 此树婆娑生意尽 重庆谈判前后的忧郁 处分周佛海时的无奈 宣传事业的领导者 为蒋介石修家谱 “叛逆”女儿走上另一条路 文章多拼凑而成 面对通货膨胀的无奈 无力回天自回天 二秘 杨永泰——决策秘书、民国第一谋臣 引子 第一章 不完美的个人简历 “二哥”黄郛的隆重推荐 从立宪派转为革命派 预测对了,却做错了 又得“善于钻营”恶名 一场挥金如土的政治豪赌 蒋介石对简历很失望 自己争取表现机会 杨永泰的另一个好友 一席话令蒋介石手舞足蹈 第二章 “削藩”与“剿共” “削藩推恩”遭遇挫折 政治“削藩”遭遇失败 协助蒋介石平定桂系 协助蒋介石击败冯玉祥 中原大战中再显身手 提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 “整饬吏治”的学问 被戏称为“七分厅长” 不择手段擅权固宠 建议成立侍从室 杨永泰与“新生活运动” 为第五次“围剿”“立功” 第三章 四处结怨中落幕 略施小计击垮CC系阴谋 CC系发动“倒杨”运动 “倒杨”运动草草了事 扑朔迷离的南昌大火 以退为进击败对手 一个计策两家欢喜 帮助刘湘成为“四川王” 兵不血刃控制四川 “乾坤袋”秘密暴露 湖北发起“倒杨”运动 最后时光依旧我行我素 三秘 陈方——公文秘书、大内总管 引子 第一章 在杨永泰帮助下起步 一篇文章引起杨永泰注意 两大“才子”惺惺相惜 第一次来到蒋介石身边 杨永泰的真诚保护 到杨永泰身边去工作 再次回到蒋介石身边 第二章 抗战期间谨慎从事 生命中的第二个“贵人” “坏老师”教出了“好学生” 建议受到蒋介石重视的诀窍 和同事相处的技巧 陈方原来是个“胆小鬼” 平抑物价的建议遇挫 对国民政府现状的不满 第三章 上升为“大内总管” 组长逆袭升为局长 陈方是如何成功的 政学系大佬的无奈 被“悍妇”杨淑慧逼迫 晚年以作画打发余生 四秘 陶希圣——理论秘书、从政学人 引子 第一章 学而优则出为仕 清末读书少年郎 江风塔影一教书匠 勤奋上进的小编辑 理论出色转入军校 “武汉大风暴”前后 弃学从政进入权力中心 第二章 “公竟渡河”的遗憾 受到蒋介石信赖 加入“低调俱乐部” 陶希圣的书生意气 汪伪高层出现分裂 陈璧君败给“乡下女人” 再次回到蒋介石身边 第三章 国民党权威理论家 协助起草《中国之命运》 陶希圣谈写社论心得 抗战胜利之初的经历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管窥蒋介石的用兵方略 随同蒋介石视察北平 起草1949年元旦文告 发表1949年元旦文告 精彩页 北伐开始后,军务、政务突然增多起来,不断地批阅文件、发表讲话、商讨军事部署,这些由权力带来的成就感,让蒋介石变得格外亢奋。已是人到中年的蒋介石,工作起来犹如20岁的小伙,日之不竟,继之以夜。 饶是如此,堆积如山的公务,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不断增加。此时,蒋介石认识到,治天下光靠一个人是不行的,现在自己身边急需一个既会动笔头又善于谋划的秘书。于是,蒋介石想到了浙江“老乡”陈训正。 陈训正是浙江省慈溪人,从小聪慧,早年曾经中过举人,后来成为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此外,陈训正还是老同盟会会员,和宋教仁、陈其美、张静江等人关系甚好。也就是在张静江的家里,当时还只是普通军人的蒋介石认识了陈训正,并对其才华非常仰慕。 认定陈训正之后,蒋介石派人捎话给陈训正:陈先生,总司令希望你能够到司令部“协办文案”。 蒋介石的口信中并没有直接说让陈训正来做秘书,这是因为陈训正比蒋介石大15岁,算是蒋介石的长辈,若说请他来做秘书,估计老头子会不高兴。 尽管蒋介石如此小心,陈训正还是清楚地知道,所谓“协办文案”就是给蒋介石当秘书。陈训正自然不甘心听一个晚辈使唤,于是,他告诉“信使”:“我年纪大了,又不习惯军旅生涯,就不去给总司令添麻烦了。” 