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石榴树上结樱桃》描写了一个简单的当下生活的图景:村级选举。现任村委会主任繁花巾帼不让须眉,一心为村民谋福利,论功劳论苦劳,都是连任的最佳人选。但就在选举前夕,横生枝节――关乎上台下台的计划生育工作出了岔子,一个妇女计划外怀孕,继而失踪。在一个表面平常的争权夺利的故事背后,李洱笔触的深刻之处在于,他抽丝剥笋、不慌不忙、冷静客观,剥离出表象背后在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评判和抉择方式――血缘关系和短期利益,它仍然在左右着农民的大脑。 该书出版后先后获得多项大奖,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将该书的德文译本送给温家宝总理。并点名要与李洱对谈。首届“华语图书传媒大奖”文学类唯一获奖作品。同名《石榴树上结樱桃》入围第34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作者简介 李洱,中国先锋文学之后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始终坚持知识分子写作立场,著有长篇小说《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中短篇小说集《午后的诗学》《饶舌的哑巴》《破镜而出》等。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时曾把德文版的《石榴树上结樱桃》一书送给中国总理温家宝。该书被《普鲁士报》称为“配得上它所获得的一切荣誉”。 目录 正文
序言 新时期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家赢得了国际 社会的关注。中国文学与世界的对话正在更广泛的 领域和更深层面展开,这从侧面反映了中华文化在 世界范围内的苏醒和复兴。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已有2000余部中国当 代文学作品被翻译介绍到国外,涉及作家230位以上 ,其中一部分喜获热评与奖项,构成了中国文学“ 走出去”的强大势头。为了展示这一可贵的成果, 探讨国际文学交流经验,比较中外不同读者群体、 批评家、出版家、翻译家的兴趣视角,中南传媒集 团决定选编一套“走向世界的中国作家丛书”,暂 以小说为入选对象,由集团下的湖南文艺出版社隆 重出版。 这一套丛书的入选作品,既要体现作家的创作 实绩和风格面貌,又要反映作品在国外市场的影响 力和关注度,因此入选作品是在境外翻译出版较多 的版本。深厚的人文主义精神将始终贯穿这套丛书 。 为了体现这一编辑特色,有别于入选者的其他 作品版本,我们在推出小说文本的同时,也编入了 外文译本封面影印图片等,努力使之成为一套具有 品读价值、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的精美丛书。 “走向世界的中国作家丛书” 编辑委员会
导语 《石榴树上结樱桃》是一部独特与深刻的长篇小说,一幅21世纪初的“乡土中国浮世绘”。作者李洱选择农村村委直选与计划生育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政治性与政策性较强的事件构成小说的中心情节,是需要相应的智慧与勇气的。 《石榴树上结樱桃》女主人公孔繁花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复杂而又单纯的乡村女性,她谋求村长连任及其运用权力资源的活动之最终的失败,呈现出中国乡土社会覆盖面极广的由利益链连接的权钱交易网。贯穿全篇的标题“石榴树上结樱桃”表现了李洱在《花腔》中已成功运用的喜剧美学修辞:反讽与荒诞。 精彩页 种上了麦子,那地就像刚剃过的头。青皮裸露,很新鲜,新鲜中又透着一种别扭。孔繁花的腰也有点别扭。主要是酸,酸中又带着那么一点麻,就跟刚坐完月子似的。有什么办法呢,虽说她是一村之长,但家里的农活还是非她莫属。她的男人张殿军,是倒插门来到官庄村的,眼下在深圳郊外的一家鞋厂打工,是技工,手下管了十来号人。殿军自称在那里“搞事业”。种麦子怎么能和“搞事业”相比呢?所以农忙时节殿军从不回家。去年殿军没有算好日子,早回来了一天,到地里干了半晌,回家就说痔疮犯了。几天前,繁花接到过他的电话。能主动往家打电话,说明他还知道自己有个家。繁花问他什么时候回来。她本来想说,村级选举又要开始了,想让他回来帮帮忙,拉拉选票,再写一份竞选演讲辞。上次竞选的演讲辞就是殿军写的。上高中的时候,殿军的作文就写得好,天边的一片火烧云,经他一写就变成了天上宫阙。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现在就到了要用他的时候了。可是她还没有把话说出来,他就又提到了痔疮。他说厂里正赶一批货,要运往香港和台湾,不能马虎的,同志们都很忙,他也很忙,忙得痔疮都犯了,都流血了。“同志”两个字人家说的是广东话,听上去就像“童子鸡”。可说到了“台湾”,人家又变成普通话了。他说,他是在为祖国统一大业添砖加瓦,再苦再累也心甘,还说“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繁花恼了:“我那一半就算了,全归你。” 繁花恼的时候,殿军从来不恼。殿军提到了布谷鸟,问天空中是否有布谷鸟飞过,说梦中听到布谷鸟叫了。这个殿军,真是说梦话呢。布谷鸟是什么时候叫的?收麦子的时候。随后殿军又提到了“台独”分子,说他那里可以收看“海峡那边”的电视节目,一看到“台独”分子,他的肺都要气炸了。繁花说:“不就是吕秀莲那个老娘儿们吗,你一个大老爷儿们,堂堂的技工,还能让她给惹毛了?”殿军说:“行啊你,你也知道吕秀莲?不过,请你和全家人放心,搞‘台独’绝没有好下场。”繁花说:“张殿军,你给我听着。你最好别回来,等我累死了,你再娶一个年轻的。”当中隔了几天,殿军还是屁颠屁颠地赶回来了。他脸上起了一层皮,眼角又添了几道皱纹,皱纹里满是沙土。怎么说呢,那张脸就像用过的旧纱布,一点不像是从山清水秀的南方回来的。他还戴了一顶鸭舌帽,一副墨镜,也就是官庄人说的蛤蟆镜。这天下午,当他拎着箱子走进院门的时候,女儿豆豆正在院子里和几只兔子玩儿。豆豆边玩边唱,唱的是奶奶教给她的儿谣: 颠倒话,话颠倒 石榴树上结樱桃 兔子枕着狗大腿 老鼠叼个花狸猫 豆豆对兔子说:“乖乖,枕着狗大腿睡觉吧。”说着就把莲藕一般细嫩的胳膊伸了过去。这时候,殿军进到了院子里。豆豆今年才五岁,大半年没见到爸爸,都已经不敢认他了。他穿的是花格儿的西装,豆豆没把他当成“花狸猫”,已经算是高看他了。 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