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川端康成不仅是日本的,更是全世界的,当然也是中国的。随着川端康成作品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中国以自己的期待视野理解川端康成,阐释川端康成,带上中国本土文化的烙印,就产生了一个中国的“川端康成”。丁晓敏著的《川端康成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以川端康成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状况做实证梳理和研究为基础,进一步发掘了川端康成文学对20世纪以来中国文坛、中国文论、中国美学以及中国当代社会生活的发展演变所具有的意义,具体、全面地展示了“中国的川端康成”。 作者简介 丁晓敏,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副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持完成呼和浩特市社科联课题“从‘蛙’的文学意象思考当下我国生育政策改革”,主持在研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课题“川端康成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另参与完成教育部课题1项、省级课题3项。发表论文十余篇,主要有《“物哀”美视域下的(狼图腾)》《论中小学教育中的国学教育》等。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川端康成在中国的译介 第一节 原典的中文译本整理 第二节 中文译本的出版分析 第三节 中文译本的评介研究 第二章 川端康成在中国的研究 第一节 学术研究成果综述 第二节 中国研究的传统特点 第三节 中国研究的新特点 第三章 中国“大众媒体”的传播 第一节 传播方式与途径 第二节 传播轨迹及规律 第三节 契合中的选择与接受 第四章 中国文学流派对川端康成的接受和借鉴 第一节 川端康成与中国“新感觉派” 第二节 川端康成与中国寻根文学 第三节 川端康成与中国先锋文学 第五章 中国作家对川端康成的接受 第一节 中国作家的接受事实考证 第二节 中国作家的接受轨迹 第三节 接受与屏蔽的元素分析 第六章 个案比较研究 第一节 川端康成与曹文轩 第二节 川端康成与苏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川端康成作品汉译版本 附录二 中国川端康成研究的学术论著 后记
导语 川端康成作为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作家,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毋庸置疑是广泛而深刻的。丁晓敏著的《川端康成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意在梳理川端康成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轨迹与规律,探析中国20世纪以来各个历史阶段中川端康成及其文学所具有的意义。 本书主体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川端康成在中国传播事实的考察和梳理,包括前三章:第一章整理了川端康成在中国的翻译状况;第二章考察了川端康成在中国的研究状况;第三章梳理了川端康成在中国大众媒体中的传播状况。第二部分是中国文坛对川端康成接受的考察与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