虽然陈训正自己不愿意去给蒋介石当秘书,但他也明白,给蒋介石当秘书无疑是一个颇有发展前途的工作。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时他想到了曾经是自己学生、又是自己堂弟的陈布雷。于是,陈训正对“信使”说:“如果总司令真的需要协办文案的人,堂弟陈布雷是个不错的人选。” 虽然陈训正没有请到,蒋介石心情却并不坏,因为陈训正推荐的这个陈布雷,蒋介石也是了解的。 陈布雷于1890出生于浙江慈溪县西乡官桥的一个富裕家庭,从小就异常聪慧,14岁就在宁波府试中名列第一。浙江高等学堂毕业后,陈布雷进入报界,迅速崭露头角,成为当时中国报界“四大主笔”之一。陈布雷的许多文章,蒋介石都曾认真拜读过。通过这一篇篇文章,蒋介石对陈布雷的文笔、才华钦佩不已。 此外,在个人方面,陈布雷比蒋介石小3岁,年轻人精力旺盛,品格端方,挑选这种人在身边做秘书,要比年迈的陈训正更令蒋介石放心。 “对象”选中了,蒋介石却并没有直接行动。他明白,陈布雷是一位颇有风骨的文人,对从政的兴趣似乎不大。贸然去请,可能会遭拒。 事缓则圆,蒋介石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就在这时,蒋介石打算派秘书长邵力子到上海,向上海报界通报一下北伐战争的进展情况。临行前,蒋介石交给了邵力子一个秘密任务。 邵力子一到上海,就邀请上海报界名流赴宴。邵力子本来就是上海报界前辈,这次又是奉总司令之命来上海,所以当时很多上海报界名流都应邀参加了邵力子的宴会,自然也包括陈布雷。 宴会中间,邵力子突然来到陈布雷身边,递给陈布雷一个信封。陈布雷打开信封,发现里面装了一张蒋介石的戎装照,上有签名:“赠陈布雷先生,弟蒋中正。” 这又不是谈恋爱,找对象,蒋介石为何突然送来一张“玉照”,很让人费解。其实,蒋介石此举多少有些无奈。如果送东西给陈布雷,一来不知该送什么,二来送了陈布雷也不一定收,以总司令之尊给一介书生送礼,如果环被拒,自然难看。P8-9 导语 由郑明武著的《蒋介石四大秘书》详细介绍蒋介石四大秘书传奇人生,深刻剖析民国历史和人物的悲情命运。 国民党D一支笔,宣传秘书——陈布雷,蒋介石首席智囊,决策秘书——杨永泰,大内总管、公文秘书——陈方,国民党理论家,理论秘书——陶希圣。蒋介石的四大秘书,各有所长,本书对他们作了详细介绍。 序言 民国是一个特殊的时代。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 少时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打下扎实国学功底,年 稍长,又接受西学,可谓通古今,贯中西;那个时代 的文化多元、自由、包容,各种思想相互激荡、碰撞 ,有利于各类人才的诞生;那个时代的政局混乱,为 执时代之牛耳,各个派系争相吸纳、培养和破格任用 人才,有利于人才的崛起。 于是乎,民国时代各类人才辈出,其盛况,上可 直追春秋战国,中可比肩三国南北朝,下不逊于五代 十国,至有“华夏多才,民国为盛”之说。 在民国诸多人才中,蒋介石的秘书是一个特殊群 体,也许他们不如宋子文、孔祥熙等政界高官知名度 高,不如胡适、陈寅恪等学术大师受人敬仰,不如陈 诚、白崇禧等高级将领光彩夺目,但能入蒋介石幕僚 者绝非庸才,他们凭借其才能,凭借其领袖秘书的身 份,或以一言断人生死,或以一策决乾坤,或以一笔 驭万民,在精彩纷呈的民国历史舞台上留下了他们的 痕迹。 蒋介石一生秘书多达五六十位,本书选择了陈布 雷、杨永泰、陈方、陶希圣四位,是因为他们或在个 人才能,或在跟随蒋介石时间,或在历史影响等方面 ,较为突出。例如陈布雷,他从1927年第一次见蒋介 石,到1948年自杀,20多年时间里,几乎蒋介石的每 篇重要文告,都是出自陈布雷之手,他也因此被誉为 “领袖文胆”“国民党第一支笔”,与陈诚并称为蒋 介石的“文胆武将”,自杀之后,被蒋介石追授为“ 当代完人”。 