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林辉康,美国战略和竞争力分析师,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首届IMA中国管理会计案例写作大赛一等奖获奖者。企业流程再造(BPR)背后的会计原理发现者。留学于英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十多年。澳大利亚八大名校之一莫纳什(Monash)大学专业会计硕士,英国诺森比亚(Northumbria)大学国际商业管理一级荣誉学士。曾在澳大利亚本土内的商业解决(Business solutions)公司任职,也曾在中国知名大学执教。常年为全球性企业提供服务,有丰富的商业战略、经营、管理、金融、会计经验和理论。 目录 1 初次嘹望——战略管理会计 1.1 何为“战略管理会计” 1.2 “核心竞争力”的商业正解 1.3 企业的“新而不新”的经营尴尬 1.4 中华文明与战略管理会计 2 经济和市场 2.1 实体经济 2.1.1 实体经济的意义反思 2.1.2 实体经济与管理会计 2.2 市场机制有效性的发展和完善 2.2.1 聚焦一:中国 2.2.2 聚焦二:市场 2.2.3 聚焦三:金融与管理会计 3 企业经营管理与管理会计 3.1 企业经营的1/4和3/4问题 3.2 企业经营元素与企业经营周期 3.3 企业“商业模式”的固化思维弊端 3.4 企业管理与管理会计 3.5 企业经营管理的意识性问题 3.5.1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的先进性和适应性区分 3.5.2 “结果导向”企业管理的传统理解误区 3.6 会计的初始概念 3.6.1 企业运营的会计初解 3.6.2 成本 3.6.3 企业与成本 4 会计进化升级与中国经济发展 4.1 从财务会计到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 4.2 通过财务会计报表看“中国制造” 4.2.1 中国制造时代的企业基本生产运营模式 4.2.2 中国制造时代的企业代加工运营模式 4.2.3 中国制造时代的企业研发运营模式 4.2.4 中国制造时代的企业投资投机运营模式 4.3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三去一降一补) 4.4 降成本 4.5 管理会计原理背后的“中国制造” 4.5.1 现象一:中国企业“制造”下的硬成本与软成本 4.5.2 现象二:中西方企业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倚重不同 4.5.3 现象三:中国企业的被杠杆化现实 5 管理会计 5.1 管理会计简述 5.2 管理会计的成立前提 5.3 管理会计的未来性与预见性作用 5.4 管理会计的传统性技巧与工具 5.5 管理会计与创业 5.5.1 创业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 5.5.2 管理会计助力创业 5.6 管理会计与非营利性机构 5.6.1 管理会计的“动作化”理论 5.6.2 管理会计的营利性与非营利性运用 5.7 管理会计与电子商务(互联网) 5.7.1 实体经济与电子商务 5.7.2 管理会计与互联网 5.7.3 管理会计与互联网——举例说明 6 战略与商业 6.1 战略 6.2 战略管理会计 6.2.1 市场需求 6.2.2 市场价值与增值 6.2.3 市场价值与价格 6.2.4 市场价值链 6.2.5 动作化成本法与动作化管理 7 林辉康市场价值成本法(企业战略创新会计法) 7.1 阿米巴精细化管理的利与弊 7.2 林辉康市场价值成本法(企业战略创新会计法) 7.2.1 林辉康市场价值成本法使用前提 7.2.2 林辉康市场价值成本法形成的四大理论与学说基础 7.2.3 林辉康市场价值成本法形成的四大条件 7.2.4 林辉康市场价值成本法(企业战略创新会计法)的内容 7.3 全球会计人的未来 7.4 中国企业未来的全球化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国家商业机会和行业盈利空间是企业生存的两大宏观要素。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初期的商业机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企业鲜有注意到商业经营的科学性。随着全球化经济、科学技术、文化交流、法律法规和商业竞争的不断发展,许多企业(甚至整个行业)都面临着重新洗牌的命运。现今,面对商业机会的重新界定和行业盈利空间的挤压萎缩,企业唯有依靠科学技术和商业知识才能在竞争中寻求生机。会计数据的管理解析对于企业经营的科学作用具有无法替代的现实商业意义,再有,战略的运筹帷幄作用更是可以帮助企业脱颖而出,这就是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林辉康著的这本《战略管理会计--企业的市场价值成本压力效应》详述了它与企业经营的密切联系,进而帮助企业实现降成本和增效益的目的。 |