例如杨永泰,他是蒋介石的决策秘书,被誉为“ 当代卧龙”“首席智囊”“民国第一谋臣”,他提出 “削藩”大计,帮助蒋介石逐个击败了李宗仁、冯玉 祥等军阀,帮助蒋介石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他提出 “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在一定程度上迫使红军第 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开始长征。 其他二人也不逊色,例如陈方,被誉为“江西才 子”“天下第一刀笔吏”“大内总管”,抗战结束后 ,出任政务局局长,俨然军机大臣,权倾一时;例如 陶希圣,他本是北大教授,中国社会史巨匠,成为蒋 介石秘书后,协助起草《中国之命运》,成为国民党 权威理论家,名噪一时。 不可否认,当时他们的影响很大,但时至今日, 他们的名字已经不太为人所熟知。这既有历史的原因 ,也有他们职业的原因。秘书这个职业与古代幕僚较 为接近,其主要工作多是深居幕后,为其“主”出谋 划策,佐理文书。他们像蒋介石的影子,朝夕相随; 又像蒋介石的脑细胞,影响着蒋介石的决策;他们是 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参与者,甚至幕后操纵者, 但他们却只能躲在蒋介石的阴影之下。于是,他们形 如流水的文笔,瑰丽恣肆的想象,神鬼莫测的谋略, 对于民国历史的影响,也都化为了蒋介石“英明神武 ”的一部分,而他们自己却被湮没于滔滔的历史洪流 。 本书作者翻阅了大量的历史档案、回忆记录、书 籍杂志,对有关陈布雷、杨永泰、陈方、陶希圣四人 的资料,进行了归纳梳理,整理成文,撰成此书。这 既可以揭开尘封的历史,还原其本来面目,又可以让 后人获知四人的真实故事,了解民国的深层历史,从 中借鉴人生的经验教训。 蒋介石的这四大秘书,各有所长,陈布雷长于文 笔,担任宣传秘书;杨永泰长于谋划,担任决策秘书 ;陈方文采斐然,担任公文秘书;陶希圣精于中国社 会史研究,担任理论秘书。四人职责不同,人生经历 自然也有很大不同,故而他们各自的传记亦有不同。 如陈布雷部分,对其起草的文件着墨甚多;杨永泰部 分,对其谋略写得很详细;陈方部分,对其如何处理 文秘事务,列举了很多事例;陶希圣部分,对其早期 理论成果,作了一些介绍。 此外,还需要说明一下,本书除了对四大秘书作 了详细介绍之外,还对蒋介石的一些人生际遇,例如 三次下野,复出,与胡汉民、汪精卫和孙科等人的矛 盾纠葛等,作了一些概述性的背景介绍。这样做既是 因为这些介绍本身具有一定的故事性,更是因为四大 秘书会随着蒋介石的起起伏伏而有所变动,只有了解 了“主子”蒋介石的人生际遇,才能更好地了解四大 秘书职务的变动,所提政策、所写文章的背景,从而 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认识这四大秘书。 最后,本书在书写过程中,除了翻阅大量历史档 案、回忆材料之外,还参考了诸多学界人士的研究成 果,借鉴了许多前辈同仁的文章书籍。在这里,笔者 对他们的辛勤劳动,表示由衷的感谢。 2018年早春于北京 内容推荐 《蒋介石四大秘书》由郑明武著。四大秘书,都曾身居国民党权力核心,他们站在蒋介石的身后,或以一笔断人生死,或以一策以决乾坤,协助蒋介石缔造了一个唯我独尊、炙手可热的政权,却无法挽救政权的最后崩溃。 四段历史,他们是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从他们的视角,透视出民国高层权贵之间的隐情秘事,管窥一代枭雄蒋介石的权谋秘术,破解蒋介石政权这个短暂王朝的兴衰密码。 四种际遇,他们或有文采斐然之文笔,或有经天纬地之谋略,或有学富五车之学识,却把自己当做专制王权的吹鼓手,演绎的只是坎坷和悲情的历史和人生命运。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